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
搜索文档
达实智能:中标5505.64万元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智能化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2 16:48
南财智讯11月12日电,达实智能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招标人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文体和水务工程管理中心 发出的《中标通知书》,中标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智能化项目,中标金额为5505.64万元,项目服务内 容包括环境监测系统、IBMS集成平台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结构健康 监测系统等应用的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为新皇岗口岸提供全维度技术支撑,实现口岸通行效率与运 营管理水平双重提质。项目中标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74%,合同正式签署并实施后 预计会对公司未来年度的净利润产生积极的影响。公司虽已取得《中标通知书》,但尚未签订正式合 同,合同签订及合同条款尚存在不确定性。 ...
达实智能涨2.17%,成交额4983.9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03.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44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31日盘中股价上涨2.17%,报3.29元/股,成交额4983.97万元,换手率0.76%,总市值69.7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603.09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309.52万元(占比6.21%),大单买入857.45万元(占比17.20%)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下跌3.94%,近5个交易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2.66%、5.73%、0.90%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成立于1995年3月17日,于2010年6月3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建筑智能化及建筑节能服务、绿色建筑公用工程、工业自动化、IC卡读写设备及智慧医疗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业务79.25%,智慧空间产品及技术服务业务12.60%,智慧空间运营服务及其他业务8.15% [1] 行业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互联医疗、华为鸿蒙、数据要素、智慧医疗、DeepSeek概念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2.95万,较上期增加8.33%,人均流通股15490股,较上期减少7.69%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939.32万股(较上期减少24.71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650.15万股(较上期增加1.65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1152.10万股(较上期减少2.14万股),广发中证1000ETF持股895.71万股(较上期减少36.48万股) [2] 财务表现与分红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4.73亿元,同比减少31.36%,归母净利润为-4.15亿元,同比减少964.1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4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80亿元 [2]
达实智能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2346.71万元,融资余额4.3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09:3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3日公司股价上涨1.51%,成交额为1.51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346.71万元,融资净买入668.98万元,融资余额为4.3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14%,低于近一年40%分位水平 [1] - 当日融券卖出7800股,金额2.62万元,融券余量57.19万股,余额192.16万元,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3月17日,于2010年6月3日上市,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 [2] - 主营业务为建筑智能化及建筑节能服务、绿色建筑公用工程、工业自动化、IC卡读写设备及智慧医疗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79.25%,智慧空间产品及技术服务12.60%,智慧空间运营服务及其他8.15%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1.96万户,较上期减少4.20%,人均流通股为16781股,较上期增加4.39% [2] - 南方中证1000ETF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964.03万股,较上期增加375.84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648.50万股,较上期减少559.30万股 [3] - 华夏中证1000ETF和广发中证1000ETF分别为第七和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分别增加274.20万股和204.94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0亿元,同比减少26.80% [2] - 2025年1-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876.33万元,同比减少1053.51% [2] 分红历史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40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80亿元 [3]
达实智能9月30日获融资买入878.02万元,融资余额4.0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09:21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30日公司股价上涨0.29% 成交额为1.02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878.02万元 融资偿还1335.65万元 融资净偿还457.63万元 [1] - 截至9月30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4.03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4.01亿元 占流通市值的5.52% 融资余额低于近一年30%分位水平 [1] - 当日融券偿还11.86万股 融券卖出3100股 金额1.06万元 融券余量41.45万股 融券余额142.17万元 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 [1] 公司基本情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成立于1995年3月17日 于2010年6月3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占收入79.25%) 智慧空间产品及技术服务业务(占收入12.60%) 智慧空间运营服务及其他业务(占收入8.15%)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1.96万 较上期减少4.20% 人均流通股16781股 较上期增加4.39%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90亿元 同比减少26.80% 归母净利润为-8876.33万元 同比减少1053.51%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4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80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1964.03万股 较上期增加375.84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1648.50万股 较上期减少559.30万股 [3] - 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1154.24万股 较上期增加274.20万股 广发中证1000ETF(560010)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932.19万股 较上期增加204.94万股 [3]
达实智能(002421.SZ):小米武汉二期智能化项目签约 合同金额2386.90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9-14 16:14
项目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为小米武汉二期智能化项目 合同金额2386.90万元(23,869,036.07元) [1][2] - 项目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四路以南 光谷四路以西 [2] - 合同工期为222日历天 付款方式按进度支付 [2][3] 项目背景与规模 - 小米武汉科技园建筑面积14.3万㎡ 含9栋办公楼及3栋公寓楼 [1] - 涵盖行政办公 实验 数据中心 食堂 汽车交付中心 小米之家 公寓 报告厅等多元业态 [1] - 项目定位为超大研发中心 专注于智能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 [1] 技术服务内容 - 公司提供基于"物联网+AI"的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 [2] - 解决方案包含信息发布系统 会议室预约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门禁系统(含闸机) 入侵报警系统 智能门锁 访客管理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数据机房等子系统 [2] - 技术方案依托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 聚合模块化空间场景应用 [4] 公司战略与市场地位 - 公司愿景为"智慧百万空间 温暖亿万用户" 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空间服务商 [4] - 智慧建筑解决方案已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 200多个城市 3000多个项目 [4] - 在武汉地区已有劲牌置业弱电智能化项目 联影医疗总部基地二期项目等标杆案例 [4] - 该项目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智慧空间产品和技术服务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4]
达实智能:小米武汉二期智能化项目签约 合同金额2386.90万元
格隆汇· 2025-09-14 16:13
项目合同签署 - 公司与谧空间武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小米武汉二期智能化项目合同 合同金额2386.90万元 [1] 项目基本情况 - 项目名称为小米武汉二期智能化项目 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2][3] - 小米武汉科技园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 包含9栋办公楼及3栋公寓楼 [2] - 园区涵盖行政办公、实验、数据中心、食堂、汽车交付中心、小米之家、公寓、报告厅等多种业态 [2] 服务内容与技术方案 - 公司提供基于"物联网+AI"的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 包含信息发布系统、会议室预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十余个子系统 [3] - 采用自主研发的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 聚合模块化的空间场景应用 [5] - 合同工期为222日历天 付款方式按进度支付 [3][4] 市场地位与项目意义 - 公司在智慧建筑行业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 200多个城市 3000多个项目 [5] - 此前在武汉已完成劲牌置业项目弱电智能化、联影医疗武汉总部基地二期等标杆案例 [5] - 该项目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智慧空间产品和技术服务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5] 业务发展愿景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空间服务商 为企业园区、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及算力中心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5] - 企业愿景为"智慧百万空间、温暖亿万用户" [5]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全景分析: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大举推进,智能建筑市场不断扩大,市场规模约6630.67亿元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7 09:28
智能建筑行业概述 -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集成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1][2] - 技术基础包括楼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消防自动化、保安自动化[2] - 2024年中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达6753.97亿元,其中智能住宅建筑2327.52亿元,智能公共建筑1563.76亿元,智能工业建筑2862.69亿元[1][10] - 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约6630.67亿元,智能住宅建筑约2214.65亿元,智能公共建筑约1556.55亿元,智能工业建筑约2859.47亿元[1][10] 市场需求结构 - 市场需求由新建建筑智能化应用和既有建筑智能化改造组成[1][10] - 2024年存量更新市场规模3537.98亿元,新建市场规模3216亿元[1][10] - 预计2025年存量更新市场规模约3619.59亿元,新建市场规模约3011.09亿元[1][10] - 存量更新市场中住宅占比25.71%,公共建筑29.51%,工业建筑44.78%[12] - 新建市场中住宅占比44.09%,公共建筑16.16%,工业建筑39.75%[12] 全球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智能建筑市场规模3356.37亿美元,同比增长1.54%[8] - 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403.69亿美元[8] -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智能建筑发展较早,中国市场规模增速显著[8][10]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传感器、服务器、显示器、摄像头、云服务、物联网等[14] - 中游为智能建筑行业[14] - 下游为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领域[14] 行业发展历程 - 初始阶段(1990-1995年)[16] - 普及阶段(1996-2000年)[16] - 发展阶段(2000-2010年)[16] - 持续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智能化技术向物联网化方向发展[16]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江森自控、霍尼韦尔、施耐德主导高端市场[18][20] - 本土企业:华为、海尔智家、达实智能等在中低端市场形成竞争[18][20] - 跨界科技企业:美的楼宇科技、海康威视、阿里巴巴、腾讯等推动"硬件+软件+服务"综合竞争[18][20] 代表企业业绩 - 海尔智家2024年全球营业收入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187.41亿元,同比增长12.92%[21] - 达实智能2024年营业收入31.71亿元,其中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6.60亿元[23] 行业发展趋势 - 可持续发展技术成为长远发展方向[25] - 环保建材、能源管理技术、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推动行业创新[25] - 技术进步将推动建筑更加绿色、高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