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建筑
icon
搜索文档
梅轮电梯:智能领域或将成为未来电梯发展方向
全景网· 2025-09-03 09:36
公司业务拓展 - 基于电梯业务技术和资源向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筑领域拓展 [1] - 积极适应行业发展进程并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1] 行业发展方向 - 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筑等领域或将成为未来电梯发展方向 [1]
发挥软硬件优势 家电企业加码智慧楼宇业务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05:07
家电企业多元化业务转型 - 头部家电企业如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TCL等纷纷进军机器人、医疗、光伏、机床等领域,以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1] - 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等以中央空调等产品为基础,加码智慧楼宇业务,发挥软硬件优势实现绿色低碳效果 [1] - 家电企业与智慧楼宇深度关联,硬件部分如暖通、照明、中央空调等是传统品类,软件部分与全屋智能技术高度契合 [3] 智慧楼宇业务发展 - 美的集团2021年将中央空调业务更名为美的楼宇科技,成为六大业务板块之一,聚焦暖通空调、数智电梯、楼宇自控、能源管理 [2] - 美的楼宇科技提供数智建筑综合解决方案,包含设计咨询、机电设备供应、工程安装、质量监控、后期运维等服务 [2] - 海尔构建智慧楼宇生态系统,提供全空间、全场景、全周期的解决方案 [2] - 智能建筑技术可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租金溢价、重构楼宇价值,是智慧城市核心支柱 [2] 绿色低碳技术应用 - 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比较高,智慧楼宇企业重点发展绿色低碳技术 [4] - 美的楼宇科技通过暖通空调、电梯、楼宇控制、能源管理四大业务提升建筑能效 [4] - 美的全球创新园区应用智能温控、照明、电梯系统,提升舒适性同时减少碳排放 [4] - 上海花旗集团大厦改造后制冷系统能效从1.0W/W提升至5.5W/W,年节省能源支出超300万元,减少碳排放2600吨 [5] - 海尔在比亚迪长沙工业园项目中实现机房能效5.0以上,大幅节能 [5] 企业多元化布局 - TCL布局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三大核心产业,转型为智能科技产业集团 [7] - 格力电器2013年起进军智能装备、通信设备、模具等领域,通过收购打造新能源产业生态 [7] - 美的集团通过内部孵化和收并购涉足机器人、智能建筑、储能、医疗等领域,形成ToC与ToB并重结构 [7] - 美的集团计划推动ToB转型,重点发展新能源、工业技术、机器人、智能建筑、健康医疗、智慧物流等业务 [7]
AIWB港股IPO:单业务占99% 2025年前五月转亏损 纯美国业务零中国关联 港股上市适配性存疑
新浪证券· 2025-08-12 19:03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公司为美国首家一站式智能物业建筑解决方案供应商 专注于德克萨斯州住宅物业市场 提供项目规划及设计 总承包以及建筑材料销售等综合服务 [2]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03亿美元 1.21亿美元 1.05亿美元 2023年同比增长17.4% 2024年同比下滑12.6% 2025年前五个月收入4330万美元 按此推算全年收入或不足1.04亿美元 较2024年继续下滑 [2] - 收入高度依赖总承包服务 2022年至2024年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9.4% 99.4% 99.2% 2025年前五个月仍高达97.8% 物业规划与设计业务占比长期不足1% 建筑材料销售业务在2025年才产生收入 前五个月收入仅占比0.8% [3][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5万美元 620万美元 1258万美元 2025年前五个月亏损53万美元 盈利稳定性较差 [5] - 毛利率呈现上升趋势 2022-2024年整体毛利率分别为5.4% 7.7% 13.9% 2025年前五个月进一步升至16.8% [6][7] - 总承包服务毛利率同步提升 2022-2024年分别为5.4% 7.7% 13.9% 2025年前五个月达到16.2% [6][7] - 2025年前五个月净利润转负 主要因其他收入及收益项剧烈波动 从2024年同期的88万美元转为亏损564万美元 [6] 客户集中度与关联交易 - 客户集中度较高 2022年至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68.0% 68.8% 52.7% 2025年前五个月反弹至67.8% [8] - 最大单一客户收入占比长期维持在20%以上 2025年前五个月达24.8% [8] - 按项目公司控股股东分类 五大控股股东贡献了公司100%的收入 [8] - 关联方控股股东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69.0%降至2025年前五个月的26.8% 但关联交易依赖模式未根本改变 [8] 信息披露问题 - 招股书中客户数量数据存在矛盾 概要章节称2022-2024年服务项目公司为19家 22家 21家 业务章节记载为19家 21家 31家 2023年数据相差1家 2024年相差10家 [9] - 供应商数量表述与具体数据不符 概要称"每年平均与大约400个供应商合作" 但2022-2024年实际合作供应商为359家 365家 399家 三年平均仅374家 [11] - 数据矛盾反映招股书审核流程存在疏漏 可能引发对财务数据严谨性的质疑 [12] 上市策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选择港股上市但缺乏中国市场根基与国资背景支撑 与近年成功赴港上市的海外公司形成鲜明对比 [1][13] - 收入100%来自美国市场 无中国或亚太地区业务布局 缺乏中资或国资背景股东 [14] - 业务以美元结算 港股以港币计价 汇率变动可能导致财务报表折算差异 加剧业绩波动 [14]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全景分析: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大举推进,智能建筑市场不断扩大,市场规模约6630.67亿元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7 09:28
智能建筑行业概述 -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集成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1][2] - 技术基础包括楼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消防自动化、保安自动化[2] - 2024年中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达6753.97亿元,其中智能住宅建筑2327.52亿元,智能公共建筑1563.76亿元,智能工业建筑2862.69亿元[1][10] - 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约6630.67亿元,智能住宅建筑约2214.65亿元,智能公共建筑约1556.55亿元,智能工业建筑约2859.47亿元[1][10] 市场需求结构 - 市场需求由新建建筑智能化应用和既有建筑智能化改造组成[1][10] - 2024年存量更新市场规模3537.98亿元,新建市场规模3216亿元[1][10] - 预计2025年存量更新市场规模约3619.59亿元,新建市场规模约3011.09亿元[1][10] - 存量更新市场中住宅占比25.71%,公共建筑29.51%,工业建筑44.78%[12] - 新建市场中住宅占比44.09%,公共建筑16.16%,工业建筑39.75%[12] 全球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智能建筑市场规模3356.37亿美元,同比增长1.54%[8] - 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403.69亿美元[8] -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智能建筑发展较早,中国市场规模增速显著[8][10]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传感器、服务器、显示器、摄像头、云服务、物联网等[14] - 中游为智能建筑行业[14] - 下游为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领域[14] 行业发展历程 - 初始阶段(1990-1995年)[16] - 普及阶段(1996-2000年)[16] - 发展阶段(2000-2010年)[16] - 持续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智能化技术向物联网化方向发展[16]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江森自控、霍尼韦尔、施耐德主导高端市场[18][20] - 本土企业:华为、海尔智家、达实智能等在中低端市场形成竞争[18][20] - 跨界科技企业:美的楼宇科技、海康威视、阿里巴巴、腾讯等推动"硬件+软件+服务"综合竞争[18][20] 代表企业业绩 - 海尔智家2024年全球营业收入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187.41亿元,同比增长12.92%[21] - 达实智能2024年营业收入31.71亿元,其中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6.60亿元[23] 行业发展趋势 - 可持续发展技术成为长远发展方向[25] - 环保建材、能源管理技术、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推动行业创新[25] - 技术进步将推动建筑更加绿色、高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25]
梅轮电梯: 浙江梅轮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证券募集说明书(注册稿)
证券之星· 2025-07-14 20:12
公司融资方案 - 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融资总额不超过3亿元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20% [1] - 发行价格为5.66元/股 根据2024年度权益分派结果从5.86元/股调整而来 [2] - 发行股票数量调整为42,049,469股 最终数量以中国证监会注册为准 [2] - 发行对象包括共同基金 华安证券资管 广发证券等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均以现金认购 [1]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梅轮电梯南宁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项目总投资5亿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2.38亿元 [3] - 公司可根据项目进度和资金需求调整投入顺序和金额 募集资金到位前可先行以自筹资金投入 [3]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电梯设备更新 包括《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 [12] - 统筹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 老旧电梯更新纳入支持范围 [12]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 [18] - 浙江省提出到2027年完成20年以上电梯更新 2025年更新改造1.5万台15-20年电梯 [12]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电梯登记数量达1153.24万台 2018-2024年年均增长率10.71% [13] - 外资品牌占据国内约70%市场份额 民族品牌约占30% [25] - 电梯行业呈现金字塔形竞争格局 2025年行业总规模有望达到2840亿元 [25] - 长三角地区电梯生产总量占全国60%以上 形成完整产业链集群 [14]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城镇化发展继续推动电梯新增市场 公共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带动电梯配套需求上涨 [15] - 老旧小区改造和加装电梯全面开展 截至2024年底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2.20亿占总人口15.60% [16] - 全国约80万台电梯使用年限超过15年 其中约17万台超过20年 维保市场需求显著增加 [18] - 2022-2025年电梯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0% [25] 技术发展趋势 - 电梯行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 [21] - 智能电梯依托物联网 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按需维保 [23] - 电梯物联网技术助力安全运行监督 推广"物联网+维保"模式 [24] - 公司拥有278项专利 通过欧盟CE认证 TUV能效认证等多项认证 [33] 行业竞争格局 - 主要外资竞争对手包括奥的斯 三菱 日立 迅达和通力电梯 [28] - 主要国内竞争对手包括康力电梯 快意电梯 远大智能 森赫股份和通用电梯 [26] - 行业存在技术 资金 品牌和资质四大壁垒 [29] - 公司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拥有浙江和江苏两大生产基地 [34]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优势 自主生产核心部件包括控制系统 驱动系统等 [34] - 营销服务网络覆盖全国 采取"技销合一"的团队协作体系 [35] - 建立400服务指挥中心和智能制造指挥中心 实现信息化服务 [37] - 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浙江省名牌产品等多项荣誉 [33]
办公楼宇商业运营管理系统
搜狐财经· 2025-06-19 20:20
办公楼宇商业运营管理系统核心组成 - 物业管理模块包含报修管理、巡检管理、保洁与绿化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和能耗管理 [2][3][4][5][6] - 租赁管理模块涵盖房源管理、租户管理、租约管理、招租管理以及账单与收费功能 [7][8][9] - 财务管理模块包括应收管理、应付管理、预算管理、财务分析和对账集成 [10][11][12][13] 系统关键功能 - 客户服务与体验提供租户门户、满意度调查、服务台管理以及在线服务如报修和账单支付 [14][15][16] - 空间与资源管理涉及会议室预订、公共区域管理、工位管理和停车位管理 [17] - 商业智能与分析功能包含数据仪表盘、预测性分析、报告系统和对标分析 [18] 系统集成与智能化 - 楼宇设备控制与集成涵盖暖通空调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和电梯系统 [19] - IoT物联网应用通过传感器监测空气质量、温度湿度、人流和设备运行状态 [19] - 资产管理模块包括资产台账、维护计划与执行以及资产价值评估支持 [20] 系统核心价值 - 提升运营效率与生产力通过自动化流程减少手工操作和错误 [21] - 最大化资产收益通过提高出租率、优化租金策略、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收缴率 [22][23][24][25] - 增强租户体验与满意度通过便捷的在线服务和快速响应 [25] 系统部署与选择考量 - 业务需求清晰化、可扩展性与集成能力以及用户体验是关键选择因素 [26] - 部署方式以云端为主,移动端支持对员工和租户至关重要 [27][28] - 报告与分析能力以及供应商实力与行业经验影响系统选择 [29][30]
院士专家建言建筑业转型:建设绿色、智能、安全的好房子
科技日报· 2025-05-18 11:28
建筑业转型升级方向 - 建筑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绿色发展"与"智能建筑"成为重要方向 [1] - 多重因素交织影响行业发展,包括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高新技术重塑生态、绿色革命倒逼产业升级 [1] - 行业转型升级需以绿色匠心锻造工程品质内核,回应人民对美好人居的向往 [1]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 建筑业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需实现"精益建造" [1] - 重点关注新型建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深度融合 [1] - 需将BIM、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AI等数字技术融入建造过程 [1] "好房子"建设内涵 - "好房子"建设需兼顾绿色、智能和安全 [2] - 工程结构抗灾可靠性研究不足是当前房屋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2] - 采用大数据与AI方法发展建筑结构活荷载调查技术,推动全国房屋荷载调查 [2] 行业标准与技术发展 - 我国正在修编《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2] - 建议从分项系数法设计转向基于可靠度设计,需加强基础研究工作 [2]
法国弗利特集团高层亚洲行:洞察市场脉搏,擘画发展新篇
亚洲市场战略布局 - 公司高层团队开启亚洲市场深度调研之旅 旨在全面了解市场动态 挖掘潜在机遇 为战略布局与业务拓展提供决策依据 [1] - 调研首站选择中国 因其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和优化营商环境 为外资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2] - 东南亚地区成为第二站 因其经济发展迅速 城市化进程加快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 [3] 中国市场机遇 - 上海自贸区在贸易便利化 金融开放等方面有先行先试政策 当地政府大力支持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 [2] - 深圳作为科技创新之都 在智能家居 新能源等领域创新成果显著 与公司旗下元子弹智能家居品牌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2] - 广州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 对高品质管道 电线电缆等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公司产品已赢得良好口碑 [2] - 中国政府近期出台放宽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 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 东南亚市场拓展 - 新加坡在智慧城市建设 绿色建筑方面有先进理念 公司弗利特管道产品凭借环保耐用特点已广泛应用 [3] - 马来西亚和泰国市场对管道 电线电缆产品有差异化需求 公司计划根据当地市场特点优化产品 [3] - 公司与东南亚当地经销商探讨拓展销售渠道 提升市场份额的合作模式 [3] 科技创新战略 - 公司重点关注智能家居 智能建筑领域 旗下元子弹品牌已推出智能开关插座 智能照明系统等创新产品 [4] - 公司加大在智能家居 智能管道等领域的研发投入 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4] - 公司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开展智能管道技术和智能家居系统研发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