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康养陪伴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破解“重物轻人”信贷难题 科技金融服务学会“千人千面”
上海证券报· 2025-05-13 02:53
科技金融创新服务模式 - 浙商银行通过"人才银行"产品破解科技型企业"重物轻人"信贷困境,将评估标准从"数砖头、看抵押"转向"数专利、看团队",实现金融与科技双向奔赴 [3][6] - 针对轻资产科技企业孚宝智能提供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并开通"善融"资产池,2024年授信额度接近1亿元助力其提前完成销售目标 [4][5][6] - 截至2025年3月末服务高层次人才超4000位(含41位院士),科技型企业超3.2万户,融资余额超4000亿元 [8] 重点企业案例 - 孚宝智能:智能康养陪伴机器人订单大增,通过创新融资解决备货资金压力,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并制定更高销售目标 [4][5][6] - 江丰电子:通过3000万元"人才贷"支持发展,关联公司宁波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孵化17家企业,2024年园区总产值突破20亿元,集团获6亿元综合授信 [7][8] - 卡优倍:2500万元信用授信助力收入突破2.5亿元,参与首单数字人民币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综合成本约2%),获1500万元专项授信 [10][11] 行业服务拓展 - 构建"千人千面"服务体系,在芯片链、航空链、医药链推广"聚珠成链"专项方案,2024年新批公司授信客户中科技型企业占比超30% [7][8][11] - 创新金融工具包括知识产权ABS、科创票据及跨境服务方案,10年陪伴超100家企业A股上市,近200家进入上市辅导期 [11][12] - 重点布局生物医药、航天航空、集成电路等高"含科量"行业,推动服务模式从"资金提供者"向"创新生态构建者"转变 [11][12]
“读懂人才”破解科技金融堵点:院士团队估值可超厂房设备
新浪财经· 2025-04-27 18:15
科技金融创新模式 - 浙商银行通过"人才银行"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信用贷款,2024年批复和利时卡优倍科技2500万元信用额度,基于创始人周东红作为宁波市级拔尖人才的背景及公司60%研发人员占比的软实力 [1] - 金融机构突破传统抵押担保模式,将人才指标作为授信核心因素,解决科技型企业"院士团队估值不如厂房设备"的信贷困境 [1][5] - 浙商银行2024年末服务科技型企业30712户,融资余额达3674亿元,覆盖41位国内外院士、近700位国家级人才及超1300位省部级人才 [7] 科技型企业融资痛点 - 科技型企业在初创期普遍面临现金流不稳定、抵押品匮乏、研发周期长(如孚宝科技智能机器人研发资金需求大)、技术估值难等四大痛点 [3][5] - 和利时卡优倍科技等轻资产公司因缺乏抵押物导致融资受阻,2023年孚宝科技虽订单暴涨但面临1000万元备货资金缺口 [1][3] - 传统银行授信依赖厂房设备等硬信息,而科技型企业核心资产为人才与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 [5][6] 浙商银行科技金融实践 - 2016年首创"人才银行"模式,首位客户胡辉博士获2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其安全物联网项目,现已成为浙江省行业骨干企业 [6][7] - 评估体系聚焦人才(创始人背景、团队实力)与技术(专利含金量、上下游评价),案例包括江丰电子3000万元授信,其董事长姚力军为国家级人才 [4][7] - 2023年成立科创金融专职部门,形成"以人才银行为底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单户授信上限3000万元,平均额度500万元 [7][8] 区域科技企业发展动态 - 杭州市"六小龙"科技型企业引发关注,浙江孚宝科技等企业通过解决市场痛点(如康养机器人)实现订单量暴涨 [2][3] - 宁波江丰电子作为芯片材料领军企业,其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获浙商银行产业链上下游孵化支持 [4] - 浙商银行宁波自贸区支行通过"以人定贷"模式支持卡优倍科技等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5]
从“灌溉泵”到“孵化器”,解码科技金融的浙商银行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5 10:32
孚宝智能业务发展 - 公司在广交会签下大量意向订单,来自30多个国家客户,对2024年业务爆发充满信心[1] - 核心产品为智能康养陪伴机器人,结合自然语言处理、生物识别、情感识别等技术提供一站式服务[2] - 2023年因乡村振兴政策推动农村养老需求,政府加大采购,产品入选亚运会官方服务机器人及工信部老年用品推广目录,订单量骤增[2] - 商业化路径从B端医疗场景到G端康养社区,最终拓展至C端用户[4] - 海外客户提出本地建厂需求,需搭建研发中心与售后团队,带来新资金需求[4] 科技金融支持案例 - 浙商银行为孚宝智能提供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及善融资产池服务,解决生产资金压力[3][4] - 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银行将人才、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转化为金融资本,推出"善本信用工程"[4] - 针对成熟期企业需求,提供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并购贷款等服务,助力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话语权[5] - 近期推出"善科陪伴计划",从人员、场景、产品、生态四个维度升级服务[5] 江丰电子产业集群 - 公司为国内半导体溅射靶材核心企业,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工艺空白[6] - 阳明工研院孵化17家企业,2024年园区总产值突破20亿元,其中4家为高新技术企业[7][9] - 浙商银行提供6亿元综合授信支持集团发展,并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8] - 为链上初创企业景昇薄膜科技提供3000万元纯信用贷款,基于"人才银行"产品[8] 数字化解决方案与金融创新 - 和利时卡优倍为江丰电子提供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研发人员占比60%[10][12] - 浙商银行基于知识产权质量批复2500万元信用授信,并参与1.38亿元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12] - 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综合融资成本降至2%以下,政府提供贴息优惠[12] 科技金融生态构建 - 金服会发布"善数科技金融平台",整合跨区域、跨行业资源,提升科技企业融资可获得性[13] - 金融角色从"资金提供者"转向"创新生态构建者",强调长期陪伴与主动赋能[13] - 需政府、产业基金、创投等多方共建生态,支持"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