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银行

搜索文档
浙商银行济南分行:挥毫科技金融大文章 以 "三个转变" 构建科创服务新生态
齐鲁晚报· 2025-07-02 15:34
科技金融转型 - 商业银行需向"科技+产业+金融"新模式转变 传统模式存在惯性需突破[7] - 服务模式需实现三大转变 包括综合服务 长期陪伴 主动赋能[7] - 服务方式从单点转向"信贷+非信贷+非金融"多元化服务[7] 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 针对科技企业15大核心场景推出30项专属产品[8] - 初创期企业通过人才支持贷 科创积分贷等将技术专利转化为金融资本[8] - 成长期企业放宽盈利要求 提供更大额度更长期限信贷支持[8] - 成熟期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撮合 助力产业链整合[8] 特色金融产品创新 - 将企业发票 电费缴纳等数字资产转化为授信额度[9] -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可获得行业链专属信用贷款[9] - 为龙头科创企业提供灵活并购类产品安排[9] 风控逻辑重塑 - 启动善本金融工程 从财务指标转向社会价值评估[10] - 建立看人看技术的差异化评价体系 90%服务对象为中小企业[10] - 组建专职科创金融团队提升风控精准度[10] 战略定位 - 将科技企业服务置于重要位置 配套专项资源倾斜[11] - 目标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助力科技强省建设[11]
浙商银行济南分行:“人才银行”助力科技企业激活新动能
齐鲁晚报· 2025-06-26 14:16
国家战略与政策导向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 - 各地持续强化人才引育留用,推动人才总量增长,中国已成为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要素整合、创新活动活跃的沃土 [1] 浙商银行人才银行发展历程 - 2016年推出全国首个针对高层次人才的金融服务品牌"人才银行" [1] - 2019年发布人才银行服务方案2.0版,形成"三大专属产品+三类专业服务+三保证三优先"的体系化服务 [1] - 2023年迭代16大系列产品,覆盖科技企业生命周期十大场景,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服务体系 [1] 业务模式与区域实践 - 人才银行业务弱化传统资产/营收评估,聚焦"人"的主体作用,为科技企业提供"支早、支小"金融支持 [2] - 浙商银行济南分行累计服务4000余名高层次人才,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领军人才 [2] - 为65家科技企业提供56亿元融资,重点支持半导体、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典型服务案例 - 服务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企业为全球唯一LN单晶薄膜工业化生产商,客户包括哈佛、华为等顶尖机构 [3] - 企业产品突破5G芯片滤波器卡脖子技术,但连续多年亏损且依赖筹资现金流 [3][4] - 基于团队技术能力及产业基金认可,浙商银行给予2000万元综合授信支持 [4] 未来发展规划 - 浙商银行济南分行将持续优化服务体系,加大对科技人才企业支持力度,助力山东省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2]
以“人”破局 “善”“数”驱动 浙商银行激活科技创新澎湃动能
金融时报· 2025-06-18 11:12
医疗康养机器人行业 - 浙江孚宝智能科技开发的智能康养机器人"大宝"和"小宝"已实现量产,在国内康养服务机器人市场占有率提升,并收到荷兰、德国等国际市场的意向订单[3] - 公司2023年智能康养陪伴机器人订单量暴涨,浙商银行提供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其备货生产[4] - 公司聚焦医疗资源不均衡和老龄化社会照护难题,产品具备基础诊断、分诊、医疗陪伴与危机报警等功能[3] 半导体材料行业 - 江丰电子创立中国首个集成电路制造用超高纯金属及溅射靶材生产基地,打破国外垄断,产品大规模出口[6] - 宁波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孵化17家公司全部成长为规上企业,复合增长率达90%以上,其中6家为高新技术企业[8] - 浙商银行为产业链初创企业提供3000万元纯信用授信"人才贷",给予江丰电子集团6亿元授信额度[7] 工业互联网行业 - 和利时卡优倍是工业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其HolliCubeOS系统具备采集生产过程全要素数据能力[9]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60%,浙商银行通过"人才银行"产品授信2500万元,其中1500万元用于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10] - 公司参与宁波市首笔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以专利作为底层资产进行质押融资[10] 银行科技金融服务 - 浙商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超3.2万户,融资余额超4000亿元,服务高层次人才超4000户[1] - 银行创新评价模式,从"数砖头、看抵押"转向"数专利、看价值",提供全生命周期"陪伴式"服务[1] - 推出"人才银行"服务品牌,形成以人才价值为主要评估依据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7]
浙商银行(601916.SH/2016.HK)Q1业绩稳健突围,以金融之“善”厚植实体之基
格隆汇· 2025-05-08 17:56
核心观点 - 浙商银行在行业整体业绩承压背景下实现利息净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双升",利息净收入119.81亿元同比增长1.38%,归母净利润59.49亿元同比增长0.61% [1] - 公司展现出穿越周期的增长韧性,通过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和资产质量管控实现稳健经营 [1][3][4] - 公司战略聚焦"五篇大文章"(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推动商业模式由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型 [5][6][8] - "善本金融"理念引领公司金融转型,形成六大支柱体系并取得显著服务成效 [10][11][12] 经营基本面 - 资产总额超3.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4%,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1% [3] - 负债总额3.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7%,吸收存款总额2.01万亿元同比增长4.37% [3] - 存款付息率连续四年下降,有效对冲息差收窄压力 [4] - 不良贷款率降至1.38%连续三年稳步下降,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4] 资产负债结构 - 主动压降互联网平台贷款规模,增加按揭贷款配置实现稳收益与控风险平衡 [3] - 经营模式由"资产驱动"向"负债驱动"转变,强化资金来源端成本管控 [4] - 资产端与负债端保持同步均衡发展,协同效应不断增强 [3] 普惠金融 - 新增小型微型企业首贷户超6200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54.25亿元较年初增长11.03% [7] - 典型案例嵊州剡花食品获得"共富贷"后工厂面积从4000平方米扩展至2.5万平方米,日产量从40万只跃升至100万只 [7] 科技金融 - 创新"人才银行"品牌服务科技型企业30712户融资余额3674亿元,服务高层次人才3925户融资余额345亿元 [8] 绿色金融 - 绿色贷款余额2477.37亿元较年初增加443.01亿元增速达21.78% [8] - 制定11项绿色金融专项政策,形成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全产业链融资服务方案 [8] 善本金融实践 - 金融顾问制度覆盖24个省市区,设立235家工作室、4200人顾问团队,帮助10.33万家企业落地融资1.08万亿元 [11] - "浙银善标"体系将社会责任贡献纳入授信评判,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12] - 典型案例永臻科技获得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出口应收账款周转效率提升60% [11]
(经济观察)中国多地部署科技金融 释放推出创新工具信号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22:04
科技金融政策支持 - 多地密集出台科技金融政策,深圳强化科创债券项目储备和融资辅导,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投资力度,完善担保增信和风险分担 [1] - 陕西要求畅通私募基金准入退出渠道,引导资金投向早期、小型、长期和硬科技项目 [1] - 官方释放信号,将创设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 [1] 金融产品创新 - 浙商银行推出"人才银行"模式,以人才、技术等作为增信指标,为杭州脉流科技提供3000万元授信支持 [1] - 开展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内部评估试点,鼓励开发知识产权智能化评估工具 [2] - 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加大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2] 资本市场改革 - 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优先支持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发债融资 [1][3] - 完善资本市场功能,科学界定科技创新企业上市门槛,推进发行节奏常态化 [3] - 发展一级市场股权交易机制和并购市场,为创投基金提供多元退出渠道 [3] 科技创新投资趋势 - 2024年1-11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8.8%,成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2] - 资金普遍要求"四投"标准: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3] - 2025年加大科技创新投资将成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举措 [2]
“读懂人才”破解科技金融堵点:院士团队估值可超厂房设备
新浪财经· 2025-04-27 18:15
科技金融创新模式 - 浙商银行通过"人才银行"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信用贷款,2024年批复和利时卡优倍科技2500万元信用额度,基于创始人周东红作为宁波市级拔尖人才的背景及公司60%研发人员占比的软实力 [1] - 金融机构突破传统抵押担保模式,将人才指标作为授信核心因素,解决科技型企业"院士团队估值不如厂房设备"的信贷困境 [1][5] - 浙商银行2024年末服务科技型企业30712户,融资余额达3674亿元,覆盖41位国内外院士、近700位国家级人才及超1300位省部级人才 [7] 科技型企业融资痛点 - 科技型企业在初创期普遍面临现金流不稳定、抵押品匮乏、研发周期长(如孚宝科技智能机器人研发资金需求大)、技术估值难等四大痛点 [3][5] - 和利时卡优倍科技等轻资产公司因缺乏抵押物导致融资受阻,2023年孚宝科技虽订单暴涨但面临1000万元备货资金缺口 [1][3] - 传统银行授信依赖厂房设备等硬信息,而科技型企业核心资产为人才与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 [5][6] 浙商银行科技金融实践 - 2016年首创"人才银行"模式,首位客户胡辉博士获2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其安全物联网项目,现已成为浙江省行业骨干企业 [6][7] - 评估体系聚焦人才(创始人背景、团队实力)与技术(专利含金量、上下游评价),案例包括江丰电子3000万元授信,其董事长姚力军为国家级人才 [4][7] - 2023年成立科创金融专职部门,形成"以人才银行为底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单户授信上限3000万元,平均额度500万元 [7][8] 区域科技企业发展动态 - 杭州市"六小龙"科技型企业引发关注,浙江孚宝科技等企业通过解决市场痛点(如康养机器人)实现订单量暴涨 [2][3] - 宁波江丰电子作为芯片材料领军企业,其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获浙商银行产业链上下游孵化支持 [4] - 浙商银行宁波自贸区支行通过"以人定贷"模式支持卡优倍科技等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5]
创新大生态时代,中国银行业开始计算“知本ROI”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24 20:19
金融范式创新 - 浙商银行2016年创新推出全国首个"人才银行",以人才价值而非实物资产作为信用锚点,已服务4000余名高层次人才,提供融资余额超300亿元[3][6] - "人才银行"产品设计弱化传统财务指标,依据人才价值、政府认可度及企业潜力评估,提供最高3000万元信用支持[6] - 2024年升级为"善科陪伴计划",从人员、场景、产品、生态四个维度构建更全面的科技企业服务网络[3][5] 科技企业服务案例 - 孚宝智能年均增速达300%,浙商银行通过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及善融资产池解决其轻资产融资难题[9][10] - 和利时卡优倍2024年营收突破2.5亿元,获2500万元授信支持知识产权证券化,并配套保函和票据服务[13][15] - 阳明工研院孵化企业已有17家成为规上企业,浙商银行对产业链成员企业批复最高6亿元综合授信[18][22] 特色化服务模式 - 针对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提供厂房建设、股权激励、并购回购等阶段性定制化产品[23][24] - 建立线上审批模型与线下尽调结合的风控体系,基于实控人团队及技术成果快速评估价值[11] - 通过"四链融合"生态构建,联合政府、创投、科研机构形成科技金融服务闭环[5][29]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金融角色从资金搬运工转变为创新生态构建者,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28][31] - "善本金融"理念将社会价值嵌入商业逻辑,长期陪伴企业成长周期[29][30] - 在杭州创新生态中发挥"光合作用",通过资源配置放大城市创新能力[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