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械手

搜索文档
中国具身智能火热,不再简单追随马斯克
搜狐财经· 2025-07-02 16:14
中国具身智能产业落地现状 - 山东某大型家电厂已部署八台具身智能机械臂,接入华为云盘古多模态大模型作为"数字大脑",新型号洗衣机适配时间从数天缩短至四小时,成本为几十万元[2] - 华为云与制造部研发的双臂机器人尝试替代手机彩盒包装工序,需处理无序来料和差异化配件摆放[4][6] - 银河通用人形机器人在北京7家24小时药店常态化运行,年底计划在北上深部署100家,单店年人工成本70多万元,机器人目标成本更低[6][7] - 美的旗下库卡机器人在机械臂机柜预留算力接口,为具身智能化做准备[6] - 中东七星级酒店采用机器人作为礼品店接待员[7] 技术路线与挑战 - 主流技术路径包括VLA模型(视觉-语言-动作)、世界模型(清华大学52TB数据集对标英伟达32TB)和"大脑+小脑"模式(华为云与华龙迅达合作案例)[11][14] - 北京智源研究院发布RoboBrain 2.0与RoboOS 2.0开源框架,支持开发者一键对接不同机器人小脑技能[17]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发"慧思开物"平台,当前支持30余种技能,目标超100种[17] - 硬件瓶颈包括灵巧手成本(带传感器达十几万元/寿命几千次)、人形机器人移动稳定性、平均寿命仅2年(目标5年内达10-15年)[9][10] - 工业级安全标准限制电池选择,禁用三元锂电和蓄电池[10] 数据瓶颈与解决方案 - 真实数据采集成本极高:车厂要求成功率99.99%,停工每分钟损失1万元,需百万级机器人量产才能支撑[20] - 千寻智能提出具身智能Scaling Law,数据显示数据量增加10倍可使错误率降低10倍[20] - 数据来源多元化:互联网视频(北京智源研究院)、遥操作(特斯拉10万条电池数据)、仿真生成(银河通用纯合成VLA模型)[20][21] - 硬件不统一导致数据通用性差,需统一Action Space(动作空间)构建生态[21] - 众擎机器人预计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达3万台,特斯拉目标三年内30万台[23] 行业生态与发展阶段 - 产业处于"GPT-3之前"的探索期,尚未形成统一方法论,需学术界与产业界协同[4][18] - 优先落地场景包括物流分拣、激光打码等重复枯燥工序(人力疲劳度高/安全隐患大)[9] - 中国制造业场景比海外更复杂多元,可能成为出海关键(通过云边端远程操作降低海外建厂成本)[9] - 行业处于"小组赛"阶段,未进入淘汰赛,但中国在场景丰富度、政策支持和产学研合作上有优势[22]
二维码加无人机巡检 人机互助、立体交叉式检查保障铁路汛期安全
央视网· 2025-05-29 15:12
铁路运输保障技术 - 无人机自动巡检技术应用于渝怀铁路防洪重点区域 可覆盖半径10公里范围 搭载4K高清和夜间红外摄像头实现全天候数据采集 并支持AI自动识别安全隐患 [3] - 巡检效率显著提升 无人机半小时完成人工需长时间操作的巡查任务 后台数据分析使设备状态判断精准度提高 [3] - 铁路沿线孤石危岩采用二维码标识系统 扫码可获取应急路线、风险等级等关键信息 形成"人机互助、立体交叉"式检查体系 [5] 智能化作业设备 - 智能机械手投入危险树木砍伐作业 同步清理高空接触网配件 远程操控模式下效率较人工提升5倍以上 安全性同步增强 [5] 气象监测系统 - 铁路部门整合卫星云图和高精度雷达数据 实现对沿线雨情水情的精确预判 为运输安全提供数据支撑 [6] 客流与天气应对 - 端午假期全国铁路面临客流高峰与强降雨双重挑战 相关部门动态调整运输方案以保障畅通 [1]
首发1500项“黑科技”!全球机甲下周竞秀长沙 | 山水洲城记
长沙晚报· 2025-05-07 18:17
展会概况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CICEE)将于5月15日至18日举办,布展阶段已启动,中联重科首批大型矿用挖掘机ZE1350G和ZE1050G入驻 [1] - 展会规模亚洲第一,预计吸引1650家参展企业(含35家世界50强),展览面积30万平方米,覆盖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等四大板块23大类 [3] - 2023年第三届展会吸引1502家企业参展,展品超2万件,观众35万人次,交易额536亿元 [1] 国际化升级 - 国际参与度提升:60国驻华使节、4家联合国组织代表出席,国际观众预计超3000人 [4] - 首次设立欧洲/非洲/东南亚观展团("国际买家团"),采购需求超20亿元,越南代表团聚焦混凝土设备等,预计采购2.1亿元 [4] - 举办6场国际商务恳谈会(印度、中东、非洲等),推动全球产业链合作 [4] 创新模式 - 首创"三融共进"模式:展产融合(新增应急救援等三大展区)、展科融合(设立新技术发布专区首展1500项成果)、展城融合(带动文旅消费超2亿元) [5][7] - 区域协同创新:联合株洲/湘潭等省内城市及浙江/山东等四省举办产业合作大会 [9] 企业动态 - 三一重工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9.18%,净利润增56.4%,预计2025年国内需求复苏,海外基建高景气 [13] - 中联重科净利润同比增53.98%,大吨位履带吊供不应求,高空机械全球热销,推出多款叉装车等新品 [13] - 长源液压展示低噪音齿轮泵等新产品,优钻科技瞄准东南亚/非洲新兴市场,海格力士推出井下作业智能机械手 [9][10] 产业战略 - 湖南省提出"四板斧"战略:拉长板(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补短板(强化产业链配套)、强基板(创建国家创新中心)、育新板(拓展农机/应急装备等新领域) [14] - 行业订单激增,部分企业排产至三季度,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13]
从超充到“兆充”,续航焦虑是否有所缓解?|2025上海车展
新浪财经· 2025-04-27 15:06
兆瓦级超充技术发展 - 行业焦点从800V超充转向"兆充"技术,即在1000V电压和1000A电流下实现1兆瓦及以上充电功率,充电速度媲美加油 [1] - 华为、比亚迪、极氪、宁德时代等企业展示兆瓦级超充技术,华为光储液冷超充站峰值功率达1.5兆瓦,每分钟补能20度,重卡15分钟可充至90% [3] - 极氪V4极充兆瓦桩单枪峰值功率1.3兆瓦,首座兆瓦站已运营,比亚迪闪充技术宣称5分钟充电400公里 [3] 充电效率与用户需求 - 充电桩运营企业强调充电速度对运营效率的关键作用,超充站可在十几分钟内完成20%-80%充电 [4] - 纯电动车平均年里程达1.4万公里,出行半径扩大,补能设施完善显著缓解续航焦虑 [4] -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1374.9万台,同比增长47.6%,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增75.3% [4] 技术与设备创新 - 星星充电展示智能机械充电臂系统,可识别车辆所需功率并适配不同电压平台,已在总部投入使用 [7][8] - 充电路线规划优化提升用户体验,如语音控制降地锁功能,充电桩数字化管理需求增强以显示闲置状态 [8] - 快充车型2026年渗透率预计近50%,价格下探至20万元以内,成本控制要求更严苛 [8] 行业合作与网络建设 - 超充网络建设进入互联互通阶段,华为、宁德时代、小鹏、蔚来等推动跨品牌合作与联盟 [9][12] - 超充网络建设成本高、回报周期长,共享共建成为发展趋势,需规模化运营和资金支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