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替恩戈替尼(Tinengotinib)
icon
搜索文档
比寒武纪还离谱,主营收入0,市值炒到2700亿
搜狐财经· 2025-09-29 15:43
公司市值与股价表现 - 公司以0元主营业务收入支撑市值一度逼近2700亿港元 [1] - 股价在9月16日盘中触及679.5港元/股 较发行价13.15港元/股上涨50倍 [2] - 公开发行超额认购达3419.87倍 流通股仅占总股本1.38% 易被资金炒作 [18][21] 核心产品管线 - 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为多靶点激酶抑制剂 靶向FGFR/VEGFR/JAK/Aurora通路 [4] - 该产品针对胆管癌和前列腺癌适应症 全球首个进入注册临床阶段的FGFR抑制剂复发胆管癌治疗药物 [5] - 产品管线包含5种临床阶段候选产品 包括2款肿瘤药物和3款非肿瘤药物 [10] 临床进展与商业化规划 - 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乳腺癌II期试验于2025年9月获NMPA临床默示许可 [20] - 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中国完成胆管癌试验 2026年完成患者招募 [11] - 公司计划建立50人以下商业团队 率先在中国上市替恩戈替尼 [17] 财务与运营状况 - 2024年上半年营收98.6万元 全部来自银行利息和政府补助 主营业务收入为0 [13] - 2023年亏损3.43亿元 2024年亏损2.75亿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1.23亿元 [17] - 研发费用从2023年2.44亿元降至2024年1.84亿元 同比下降30.9% [15][16] 市场前景与规模 - 全球胆管癌药物市场规模2024年20亿美元 预计2027年增至32亿美元 [10] - 前列腺癌药物市场2024年193亿美元 预计2027年增长至249亿美元 [10] - 胆管癌全球发病人数2024年29.0万人 预计2027年增至32.1万人 [5] 融资与股权结构 - 累计完成9轮融资 获超17亿元资金 投资方包括CPE源峰、国投创业等机构 [14] - 2022年D+轮融资获2.6亿元投资 上市计划曾辗转港交所和科创板 [14] - 被纳入港股通后 南向资金6个交易日收集超过90%流通股 [21]
复盘药捷安康-B事件始末...
新浪财经· 2025-09-22 16:52
公司股价波动 - 药捷安康股价在9月12日上涨77.09% 9月15日暴涨115.58% 9月16日早盘冲高至679.5港元后闪崩 收跌53.73% [1] - 从最高点679.5港元算起 最大回撤幅度达78% [3] 波动原因分析 - 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获得国家药监局针对乳腺癌联合疗法的Ⅱ期临床默示许可 [4] - 公司于9月8日被纳入港股通标的 流通盘极小仅占总股本1.38% [4] 指数编制问题 - 新股纳入审慎性不足 上市不足三个月且日均成交额不完全符合"最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超1000万港元"要求 [5] - 指数成分股调整信息未及时透明公开 [6] ETF应对措施 - 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4只ETF将药捷安康权重显著调低 远低于理论权重2.6% [7] - 港股创新药ETF鹏华权重0.40% 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权重0.20% 港股通创新药ETF权重0.86% 港股创新药ETF权重0.82% [8] - 其他相关ETF的药捷安康含量很低 恒生医疗ETF权重0.07% 恒生创新药ETF权重0.08% [8] 公司基本面状况 - 2025年中报零营收 高研发投入 依赖融资 [8] - 研发管线集中在替恩戈替尼 是一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 靶向FGFR/VEGFR JAK和Aurora通路 [9] - 进展最快的胆管癌适应症在中国进入注册性Ⅱ期临床 在美国韩国开展国际多中心Ⅲ期试验 [11] - 胆管癌全球市场规模仅20亿美元 面临已有竞品竞争 [11] 事件影响与启示 - 事件是指数编制规则漏洞 个股流动性匮乏 ETF被动投资机制及市场套利资金共同作用的结果 [11] - 相关ETF通过主动操作大幅降低持仓 净值波动与股价关联性显著减弱 [11] - 预计推动市场对指数编制规则的反思和完善 包括新股纳入条件 流动性考量及信息披露透明度 [11]
坐上港股过山车,药捷安康的意外还会重演吗?
新浪财经· 2025-09-18 19:46
公司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以来公司股价出现10倍涨幅,最高时市值一度接近2700亿港元 [3] - 9月16日午后股价突然暴跌,当日收盘下跌53.73%,此后两日股价在180-195港元区间徘徊 [3] - 9月8日至15日7天内股价大涨447%,从75.8港元飙升至415港元,较IPO价格13.15港元翻30余倍 [8] - 9月16日盘中创下679.5港元历史高点后开始断崖式下跌,收盘价192港元,市值跌至不到700亿港元 [8] 股价波动原因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实施季度调整并将公司纳入,大批被动资金卷入 [3] - 公司可自由流通股份仅549万股,占总股本1.38%,极低的流通盘导致股价易受资金情绪影响 [3][6] - 9月8日被纳入港股通标的,南向资金形成强大购买力 [8] - 9月10日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II期临床试验获国家药监局默示许可,成为股价上涨催化剂 [8] - 9月13日被纳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等多只指数,跟踪该指数的ETF及联接基金(合计规模371.23亿)被动买入近10亿元 [8] 公司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公司是以替恩戈替尼(Tinengotinib)作为核心资产的单一核心资产公司 [3] - 2021年8月首次递表时拥有五个肿瘤小分子产品管线和四个非肿瘤管线,核心产品TT-00420刚完成中美一期临床 [6] - 替恩戈替尼是一款机制独特的多靶点激酶抑制剂,有FGFR/VEGFR + JAK + Aurora等多个路径,针对胆管癌、乳腺癌、泛FGFR驱动的肿瘤适应症 [11] - 该药获得FDA快速通道,具有审评加速、定价谈判、国际注册路径的潜力 [11] 市场环境与行业背景 - 2025年下半年港股创新药板块强势回暖,截至9月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上涨超100%,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幅超过110% [6] - 全球资本在不同市场间流动,此前资金更多聚集在美国,如今随市场轮动部分流向港股 [9] - 港交所对未盈利企业保留上市通道,但单核心资产公司需有后期数据或关键里程碑事件来稳住估值和市场情绪 [12] 公司上市历程与资本结构 - 公司于2021年8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此前在同年2月和7月完成C轮和D轮融资 [6] - 首次递表未成功,随后在2022年和2024年两度尝试港交所上市,期间曾计划转向科创板但均未如愿 [6] - 在长期亏损和回购条款压力下,公司于2024年底抓住短暂窗口期完成发行 [6] 市场投机行为分析 - 在短期乐观而长期悲观的情绪下,投机性投资行为愈发常见,"追高"和"恐慌抛售"加剧了股价波动 [3] - 二级市场投资者关注波段机会,赚一个阶段的钱就会退出,不关心公司未来产品获批和销售情况 [7] - 大型公募基金按季度甚至月度考核的机制促使他们更倾向于短期操作而非长期持有 [7] - 小流通盘有利于短线资金跟进推高股价,但股价严重脱离公司实际研发进度和价值,积累巨大风险 [9][11]
药捷安康再度飙升,盘中一度涨53%报295港元再创上市新高!上市不到3个月飙升超21倍,市值升破1100亿港元
格隆汇· 2025-09-15 13:59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于9月15日盘中一度飙升53%至295港元,再创上市新高 [1] - 公司市值突破1100亿港元 [1] - 自6月23日上市以来,不到三个月时间,股价较IPO价格13.15港元已飙升超21倍 [1] 公司业务与产品管线 - 公司是一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 [3] - 公司专注于发现及开发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的小分子创新疗法 [3] - 核心产品Tinengotinib(替恩戈替尼)是一种处于注册临床阶段、自主发现及开发的独特MTK抑制剂 [3] - 核心产品可靶向治疗若干复发或难治、耐药实体瘤 [3] 核心产品临床进展 - 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且HER2-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9月10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默示许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