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税商品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中免二季度盈利6.62亿近8年最差 市值蒸发6400亿推“免税+”谋突围
长江商报· 2025-07-28 07:4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81亿元,同比下降约10%,归母净利润约26亿元,同比下降超过20% [1] -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约为6.62亿元,同比降幅超过30%,是2018年同期以来最低水平 [2][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67.46亿元,同比下降10.96%,归母净利润19.38亿元,同比下降15.98% [3] - 二季度营业收入114.05亿元,同比下降8.45%,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下降32.17% [4]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64.74亿元,同比下降16.38%,归母净利润42.67亿元,同比下降36.44% [7] 业务结构分析 - 公司核心业务为免税商品零售,收入占比达98% [8] - 2024年免税商品销售收入386.66亿元,同比下降12.58%,有税商品销售收入170.95亿元,同比下降23.49% [8] - 2025年上半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企稳,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存货周转率同比增长10% [9] 市场竞争环境 - 海南现有12家免税商店,公司占据6家 [13] - 出境消费分流、国货品牌挤压市场份额、客群追求性价比等因素影响公司优势 [13] - 财政部等五部门在8个城市新设市内免税店,王府井与武商集团合资运营的武汉市内免税店已开业 [13] 战略转型举措 - 公司加速推进战略转型发展,拓宽"免税+"边界 [14] - 利用独家、首发、联名定制产品激发消费活力,推动中免健康自有品牌创新发展 [1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高达396.84亿元,有息负债46.18亿元,财务费用为-2.03亿元 [15] 股价表现 - 近期股价68.05元/股,较2021年巅峰403.78元/股下跌逾80% [11] - 当前市值1408亿元,较巅峰时缩水逾6400亿元 [11]
非标商业的海南实践:主理人经济的破局与嵌合
海南日报· 2025-07-02 09:18
中国消费市场转型 - 2024年中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46.1%,海南服务性消费对居民消费增长贡献率达63%,文旅、健康、教育等领域支出增速远超传统商品消费 [3] - 消费需求从"物质丰裕"转向"精神充盈",Z世代情绪消费、国潮品牌文化自信、银发经济成为新趋势 [3] - 消费行为演变为个体价值与时代精神的共振,非标准化商业形态兴起 [3][4] 非标商业定义与特征 - 非标商业为开放式空间布局,强调特色场景营造、个性化品牌组合,伴随"松弛感""小众"标签,满足社交打卡需求 [4] - 非标商业通过差异化场景重构人与商业关系,海南成为重要实验场 [4] - 典型案例包括海口荣山寮村民宿书屋、龙兴路16平方米复合业态咖啡馆等"空间诗人"主理项目 [5] 海南非标商业格局 - 海口:西海岸非标民宿、骑楼老街复合业态绑定城市更新,成为时尚消费新引擎 [6] - 三亚:后海村水上运动主题空间、藤海社区艺术家工坊升级旅游消费至"在地体验" [6] - 万宁:冲浪文化催生"民宿+社群+运动"共生模式,日月湾形成"浪人经济学"消费IP [6] - 非标商业以"小而美"嵌入社区,通过社群运营培育忠诚度,本土文化转化为差异化竞争力 [6] 海南消费结构协同 - 免税购物为核心引擎:2024年离岛免税销售额470亿元,购物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 [8] - 有税商业面临电商渗透挑战,通过以旧换新补贴、策展型零售重塑空间叙事 [8] - 非标商业充当"黏合剂":文化反哺(非遗市集)、场景互补(免税城手作工坊)、流量转化(冲浪俱乐部联名礼包) [8] 非标商业战略价值 - 将在地文化转化为"体验价值",成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隐形竞争力 [9] - 需通过专项立法、主理人协会构建制度支撑,设立文化遗产基金推动文化转化 [10] - 场景创新方向包括书店社区化、咖啡馆论坛化、冲浪俱乐部环保行动等"人货场"关系重构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