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
icon
搜索文档
开拓“星海天路” 北京商业航天加速“起飞”
中国新闻网· 2025-06-24 16:19
(活力中国调研行)开拓"星海天路" 北京商业航天加速"起飞"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 陈杭 吕少威)全球首枚成功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应用3D打印技术的火 箭发动机……中新社记者连日来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市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蓝箭航天空间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箭航天")、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河动力")等企业,探 秘北京商业航天何以"九天揽星河"。 "由于市场需求远超现有运载能力,未来五至十年内,商业航天领域将保持'百花齐放'态势,持续涌现 新型火箭公司、卫星企业及创新应用模式。"夏东坤表示,公司将积极开展国际化布局,拓展泰国、马 来西亚等国的市场,提升在全球商业航天领域的影响力。(完) "除发动机外,3D打印技术还可应用于复杂管路制造,带动火箭相关制造领域成本实现指数级下 降。"星河动力执行总裁夏东坤举例称,通过3D打印等创新设计,该公司成功将发动机制造成本降至以 往的十分之一,既保证了质量一致性,又为商业航天普及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降本的同时,星河动力还持续提高火箭利用效率。夏东坤说,公司在火箭末级上增加可持续供电装 置,维持在太空中的姿态和轨道。未来将大范围 ...
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人民日报· 2025-05-07 05:47
公司动态 - 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第一百台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在浙江湖州动力制造基地下线 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实现从"单台突破"到"批量制造"的跨越 [1] - 蓝箭航天动力研发部总经理刘磊表示 液氧甲烷因燃烧充分 无残留焦炭且成本低于传统燃料(如煤油) 被选为公司火箭燃料 [1] - 公司已成功下线100台液氧甲烷发动机 涵盖"天鹊""天鹊A""天鹊B"三大系列 具有推力强劲 结构轻巧 调节范围广等优势 [1] 技术突破 - 2023年7月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入轨 填补国内液氧甲烷液体火箭多项技术空白 其发动机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入轨的液氧甲烷发动机 [1] - 朱雀三号试验箭于去年9月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 使用"天鹊"系列发动机 标志着我国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突破 [2] - "天鹊"系列发动机是国内商业航天领域经过飞行验证的全自主开发发动机 [2] 产业影响 - 发动机批量下线标志着企业已具备支撑高密度 低成本 可复用商业发射的工程化能力 为我国商业航天进入常态化发射阶段奠定基础 [2] - 地方政府在科技创新 产业扶持 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 体现民营航天企业与地方产业政策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2] - 浙江湖州空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已超过40家 [2]
商业航天研究报告2024
泽平宏观· 2024-12-15 23:01
文:任泽平团队 导读 人类走向群星的时代加速来临 。2023-2024年全球航天发射活动的空前繁荣,无论是发射次数还是总质量,均 创下了自1957年人类首次航天 发射以来的最高纪录。 2024年全球对太空探索和利用能力发生重大改变 ;10月,SpaceX实现超重级火箭助推器回收,标志着人类航天史上里程碑式技术突破。其 估值在逼近3500亿美元的同时,也超越了NASA成为航天事业的领军者。 一家创立仅22年私营企业是如何超越老牌"国家队"的? 商业化航天需求爆发点和下游应用场景有哪些? 为什么说 中国和美国是未来人类航天事业的希望 ? 2015年我国商业化航天起步,2024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全球仅次于美国,竞争力强,快速赶超。当下,我国航天商 业化正迈向新阶段,2025年预计更多政策出台,推动民营航天领域进步。 航天事业的发展,是 构建 未来 在 太空经济 领域竞争的先发优势 ,是 对十万亿级市场的提前布局 。同时, 探索宇宙是人类科研的共同命 题 ,更是 推动人类命运一体化,求同存异,回归全球化合作的支点 。 商业航天,未来是星辰大海。 目录 1 为什么发展商业航天与太空经济如此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