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灵犀03星
icon
搜索文档
开拓“星海天路” 北京商业航天加速“起飞”
中国新闻网· 2025-06-24 16:19
(活力中国调研行)开拓"星海天路" 北京商业航天加速"起飞"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 陈杭 吕少威)全球首枚成功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应用3D打印技术的火 箭发动机……中新社记者连日来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市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蓝箭航天空间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箭航天")、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河动力")等企业,探 秘北京商业航天何以"九天揽星河"。 "由于市场需求远超现有运载能力,未来五至十年内,商业航天领域将保持'百花齐放'态势,持续涌现 新型火箭公司、卫星企业及创新应用模式。"夏东坤表示,公司将积极开展国际化布局,拓展泰国、马 来西亚等国的市场,提升在全球商业航天领域的影响力。(完) "除发动机外,3D打印技术还可应用于复杂管路制造,带动火箭相关制造领域成本实现指数级下 降。"星河动力执行总裁夏东坤举例称,通过3D打印等创新设计,该公司成功将发动机制造成本降至以 往的十分之一,既保证了质量一致性,又为商业航天普及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降本的同时,星河动力还持续提高火箭利用效率。夏东坤说,公司在火箭末级上增加可持续供电装 置,维持在太空中的姿态和轨道。未来将大范围 ...
带你探秘银河航天!他们是如何“造星”“织网”的
金融时报· 2025-06-20 22:46
2023年3月30日,由银河航天承担研制的四颗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成功发射。本次四颗InSAR卫星的批量研制,验证了银河航天在产业链垂直整合方面的能力,整星所涉 及的元器件、部组件均实现自主可控。此外其在轨编队构型采用了"一主星+三辅星"四星车轮式编队, 是国际上首例。 银河航天首席科学家张世杰介绍,2023年7月23日,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式可堆叠卫星—银 河航天灵犀03星成功发射。该星是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卫星,主要功能为低轨宽带通信,这也是 我国首次在轨对多星堆叠发射技术进行验证,为我国巨型低轨通信星座的快速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银河航天SAR卫星总师段晓介绍,2024年11月30日,银河航天在海南商业发射场成功发射自主研制的卫 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同年12月17日,银河航天承担研制的四颗SAR卫星(航天宏图PIESAT-2 09~ 12星)发射成功。银河航天在国内率先实现SAR卫星批产,不断提升SAR卫星的总体研制能力。 北京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核心研发单位占全国50%以上,拥有大部分国家航天大型研发配套基础 设施和专业型技术人才。目前,北京商业火箭 ...
在北京,商业航天“冲”出新势力
科技日报· 2025-06-20 07:39
柔性太阳翼技术突破 - 银河航天自主研制的柔性太阳翼厚度仅1毫米左右,可折叠至主体厚度不到5厘米,在轨工作时展开长度约9米,宽度超过2.5米,具有包络小、重量轻、模块化等特点,适合卫星大批量堆叠发射 [1] - 2023年7月柔性太阳翼搭载银河航天灵犀03星成功发射,技术团队通过科技创新将新型柔性太阳翼与平板堆叠式卫星相结合,大幅提高卫星星座组网效率 [1] - 柔性太阳翼生产线采用自动焊机(毫伏级精度)和自动贴片机(0.05毫米微距精度)等尖端设备,实现高精度制造 [1] 商业航天产业化进展 - 银河航天已建成批量生产卫星的柔性生产线,具备年产100至150颗中型卫星的研制能力 [2] - 北京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商业航天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国半数以上 [2] - 蓝箭航天研发的"朱雀三号"不锈钢液体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一级发动机回收后无需检查即可复飞,成本较一次性火箭降低80%-90%,已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计划2024年下半年首飞 [2] 航天产业链生态构建 - 银河航天灵犀03星采用一体化成型技术,通过工业压铸实现卫星堆叠空间节约,提升火箭运载效率 [3] - 公司供应链合作企业从2018年100余家扩展至1300余家,超半数为民营企业,带动传统铸造、精密加工等领域技术升级 [3] - 2024年5月银河航天在泰国开展低轨卫星互联网宽带通信试验,是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首次海外应用探索 [3] 政策支持与行业规划 - 2024年北京市对蓝箭航天等7家商业航天企业投资10亿元,重点支持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 [4] - 计划2026年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同步布局超重火箭研制和200吨级以上全流量补燃发动机开发 [4]
国际产业新闻早知道: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中国已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产业信息网· 2025-06-19 13:01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预计2025年仍有两次降息 每次0.25个百分点 [4][6] - 联储决策者预测2025年经济增长放缓至1.4% 失业率升至4.5% 年底通胀达3% [6] - 19位政策制定者中存在分歧 7位认为不需要降息 [7] 巴西货币政策 - 巴西央行将基准利率Selic上调25个基点至15% 暗示可能暂停紧缩周期 [12][13] - 自2023年9月以来已连续七次加息 累计加息4.5个百分点 [13] 半导体行业动态 - 德州仪器宣布在美国投资超600亿美元建设7个芯片工厂 创造6万个就业岗位 [45][46] - 苹果硬件技术副总裁表示将利用生成式AI加速芯片设计 已与Cadence和Synopsys合作 [28][32] - 黑芝麻智能拟收购AI SoC芯片公司 强化车规级计算芯片全系覆盖能力 [61][62] 人工智能进展 - 中国已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百度推出多模态融合数字人 [20][24] - 阿里巴巴发布适配苹果MLX架构的Qwen3升级版 支持119种语言 [25][26] - 亚马逊将在澳大利亚投资130亿美元扩建数据中心 支持AI工作负载 [36][37] 新能源与材料 - 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PACK系统已开启装车路测 首条中试线贯通 [82] - 英思特拟投资6.5亿元在内蒙建设稀土永磁材料项目 一期投资4亿元 [54][56] - 中国科学家研发半透明硫化铟光阳极 提升太阳能制氢效率44% [44] 商业航天发展 -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超2600亿元 聚集3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 [84] - 银河航天研制出厚度仅1毫米的柔性太阳翼卫星 实现批量生产 [86][87] - 全球在轨卫星超1.1万颗 商业航天推动卫星成本降至传统几十分之一 [90][91] 稀土产业布局 - 托纳金属获1.2亿美元融资开发加拿大稀土项目 计划2028年投产 [98] - 马来西亚企业拟开采稀土矿 配合国家打造全球竞争力产业战略 [104][105] - Nippon Steel完成149亿美元收购US Steel 成为全球第二大钢企 [96][97] 汽车行业趋势 - 法拉利因需求疲软推迟第二款电动车至2028年 首款定价超50万美元 [66][76] - 华为徐直军预测中国5G车联网占比将从2025年30%提升至2030年95% [81] - Polestar获吉利创始人2亿美元投资 江汽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9][80]
活力中国调研行|每3天一颗星!——从“造星工厂”到太空织网的“银河速度”
搜狐财经· 2025-06-18 20:12
走进北京银河航天方舟实验室,十万级洁净车间里,自动焊机正以毫伏级的电压精度进行柔性电池片的焊接,相 邻的自动贴片机同时以0.05毫米级的精度把电池片嵌入柔性基板,制造薄如蝉翼的卫星翅膀。 这一幕高端制造场景,正是"活力中国调研行"记者团在我国商业航天领域首家独角兽企业银河航天探访时看到的 画面。它将卫星制造从"定制化手工作坊"推向"数字化生产线",其年产150颗卫星的突破,已接近13年前全球年均 卫星发射总量。 当航天重工邂逅互联网基因,银河航天以每3天一颗星的速度编织太空新基建,让卫星从实验室走向社会民生,在 浩瀚宇宙划出一批中国商业航天领先企业的闪耀轨迹。 破壁者:当航天重工邂逅互联网基因 银河航天灵犀03星待发射状态。(银河航天 供图) 2018年,北京。 银河航天在中关村的一间实验室里宣告成立。彼时全球卫星互联网赛道已被马斯克的星链掀起浪潮,而中国商业 航天尚处"零突破"阶段。银河航天创始人徐鸣带着互联网团队闯入航天领域,这个跨界组合起初不被看好——航 天领域动辄十年磨一剑的周期,与互联网快速迭代的思维看似水火不容。 转折发生在2020年1月。银河航天发射了彼时我国通信能力最强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 ...
做难而正确的事——记银河航天(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徐鸣
经济日报· 2025-06-08 06:04
跨界选择 "很多人的航天梦是从小就有的,但我不是。"提起与卫星互联网的缘分,徐鸣回忆,自己对航天产生兴 趣始于2011年。当时,从安徽小山村走出来的徐鸣,尚埋首互联网创业。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旅行者 2号探测器拍摄的照片所震撼,对航天产生了兴趣。"读大学时,家里没信号也没网,一到假期就失 联。" 彼时,不只是小山村用不上网。截至2015年末,全球有41亿人无法接入互联网,目前这个数字虽已减少 到25亿人,但仍是一条巨大的数字鸿沟。而卫星互联网恰巧能解决这一问题。当徐鸣将他的目光投注于 航天科技时,全球商业航天的时代悄然到来,我国商业航天的大门正向民营企业打开。 "基于对政策、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判断,我深感机会来了,要抓住太空新基建的时代机遇!"2018年 4月,银河航天投入运营,开启硬核技术攻坚的征程。短短5年时间,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可 堆叠卫星——银河航天灵犀03星发射成功,这款卫星服务低轨道宽带通信,为我国巨型低轨通信星座的 快速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后,银河航天的技术突破一个接一个。2024年11月,长征十二号新型运载火箭成功将银河航天研制的 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2月,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