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工程专业

搜索文档
多所“双一流”高校 扩大在豫招生规模
郑州日报· 2025-06-30 08:56
高校扩招计划 - 多所双一流高校在河南扩大招生规模,包括北大、清华、哈工大、复旦、上海交大、南大、浙大、中科大、西交大、武大、南开、北交大等 [1] - 招生专业设置面向社会急需、新兴业态等人才缺口领域,涉及人工智能、先进材料、新能源等多个方向 [1] - 北京大学在河南普通本科批计划招143人,较去年增加13人,新增名额重点围绕国家战略急需、基础学科和新兴前沿领域 [1] - 清华大学在河南普通本科批拟招101人,较去年增加7人,增加名额主要用于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 [1] 北京大学招生 - 校本部增加11人,医学部增加2人 [1] - 新增名额主要依托元培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以及临床医学专业培养 [1] - 招生方向紧密结合学校规划发展方向、突出北大优势特色 [1] 清华大学招生 - 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突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中的驱动作用 [1] - 培养目标为具有深厚人工智能素养、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 [1] - 立足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 [1] 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 - 校本部计划招131人,威海校区211人,深圳校区80人 [2]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涵盖自动化、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热门专业 [2] - 特色班型包括工科实验班(尖班)、自主智能系统院士特色班等,聚焦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学等领域 [2] 复旦大学招生 - 在河南投放高考统招批次招生计划151个 [2] - 校本部普通类68人,高校专项计划类25人,国家专项计划类15人 [2]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普通类30人,高校专项计划类7人,国家专项计划类6人 [2] - 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投放26个新工科王牌专业计划,涉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2]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 - 校本部计划招141人,医学院35人 [3] - 国家专项、高校专项计划均有增加 [3] - 推进"大信息类"学科发展,设立人工智能(拔尖英才班)、电子信息类(IEEE试点班)等特色班级 [3] 南京大学招生 - 提前批计划招5人,国家专项19人,高校专项17人,普通批98人 [3] - 新增软件工程+工商管理、软件工程+经济学双学位项目 [3] - 强基计划新增"智能科学"和"电子科学"方向 [3] - "至诚计划"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央企深度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 [3] 浙江大学招生 - 投放各类招生计划188个,较去年增加8个 [4] - 新增工科试验班(EE类)、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创新班等多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4] - 新增人工智能专业首次面向河南招6人 [4] - 机器人荣誉班和竺可桢学院巴德年班的招生计划均成倍增加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 - 投放各类招生计划135个,普通类94个,国家专项10个,高校专项14个 [4] - 新增名额全部投放至基础学科、新工科、新医学等国家战略急需领域 [4] - 首次单独招收量子信息科学专业 [4] - 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设置智能制造和具身智能两个方向 [4] 西安交通大学招生 - 计划通过高考统招在河南招349人,较去年增加18人 [4] - 扩大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储能技术等新兴领域招生规模 [4] - 新增"法学+英语"双学位 [4] - 强基计划新增数学类(智能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燃气轮机与航空发动机)等专业方向 [4] 武汉大学招生 - 计划招655人,其中普通类495人,较去年约增加20人 [5] - 新增多个专业聚焦前沿技术新兴业态,培养"AI+X"复合型人才 [5] - 开设人工智能等13个"微专业" [5] - 试验班集群升级扩增到68个 [5] - 25个拔尖人才特色培养班面向河南招生 [5] 南开大学招生 - 计划招203人,普通类143人(物理类96人,历史类47人) [5] - 承诺两个100%:志愿填满不重复100%不调剂,大类专业分流100%按照个人意愿 [5] - 新增人工智能、计算机、光电信息3个新工科卓越班 [5] - "伯苓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全球视野培养模式 [5]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 - 计划在河南招254人,校本部217人,威海校区37人 [6] - 新增交通运输(拔尖班)、系统科学与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拔尖班)等特色班级 [6] - 在豫普通类专业录取实行"零调剂""保专业"政策 [6]
新工科专业崛起!高考报志愿应锚定大赛道、次新专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5:4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高考结束,填报志愿即将开启。考生应该报考什么专业?未来的就 业前景是重要考量因素。 6月11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202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下称《报告》),这是对全国17.1万名 202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覆盖了474个本科专业。 《报告》显示,2025年本科绿牌专业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均为工科专业。 据麦可思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报告》每年都会对专业的就业形势进行预警,基于各专业毕业生的 就业落实情况、薪资水平和就业满意度,结合国家战略和重点发展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专业布点的 动态调整,综合定位出"红黄绿牌"专业。 这些绿牌专业,对于考生报志愿选专业有何启示? 它们都是面向大赛道的次新专业,锚定的是国家战略急需领域,专业设立至今约十几年时间。这提醒考 生:选专业时既要有前瞻性,又不能盲目求新,从而在大学四年毕业后打开就业天地。 值得注意的是,就业绿牌专业本身也发生了强烈的格局变动,几年前,面向互联网行业的相关专业风生 水起,但如今被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专业所取代,可谓 ...
武大校长张平文:学校新增15个“数字+”新兴交叉专业
长江日报· 2025-05-15 15:10
数字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转型 - 核心观点:高等教育需实现"四个转变",包括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塑造、单一学科转向信息交叉、教师主导转向自主探索、分数导向转向多元评价[1] - 传统教学模式面临淘汰,学科壁垒分明的院系架构和以考试论文为主的考核方式已不适应发展需求[1] 武汉大学教育改革实践 - 新增15个"数字+"交叉专业和30个交叉实验班,本科阶段开设《人工智能导引》通识课及16门数据科学核心课程[1] - 将数据科学要素全面融入各学科培养方案,实现跨学科知识整合[1] - 成立6大前沿研究机构:武汉数学与智能研究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人工智能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机器人系[1] 2025年学科布局规划 - 新增5个前沿专业:机器人工程、数字经济、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智慧能源工程、时空信息工程[2] - 推进低空经济双学士学位试验班,建设人工智能、数智创新等4类微专业[2] - 重点服务国家在智能制造、网络安全、新能源等领域的战略需求[2]
北交大新增机器人工程等5个招生专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0 19:48
招生专业与政策 - 新增5个招生专业包括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车辆工程、国际新闻与传播 [1] - 转专业政策进一步放宽 [1] - 升级5大招生专业类包括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交通运输类、理科试验班 [3] 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 新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班)、经济管理试验班(拔尖班)、数学与应用数学(拔尖班)、应用物理学(黄昆英才班)等基础学科拔尖基地班 [3] - 新增交通运输(拔尖班)、茅以升班、系统科学与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拔尖班)、新闻传播学类(卓越人才拔尖班)、建筑类(卓越人才拔尖班)等卓越人才拔尖班 [3] 人工智能教育体系 - 构建"认知-悟理-实践"三级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实现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 [4] - 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初识》课程,第二学期开设《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课程,暑期小学期开设《人工智能编程实践》课程 [4] - 专业分流后可选修人工智能微专业 [4] 毕业生数据 - 本科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率约71% [4] - 2024届全校普通类专业平均保研率约为31.5% [4] - 毕业生每年到国央企、世界500强企业就业人数达近六成 [4] 校园开放日活动 - 考生及家长参观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实训基地等教学科研设施 [5] - 观摩学生社团展示等校园文化活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