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构网型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BNEF重磅活动·上海|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构网型技术、电力改革及数据中心
彭博Bloomberg· 2025-08-14 14:04
全球能源格局变革 - 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在未来十年内激增三倍 若将数据中心视为一个国家 到本世纪30年代其将成为继中国 美国和印度之后的第四大电力消费国 [2] -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正在重塑电力系统的规划和投资方式 传统电网面临巨大挑战 需整合快速增长的可再生能源 数据中心负荷及复杂供应链因素 [2] 电网稳定性与可再生能源 - 电网稳定性面临挑战 需应对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带来的问题 构网型技术是前沿解决方案 [5] - 可再生能源与数据中心负荷的整合成为电力系统规划的关键问题 [2] 数据中心与绿色能源 - AI驱动下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需求激增 清洁能源在数据中心的应用成为重要机遇 [5] - 数据中心若被视为国家 将成为全球第四大电力消费主体 凸显其能源需求规模 [2] 中国电力市场改革 - 中国电力市场改革加速 市场化定价机制给开发商带来收入不确定性 需探讨应对策略 [2][5] - 市场化改革对项目开发商影响显著 需制定相应策略以适应新机制 [5] 核电复兴 - 核电作为清洁可调度的电力来源重回焦点 中国核电建设正引领全球复兴 [2] - 核电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备受关注 中国在全球核电复兴中发挥引领作用 [5] 研讨会议程 - 研讨会将深入分析构网型技术应对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的挑战 [5] - 探讨AI驱动的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及清洁能源应用机遇 [5] - 聚焦中国电力系统改革及核电发展路径 [5][7] - 圆桌论坛将讨论从高载负荷到构网技术如何重塑新型电力系统 [12] 演讲嘉宾 - 吕京弘将分析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及清洁能源应用 她是BNEF智能基础设施分析师 专注数据中心能耗及脱碳研究 [7] - 汤思斯将探讨中国能源转型战略 她拥有十多年大宗商品和能源研究经验 [9] - 汪子越将研究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对开发商的影响 专注风电及光伏市场研究 [11]
第23周:组织开展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浙江迎峰度夏方案发布
华福证券· 2025-06-08 14: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是《专项行动》从规划迈向实施的关键一步,围绕7个方向部署,预计加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3][4][20] - 浙江省印发迎峰度夏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方案,通过多种手段和补贴激励,鼓励用户侧参与需求响应 [4][27][28] 各部分总结 每周观点 行情回顾 - 6月3日 - 6月6日,燃气、水务板块分别上涨1.15%、0.64%,环保、电力板块分别下跌0.07%、0.60%,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0.88% [2][12] 行业观点 - 《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规划迈向实施,开展第一批试点工作,围绕构网型技术等7个方向,对应行动方案9项专项行动中的5项,有助于解决新能源发展瓶颈,促进产业协同,推动煤电角色转变,加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3][19][20] - 浙江迎峰度夏方案发布,预计2025年夏季最高用电负荷达1.33亿千瓦、同比增长7.8%,方案通过分时电价等手段,鼓励虚拟电厂和用户侧储能参与需求响应,补贴包含电量和容量补贴 [4][27][28] 行业动态 电力 - 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发布多项政策,涉及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电源项目接网、新型电力系统试点、绿证核发、电力市场建设等方面 [33][36][42] - 多地有电力相关项目进展,如蒙西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签约、湖北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等 [36][39] 环保 - 多部门发布多项政策,涉及电源项目接网、新能源产业链规划、绿色制造、生态保护补偿等方面 [45][46][49] 公司公告 电力 - 多家电力公司有相关公告,如股权变动、资产转让、发电量数据、项目投资、票据发行等 [57][60][66] 环保 - 多家环保公司有相关公告,如股东减持、激励计划调整、股份回购、政府补助等 [64][65][69] 投资组合及建议 - 火电板块推荐江苏国信,谨慎推荐申能股份、浙能电力,建议关注福能股份、华电国际 [4][70] - 核电板块谨慎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4][70] - 水电板块推荐长江电力,谨慎推荐华能水电、黔源电力,建议关注国投电力、川投能源、浙富控股 [4][70] - 绿电板块建议关注三峡能源、江苏新能,谨慎建议关注龙源电力、浙江新能、中绿电 [4][70] - 环保板块推荐永兴股份、华光环能、雪迪龙,谨慎推荐联合水务,建议关注复洁环保、大禹节水、赛恩斯 [4][70]
构网型等七大方向!国家能源局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通知 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启动新型电力系统首批试点,聚焦7大技术方向:构网型技术、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智能微电网、算力与电力协同、虚拟电厂、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新一代煤电 [1][3] - 试点目标为探索新技术/模式,提升新能源接入消纳能力,强化系统稳定性,同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3][4] 试点方向 构网型技术 - 应用于高比例新能源弱电网、"沙戈荒"外送基地,解决短路容量下降、惯量降低等问题,提升新能源接网能力 [5] - 在电网薄弱/孤岛区域增强电压/频率/功角稳定性 [5] 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 - 在保供紧张或消纳压力大的地区,通过功率预测优化、风光储联合调控,使电站高峰时段置信出力提升至10%以上 [5] - 优先选择装机≥20万千瓦的项目,需与调度机构签订协同协议 [5] 智能微电网 - 通过源网荷储协同控制技术提升自调峰能力,增加新能源自发自用比例,明确与大电网的调度交互规则 [6] 算力与电力协同 - 在枢纽节点及资源富集地区,探索数据中心"绿电聚合供应"模式,提升绿电占比 [6] - 利用算力负荷柔性控制技术降低电网保障容量需求,加强余热回收利用 [6] 虚拟电厂 - 聚合分布式电源/储能/可控负荷,参与电力市场及需求响应,拓展节能服务/碳交易等商业模式 [7][8] 大规模新能源外送 - 针对西北"沙戈荒"/西南水风光基地,采用柔性直流/SLCC/构网型技术提升通道绿电占比,探索纯新能源外送 [8] 新一代煤电 - 现役/新建机组需满足清洁降碳(零碳燃料掺烧/CCUS)或高效调节(快速变负荷/深度调峰)指标 [9] 组织实施 - 申报要求:2024年8月后开工,省级能源部门/央企总部评审后于2025年6月30日前提交 [10][11] - 支持政策:优先安排煤电规模,允许与新能源联营并优先并网,超长期国债等资金支持 [13] - 评估机制:试点成果纳入新型电力系统评价体系,推进不力者取消资格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