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部件

搜索文档
三星与特斯拉达成165亿美元芯片代工协议;科沃斯计划在湖州投资2亿建机器人核心部件及本体制造项目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29 11:16
三星与特斯拉芯片代工合作 - 三星电子与特斯拉达成165亿美元芯片代工协议 协议金额为22 8万亿韩元 持续至2033年底 [1] - 该协议预计使三星芯片代工年销售额增长10% 受消息影响 三星股价盘中上涨3 5% 创近四周最大涨幅 [1] - 马斯克确认三星德州工厂将生产特斯拉下一代AI6芯片 目前生产AI4芯片 台积电将在中国台湾和亚利桑那州分别生产AI5芯片 [1] 越南VinFast印度市场布局 - VinFast在印度苏拉特市开设首家展厅 为当地制造工厂开业做准备 [2] - 计划2024年底前在印度27个城市设立35家经销商 已与RoadGrid myTVS Global Assure合作建设充电及售后网络 [2] 全球半导体代工行业预测 - 2025年全球纯半导体代工收入预计达1650亿美元 同比增长17% [3] - 2021-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2% 2021年行业收入为1050亿美元 [3] 科沃斯机器人制造项目 - 科沃斯在湖州南浔区投资2亿元建设机器人核心部件及本体制造项目 [4] - 项目涵盖传动 减速 关节等核心部件及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 投产后预计年产2000万件核心部件 产值超10亿元 [4]
董秘说|日联科技董秘辛晨:从“卡脖子突围”到“全球智检”,打造工业检测领域的“中国名片”
新浪财经· 2025-07-25 16:36
公司基本情况 - 日联科技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领先的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及核心部件供应商,产品应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料等检测领域 [3] - 公司于2023年3月在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531),系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公司实现了自研"微焦X射线源"量产,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技术处于"全球第三"的领跑地位,被工信部认定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949.59万元,同比增长25.89% [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30.44万元,同比增长25.44%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617.32万元,同比增长56.82% [4] AI技术应用 - 公司以AI智算体系为核心,构建"数据-算法-算力"三角架构,成立日联科技研究院、上海瑞泰子公司持续迭代升级工业X射线影像检测的人工智能大模型 [6] - AI技术既是效率工具,也是产品升级引擎,更是为客户赋能的加速器 [7] - 在集成电路检测领域,AI图像处理算法可实现0.5秒完成一次检测,并能还原图像细节,提高检测速度和精度 [8] - 在一体化压铸检测领域,AI智能缺陷识别系统准确率达到99.9%,效率提升20倍以上 [9] 行业竞争格局 - AI将通过提升检测精度与效率、拓展应用场景、降低成本等方式重构X射线检测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10] - 公司已初步建立以海量数据、算法智脑、算力中心及影像系统开发构建的AI智算闭环,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11]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8151.7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1.02%,新增各种IP登记或授权97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 [11] 数据安全与伦理 - 公司高度重视科技伦理问题,确保符合科技伦理要求 [12] - 建立了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权限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备份等措施 [12] - 要求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定期组织信息安全培训,与合作伙伴签订严格保密协议 [12]
欧盟近期访华彻底误判?7月24日,美国增税曝出最新进展
搜狐财经· 2025-07-25 12:21
欧盟与美国贸易关系 - 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高额关税 时间点为欧盟高层访华后不到两周 [3] - 德国汽车巨头面临利润侵蚀甚至亏损 因美国关税政策 [9] - 欧盟谈判代表提出的条件与白宫立场一致 包括指责中国电动车破坏市场规则 [9] 欧盟与中国贸易摩擦 - 中国对法国白兰地产业征收高额关税 波尔多酿酒商受影响 [7] - 中国将欧盟企业排除在医疗设备采购名单之外 打破长期贸易优待 [7] - 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解决贸易争端需美国先取消不合理制裁 [12] 欧盟产业依赖性与战略矛盾 - F-35战机核心部件稀土供应受制于中国 美国军工产业陷入困境 [9][10] - 欧盟军备采购依赖北美军工复合体 防务政策框架缺乏自主性 [16] - 欧盟既寻求中国稀土资源 又对中国市场保持戒备 政策摇摆 [14] 欧洲企业市场动态 - 法国白兰地产业因中国关税面临冲击 反映贸易报复效应 [7] - 德国汽车巨头受美国关税直接影响 利润结构遭受挑战 [9] - 欧洲医疗设备企业失去中国市场优待 业务模式需调整 [7] 地缘政治对行业影响 - 欧盟制裁六家中资企业 加剧中欧贸易紧张局势 [5] - 欧盟试图要求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充当调停者 与美国立场同步 [9] - 中欧双边投资协议停滞 影响双方长期经济合作框架 [16]
大规模设备更新首批1730亿落地,哪些仪器/领域收益了?
仪器信息网· 2025-07-25 11:02
政策资金支持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为2000亿元,首批1730亿元已分配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 [1][2] - 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重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 [5] - 2025年新增贷款贴息1.5%上浮 [7] 政策覆盖范围 - 2025年政策覆盖16大领域,新增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支持领域,形成"16+N"覆盖体系 [5] - 工业与能源领域占比45%,交通与物流领域占比20%,公共服务领域占比25%,新增扩围领域占比10% [6] - 2024年政策覆盖7大重点领域,2025年扩展至16大领域并建立动态扩围机制 [7] 重点支持领域 - 工业重点领域:石化、钢铁、有色等11大行业设备焕新,淘汰落后设备,更新智能生产线 [8] - 能源电力设施:10大升级方向包括特高压电网、配电网智能化改造、新能源并网性能优化等 [8][9] - 交通运输设施:铁路信号系统智能化改造、民航导航设备更新、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更换 [10] - 物流设施:智能仓储、运输设备升级 [11] - 医疗设备:县级医院影像设备更新、基层诊疗器械 [5][11] 政策实施机制 - 取消"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门槛,降低中小企业申报门槛 [5] - 建立"地方审核+国家复核"双把关机制,简化审批流程 [5] - 从单项目申报改为产业集群整体申报优先 [7] 新增领域支持 - 电子信息领域: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5G基站核心部件、人工智能算力设备 [11][12] - 设施农业: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农业机器人、精准灌溉设备 [11][12] - 安全生产:矿山安全监测系统、危化品智能管控平台 [6][12]
光明科学城:解码三创融合的科创“成长方程式”
证券时报· 2025-07-25 08:03
创新驱动 - 光明科学城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紧密联动,推动科技突破与产业腾飞 [1] - 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三大科学设施已建成启用,鹏城云脑Ⅲ、深圳超算二期等加速建设 [3] - 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等顶尖科研机构形成生物医药创新集群 [3] 创业生态 - 光明科学城已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63家 [8] - 清研锂业建成年处理1万吨废旧锂电池破碎拆解线两条,技术国际领先 [6] - 艾迪贝克依托深圳湾实验室共享仪器平台,节省设备购置成本,加速基因治疗药物研发 [4] 创投支持 - 光明力合科学城种子基金规模2亿元,专注早期硬科技项目,存续期达15年 [10][11] - 2018-2024年光明区投融资事件达511件,获投项目456家,集中在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材料领域 [10] - 深高新投累计投资24家光明区科技企业,总金额4.3亿元,助力贝特瑞、优优绿能等企业成长 [12] 产业协同 - 光明重点布局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贝特瑞、星源材质等头部企业形成集群效应 [6] - "湾有引力"孵化器提供免租、低成本设备共享等政策,降低创业企业初期成本 [4] - 创业企业多由科学家创立,硬科技属性突出,集中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 [7]
对话航亚科技董事长严奇:中国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产业正迎来一场“静水深流”的革命
新浪证券· 2025-07-24 19:0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观点导读: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陈秀颖 本次新浪财经独家对话航亚科技董事长严奇,从火热展会现场到冰冷数据背后,我们试图拆解中国两机 产业的隐秘脉动。 第十二届GTF展厅里,航亚科技的展台被数百家同行包围。深蓝色的背景板上,"国际民用发动机零部 件"与"国产大飞机动力系统核心部件"两行字并排而立,像极了这家企业的双重身份。 2025年一季报财报数据在这里有了新注解:1.74亿元营收里,来自国产大飞机动力系统的订单占比同比 提升了12%,而轻型燃机零部件的营收增速更是超过了20%。 两机产业崛起:从欧美缝隙到中国自信 "发动机和燃机产业有望与欧美同行业企业同台竞技、并驾齐驱,甚至局部超越。" "全球化存在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力量正在崛起并发挥重要作用。" "从国际配套到国产核心——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助推国产技术体系发展。" 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510.SH)2025年首季财报显示营收1.74亿元,同比增长 8.37%;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实现归母净利润3,652.88万元,同比增长15.43%,以业绩低调 ...
688301 又要被减持!
中国基金报· 2025-07-23 22:57
股东减持计划 - 天津红杉、北京红杉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股份(400.44万股),减持市值约3.52亿元(按87.99元/股计算)[2][3][7] - 减持方式为大宗交易,实施时间为8月15日至11月14日[3] - 过去12个月内已减持285.58万股(2%),套现3.24亿至3.51亿元(减持价113.42-123.03元/股)[7][8] 股东持股情况 - 天津红杉当前持股1178.59万股(占总股本5.89%),北京红杉持股554.73万股(2.77%)[10] - 股份来源为IPO前及上市后权益分派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流通时间为2021年9月22日等四个时点[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6.41亿元→6.07亿元(-5.3%)→4.65亿元(-23.43%)[11][1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4.39亿元(同比-25.84%),营业收入18.31亿元(同比-1.74%)[12] - 2025Q1归母净利润1.43亿元(+2.74%),但扣非净利润1.41亿元(-9.19%)[13][14] 行业与经营风险 - 下游需求疲软导致2024年业绩承压,产品毛利率对价格和结构变化敏感[16] -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引发产品降价压力[16] 市场表现 - 7月23日股价收报87.99元/股(单日跌幅2.46%),总市值176.2亿元[16]
688301,又要被减持!
中国基金报· 2025-07-23 22:49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天津红杉、北京红杉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00.4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 [2][3][6] - 减持时间为2025年8月15日至11月14日,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3][6] - 按7月23日收盘价87.99元/股计算,减持市值约为3.52亿元 [8] 历史减持情况 - 2024年9月30日至11月1日期间,天津红杉、北京红杉曾减持285.58万股,减持价格区间为113.42-123.03元/股,套现3.24亿至3.51亿元 [8][9] - 当前天津红杉、北京红杉分别持有公司5.89%、2.77%股份,股份来源为IPO前及上市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分别为6.41亿元、6.07亿元、4.65亿元,2024年同比降幅达23.43% [12][13]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2.74%,但扣非净利润1.41亿元,同比下降9.19% [14][15] - 2024年营业收入18.31亿元,同比下降1.74%,毛利率对产品价格和结构变化敏感 [13][17] 行业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主营数字化X线核心部件,下游需求疲软导致业绩承压 [12][17] - 截至7月23日收盘价87.99元/股,单日跌幅2.46%,总市值176.2亿元 [18]
“拿地即开工”跑出苏州工业园区速度
苏州日报· 2025-07-23 08:26
投资完成情况 - 47个省市重点产业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125.8亿元,投资完成率62.7% [1]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三年全市第一高增速的基础上保持两位数增长 [1] 项目建设效率 - 从土地"落槌"到塔吊就位,项目建设周期大幅压缩 [1] - 2023年园区22个产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平均用时约八个工作日 [2] - 2024年园区"拿地即开工"产业项目数量达22个 [2] - 苏州集成电路高端材料基地一天内取得用地证、不动产证等九证,实现"九证齐发" [3] 审批机制优化 - 园区80%以上工程建设业务集中办理 [2] - 推出"产业投资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编制发布《服务手册》 [2] - 将原本"串联"的审批环节转变为"并联"环节,同步开展审核 [3][4] - 开设绿色通道,企业提交重点环节资料即可同步审核 [4] 服务创新 - 帮代办员在企业有拿地意向时提前介入,全程跟踪 [6] - 组建"审批部门+功能区+产业载体"的帮代办员队伍 [6] - 推出"项目管家"服务,项目开工周期缩短30%,竣工投产周期缩短50% [7] - "项目管家"提供"全周期、全流程、全维度"服务 [7]
塞北别样质量风光 内蒙古纵深推进质量强链行动加速培育重点产业新质生产力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8 13:15
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 - 内蒙古推进乳及乳制品检测与监控技术、牛羊乳肉制品风险防控与关键技术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 [1] - 包头建成自治区首个大型叶片试验检测认证平台 已完成首批6支百米级叶片检测 [1] - 质量基础设施作为技术支撑体系 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核心竞争力 促进上下游企业技术衔接 [1] 质量强链行动核心任务 - 内蒙古市场监管局聚焦产业链质量技术攻关、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与集成服务、全链条质量协同提升三大任务 [1] - 靶向提升重点产业质量竞争力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构建"精准识别—协同攻坚—制度保障"三维体系 打通关键环节质量技术堵点 [2] 重点产业技术突破 - 牧场奶牛乳房炎预警防控系统预警灵敏度达80%以上 年节约成本5000万元 [2] - 稀土抗抑菌及防霉试验方法体系帮助企业优化15种产品工艺 开拓17种新产品 [2] - 聚焦奶业、稀土新材料、风电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4个全国质量强链重点项目 [2] 质量基础设施布局 - 国家稀土质检中心技术能力通过CNAS认可覆盖率达85% [3] - 现代煤化工产业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中心集聚4家自治区级技术机构力量 [3] - 国家碳计量中心乳业分中心实现伊利集团100%工厂系统接入 生成96款产品碳足迹 [4] 标准体系建设 - 发布1项国际标准、11项国家标准、13项团体标准 [4] - 2项稀土检测国际标准制定工作顺利推进 [4] - 234家企业331个产品完成与国际标准比对 [4] 质量服务平台 - "蒙检在线"NQI平台集成服务1551项 入驻技术机构145家 累计服务43556次 [4] - "惠企质量贷"为131家企业授信5.37亿元 质量融资增信要素清单达20项 [4] 链主企业引领 - 伊利集团帮助牧场奶牛单产提升3.7公斤 单公斤奶饲喂成本降至1.69元 [6] - 北方稀土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76家上下游企业 年输送技能人才超9000人 [6] - 伊利构建供应商赋能管理体系 193家供应商415人通过质量认证 [7] 产业链协同创新 - 明阳集团实现风电整机核心部件和20个关键部件属地化 [7] - 开展风电计量新技术研究 突破3类关键参数计量技术 [7] - 建立风电质量数据库 通过数据挖掘输出技改建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