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反转

搜索文档
11家深圳上市公司预告业绩 大象起舞与业绩反转双重演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8:17
A股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概览 - 截至7月15日深圳A股上市公司共有114家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67家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达58.77% [1] - 14家公司实现扭亏创新药游戏北美算力链新能源等行业复苏明显 [1] - 56家深圳A股上市公司出现续亏略减首亏表现 [3] 业绩显著增长的公司分析 翰宇药业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2亿元~1.62亿元同比增长14倍~16倍成功扭亏 [1] - 创新药出海推动业绩增长国际业务为主要营收来源利拉鲁肽注射液获FDA批准并实现销售原料药出口持续放量 [1] 科陆电子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5亿元~2.25亿元同比暴增541%~667%结束连续4年亏损 [2] - 海外储能订单陆续交付营收同比增长汇率风险出清改善财务状况 [2] 冰川网络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3.1亿元~4亿元同比增长160.18%~177.65% [2] - 降本增效措施见效销售费用大幅下降 [2] 深天马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9亿元~2.2亿元同比上涨138.82%~144.95%成功扭亏 [2] - 车载专业显示等非消费类显示业务营收占比超五成增长超25%消费类显示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 工业富联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20亿元同比增长36.84%~39.12% [3] - 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1.5倍800G交换机二季度营收达2024全年3倍 [3] 东鹏特饮 - 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到24.5亿元同比增长33.48%到41.57%营收106亿元至108亿元增幅35.01%到37.68% [3] - 王牌产品东鹏特饮驱动增长非广东区域收入占比提升 [3] 业绩下滑的公司分析 达实智能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6900万元~9800万元同比下降8倍到11倍 [3][4] - 行业不景气签约及项目进度未达预期导致营收及毛利减少 [3][4] - 正从物联网集成商向产品供应商转型 [5] 拓日新能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800万元~6800万元同比下降3~4倍 [5] - 光伏行业竞争加剧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光伏玻璃和组件业务营收及毛利率下降光伏发电业务受限电影响 [5] 深康佳A - 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6亿元至5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亏损10.88亿元有所收窄 [5] - 消费电子业务半导体业务整体亏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息负债较高财务成本负担重 [5]
深深房A归母净利同比激增超14倍!高增长能否持续仍待观察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13:38
业绩反转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8500万元至1.2亿元,同比增幅1411.70%至2034.17% [2] - 扣非净利润预计7800万元至1.1亿元,同比激增1600.84%至2216.57% [2]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0.0815元/股至0.1150元/股,上年同期为0.0056元/股 [4] - 一季度营收3.3亿元,同比飙升457.38%,净利润7242万元,同比暴涨3718.51% [6] 历史业绩 - 2020至2024年营收连续五年下滑,分别为16.15亿元、13.21亿元、6.34亿元、5.31亿元和4.07亿元 [6] - 2023年和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分别亏损2.51亿元和1.77亿元 [6][7] 财务与资源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仅43.2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7]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59.8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7.7% [7] - 深圳市国资委实际控制,资源获取和风险抵御具备天然优势 [7] 市场与行业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及大湾区新房市场成交量明显回升 [7] - 公司历史存量项目进入集中交付期,收入确认节奏加快 [7] - 近年来新增土储几乎停滞,扩张乏力,后续项目断档可能影响高增长持续性 [7] 股价表现 - 7月9日开盘股价一度涨超5%,报收18.81元/股,涨1.95%,总市值190.29亿元 [7]
怎么看关于港股与消费的两大核心问题?
2025-06-16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港股市场、A股市场、消费板块(个护用品、动保饲料、休闲食品、化妆品、食品饮料、汽车等细分领域)、科技领域、养殖、航海装备、能源金属、饲料、贵金属、风电等 - **公司**: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老铺黄金等港股消费三巨头,以及A股部分食品饮料企业(非白酒、乳品、休闲食品企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H溢价情况及影响** - **核心观点**:截至2025年6月12日,恒生AH溢价指数为128.05,低于2021年以来中枢水平140.68,A股较H股溢价降至27%创五年新低,港股相对A股有显著修复但未高估,AH价格差异有望回到2016 - 2019年相对低位,不建议明显买入A股做空H股 [1][2] - **论据**:港股市场从互联网过渡到新消费及创新药领域,产生赚钱效应龙头个股;互联网平台反垄断监管趋缓缓和估值端压制;南下资金持续流入冲击外资定价环境;AH溢价率由估值端不同导致,包括在岸市场估值溢价、分母端流动性锚不同、流动性折溢价、打新看涨期权溢价等 [2][4] 2. **消费板块投资建议** - **核心观点**:关注新消费领域龙头个股、受益于互联网平台反垄断监管趋缓企业、创新药领域具备领先技术和产品优势企业 [1][5] - **论据**:新消费领域龙头个股赴港上市提供新兴品牌,吸引南下资金,成长潜力高;互联网平台反垄断监管趋缓推动相关企业发展,缓解估值压制;创新药领域随医疗需求增长和技术进步,具备领先技术企业可快速增长 [5] 3. **消费板块表现** - **核心观点**:今年以来消费板块有显著超额收益,市场交易结构性机会 [6] - **论据**:4月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落地后,个护用品、动保饲料、休闲食品、化妆品等涨幅领先;港股消费三巨头和A股部分食品饮料及汽车板块表现不弱 [6][7] 4. **新消费与传统消费区分及投资表现** - **核心观点**:新消费与传统消费划分基于行业特征等差异,今年新旧消费界限模糊,盈利增速边际变化成关键筛选指标 [8] - **论据**:传统消费依赖规模效应等,新消费聚焦新兴赛道靠需求创造和技术赋能;困境反转弹性品种和高景气赛道盈利增速均显著改善 [8] 5. **消费领域投资维度** - **核心观点**:从景气预期、盈利预测上调幅度、实际财报线索三个维度判断消费投资方向 [9] - **论据**:近期个护用品等行业盈利预期边际正向改善,饮料乳品上修幅度显著;互联网电商正向增长18%,摩托车及其他行业增速8.1%,白色家电和家电零部件分别达1.3%和1.1%;乘用车等行业过去三期盈利增速持续上升,关注业绩反转 [9][10] 6. **消费板块业绩反转表现** - **核心观点**:消费板块业绩从深度负增长转向正增长,引发市场关注,可挖掘基本面可持续改善行业 [11] - **论据**:包装印刷行业从负增长到正增长36%,个护用品从负增长到正增速17.65%,业绩反转源于预期差修复,实现基本面和股价动量双击 [11] 7. **识别具备投资价值行业方法** - **核心观点**:通过分析年报和季报数据,关注盈利与预期边际改善方向识别可持续改善且具投资价值行业 [12] - **论据**:2024年年报负增长、2025年一季报增速转正且复苏幅度大的品种有6个 [12] 8. **地缘风险下投资策略调整** - **核心观点**:避免博弈对美暴露过高品种,关注地缘风险溢价下行品种,配置中长期底仓 [14] - **论据**:对美暴露过高品种估值长期受损,应关注国内确定性和预期差 [14] 9. **重点配置行业方向** - **核心观点**:推荐内需消费、科技(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成本改善驱动、出海结构性机会领域,中长期底仓配置稳定性红利 [15] - **论据**:各领域有不同发展优势和机遇,如内需消费是内循环重要部分,科技领域需自主可控,成本改善驱动行业成本降低,出海结构性机会受益于贸易关系缓和 [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香港金管局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干预汇市,导致香港基础货币扩张,本地流动性改善,三个月HIBOR处于低位,减轻分母端负担,推动AH溢价体系错位 [1][4] - 截至2025年6月9日,今年内南向资金流入总额已超6,600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反映市场对港股估值修复认可,也导致部分A股相对H股倒挂 [1][4]
放量突破“箱体顶部” 市场资金看中了海王生物哪些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6-09 20:20
股价表现 - 海王生物股价突破半年箱体顶部 9个交易日累计涨幅8 97% 远高于行业的3 36% [1] - 期间参与资金达17 1亿元 交易量664 55万手 呈现明显放量态势 [1] - 区间换手率25 31% 日均换手2 81% 最高单日成交量136 25万手 [2]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维持在303 17亿元 虽受集采政策影响但主动优化低效业务 [4] - 计提商誉减值5 19亿元和信用减值2 93亿元 导致归母净亏损11 93亿元 但较去年同期16 9亿元亏损大幅缩减 [4] - 扣非归母净亏损12 38亿元 同比去年17 4亿元明显改善 [4] 行业机遇 - 医药行业集中度提升 带量采购和两票制政策加速中小流通商出清 [6] - 公司覆盖全国的仓储物流网络和客户黏性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 [6] - 中国小分子抗肿瘤药市场2030年预计突破2000亿元 [6] 业务转型 - 通过SPD解决方案实现从产品供应向服务解决方案转型 [6] - 开展医疗延伸服务如供应链融资 SPD服务 静配中心等提升业务附加值 [6] - 自主研发的NEP018片获临床试验批准 填补国内胃肠道肿瘤靶向治疗空白 [6] 政策支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创新药发展 研发成果转化有望提速 [6]
滔搏:点评报告分红超预期,期待新财年业绩弹性-20250522
浙商证券· 2025-05-22 10: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2/28财年公司全年收入270.1亿,同比-6.6%,归母净利润12.86亿,同比-41.9%,净利率4.8%,同比-2.8pp,门店数量净减1124家至5020家,单店面积+7.2%,低效门店关闭基本到位 [1] - 受益主动库存清理,期末存货60.0亿,同比-4.5%,存货周转天数135天,同比下降1天,经营性现金流37.6亿,同比+20.0%,全年现金分红比例135%,显著超预期 [2] - 滔搏是Nike、Adidas在中国重要合作伙伴,Nike新管理团队或带来积极变化,且滔搏不断丰富品牌合作矩阵,新增高端户外品牌Norrøna及高端跑步服饰品牌SPAR中国独家代理合作 [3] - 预计FY26有望迎来业绩反转,预计FY26/27/28年收入+4%/+5%/+5%至280/295/310亿元,归母净利+36%/+11%/+9%至17.5/19.5/21.3亿元,对应PE 10.4/9.4/8.6X,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5/2/28财年全年收入270.1亿,同比-6.6%,H1/H2分别同比-7.9%/-5.4%,毛利率38.4%,-3.4pp,全年归母净利润12.86亿,同比-41.9%,H1/H2分别同比-35%/-53%,全年净利率4.8%,同比-2.8pp [1] - 财年内门店数量净减1124家至5020家,数量同比-18.3%,单店面积+7.2% [1] - 期末存货60.0亿,同比-4.5%,存货周转天数135天,同比下降1天,经营性现金流37.6亿,同比+20.0% [2] - 末期+特别分红8.68亿,全年现金分红比例135% [2] - 预计FY26/27/28年收入+4%/+5%/+5%至280/295/310亿元,归母净利+36%/+11%/+9%至17.5/19.5/21.3亿元,对应PE 10.4/9.4/8.6X [5] 品牌合作 - 滔搏是Nike、Adidas在中国最重视的合作伙伴之一,Nike新管理团队或带来积极变化 [3] - 25年5月新增高端户外品牌Norrøna及高端跑步服饰品牌SPAR中国独家代理合作 [3]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不同指标在FY2025、FY2026E、FY2027E、FY2028E的预测值,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润等 [11]
信德新材: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一季度扭亏为盈,业绩反转在即-20250508
华创证券· 2025-05-08 15: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 40.30 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产品价格和计提减值损失影响,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 2024 年业绩承压,单位利润进入回升通道但修复速度略低,长期来看在负极包覆材料中的龙头地位仍然稳固,且在推进一体化降本措施,2025Q1 开始扭亏为盈,业绩步入恢复期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8.1 亿、13.23 亿、17.14 亿、22.23 亿,同比增速分别为 -14.6%、63.3%、29.6%、29.7% [2]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33 亿、0.63 亿、1.03 亿、1.49 亿,同比增速分别为 -180.0%、292.1%、61.9%、44.8% [2]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0.32 元、0.62 元、1.01 元、1.46 元,市盈率分别为 -108 倍、56 倍、35 倍、24 倍,市净率分别为 1.3 倍、1.3 倍、1.2 倍、1.2 倍 [2]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10200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4213.93 万股,总市值 35.53 亿元,流通市值 14.68 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 11.36%,每股净资产 26.42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40.88/21.57 元 [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全年营收 8.1 亿,同比 -14.62%;归母净利润 -0.33 亿,同比 -180.01%,扣非归母净利润 -0.57 亿,同比 -660.77% [7] - 2025Q1 营收 2.43 亿,同比 +80.92%,环比 -0.82%;归母净利润 0.07 亿,同比 +161.40%,扣非归母净利润 0.02 亿,同比 +108.35%,实现扭亏为盈 [7] 业绩承压与回升原因 - 2024 年主营产品负极包覆材料价格下降,全年销售 6.05 万吨,较 2023 年同比增长 93.53%,叠加去化 2023 年末库存致产能利用率仅 70.41%,以及沥青基碳纤维业务处于市场推广期等因素,全年业绩承压 [7] - 2025Q1 销售毛利率为 11.6%,环比提升 2.64pcts,销售净利率为 3.95%,环比提升 7.78pcts,季度净利率首次转正,下游客户负极材料厂商持续高负荷生产,市场需求稳步提升,毛利率有望回升 [7] 公司发展战略 - 推进南北基地协同发展,目前产能合计 7 万吨,北方基地产能 4 万吨/年、南方基地产能 3 万吨/年,积极推进新产能项目储备 [7] - 组建海外市场拓展团队,通过“存量客户海外项目配套 + 增量客户精准开拓”策略,加速负极包覆材料全球市场份额突破 [7] 投资建议 - 调整公司 2025 - 2027 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 0.6/1.0/1.5 亿元(2025/2026 年原值为 0.92/1.30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56/35/24 倍 [7] -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公司 25Q1 开始扭亏为盈,业绩步入恢复期,给予 2026 年 40xPE,对应目标价 40.30 元,维持“推荐”评级 [7]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 2024 - 2027 年进行预测,涵盖货币资金、应收票据、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指标 [8] - 涉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财务比率分析,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等 [8]
紫光国微:看好特种集成电路龙头后续业绩反转-20250429
华泰证券· 2025-04-29 15: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78.00元 [1][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紫光国微2024年业绩低于预期,主要因特种行业市场需求不足和部分产品降价,但军工行业需求和订单今年有望迎来拐点 [1] - 考虑公司军工产品价格年降压力和智能安全芯片新产品商用时点不确定性,下调营收预测,但产品体系完善和民用领域布局将打开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55.11亿元(yoy -27.26%),归母净利11.79亿元(yoy -53.43%);Q4营收12.48亿元(yoy -35.18%,qoq -10.22%),归母净利1.69亿元(yoy -66.25%,qoq -37.83%) [1] - 分产品看,特种集成电路营收25.77亿元,同比 -42.57%,毛利率71.69%,同比 -1.38pcts;智能安全芯片营收26.38亿元,同比 -7.61%,毛利率44.16%,同比 -1.96pcts;石英晶体频率器件营收2.24亿元,同比 +20.93%,毛利率15.56%,同比 +8.27pcts [2] - 分子公司看,深圳国微电子净利率42.10%,同比 -10.68pcts;紫光同芯净利率11.78%,同比 +0.79pcts;联营企业紫光同创净利润 -3.8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公司确认投资损失1.08亿元 [2] 研发与激励情况 - 2024年研发费用率22.22%,同比 +3.43pcts,各领域均有研发突破,如特种集成电路宇航用产品推向市场等 [3] - 4月8日公司拟1 - 2亿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或提升员工积极性促进增长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9/21.02/25.94亿元(25 - 26年前值为21.11/28.35亿元,分别下调21.43%/25.84%) [4] - 可比公司25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35倍,给予公司25年40倍PE,目标价78.00元(前值79.36元,对应25年32倍PE)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7,565|5,511|6,600|7,622|8,818| |+/-%|6.26|(27.15)|19.76|15.48|15.7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2,531|1,179|1,659|2,102|2,594| |+/-%|(3.84)|(53.40)|40.67|26.71|23.41|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2.98|1.39|1.95|2.47|3.05| |ROE(%)|23.70|9.81|12.63|14.17|15.25| |PE(倍)|21.97|47.15|33.52|26.45|21.44| |PB(倍)|4.77|4.49|4.01|3.52|3.05| |EV EBITDA(倍)|18.64|36.60|26.86|20.90|17.17|[6]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名称|股票代码|股价(元/股)|市值(mn)|市盈率(x)(25E/26E/27E)|市净率(x)(25E/26E/27E)|ROE(%)(25E/26E/27E)| |----|----|----|----|----|----|----| |复旦微电|688385 CH|46.81|32,087|49/39/33|5.9/5.2/4.4|12%/13%/13%| |中航光电|002179 CH|41.00|86,849|22/19/17|3.3/2.9/2.7|15%/16%/16%| |海格通信|002465 CH|10.57|26,233|37/27/25|1.9/1.8/1.8|5%/7%/7%| |平均值|||39,645|35/29/25|4.6/4.1/3.6|14%/14%/15%| |紫光国微|002049 CH|65.45|55,608|34/26/21|4.0/3.5/3.1|13%/14%/15%|[18] 盈利预测变动 |项目|原预测(调整前)(2025E/2026E)|现预测(调整后)(2025E/2026E)|变化幅度(pct)/%(2025E/2026E)| |----|----|----|----| |营业收入 - 特种集成电路|3455/4319|3350/4020|-3.04%/-6.92%| |营业收入 - 智能安全芯片|4053/4661|2902/3192|-28.40%/-31.52%| |营业收入(百万元)|7870/9409|6600/7622|-16.14%/-18.99%| |毛利率(%)|56.40%/56.80%|57.20%/57.60%|0.78pct/0.82pct| |期间费用率 - 销售费用率(%)|3.50%/3.30%|4.60%/4.50%|1.10pct/1.20pct| |期间费用率 - 管理费用率(%)|4.50%/4.00%|6.00%/5.50%|1.50pct/1.50pct|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111/2835|1659/2102|-21.43%/-25.84%| |净利率(%)|26.80%/30.10%|25.10%/27.60%|-1.69pct/-2.55pct|[19] 财务报表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对2023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预测,如流动资产、营业收入、经营活动现金等 [25]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预测 [25]
业绩显著反转 完美世界发布财报后股价大涨6.35%
中国经济网· 2025-04-29 11:23
股价表现 - 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后首个交易日股价逆势放量大涨6.35%至13.06元,次日早盘继续上涨1.38%至13.23元 [1] 财务业绩 - 2024年实现营收55.70亿元,归母净利润-12.88亿元,符合业绩预告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0.23亿元(同比+52.22%),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归母净利润1.63亿元 [1] - 一季度游戏业务营收14.18亿元(同比+10.37%),归母净利润2.9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含出售乘风工作室投资收益1.2亿元) [1] - 一季度影视业务营收5.9亿元(同比+1616.29%),归母净利润2883万元 [2] 业务驱动因素 - 《诛仙世界》端游2023年12月公测显著贡献一季度业绩增量 [1] - 电竞产品《DOTA2》《CS:GO》依托赛事实现收入同比增长 [1] - 移动游戏收入因产品生命周期影响同比下滑 [1] - 影视业务增长主要源于去库存顺利,多部作品播出并确认收入 [2] 未来展望 - 端游《诛仙世界》因用户粘性高,玩家充值将在生命周期内递延确认收入,支撑长期业绩稳定性 [2] - 公司聚焦精品游戏,推进《异环》《诛仙2》《代号Z》等项目上线,筹备《女神异闻录:夜幕魅影》海外发行 [2] - 机构认为内部调整后新品上线将持续贡献业绩 [2]
奕瑞科技(688301):新业务持续放量 2025年有望迎来业绩反转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1亿元,同比下滑1.74%,其中探测器主业收入14.90亿元,同比下滑11.99%,主要因终端需求疲软 [1] - 新产品放量明显,解决方案收入0.96亿元同比增长262.56%,核心部件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45.49% [1] - 2024年总体毛利率50.11%,同比下滑7.73pct,探测器毛利率56.65%同比下滑3.48pct,解决方案毛利率38.27%同比下滑27.82pct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同比下滑23.43%,归母净利率25.40%同比下滑7.19pct [2] - 2025年Q1营业收入4.82亿元同比下滑1.92%,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2.74% [3] 业务动态 - 探测器业务受医疗设备行业整顿及政策节奏影响承压,但联影医疗合同负债26.69亿元同增32.09%反映下游景气度回升 [3] - 公司纵向布局准直器、闪烁体等上游材料,医疗CT用二维准直器已量产,安检CT用准直器推广至多家客户 [4] - 横向拓展高压发生器、球管等光源部件,CT球管国产化率低,商务部对进口CT球管反倾销调查或加速国产替代 [4] - 解决方案业务已实现批量交付,增长动能持续 [4] 产能扩张 - 公司拟定增募资11.74亿元投向X线真空器件项目,总投资15.63亿元,建成后将新增77000只球管及19300组X线解决方案产能 [5] - 产能扩张计划为新业务规模增长提供长期动力 [5] 行业趋势 - 医疗设备市场需求释放存在阶段性错配,但2025年设备更新政策有望推动需求释放更顺畅 [3] - 国产CT球管面临反倾销政策窗口期,国产替代进程或加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