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聚变发电
icon
搜索文档
央企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推进优质资产上市
第一财经· 2025-07-26 16:09
央企新能源领域布局加速 - 国家电网新源控股增资扩股引入4家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365亿元,创国资产权交易现金募资规模之最,资金将全部投入抽水蓄能项目,预计撬动投资超3000亿元[2]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50亿元,股东包括中核集团、中国石油昆仑资本等,聚焦核聚变发电技术[3] - 三峡能源成立辽宁能源投资公司,华润电力成立华润新能源(伊吾)公司,注册资本超12亿元,专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3] 优质资产注入与分拆上市 - 华电新能(600930 SH)上市,作为华电集团新能源业务唯一整合平台,构建风光核储多能互补格局[4] - 华润新能源控股更新招股书,拟募资245亿元投向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4] - 国家电投推进资产重组,电投产融将置入核电资产,成为集团核电运营整合平台[5] -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指出,央企将通过资产注入和分拆上市提升能源类上市公司估值[1][5] 新能源重大项目进展与业绩 - 中国能建上半年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新签合同额3301 72亿元,同比增长12 57%,占新签合同总额46%[8] - 中国电建能源电力业务新签合同4313 88亿元(同比+12 27%),其中风电项目652个(合同额1429 02亿元,同比+68 78%)[8] - 国家电网上半年新增抽水蓄能装机257 5万千瓦,完成年度目标70%,下半年计划投产4台机组,总装机规模将达5900万千瓦以上[9] 政策与战略方向 - 国资委召开新能源人才特训班,强调新能源转型对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要求央企担当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先锋[1] - 华能集团提出推动新能源基地型规模化开发,打造全链条"基因工程"[8] - 专家建议新能源央企精细化发展,对内剥离低效资产、推动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对外拓展国际市场[9]
“炼金术”成真了?这家公司宣称:用核聚变“点汞成金”,未来每发电1千兆瓦或产5吨黄金
华尔街见闻· 2025-07-22 14:54
技术突破 - Marathon Fusion公司提出利用核聚变反应将汞转化为黄金的技术方案 该技术若成功实施可为聚变电站带来双倍收入 [1] - 技术原理是在聚变电站的"增殖包层"中引入汞-198同位素 利用高能中子将其转化为汞-197 再衰变为金-197 [5] - 该技术不会降低电站的发电输出或氚增殖能力 可以同时满足燃料循环要求和黄金生产 [7] 商业前景 - 每吉瓦发电容量的聚变电站年产黄金价值约等于其发电收入 有望使电站收入翻倍 [8] - 按当前金价计算 每发电一千兆瓦可产出5000公斤黄金 [1] - 全球年产黄金约3500吨 公司认为聚变产金规模可被市场吸收而不影响金价 [8] 行业动态 - 截至7月的12个月内 全球聚变公司融资26亿美元 累计投资总额达98亿美元 [4] - 前比尔·盖茨支持的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首席技术官现为Marathon科学顾问 [8] - Marathon成立于2023年 现有12名全职员工 已融资590万美元并获得约400万美元美国政府拨款 [8] 技术挑战 - 其他汞同位素的存在可能产生不稳定金同位素 导致产出的黄金具有部分放射性 [9] - 产出的黄金需储存14至18年才能被标记为完全安全 [9] - 目前没有聚变实验成功产出超过消耗的能量 商业化仍面临重大技术挑战 [9]
谷歌同意购电,核聚变发电成交“第二单”
华尔街见闻· 2025-07-01 08:39
谷歌与CFS电力采购协议 - 谷歌与CFS签署多年电力购买协议(PPA),承诺从CFS计划于2030年代在弗吉尼亚州建设的核聚变发电站购买200兆瓦电力 [1] - 该协议是核聚变能源领域内签署的第二份电力承购协议,弗吉尼亚州发电站规划容量为400兆瓦,有望成为全球首座并入电网的核聚变发电站 [1] - CFS首席执行官表示这是一份完整的PPA,公司生产电力,谷歌有义务购买 [1] - 谷歌同意在CFS下一轮融资中增加投资,并签署了未来从CFS其他电厂承购电力的选择权 [1] 科技公司能源需求 - 科技公司正竞相锁定电力供应以支撑AI系统所需的大规模数据中心部署 [2] - 微软2023年与Helion签署类似协议,计划从2028年上线的50兆瓦核聚变设施承购电力 [2] - 谷歌此次200兆瓦采购规模更大,显示大型企业对核聚变能源的商业兴趣增强 [2] 核聚变技术发展 - CFS是核聚变领域最先进的私营企业之一,2021年筹集创纪录的18亿美元资金 [3] - 公司正在马萨诸塞州建设示范工厂,计划2027年启动运行 [3] - AI发展对能源的巨大消耗是此次交易的深层驱动力 [3] 核聚变能源前景 - 核聚变反应不产生长期核废料,不排放碳,能量密度极高 [4] - 一小杯氢同位素燃料产生的能量有潜力为一个家庭供电数百年 [4] - 科技公司面临既要满足算力需求又要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挑战,核聚变提供理想解决方案 [4] - 商业核聚变发电仍需数十年时间实现,但市场耐心和资本远见正在为技术突破创造条件 [4]
日本把2030年代验证核聚变发电写入国家战略
36氪· 2025-05-20 18:06
核聚变发电技术发展 - 日本政府计划在2030年代进行核聚变发电验证 首次在国家战略中明确时间表 [2][5] - 核聚变发电相比传统核电站具有安全性高 乏燃料放射性低 不排放温室气体等优势 [2][5] - 日本修订《聚变能源创新战略》 提出"领先全球在2030年代验证"目标 [2][5] 日本政府战略布局 - 内阁府将设立特别工作组 统筹法制 预算和人才培养问题 [5] - 计划2024年度补充预算100亿日元 用于扩充国内3家机构的实验设备 [5] - 推动政府与企业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化 以促进日本企业市场开拓 [5] 国际合作与竞争态势 - 日本原计划依赖ITER项目 但建设延迟导致目标推迟至2034年 [6][8] - 中国已开始自主建设核聚变实验设备 美英分别瞄准2030年代和2040年前验证 [5][8] - 日本调整战略 加快自主技术研发以应对ITER延迟和电力需求增长 [8] 企业参与情况 - 80多家企业成立"核聚变能源产业协议会" 包括三菱重工 IHI 三井物产等跨行业巨头 [8] - 初创企业京都Fusioneering启动产学合作项目FAST 目标2030年代中期验证发电 [8] 技术挑战 - 核聚变反应状态极不稳定 维持难度大 技术门槛高 [9]
日本把2030年代验证核聚变发电写入国家战略
日经中文网· 2025-05-20 15:19
核聚变发电技术概述 - 核聚变发电与现有核电站相比具有乏燃料放射性水平较低、不易发生核裂变失控事故、不排放温室气体的特点 被称为"理想能源" [1][4] - 核聚变发电技术通过再现太阳上发生的反应实现 目前全球尚未确立技术标准 [4][6] 日本政府战略与规划 - 日本政府计划在2030年代进行核聚变发电验证 首次在国家战略中明确时间表 [1][3] - 修订《聚变能源创新战略》 写入"力争领先全球在2030年代进行验证"的目标 [3][4] - 内阁府将设立特别工作组 打包梳理法制、预算、人才培养问题以推动技术实用化 [4] - 计划在2024年度补充预算中计入100亿日元 用于扩充国内3家机构的实验设备 [4] 国际合作与竞争格局 - 日本此前重心放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合作项目 原计划2025年启动研究运转已推迟至2034年 [5][6] - 中国已开始自主建设核聚变实验设备 美国和中国目标2030年代验证 英国目标2040年前验证 [5][6] 日本产业界动态 - 2024年成立"一般社团法人核聚变能源产业协议会(J-Fusion)" 吸引80多家企业加入包括三菱重工、IHI、三井物产、NTT等 [6] - 初创企业"京都Fusioneering"启动产学合作项目"FAST" 目标在2030年代中期至后半期实现验证发电 [6] 技术挑战与市场需求 - 核聚变反应状态极不稳定 维持难度大 技术门槛高 [6] - 电力需求因数据中心和AI普及持续扩大 加速了核聚变发电实用化需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