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氨燃料发动机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视点|科技、创新、绿色激发产业新动能
新华社· 2025-06-20 14:53
健身器材产业集群 -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聚集2986家健身器材企业 占国内商用健身器材70%市场份额 产品销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产业集群占地面积超500万平方米 从业人员超过4.5万人 零部件本地化率超过95% 形成完整产业链 [1] - 企业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 智能化生产和智慧化管理提高效率 在研发生产及智能化应用方面不断突破 [1] - 宁津县举办健身器材展览会 300余家企业参展 展示40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产品 吸引1000余家国内外采购商 [1] 海水淡化产业 - 山东省已建成53处海水淡化工程 日产规模达86.7万吨 居全国前列 [3] - 滨州市无棣县采用双膜海水淡化技术 将海水净化为工业淡水 副产浓盐水实现高效利用 形成循环利用模式 [2] - 海水淡化解决淡水资源匮乏问题 同时延伸出盐化工产业链 实现资源"吃干榨净" [2] 船舶动力装备 - 青岛船舶动力企业构建多燃料类型全功率段产品体系 推动绿色低碳船舶动力装备高端化国际化 [3] - 中船发动机应用焊接自动化组装无人化技术 为21万吨级散货船建造氨燃料发动机 实现技术突破 [3] - 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商用船舶 近年来订单保持增长态势 [3]
世界海洋日丨向着深蓝色的海洋启航
新华网· 2025-06-08 17:08
海洋经济总体发展 - "十四五"以来中国海洋经济占GDP比重保持在8%左右[1] - 海洋经济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蓝色引擎 涉及可燃冰开采和海上风电产业[1] - 山东海岸线占全国六分之一 正全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3] 海洋新兴产业 - 山东海洋新兴产业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制造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 海洋电力 海水淡化等 已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5] - 青岛天能重工海上风电订单占比近40% 公司推进"两海战略"深耕山东海洋装备制造产业[5] - 中船发动机研发LNG 甲醇和氨燃料发动机 为21万吨散货船建造氨燃料发动机 实现全球绿色航运技术突破[5] 港口物流与航运 - 宁波舟山港连续16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 拥有200多个万吨级深水泊位 是"一带一路"重要支点[6] - 2024年1-4月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1356 8万标箱同比增9 9% 外贸出口重箱增超10% 新兴市场区域增幅超20%[7] - 2024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176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3 3亿标箱 全球前十港口中中国占八席和六席[12] 深远海养殖与渔业 - 连江县建成11台深远海养殖平台 年产量近2000吨 推动产业向深远海规模化智能化发展[14] - 全国已建16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 深远海养殖水体5660万立方米 年产量47万吨 养殖产量占全球近60%[18] - 2025年一季度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4 5% 海水养殖产量增5 7% 稳产保供作用持续显现[19] 海洋科技与加工 - 连江县27家院士工作站引导企业转型功能性食品和生物医药 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支撑精深加工产业发展[14] - 莆田南日岛海域发展海上田园综合体立体循环养殖 山东荣成海洋牧场实现绿色养殖作业[3][16][20]
中国动力2024年净利润大增78% 全球服务网络布局加速推进
全景网· 2025-05-21 08:2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16 97亿元 同比增长14 62% 归母净利润13 9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78 43% [1] - 船海产业贡献显著 低速柴油机产量连续两年突破1000万马力 中速机接单量超1100台 [1] - 防务产业新接合同完成率超过120% 燃气动力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 40MW级工业燃气轮机成功推向市场 包揽中海油全部6台套25MW燃气轮机订单 [1] 柴油机后服务市场布局 - 公司已初步搭建"1+8+20"的全球服务网络 包括1个上海服务中心 8个国内外服务站点 20家海外服务供应商 [2] - 2024年服务收入达15亿元 同比增长25% 计划新增北美 迪拜等站点 [2] - 预计到2027年后服务业务将成为公司除制造业外的主要收入来源 [2] 业务结构与技术发展 - 业务覆盖燃气动力 蒸汽动力 柴油机动力 综合电力 化学动力 热气机动力以及核动力(设备)七大关键领域 [2] - 完成对中船柴油机的股权收购 强化柴油机业务产业链协同效应 [3] - 成功研发甲醇双燃料 氨燃料等低碳发动机 应对IMO减排要求 [3] 行业地位与未来展望 - 在全球船用柴油机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2] - 全球造船业景气度持续上行 绿色船舶转型趋势加速 [3] - 公司将加强技术创新和国际化布局 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3]
远洋船舶航行更安全,有他的贡献(经济新方位·新产业里的年轻人)
人民日报· 2025-05-03 06:01
文章核心观点 新时代产业变革中年轻人成创新主角,本版推出“新产业里的年轻人”系列报道,介绍中船发动机祖象欢等年轻奋斗者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事迹 [1] 行业情况 - 低碳零碳船舶动力发展势头正劲,对相关人才需求增大 [5] 公司情况 - 中远海特交付的船舶有中船集团中船发动机研制的船舶低速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PHM)保障 [2] - 中船发动机项目团队2018年开始研制“船舶低速柴油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3年多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首套船舶低速机PHM并实现国内首次实船商业应用 [4] - 祖象欢在PHM成功交付后加入低碳零碳发动机研制,和同事在山东青岛海西湾加紧研发生产零碳排放氨燃料发动机 [5] 人物情况 - 祖象欢是中船发动机技术中心副主任工程师,90后,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主修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2019年入职后成长为业务骨干 [2] - 祖象欢入职时不适应科研和应用的不同,后找到方向在船舶发动机制造领域展露才华 [4] - 祖象欢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低碳零碳船舶动力事业 [5]
中国动力单季扣非3.75亿增6倍 五年研发费85亿筑牢技术护城河
长江商报· 2025-04-29 07:45
文章核心观点 造船业景气度持续攀升,中国动力作为中国船舶动力行业龙头业绩高增,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构建技术壁垒,积极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巩固全球船舶动力领域领先地位 [1][4][5] 行业情况 - 2024年以来全球船舶业呈现高景气发展态势,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市场的55.7%、74.1%和63.1%,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 [1]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6.97亿元,同比增长14.62%;净利润13.91亿元,同比增长78.43% [2]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23.11亿元,同比增长7.98%;净利润3.96亿元,同比增长348.96%;扣非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增长600.41% [1][2] - 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2.08亿元,同比增长14.8% [3] 公司业务 - 公司前身为风帆股份,2016年更名后逐步整合集团内动力资产,形成完整动力产业链 [2] - 2024年10月公司拟收购中船柴油机16.51%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提升至68.37%,补足柴油机业务产业链短板 [3] 公司研发 - 2020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8.15亿元、14.70亿元、16.76亿元、21.09亿元、24.43亿元,五年累计达85.13亿元 [1][4] - 公司构建“军用技术民用化”创新体系,在绿色能源、智能控制等领域实现多项突破 [4] - 公司积极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巨头建立合作,2024年双燃料发动机订单量同比大幅增长 [5] - 公司持续深化低碳零碳燃料主机技术研发,构建“绿色动力 + 智能系统”双轮驱动竞争壁垒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