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处理药剂
icon
搜索文档
泰和科技:几十种光刻胶用酚醛树脂及丙烯酸类光刻胶用树脂目前处于中试阶段,已形成小批量销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21:47
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点 - 公司未来业绩增长主要来自水处理药剂、氯碱相关下游产品、电子化学品(包括高纯物、螯合剂、分散剂、光刻胶用树脂)、新材料、电池材料(钠电正负极、固态电解质原料硫化锂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合成生物等领域 [2] - 光刻胶用酚醛树脂及丙烯酸类光刻胶用树脂目前处于中试阶段,已形成小批量销售 [2] - 固态电池相关产品处于客户送样阶段,后续将根据客户反馈及需求规划产能 [2] 业务发展现状 - 电子化学品业务中光刻胶用树脂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2] - 电池材料业务中固态电解质原料硫化锂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正在推进客户送样 [2]
泰和科技(300801) - 2025年7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0 14:28
生产模式 - 连续化生产通过连续化、成套化、自动化、规模化精细化工产品生产设备及工艺,实现连续进料、连续出料,非24小时不停工生产,相比间歇式生产安全、投资小、产品质量稳定、用人少,公司生产车间已实现连续化、自动化、无人化生产 [1] 原料产能与优势 - 公司自产上游原料三氯化磷年产能为24万吨,技术优势明显,投资小、生产费用低,能降低下游含磷产品成本 [2] 项目进展 - 聚醚醚酮(PEEK)、聚芳醚腈(PEN)、聚苯硫醚(PPS)项目均处于中试阶段,其中聚醚醚酮(PEEK)已开始送样 [2] 人员情况 - 公司研发人员约150人,不包含分析、设计、工艺和工程技术人员,硫化锂项目成员全部是院校招聘、公司自主培养的专业人才,无外援 [2] 产品介绍 - 公司仪器设备项目组自主研发的脑波生物反馈装置用于阿尔法波、西塔波训练,辅助冥想,个人款能实时反馈冥想状态,电脑版可用于集体训练和辅助治疗 [2] 激励机制 - 高管有对应考核指标,年终根据指标完成情况评定年终奖;业务人员薪酬由固定工资加年终奖金构成,奖金根据市场开拓情况决定;其他人员多为固定工资加年终奖金,奖金根据全年对公司贡献决定 [3] 盈利增长点 - 未来2 - 3年盈利增长点包括水处理药剂、电子化学品、新材料、电池材料、合成生物等,以及在建和拟建项目 [4]
泰和科技(300801) - 2025年7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1 19:20
业务相关 - 公司主业水处理药剂下游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采油、日化等领域 [1] - 国内主要水处理药剂生产企业有泰和科技、南通联膦和清水源等 [1] 产品相关 - 公司产品上游原料三氯化磷已全自供,年产能 24 万吨 [2] - 公司产品定价结合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市场竞争情况、公司经营策略等因素决策 [2] - 公司产品主要出口欧洲、美洲、中东、亚太等地区,大部分产品在美国豁免清单中,新关税政策对经营影响不大 [2] 研发相关 - 公司硫化锂采用固相法工艺路线,小试已完成,正处中试阶段,解决了材料选择难题 [2] - 公司研发项目技术来源为自主研发,研发人员约 150 人(不包含分析、设计、工艺和工程技术人员) [2]
上海洗霸拟投入2500万元 收购多项新能源电池专利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20:38
技术合作与专利购买 - 公司拟以2000万元购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3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柔性石墨复合双极板、燃料电池双极板及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封装技术 [1] - 公司拟以500万元购买2项发明专利,涉及同轴包覆MOF层的聚氨酯基纳米纤维膜及不对称双层宽温域不易燃复合固态电解质制备技术 [1] - 公司计划与核心技术团队合资设立2家控股子公司,每家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推动高比能氢电混动电源系统和特种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产业化 [1] 战略布局与业务协同 - 合资设立子公司旨在整合技术优势与市场资源,强化公司在新能源细分领域的竞争力,符合战略规划 [2] - 公司当前主营业务为水处理化学品及设备,正积极布局新能源固态电池产业先进材料领域 [3] - 公司已完成高比能软包锂离子固态电池设计并进入小批量生产,目标应用于eVTOL场景 [3] 技术研发与产能储备 - 公司固态电解质粉体材料年产50吨级产线采用氧化物技术路线,并储备硫化物、氯化物等其他技术路线 [3] - 公司固态电池业务尚未形成批量订单,暂未对业绩产生实质性贡献 [3] - 相关业务投入较小,送样样品的检测结果及应用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4] 经营业绩与战略调整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51%至982.85万元,营业收入下滑17%,主因上年同期高毛利风电项目咨询服务业务减少 [4] - 全资子公司拟退回嘉定地块土地使用权,预计减少利润总额3642万元,同时收回土地出让金1.02亿元 [4] - 公司计划收缩工程施工业务,聚焦水处理服务主业,同时培育新能源先进材料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4] 业务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先进材料业务投入较大但未形成规模化收入 [5]
研判2025!中国水处理药剂行业产业链、政策、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分析:城市农村污水治理进程加速推进,水处理药剂应用需求持续旺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8 09:14
行业概况 - 水处理药剂是指用于水处理的化学药剂总称,主要功能包括控制水垢、污泥形成,减少材料腐蚀,去除悬浮固体和有毒物质,除臭脱色,软化和稳定水质等[1][2] - 按产品作用分类包括缓蚀剂、分散剂、阻垢剂、杀菌剂、絮凝剂、净化剂、清洗剂、预膜剂、辅助剂等多种类型[2] - 2024年行业规模达480亿元,较2018年的284.8亿元显著增长[1][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材料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铁、聚合铁盐、氢氧化钙、PAM、三氯化铁等[4] - 中游代表厂商有泰和科技、清水源等[4] - 下游应用覆盖化工、石油、轻工、日化、纺织、印染、建筑、冶金、机械、医药卫生、交通、城乡环保等行业[4] 政策环境 - 国家出台《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重点发展海水絮凝剂、缓蚀剂、阻垢剂、杀生剂等系列药剂[6] - 2023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环保型水处理剂纳入鼓励类目录[6] - 2023年《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鼓励使用植物除臭剂、环保型絮凝剂等新型绿色药剂[6] 市场格局 - 絮凝剂以4%市场份额领先,阻垢剂占9%,杀菌剂占6%,缓蚀剂占1%,pH调节剂占2%,其他类型合计占8%[10] - 行业集中度较低,存在大量同质化竞争中小企业,但清水源、泰和科技、宝莫股份等龙头企业通过技术优势逐步扩大份额[12] - 泰和科技2024年水处理药剂销售收入20.32亿元,同比增长5.97%;清水源2024年营业收入8.36亿元,同比下降3.69%[14][16] 发展趋势 - 2023年行业规模达445.6亿元,其中污水处理药剂市场规模397.6亿元,同比增长5.97%[18] - 技术创新推动生物絮凝剂、绿色氧化剂等新型药剂发展,智能化投加系统提升处理效率[19] - 政策驱动将持续强化,《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规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20]
直击泰和科技业绩会:核心主业继续提质增效 产业布局优势日益迸发
全景网· 2025-04-25 17:29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8亿元,同比增长6.93%,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14.99% [1] - 水处理药剂主业板块销量达32.4万吨,同比增长16.67%,其中国内销量17.43万吨(增长19%),国外销量14.97万吨(增长14.11%) [2] - 新建8万吨HEDP生产线2023年10月投产,11-12月产能利用率达93%,推动成本降低和盈利能力提升 [2] 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原材料自给自足增强成本控制优势,提升议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1] - 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以产定采、合理库存"采购模式和"营销技术深度协同"创新模式,实现精准营销和高效成本控制 [1] - 水处理药剂在电子化学品等高端化工领域取得成功尝试,正在拓展更多高端应用领域 [2] 研发与创新 - 水处理药剂行业进入技术成熟期,近年研发重点转向生产工艺优化及连续化、无人化、智能化 [2] - 计划利用精细化工技术积累扩展至氯乙酰氯、三氯乙酰氯、LiFSI等新项目 [2] - 固态电池材料硫化锂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项目处于中试阶段,正在优化工艺 [3] 产能与项目进展 - 氯碱项目一期2024年投产,每吨产品折旧和人工费降幅约46%,显著摊薄固定成本 [3] - 8万吨三氯化磷项目投产使总产能达24万吨/年,2024年节约外购成本约2200万元 [3] - 磷酸铁锂项目和电解液添加剂VC项目2024年完成技术改造,力争尽快形成规模效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