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化磷

搜索文档
泰和科技(300801) - 2025年7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0 14:28
生产模式 - 连续化生产通过连续化、成套化、自动化、规模化精细化工产品生产设备及工艺,实现连续进料、连续出料,非24小时不停工生产,相比间歇式生产安全、投资小、产品质量稳定、用人少,公司生产车间已实现连续化、自动化、无人化生产 [1] 原料产能与优势 - 公司自产上游原料三氯化磷年产能为24万吨,技术优势明显,投资小、生产费用低,能降低下游含磷产品成本 [2] 项目进展 - 聚醚醚酮(PEEK)、聚芳醚腈(PEN)、聚苯硫醚(PPS)项目均处于中试阶段,其中聚醚醚酮(PEEK)已开始送样 [2] 人员情况 - 公司研发人员约150人,不包含分析、设计、工艺和工程技术人员,硫化锂项目成员全部是院校招聘、公司自主培养的专业人才,无外援 [2] 产品介绍 - 公司仪器设备项目组自主研发的脑波生物反馈装置用于阿尔法波、西塔波训练,辅助冥想,个人款能实时反馈冥想状态,电脑版可用于集体训练和辅助治疗 [2] 激励机制 - 高管有对应考核指标,年终根据指标完成情况评定年终奖;业务人员薪酬由固定工资加年终奖金构成,奖金根据市场开拓情况决定;其他人员多为固定工资加年终奖金,奖金根据全年对公司贡献决定 [3] 盈利增长点 - 未来2 - 3年盈利增长点包括水处理药剂、电子化学品、新材料、电池材料、合成生物等,以及在建和拟建项目 [4]
泰和科技(300801) - 2025年7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1 19:20
业务相关 - 公司主业水处理药剂下游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采油、日化等领域 [1] - 国内主要水处理药剂生产企业有泰和科技、南通联膦和清水源等 [1] 产品相关 - 公司产品上游原料三氯化磷已全自供,年产能 24 万吨 [2] - 公司产品定价结合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市场竞争情况、公司经营策略等因素决策 [2] - 公司产品主要出口欧洲、美洲、中东、亚太等地区,大部分产品在美国豁免清单中,新关税政策对经营影响不大 [2] 研发相关 - 公司硫化锂采用固相法工艺路线,小试已完成,正处中试阶段,解决了材料选择难题 [2] - 公司研发项目技术来源为自主研发,研发人员约 150 人(不包含分析、设计、工艺和工程技术人员) [2]
被原控股股东占用资金,阳煤化工遭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前两年已亏损超20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6-27 19:29
公司被立案调查 - 阳煤化工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往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公司表示不涉及财务造假问题,目前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一切正常 [2] - 立案调查事项与华阳集团2021年占用公司资金有关,涉及资金已全部归还 [3] 资金占用及信披问题 - 上交所曾发布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未披露的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 [3] - 会计师专项意见显示公司与华阳集团发生经营性往来11.40亿元,期末余额130.03万元 [4] - 公司此前否认存在未披露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 [5] 控股股东情况 - 华阳集团前身为阳泉矿务局,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 [5] - 华阳集团持有华阳股份20.03亿股,其中2.76亿股处于质押状态,质押率13.76% [5] - 2024年12月华阳集团将持有的24.19%股份过户至潞安化工,后者成为新控股股东 [7] 公司经营状况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6.21亿元和108.95亿元,同比下降20.05%和20.01% [6] - 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分别亏损13.66亿元和6.81亿元,两年合计亏损20.47亿元 [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40亿元,同比下降15.11%,净利润亏损1.4亿元,同比下降273.54% [6] 业务转型 - 公司正在推进智能制造,拓展氢能等新能源领域 [7] - 潞安化工入主被解读为将加速公司产业转型 [7] - 氢能行业整体盈利情况不佳,2024年五大氢能上市公司合计亏损18.27亿元 [8] 行业环境 - 化工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受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下游需求不足影响 [6] - 氢能作为清洁能源被看好未来发展前景,市场规模潜力可观 [7]
涉嫌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往来 阳煤化工及原控股股东被立案
中国经营报· 2025-06-26 13:40
公司动态 - 阳煤化工及原控股股东华阳新材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往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华阳新材2021年占用阳煤化工资金 阳煤化工涉嫌未按规定披露相关非经营性资金往来 [3] - 涉及资金已全部归还 公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一切正常 [3] - 公司计划将名称由"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简称由"阳煤化工"变更为"潞化科技"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170.36亿元 同比下降9.08% 归母净利润7007.03万元 同比下降83.80% [4] - 2023年营业收入136.21亿元 同比下降20.05% 归母净利润亏损13.66亿元 上年同期盈利7007.03万元 [4] - 2024年营业收入108.95亿元 同比下降20.01% 归母净利润亏损6.81亿元 同比亏损收窄50.15%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7.11亿元 同比收窄28.96%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40亿元 同比下降15.11% 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273.54% 扣非净利润-1.54亿元 上年同期为亏损5801.04万元 [6] 业绩变动原因 - 2023年业绩下滑主因是市场环境恶化导致主要产品聚氯乙烯、烧碱、三氯化磷等市场价格大幅下降 以及子公司平原化工关停固定床气化炉产生大额资产减值和一次性费用 [4] - 2024年亏损收窄得益于战略调整聚焦核心主业、技术升级、优化生产结构、降本增效及债务重组等方式 [4] - 2025年一季度业绩亏损扩大主要受化工产品市场行情影响 产品价格同比下降导致收入及利润下降 [6]
阳煤化工因原大股东违规占资被立案 两年亏逾20亿负债率78%拟更名转型
长江商报· 2025-06-26 07:48
公司违规与调查 - 因原控股股东华阳集团2021年违规占用资金导致未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公司与华阳集团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3] - 涉及资金已全部归还,公司称当前生产经营正常 [3] - 华阳集团质押华阳股份13.76%股权(2.76亿股),显示其可能存在财务压力 [4] 财务表现与经营压力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下滑:170.36亿元→136.21亿元→108.95亿元,同比降幅9.08%/20.05%/20.01% [5] - 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合计亏损20.47亿元(-13.66亿元/-6.81亿元),2024年一季度亏损同比扩大273.54%至1.40亿元 [5][6] - 资产负债率78%(2024年一季度末) [2] 控股股东变更与转型举措 - 2024年12月潞安化工通过受让24.19%股权成为新控股股东,公司拟更名为“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6][7] - 潞安化工为山西省属能源集团,业务覆盖化工、新材料、清洁能源等六大领域,推动传统能源向科技转型 [6] - 公司布局氢能源领域:子公司正元氢能拥有自主研发的等温变换工艺及节能型JR低压氨合成工艺,并建成国内首套CO加氢制绿色甲醇装置 [6] 行业背景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主营煤化工、盐化工及精细化工,产品包括尿素、聚氯乙烯、丙烯等,主要用于农业和化工行业 [5] - 近年受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需求不足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主要产品售价下滑 [5] - 氢能源市场前景广阔,公司技术优势或助力转型 [6][7]
阳煤化工(600691) - 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04-29 20:25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3月尿素销售收入55353.45万元[2] - 2025年1 - 3月聚氯乙烯销售收入27025.62万元[2] - 2025年1 - 3月丙烯销售收入24753.81万元[2] - 2025年1 - 3月烧碱销售收入22598.14万元[2] - 2025年1 - 3月三氯化磷销售收入8564.23万元[2] - 2025年1 - 3月双氧水销售收入2774.64万元[2] 数据对比 - 2025年1 - 3月尿素销售均价同比下降25.32%[2] - 2025年1 - 3月聚氯乙烯销售均价同比下降11.99%[2] - 2025年1 - 3月丙烯销售均价同比上升1.66%[2] - 2025年1 - 3月烧碱销售均价同比上升20.59%[2] - 2025年1 - 3月煤炭采购价格同比下降12.89%[3] - 2025年1 - 3月工业盐采购价格同比下降8.29%[3] - 2025年1 - 3月动力电采购价格同比下降0.47%[3] 公司变动 - 2025年1月公司失去对平原化工控制权,不再纳入合并报表[4]
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19 06:3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集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热电联产、化工装备等为一体的化工企业,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及化工装备设计、制造、安装、开车运行、检修、维保、检测、服务等 [6] - 主要产品包括尿素、聚氯乙烯、丙烯、离子膜烧碱、三氯化磷、双氧水等,产品主要用于农业和化工行业 [6] - 公司以煤炭、盐为主要原材料,以电力、蒸汽作为能源,通过气化、合成、变换等制造工艺生产化工产品 [7] 经营模式 - 采购方面实行集中采购模式,发挥规模优势提高议价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7] - 销售方面推进产品集中销售模式,实现尿素产品统一销售、统一定价、统一资源调配,部分产品尝试线上平台竞价销售 [7][8] 行业及市场情况 - 报告期内化工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受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及下游需求不足影响,公司主要产品售价均出现明显下滑 [5][8] - 2024年主要产品价格同比均不同程度下跌,煤炭采购价格同比下降11.07%,工业盐采购价格上涨5.27%,动力电采购价格下降9.34% [17]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8.95亿元,比上年同期136.21亿元减少27.26亿元 [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1亿元,比上年同期-13.66亿元减亏6.85亿元 [9] - 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值,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4][30] 生产情况 - 2024年主要产品产量:尿素158.26万吨,聚氯乙烯25.06万吨,丙烯13.80万吨,离子膜烧碱40.05万吨,三氯化磷8.53万吨,双氧水23.87万吨 [9] 会计政策变更 - 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要求,自2024年1月1日起对不属于单项履约义务的保证类质量保证产生的预计负债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 [13][14] - 本次会计政策变更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 [16] 审计机构变更 - 因连续聘任同一会计师事务所不得超过10年的规定,公司2025年度财务审计机构由信永中和变更为立信中联,审计费用为130万元(含税) [36][61][70] 关联交易 - 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涉及原材料采购、提供劳务、化工产品销售等,交易定价遵循公平公允原则 [55][56][58] - 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合规,关联董事和监事在表决时均回避表决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