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赢锐见进取A

搜索文档
主动权益不躺平,李文宾擒获慢牛机遇
36氪· 2025-08-13 07:51
基金经理勤勉与投资理念 - 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在行业沉寂期仍保持高强度工作状态 李文宾过去一年半撰写30余万字学习笔记 并保持每天六七场电话会议的工作节奏 [1][25] - 基金经理需持续拓圈学习 避免局限在单一能力圈 李文宾被定义为"学习型基金经理" 其选股范围不限定行业 注重自下而上挖掘机会 [24][15] - 投资组合构建分为稳健型公司与高质量成长股两部分 稳健型公司需满足四大标准:抗周期波动、ESG管理优秀、负债合理、主业聚焦 [14][15] 主动权益基金差异化策略 - 主动权益产品需与被动基金形成差异化 发挥灵活调仓优势 重点布局"0到1"新兴产业 避免与传统行业指数产品同质化 [7][8] - 超额收益失效源于A股缺乏做空机制 任何有效方法论会快速被市场消化 需持续迭代投资策略 [9] - 产品设计应从基民获得感出发 加入绝对收益思维 而非单纯追求规模或排名 永赢基金强调"做实投资者账户"的投研文化转型 [10][11] 产业判断与业绩表现 - 2024年9月基于股债性价比及新质生产力发展判断 重点加仓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产业链 其管理的永赢科技驱动A任职收益达64.22% [3] - 2025年初调整持仓结构 聚焦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创新药、军工等景气赛道 新基金永赢锐见进取A成立以来收益40.21% [3] - 当前看好A股战略性机会 认为人工智能是科技革命主导产业 国防军工领域的信息化/无人化/智能化将成投资主线 [21][23] 公司战略与文化 - 永赢基金在2024年市场低谷期仍坚持扩充主动权益投研团队 展现出战略定力 管理层强调"做困难但正确的事" [10][12] - 公司推动投研体系改革 从考核机制、产品设计等维度提升基民获得感 而非单纯追求规模扩张 [11][12] - 行业需探索适合中国市场的投研体系 这是决定能否诞生伟大资管企业的核心因素 [11] 选股与交易方法论 - 高质量成长股筛选标准包括收入/利润持续改善 且成长性需源于内生驱动 而非杠杆收购 [15] - 卖出时点在市值目标上浮10-20%启动减仓 强调A股泡沫化特征 需识别泡沫起点而非终点 [17] - 交易纪律强调"只唯实" 及时修正错误判断 卖出后若逻辑验证错误会果断回补 [18][20]
富国基金拟2500万元自购主动权益产品,年内已有超百家公募自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6 17:30
富国基金自购及基金经理范妍动态 - 富国基金及其高管将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 拟任基金经理范妍个人出资不低于500万元 合计认购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基金不低于2500万元 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1][2] - 范妍管理的富国稳健增长规模从2024年四季度末的34.09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74.61亿元 环比大幅提升 [2] - 富国稳健增长一季度重点配置宁德时代、三花智控、招商蛇口等个股 前十大重仓股中有六只加仓幅度超50% 部分超100% 新增三花智控、震裕科技、神火股份等重仓品种 [2] - 范妍一季度上调金融债和可转债配置比例 下调国债占比 成长行业配置集中在智驾产业链、锂电、风电、TMT、机器人等领域 [3] - 新发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基金业绩基准调整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70%(原富国稳健增长降低中债指数权重) 预示权益投资比重可能提升 [3] 2025年基金行业自购概况 - 截至5月6日 2025年已有113家公募基金公司自购旗下产品 [1][4] - 股票基金净申购金额居前的公司包括天弘基金、华泰柏瑞基金、银华基金 混合基金净申购居前的有工银瑞信基金、中银基金、永赢基金 [1][4] - 区间交易金额排名靠前的机构为招商证券资管、国信证券资管、中信建投证券 [1][4] - 融通基金3月14日使用固有资金1000万元认购旗下非发起式产品融通央企精选混合A [4] - 部分发起式基金如永赢锐见进取A虽获公司1000万元认购 但成立规模仅6126.22万元 弘毅远方甄选A管理人认购份额占比近100% [5] 自购行为对基金规模的影响 - 自购可直接增加基金资金规模 并通过增强投资者信心间接促进规模扩大 但效果需结合市场环境与公司战略评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