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类精密金属零部件

搜索文档
福立旺拟斥资5亿元投建高端项目 上半年净亏1774万元毛利率降至17.9%
长江商报· 2025-09-11 16:33
公司投资扩产计划 - 控股子公司强芯科技拟投资5亿元建设高端线材母料项目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 设备投资2亿元 土地和厂房投资1亿元[1] - 项目选址南通高新区79亩地块 建设周期26个月 预计2028年3月底投产 主要从事桥梁缆索 煤矿锚索 铁路基建超高强预应力钢绞线等高端线材母料盘条的研发及生产[1] - 项目完成后将扩大相关母料盘条的研发及生产能力 有利于丰富产品品类 增加核心竞争力 优化业务结构[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 从9.27亿元增至12.85亿元 但净利润连续下滑 从1.62亿元降至0.55亿元[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05亿元 同比增长27.45% 其中电动工具精密金属零部件业务收入1.21亿元 同比增幅145.69%[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转亏损1774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4580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2501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3510万元[2] 盈利能力变化 - 毛利率从2020年的41.22%持续下跌至2024年的24.41% 累计下跌16.81个百分点[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10.08个百分点至17.9%[3] - 子公司南通福立旺尚未完全投产 上半年折旧和人工成本支出较大 亏损约3190万元[3] 产能与订单情况 - 为应对三季度消费电子需求旺季和北美大客户新耳机项目订单需求 南通福立旺提前布局产能[3] - 上半年成本前置与收入滞后形成剪刀差 订单释放需待三季度[3] - 下半年业绩反转及南通子公司产能释放情况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关键因素[3]
福立旺: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9:0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45%至7.05亿元,但净利润亏损1773.76万元,同比下滑138.73%,主要因子公司南通福立旺产能未完全释放导致亏损3185.72万元,以及为北美大客户新项目提前投入产能造成成本上升 [2][3] - 分业务领域表现分化:3C类收入增长10.01%至3.87亿元,汽车类微降0.64%至1.03亿元,光伏金刚线母线增长58.49%至5565.66万元,电动工具类大幅增长145.69%至1.21亿元 [15][16][17][18][19]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04%至6850.91万元,新增知识产权291项,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零部件领域,已向5家头部客户送样微型行星滚柱丝杠并实现百万元级营收 [19][20][2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27.45%,主要受益于新产品及新客户订单增长 [2][15] - 营业成本5.79亿元,同比上升46.75%,因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及人工成本增加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9亿元,同比增长36.74%,因加强客户回款及优化供应商付款周期 [2][25] - 总资产38.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1%,净资产18.03亿元,增长16.39% [2] 业务板块分析 - **3C精密金属零部件**:收入3.87亿元(+10.01%),受益于全球TWS耳机市场复苏及腕戴设备需求回暖,与北美大客户新耳机项目合作深化 [15][16] - **汽车精密金属零部件**:收入1.03亿元(-0.64%),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但公司产品结构向空调、座椅门锁、安全气囊等新领域拓展 [17] - **光伏金刚线母线**:收入5565.66万元(+58.49%),钨丝母线销售收入3803.13万元,顺应硅片薄片化趋势,同时开发高强度桥梁缆索盘条新应用 [18] - **电动工具精密金属零部件**:收入1.21亿元(+145.69%),切入牧田、百得等头部制造商供应链,报告期新立项66个项目 [19] 研发与创新 - 研发人员537人(同比+24.31%),研发费用率9.72% [2][19] - 核心技术涵盖13项工艺,包括高精密异型簧成型、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微米级金属湿拉等 [20][21] - 新增知识产权291项(发明专利13项),累计获得专利628项 [20][22] - 重点研发项目包括金属粉末脱脂一体化设备、超细钨丝母线(直径≤50μm)、微型丝杠(螺母直径5.0-9.0mm)等 [22][23][24][27] 产能与投资 - 南通制造项目及金刚石线母线项目总投资15亿元,通过可转债融资,达产后将提升精密金属零部件及金刚线母线产能 [26] - 设立苏州福立旺,投资10亿元建设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 [26] - 子公司强芯科技(金刚线母线)亏损799.14万元,福立旺南通(精密零部件)亏损3185.72万元 [27] 行业趋势与竞争 - 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技术壁垒提升,集中度不断提高 [13][14] - 下游应用领域扩展至无人机、AR/VR、智能装备等新兴市场 [14] - 公司与富士康、伟巴斯特、牧田等头部客户形成深度绑定,客户黏性强 [12][19]
福立旺: 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31
可转换公司债券概况 - 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获准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70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7亿元,实际募集资金6.9亿元[2] - 债券简称"福立转债",代码118043,于2023年9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2] - 债券期限为6年,自2023年8月14日至2029年8月13日,票面利率第一年0.3%,第二年0.5%[3] - 初始转股价格为21.28元/股,2024年因权益分派调整至15.03元/股[46]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南通精密金属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投资总额10亿元[37] - 截至2024年底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83亿元,投入进度55.44%,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37] - 公司使用28,5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37] 2024年度经营情况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29.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452.6万元,同比下降38.38%[30] - 3C精密金属零部件业务收入7.93亿元,同比增长40.26%,受益于消费电子需求回暖[23] - 汽车精密金属零部件业务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15.13%,应用于天窗、遮阳帘等多个领域[25] - 电动工具精密金属零部件业务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68.71%[29] - 光伏金刚线母线业务收入4,063.2万元,同比下降60.64%[26] 财务状况 - 2024年末总资产35.74亿元,同比增长7.19%;总负债19.65亿元,同比增长14.51%[30] - 资产负债率54.99%,流动比率1.51,速动比率1.12,偿债能力指标有所下降[4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398.48万元,同比下降67.21%[33] 行业动态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7%至12.2亿部,PC出货量增长3.8%,TWS耳机出货量增长13%至3.32亿台[24] - 中国2024年汽车产销突破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1.6%[25] - 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同比增长24.8%至5.7亿台,市场规模增至486亿美元[29]
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4-25 10:2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股票代码为688678,简称为福立旺,是一家专注于精密金属零部件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5]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3C、汽车、电动工具等行业,包括精密弹簧、异型簧、卷簧、冲压件等多种精密金属零部件 [6][7][8] -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根据客户订单和需求预测制定生产计划 [10] - 生产模式以自主生产为主,部分非核心工序进行外协加工 [11][12] - 销售模式为直接面向客户的直销模式,主要客户为下游行业知名企业 [13] 行业分析 - 3C领域市场规模庞大,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为8,151.6亿美元,预计2032年将增长至14,679.4亿美元,CAGR为7.85% [17] - 中国消费电子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达19,201亿元,预计2024年增长至19,772亿元,CAGR为3.33% [17]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 [20]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 [20]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超过520GW,国内新增装机达277.17GW,同比增长约28% [22] - 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约为3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7.41%,预计2025年将达到53亿美元 [24]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5,926,883.60元,占净利润比例为47.55% [4] - 公司已进入富士康、正崴、莫仕等行业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27] - 公司在遮阳帘卷轴、钢丝绳组件等汽车零部件开发上已实现大批量交付 [19] - 子公司强芯科技生产的金刚线母线31μm、32μm以及34μm细线化产品已经批量生产 [23] 技术发展趋势 - AI大模型赋能消费电子,推动可穿戴设备向隐形、轻便和柔性方向发展 [18] - AI技术嵌入智能手机及其他消费电子终端,将带动产业链新一轮软硬件产品换新 [29] - 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29] - 灵巧手作为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2021年全球市场规模约11.6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30.35亿美元 [25]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7%至12.2亿部,PC出货量增长3.8%至2.55亿台 [28] - 2024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4%至1.93亿部,TWS耳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3%至3.32亿台 [28] - 2025年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8%至5.33亿台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