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旅游
搜索文档
旅行社撤下日本游:韩国取代日本成最热出境游目的地
经济观察网· 2025-11-18 14:11
行业政策影响 - 文化和旅游部提醒中国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 [1] - 政策发布后本周开始出现大量游客退改日本旅游订单 [1] 旅游企业应对措施 - 机票方面基本可以实现无损退款 [1] - 酒店退款需视当地酒店情况而定 旅行社正积极协调酒店无损退款 [1] 出境游目的地格局变化 - 韩国在11月15日至16日的周末成为新晋TOP1出境游热门目的地 [1] - 韩国首尔成为出境搜索量最高的目的地 [1] - 前往泰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越南 印度尼西亚的预订量靠前 [1] - 新加坡 悉尼 巴厘岛的搜索量环比上周增长均超过10% [1]
性价比不再,安全感缺失:我们为什么抛弃了泰国?
虎嗅· 2025-10-21 14:49
泰国旅游业现状与挑战 - 泰国旅游局预测2025年全年游客为3340万,比2024年的3550万减少近6%,为近四年首次下滑[4] - 中国游客流失显著,2024年上半年仅230万人赴泰,比2023年同期的340万减少三分之一[5] - 依赖中国团客的酒店平均入住率下降约50%,部分中型酒店已开始出售业务[8][9] 游客数量下降的结构性原因 - 价格与汇率因素:人民币对泰铢汇率过去一年下跌3.85%,机票及当地消费价格上涨使性价比降低[12][14] - 旅游产品结构变化:泰国自由行价格上涨约100%,跟团游价格上浮60%,廉价团几乎消失,游客人数仅恢复至疫情前25%左右[14][16] - 客群偏好转变:追求廉价的老年群体减少,中高品质人群在同等价格下转向日韩等目的地[17] 竞争目的地分流影响 - 日本旅游业表现强劲,2024年1-9月访日游客以历史最快速度突破3000万人,1-7月中国赴日游客超过569万,为同期赴泰游客的两倍[20][21] - 马来西亚上半年迎来217万中国游客,同比增长35.6%,新加坡以148万游客稳居中国游客首位[23] - 韩国和越南分别迎来313万和353万中国游客,越南成为新晋热门目的地[21] 泰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 计划从2024年11月起投入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的包机,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第一季度有来自中国16个城市的731班包机[28] - 泰国航空在2025-2026冬航季加码中国市场,新增武汉、深圳等航点,并将广州与北京航线班次提升至每周14班[29][34] - 战略目标是通过曼谷枢纽将中国游客送往欧洲和澳大利亚,同时将欧美及澳大利亚旅客带入中国[30] 行业面临的制约与未来展望 - 航线扩张存在变数,欧洲航线需要宽体机但面临波音与空客产能有限及交付延迟问题,增班依赖租赁飞机[35][36] - 泰国航空计划到2026年底引进约17架窄体机服务亚洲航线,其约一半收入来自亚洲航线,欧洲航班占收入三分之一[37][38] - 行业需从低价团体模式转向注重品质、透明度和安全感的体验式旅游,苏梅、甲米等海岛目的地可能成为连接中高端自由行人群的复苏起点[42][43]
泰国游客量首跌,屋漏偏逢连夜雨
36氪· 2025-10-17 11:02
泰国旅游业现状与挑战 - 泰国旅游局预测2025年全年游客为3340万人次,较2023年的3550万人次下降近6%,为近四年来首次下滑 [5] - 中国游客流失显著,2024年上半年仅230万人次赴泰,较2023年同期的340万人次下降三分之一 [5] - 依赖中国团客的酒店平均入住率下降约50%,部分中型酒店已开始出售业务 [8] 游客数量下降的原因 - 价格与汇率因素:过去一年人民币对泰铢汇率下跌3.85%,机票及当地消费价格上涨导致性价比下降 [9] - 泰国自由行价格较疫情前上涨约100%,跟团游价格上涨60%,但游客数量仅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25%左右 [11] - 消费者偏好改变,中高品质游客在同等价格下转向日韩等目的地,追求廉价的老年客群减少 [11] 市场竞争与客群分流 - 约四分之一的咨询客户最终选择马来西亚、新加坡或日本,马新两地凭借中文环境和可控价格转化率最高 [12] - 2024年1-7月中国赴日游客超过569万人次,几乎是同期赴泰游客数量的两倍 [12] - 韩国和越南分别迎来313万和353万中国游客,越南成为新晋热门目的地 [12] - 马来西亚上半年迎来217万中国游客,同比增长35.6%,新加坡以148万游客稳居前列 [12] 行业应对措施与结构性挑战 - 泰国政府与行业推出包机、优惠票及节庆活动等刺激政策,并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第一季度开通来自中国16个城市的约731班包机 [15] - 泰国航空在2025-2026冬航季加码中国市场,将广州与北京航线频次提升至每周14班,并重启长沙、重庆、厦门等航点 [15] - 航线扩张面临飞机产能不足的挑战,宽体机交付延迟可能影响新航线计划,增班依赖租赁飞机 [17] - 旅游业底层逻辑改变,以低价团体为支点的“赌团模式”失效,市场转向依赖体验、品质和透明度的竞争 [20]
抱歉了三亚,我的钱包选择了出国
36氪· 2025-09-02 18:47
出境游增长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较去年同期上涨超30% [4] - 2024年中国居民出游人数56.14亿人次,其中00后占比37.6% [4] - 54.3%在线旅游用户选择出境旅游 [4] 国内外旅游成本对比 - 三亚3日游总费用约4200元(机票1800元、住宿1000元、门票500元、餐饮900元),日均消费1400元 [6] - 泰国曼谷-芭堤雅7日游总费用约4600元(机票1600元、住宿1800元、门票400元、餐饮1200元),日均消费不足660元 [32] - 大同机场往返曼谷机票最低350元,飞莫斯科单程价仅600元 [4] 目的地选择偏好 - 热门出境目的地集中在日本、泰国、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3小时航行圈内 [3] - 国内优质旅游资源高度集中于三亚、云南、西藏等少数目的地 [33] 行业结构性挑战 - 国内旅游存在时空性资源失衡:优质资源具天然垄断性,假期集中导致机票酒店价格飙升形成"假期溢价" [33] - 商业同质化严重:多地出现雷同打卡墙/网红街/特产店模式,使旅游者缺失探索快乐感 [35] - 国内旅游业依赖门票经济,出境游则通过平价机票酒店吸引游客后通过二次消费(购物/SPA/深度体验)实现盈利 [35] 消费行为变化 - 年轻人因性价比选择出境游,出现"国内3天=国外7天"的消费替代现象 [1][3] - 消费者开始追求沉浸式体验,愿意为非遗工坊深度体验、小众徒步路线等差异化服务付费 [38] 行业转型方向 - 旅游业需从"门票依赖"向"体验经济"转型,打造个性化、差异化体验 [39] - 需通过创新模式与制度保障释放国内丰富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的潜力 [40]
中国游客为什么涌向越南?
虎嗅· 2025-06-04 08:08
中国游客赴越南旅游趋势 - 2025年前四个月中国游客达195万人次 占总入境游客25.4% 同比增幅56.7% 远超韩国(158万)等客源国 [12][15] - 南宁-河内国际联运列车5月25日恢复 全程11.5小时 卧铺票价低廉 带动"火车越南团"等新型出境方式 [8][9][27] - 小红书平台显示端午期间越南文化体验内容激增 包括端午祭 宫廷仪式 特色美食等 [9][10][35] 越南旅游竞争优势 - 地理区位优势 北京上海直飞河内仅3.5小时 深圳香港2小时可达 形成"3小时飞行圈" [25][26] - 价格优势显著 五星酒店价格仅为泰国1/3(800元vs3000元) 餐饮成本低至30元/餐 [30][31] - 内容营销成功 通过海龟孵化 宫廷仪式等差异化体验吸引年轻客群 [35][37][39] 行业基础设施改善 - 2025年中越定期航班达40班 电子签证+旅行团免签政策逐步放宽 [44] - 国际酒店品牌加速布局 安缦 六善等顶奢酒店提升高端客群接待能力 [33] - 米其林指南进驻 助推餐饮业升级 吸引中产消费群体 [44] 潜在发展瓶颈 - 签证便利度不足 尚未实现全面免签 流程复杂影响复游率 [48][49][55] - 同业竞争加剧 泰国免签 马来西亚30天免签政策形成直接替代 [50][51] - 游客忠诚度低 易受安全事件 社交媒体负面评价影响 [58][59][60] 客群行为特征变化 - 年轻客群追求"短时多内容+高性价比+强出片率"的旅行模式 [41][42] - 边境游复兴 火车/徒步等新型出境方式受追捧 [7][9][28] - 安全因素权重上升 泰国因地震及诈骗事件导致30%客流量下滑 [1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