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浩瀚晨星AI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浩瀚深度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92.58%,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28 06:28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1.54亿元,同比下降34.95%[1] - 归母净利润252.9万元,同比下降92.58%[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08亿元,同比下降27.95%,归母净利润1027.31万元,同比下降67.14%[1] - 毛利率65.27%,同比增21.95%,净利率-0.56%,同比减103.87%[1] - 三费占比36.58%,同比增117.09%,其中财务费用增361.17%因可转债利息增加317.29万元[1][9] - 每股收益0.02元,同比减90.9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3元,同比增34.6%[1] 资产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4.06亿元,同比增117.79%,主要因发行可转债3.54亿元[1][3] - 有息负债3.2亿元,同比增4231.30%,因可转债发行[1][3] - 应收账款1.68亿元,同比减12.28%[1] - 开发支出减48.79%,因部分转入无形资产[3] - 应付职工薪酬减34.82%,因计提薪金本期发放[4] 现金流与投资活动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34.6%,因加强回款使销售收款增加[1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1055.35%,因发行可转债3.54亿元[11] - 投资活动包括并购国瑞数智完善AI安全能力,并参股私募基金[3][18] 业务驱动与战略布局 - 收入下降因中国移动集采滞后导致签单延后,及子公司国瑞数智收入季节性集中下半年[7] - 公司聚焦AI安全、垂直场景裂变、数据要素及车联网安全四大战略方向[15] - 通过并购国瑞数智强化AI安全治理能力,中标省级AI鉴伪平台项目[18][19] - 在金融领域落地晨星大模型于智能客服场景,与银联数据子公司合作拓展智能呼叫市场[18][21] 技术产品进展 - 推出浩瀚晨星AI大模型及数字内容伪造检测系统,覆盖金融、运营商智能运维等高价值场景[18] - 成为首批通过中国信通院深度合成鉴伪检测能力评估的企业,认证22类生成模型检测能力[18] - 车联网安全业务依托数据采集优势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已实现商用项目签约[19] 新兴领域布局 - 通过控股子公司联合成立低空空域安全技术创新实验室,聚焦无人机探测与反制技术[20] - 数据要素领域依托网络可视化技术及垂直场景经验,探索政府、金融领域数据流通范式[15][16] 资本运作与生态构建 - 上市后通过横向并购、可转债发行等方式整合资源,2024年8月并购国瑞数智完善网络安全生态[16][17] - 构建"运营商数据+行业专业知识"模式,联合产业资本及战略投资方实现双轮驱动发展[16][17]
浩瀚深度: 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8:1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4亿元,同比下降34.95%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3万元,同比下降92.58% [3] - 研发投入6,209.38万元,同比增长24.63%,占营业收入比例达40.40% [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7万元,较上年同期改善34.60% [3] - 新签订单同比增长39.69% [34]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70,585亿元,同比增长11.9% [7] - 网络可视化市场预计2027年整体空间超千亿 [11] - 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 EFLOPS,同比增长74.1% [28] - 5G移动用户超10亿,覆盖95%人口,2030年价值预计达2万亿美元 [14] - 骨干传送网累积新增流量预计2027年达1900Tbps [13] 技术研发进展 - 新取得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15项 [35] - 完成基于国产FPGA芯片的高性能DPI专用设备开发 [42] - 推出分布式边缘计算虚拟DPI系统,支持5G/SASE场景 [43] - 浩瀚晨星AI大模型实现AgentTool增强和Text2SQL接口 [45] - 数字内容伪造检测系统通过信通院评测,实现全栈国产化 [46] 产品与解决方案 - AI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银行客服系统,与银联数据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32][33] - 车联网安全构建"云-网-端"防护体系,参与3项行业标准制定 [33] - 安全业务扩展至大网安全、AI大模型安全、低空安全等领域 [33] - 数据治理产品v2.1版本引入大模型能力实现智能识别 [44] - 国际化业务借助代理商渠道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34] 市场地位与优势 - 运营商国际出口和网间互联互通出口市场占有率第一 [27] - 2018-2023年中国移动DPI集采累计份额超50% [36] - 深度布局算力网络可视化,适配400G骨干网升级需求 [13][29] - 与运营商联合拓展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创新OTT收视分析模式 [38] - 研发人员占比41%,拥有发明专利99件、软件著作权361项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