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狮07 EV

搜索文档
日本彻底慌了?比亚迪造K-Car!只卖12万?
电动车公社· 2025-06-05 00:00
比亚迪进入日本市场 - 公司于2021年进入日本汽车市场,初期以拆解报告获得"世界顶级EV制造商"评价 [1][2] - 从2003年逆向研发起步,20年内实现技术突破并反攻日本市场 [4][5] - 截至2024年底已在东京、大阪等城市开设120家门店,销售元PLUS等4款纯电车型 [7] 日本K-Car市场特征 - 2024年K-Car销量达174.5万辆,占日本汽车总销量35-40% [29] - 政策倾斜明显:购置税3%(普通车5%)、免车位证明、专属停车位等 [22][27] - 燃油车主导:2024年纯电K-Car仅4万辆,渗透率不足2.3% [31][33] 比亚迪纯电K-Car产品力 - 尺寸3395/1475/1655mm,轴距2495mm,采用侧滑门设计 [9] - 充电功率100kW(本土竞品40kW),20度电池支持30分钟快充至80% [41][42] - 配置优势:热泵空调(节能率超60%)、方言语音识别、预装L2级辅助驾驶 [44][45][46]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定价250万日元(约12.54万人民币),瞄准本土10%市场份额可提升公司汽车业务营收5% [11][30] - 首款正向研发纯电K-Car的海外品牌,可能重塑日本市场格局 [13] - 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化案例:奇瑞、长城等品牌同步拓展海外市场 [48] 日本市场挑战 - 能源结构制约:油车每公里成本0.2元,电车经济性优势微弱 [35][36] - 基础设施限制:加油站密集,家充桩覆盖率影响用户体验 [36] - 文化接受度低:2024年日本纯电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33% [33]
阿维塔发函斥不实言论,比亚迪进入罗马尼亚市场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06:34
阿维塔风阻系数争议事件 - 阿维塔科技法务部发布律师函,要求博主"苏黎世贝勒爷"删除质疑阿维塔12风阻系数的不实言论并置顶道歉30日[1] - 该博主此前发布多篇质疑文章及视频,引发网友关注[1] - 阿维塔在中国汽研风洞实验室公开直播实测,结果显示120kph风速下风阻系数为0.217,全程由公证处公证[1] - 公司认为博主言论超出合理质疑范畴,严重误导公众并损害品牌声誉[1] - 事件反映出市场对新兴汽车品牌性能数据透明性的高度关注[1] 蔚来子公司欠税事件 -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新增欠税公告,欠税金额3.96万余元,税种为印花税[2] - 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注册资本180亿人民币,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2] - 经营范围包括道路机动车辆生产、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汽车零部件研发等[2] 极星汽车召回事件 - 极星汽车在美国召回3664辆Polestar 3汽车[3] - 召回原因为挂入倒档时后视摄像头图像可能无法显示,增加碰撞风险[3] - 解决方案为通过经销商免费更新软件或进行OTA软件更新[3] 比亚迪进军罗马尼亚市场 - 比亚迪正式进入罗马尼亚市场,引入海狮07 EV、海豹、宋PLUS DM-i及元UP车型[4] - 计划2025年底前在罗马尼亚五大城市拓展超30个销售点[4] - 自2021年启动"乘用车出海"战略以来,已进入瑞士、西班牙等十余个国家市场[4] - 海外工厂覆盖乌兹别克斯坦、泰国等地,柬埔寨工厂年产能1万辆,预计年底投产[4] - 一季度柬埔寨工厂已获近千订单[4]
比亚迪: 车王还是车王!但能否再继续狂奔?
海豚投研· 2025-04-26 19:18
核心观点 - 比亚迪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毛利率达24%,超出市场预期的22.3%,毛销差为16.4%,体现强供应链溢价能力、高垂直整合能力和出海高毛利三重优势[2][10][11] - 一季度单车净利0.87万元,高于市场预期中枢0.8-0.85万元,也高于去年同期的0.67万元,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率和销售费用严控[2][17] - 一季度以清老款库存为主,降价幅度较大,导致卖车收入不及预期,但出海销量占比提升至20.9%,对单价有正向拉动[2][13] - 二季度智驾版车型将开始放量,预计能对冲老款车继续降价的影响,周订单量已稳定在8万辆,智驾版占比逐步提高[29][30] - 公司加速布局海外市场,一季度出海销量占比提升至26%,欧洲战略调整可能成为股价催化剂[30][33]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总收入1704亿元,同比增长36.3%,但环比下降7%[3] - 汽车业务毛利率24%,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5个百分点[3][10] - 研发费用142亿元,环比下降但超出市场预期的137.5亿元,主要因智驾平权和E平台研发投入[19] - 销售费用62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77亿元,预计因经销商返利减少[20] - 核心经营利润56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62亿元,经营利润率3.3%[21] 业务运营 - 一季度单车成本10.2万元创历史新低,体现强控本能力[14] - 3月市占率有所下滑,市场担忧智驾平权需求能否支撑550万辆销量目标[23] - 库存水位达历史新高,预计二季度仍需继续清库存[25][27] - 智驾版车型增配不加价,预计毛利率高于老款降价车型,硬件成本仅6000-7000元[29] - 高端化进展有限,主要依靠腾势D9 DMI和方程豹豹5两款车型[30] 战略布局 - 加速城市NOA研发,计划下放到10万级价格带,应对小鹏和零跑的竞争[4] - 欧洲市场战略调整,可能取消关税改为设定最低价格,成为潜在股价催化剂[5][30] - 资本开支持续增加,扩建海外产能以支持80万辆出海销量目标[33] - 海外车型高毛利可为国内智驾版降价提供支撑,应对价格敏感型消费者[31] 市场预期 - 按550万辆销量和单车净利1万元计算,股价仍有10%+上涨空间[6] - 市场未充分定价550万辆销量目标,因担忧库存清理和智驾平权需求[4] - 二季度基本面边际改善确定性较强,建议关注股价回撤后的机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