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
icon
搜索文档
扩建上海港!中国挑战美国造船业封锁
金投网· 2025-07-21 14:32
上海打造世界级造船中心 - 上海致力于发展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和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船型,目标成为全球造船中心 [1] - 长兴岛船厂将扩建,重点生产高科技船舶,预计LNG运输船和双燃料集装箱船占比达80% [1] - 长兴岛产业集群计划三年内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人民币(1671亿美元),定位为"全球技术突破中心" [2] 中国造船业全球地位 - 2024年中国船厂获得全球70%新订单,总订单量达4645万补偿总吨位 [2] - 受美国限制政策影响,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订单份额从75%降至56%,韩国份额从14%升至30% [2] - 行业转向高端特种船(如破冰船)并开拓东南亚、非洲新兴市场应对订单下滑 [2] 长兴岛造船基地实力 - 长兴岛去年工业总产值超800亿元,已生产"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和7800辆容量汽车运输船等先进船舶 [3] - 基地计划到2027年研发超10种高科技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吸引至少三家国际顶尖机构 [2] - 扩建后将增强中国在高科技船舶领域的领先能力,突破外部限制 [3]
日本造船复活的条件(上)联合开发新一代船
日经中文网· 2025-06-06 15:55
日本造船业现状 - 日本造船业当前面临旺盛需求,船坞排期已排到3年之后,船价保持在高位 [1] - 船价指数从2020年低点上涨1.5倍,2024年达到189.2(以1988年1月为100) [5] - 日本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达到约3.7年的工作量 [5]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造船新订单份额:中国占69%,韩国占15%,日本仅占7% [5] - 中韩企业在LNG运输船领域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订单韩国56艘,中国37艘,日本自2016年以来几乎没有订单 [7] - 中韩企业在技术实力方面不断提升,日本企业存在感持续降低 [1][5] 企业业绩表现 - Japan Marine United(JMU)2024财年净利润达199亿日元,同比增长5.4倍,创历史新高 [5] - 三井E&S净利润达390亿日元,同比增长1.6倍 [5] 日本企业的应对策略 - 推进"全日本(All Japan)"体制,包括氨燃料船燃料箱通用化等举措 [7] - 日本国土交通省对16家公司约1200亿日元的零排放船投资提供补贴 [7] - 成立MILES联盟开发液化二氧化碳船,成员包括今治造船、三菱重工等7家公司 [8] 未来挑战与机遇 - 日本企业面临3年后船坞空置期的竞争挑战 [5] - LNG运输船租金处于最低价位,未来新船供应潮持续,销售前景不明朗 [9] - 中国船舶集团已率先完成液化二氧化碳船并交付使用,日本企业面临紧迫竞争 [9] 行业活动与政策影响 - Bari-Ship 2025海事展吸引24国380家企业参展,创历史新高 [3] - 日本政府与美国进行第3轮关税谈判,需应对特朗普政府造船业复兴方针 [3]
商船三井LNG船订购从中国转向韩国
日经中文网· 2025-05-26 15:51
商船三井的LNG船订单策略调整 - 公司暂停向中国造船企业新订LNG运输船 转向韩国企业下单 因中美对立背景下增加中国船舶保有量被视为经营风险 [1] - 已向中国订购的6艘船不解除合同 但新商业谈判将暂时观望 [1] - 计划到2028年度将LNG船保有量从107艘增至140艘 增幅30% [1] 全球LNG船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造船市场全球份额超50% LNG船订单量仅次于韩国 [2] - 日本企业因人手不足等问题过去10年新订单中断 中国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快速扩张 [2] - 韩国企业成为日本公司替代选择 因日本造船厂产能紧张难以接单 [1][3] 美国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将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舶收取入港手续费 政策半年后实施 [3] - 该政策可能推高LNG运输成本 影响日本能源政策 因日本10% LNG进口依赖美国(2024年634万吨) [3] - 日本企业参与美国多个LNG项目 包括路易斯安那州"卡梅伦"和德克萨斯州"自由港"项目 [3] LNG行业发展趋势 - LNG作为船舶和发电燃料需求持续扩大 其温室气体排放比石油少20%-30% [3] - 商船三井当前LNG船队规模全球第一(107艘) 远超第二的日本邮船(89艘) [1]
美国造船业要借力日韩挽回对华败局
日经中文网· 2025-04-29 10:57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造船业低迷,与中国建造能力差距大,为解决军事力量被超越的安全隐忧和复兴国内制造业,寻求日本和韩国在造船方面提供协助 [2][5] 美国造船业现状 - 曾是世界最强,1944年二战期间顶峰时有140万个工作岗位,战后随日本造船业崛起而衰退,2000年代后一直低迷 [4] - 目前建造能力预计仅为中国的1/200,企业在成本竞争中输给日韩和中国,钢铁业衰退也是重要因素 [5] 美国寻求合作原因及计划 - 造船能力差距成安全保障漏洞,特朗普提出“重振美国制造业”,需与有造船优势的同盟国合作 [2] - 海军部长费兰希望日本提供协助,访日前提出日美合作建造军民两用船方案,还计划鼓励日本企业投资美国西海岸造船厂 [2][4][5] 日本造船企业情况 - 三菱重工、日本造船联合涉足水上舰艇领域,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从事潜艇业务 [5] - 日本企业以每年约2艘速度向海上自卫队交付“MOGAMI型(最上级)”护卫舰,FFM有12艘建造计划,6艘已服役,雷达等也由日本企业负责 [5][7] - 日本在使用锂电池的潜艇等方面拥有世界顶级技术,优势在于自主造船能力 [7] 韩国造船企业情况 - 韩国是仅次于中国的造船大国,可制造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附加值高的船舶,认为造船业在与美国关税谈判中是有效牌 [9] - HD现代重工业4月8日宣布与美国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造船技术领域合作,期待进入美国军舰市场并获最新建造技术 [9] - 韩华海洋2024年收购美国费城造船厂,建立维修和保养军舰体制,日本业界认为可能为出口舰艇,韩国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更灵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