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
搜索文档
中船沪东中华提前交付“青城”号LNG船 创年度新纪录
新浪财经· 2025-11-24 19:57
责任编辑:何俊熹 11月24日消息,中船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为中远海运中石油国事LNG运输项目三期建造的 首艘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青城"号今天提前命名交付。这是沪东中华为该项目交付 的第7艘大型LNG船,至此沪东中华今年已累计交付9艘LNG船,创造中国年度交付LNG船新纪录。 本项目是首个纯中国背景LNG运输船项目。在项目推进中,中远海运能源、中石油国事、沪东中华、 昆仑金租,共同打造国内首个人民币投融资LNG运输船标杆项目,实现租船、造船、融资全链条人民 币结算。本项目共签约三期8艘17.4万方LNG船。目前,沪东中华已完成一期、二期项目,"少林""武 当""昆仑""峨眉""华山""崆峒"六艘LNG船均已交付。 ...
韩船企全球市场份额降至18%
商务部网站· 2025-11-15 00:35
全球造船市场概况 - 10月全球新船订单量为291万修正总吨,共118艘,同比减少38%,环比下降33% [1] - 今年1至10月,全球累计新船订单为3789万修正总吨(1392艘),同比减少43% [1] - 10月底全球手持订单量达1亿6779万修正总吨 [1] 市场份额分布 - 10月韩国船企获52万修正总吨订单(9艘),占全球市场份额18% [1] - 10月中国船企获213万修正总吨订单(98艘),占全球市场份额73% [1] - 1至10月韩国船企累计承接806万修正总吨(182艘),占比21% [1] - 1至10月中国船企累计承接2239万修正总吨(895艘),占比59% [1] 手持订单变化 - 10月底韩国手持订单量为3428万修正总吨,占全球20%,较去年减少346万修正总吨 [1] - 10月底中国手持订单量为1亿196万修正总吨,占全球61%,较去年增加824万修正总吨 [1] 新船价格指数与主要船型价格 - 10月新船价格指数为184.87,较上月185.58小幅下降 [1] -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价格为2.48亿美元 [1] - 超大型油轮价格为1.26亿美元 [1] - 2万2000至2万4000TEU级超大型集装箱船价格为2.665亿美元 [1]
17家日企将出资3500亿日元使造船能力倍增
日经中文网· 2025-10-26 08:33
文章核心观点 - 日本造船业计划通过3500亿日元设备投资提升造船能力 目标是实现建造量倍增 [2][4] - 行业认为仅靠民间资金难以完成目标 正向政府寻求设立规模超1万亿日元的国家基金支持 [4][5] - 投资重点包括引入大型起重机等设备 以提高船坞周转率和建造效率 [2][4] 日本造船业投资计划 - 由今治造船等17家企业组成的行业团体宣布进行3500亿日元设备投资 [2] - 各企业计划通过包括贷款在内的多种方式筹措资金 [4] - 每台大型起重机的引进成本接近100亿日元 [4] 政府支持需求 - 行业认为自行承担造船能力倍增所需的大规模投资存在极限 [4] - 自民党已向政府提议设立由国家主导 可带动1万亿日元以上投资的基金 [4] - 行业在10月23日向政府请求设立具备必要支援规模和支援比例的基金 [4] 投资重点与挑战 - 引入大型起重机可制造更大尺寸的船体模块 提高现有船坞周转率 [4] - 日本国内仅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大型起重机 交货周期可能长达6至7年 [5] - 行业希望基金能用于应对长交货期以及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等领域 [5]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义 - 投资行动基于日美关税协定 造船业是日本对美投资的领域之一 [2][4] - 行动背景是中国持续强化造船能力 以及日美两国政府联手应对中国的状况 [2] - 日本政府将造船业列为政企合作开展危机管理投资的典型案例 [5]
韩国三家造船公司三季度营业利润有望突破1.5万亿韩元
商务部网站· 2025-10-24 21:19
核心业绩表现 - 韩国三家造船公司(HD现代造船海洋、韩华海洋、三星重工业)今年三季度合计营业利润展望为1.5万亿韩元,是去年同期5439亿韩元的约3倍 [1] - HD韩国造船海洋营业利润展望为9329亿韩元,同比增长134% [1] - 韩华海洋营业利润展望为3496亿韩元,同比增长1265% [1] - 三星重工业营业利润展望为2175亿韩元,同比增长81% [1] 业绩驱动因素 - 营业利润激增主要受高附加值船舶"筛选"订单影响 [1] -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价格是集装箱船价格的两倍以上,因此收益性很高 [1] - HD现代重工业的LNG船销售比重超过70% [1] - 韩华海洋的LNG船销售比重超过60% [1] - 三星重工业今年8月承揽了6艘规模达2万亿韩元的LNG船订单 [1]
10万吨单船靠港多付3500万,美对华船舶加征如何应对
南方都市报· 2025-10-08 22:51
美国对华船舶收费政策核心内容 -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实施三重收费标准,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为唯一豁免品类 [1] - 收费分为三类:中国实体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每净吨50美元,中国建造的船舶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卸货集装箱120美元孰高计费,汽车运输船或滚装船每净吨14美元 [1] - 船舶运营方需在抵港前三个工作日完成缴费,未提供凭证将被拒绝作业或不予放行 [1] 政策对航运成本的影响 - 10万吨级货轮单次靠港需多支付500万美元费用 [2] - 全球前十大班轮公司每年将面临32亿美元的额外成本,其中中远海运与OOCL合计承担15.3亿美元,占比近五成 [2] - 新收费相当于对中美贸易额外加征4%关税,成本将转嫁至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 [6] 全球航运格局潜在变化 - 全球53%的新造船订单来自中国船厂,双重收费标准使多数航运公司难以完全规避成本 [7] - 船东可能加速调整船舶部署,将中国建造船舶转移至非美航线,导致美国主要港口吞吐量下降,洛杉矶港10月吞吐量预计环比下降12% [7] - 美国造船业成本高达中国的5倍,政策难以扭转产业竞争力差距 [7] 行业应对策略与措施 - 中远海运等企业启动船队优化计划,将20艘中国建造的大型集装箱船转至亚欧航线,同时增租韩国建造船舶运营美西航线 [8] - 多家航运公司计划通过运费附加费部分抵消成本,上海至洛杉矶航线已出现每柜1000美元的附加费涨幅 [8] -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提出双轨发展战略,加快绿色船舶技术研发并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东南亚造船出口同比增长27% [8] 替代运输渠道的发展 - 中欧班列前三季度开行量同比增长34%,西安、重庆等枢纽节点已开通海运转铁路联运通道 [9] - 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等跨境基础设施加速落地,逐步构建陆海联动的贸易物流网络 [9]
船东宣布:25艘LNG运输船,启动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7-30 09:40
融资合作 - 卡塔尔天然气运输公司与韩国进出口银行启动首笔融资方案 用于25艘韩国建造的常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1] - 融资方案紧随双方谅解备忘录签署 标志着战略增长和国际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3] - 韩国进出口银行作为韩国政府支持的金融机构 其参与是对公司项目的重要认可 [3] 战略意义 - 该合作是公司长期战略的关键一步 旨在通过采购LNG运输船扩大船队规模 [3] - 融资方案为卡塔尔能源的"百船计划"及LNG扩建项目提供支持 [3] - 合作凸显卡塔尔与韩国之间的紧密经济联系 使公司能够通过韩国船厂项目获得融资支持 [3] 历史合作基础 - 2006年韩国进出口银行曾作为初始融资方为公司首轮船队提供资金 当时同样涉及25艘LNG运输船 [3] - 此次合作建立在以往合作的坚实基础上 [3] 管理層表态 - 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已获得船队扩建所需关键资金 体现各方对公司财务稳定性和运营能力的高度信任 [4] - 合作彰显公司通过国际合作提升全球市场地位 支持卡塔尔作为全球LNG行业领导者的承诺 [4] 船队建设进展 - 今年以来公司至少有30艘气体船在韩国船厂开建 [6] - 5月HD现代重工为17艘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举行钢材切割仪式 [6] - 3月韩华海洋和HD现代三湖分别开工建造8艘和2艘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 以及4艘8.8万立方米LPG/氨运输船 [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 拥有69艘LNG运输船组成的船队 其中29艘为自有船舶 40艘为合资船舶 [6] - 通过全资子公司NSQL管理和运营1艘FSRU 2艘超大型气体运输船和25艘LNG运输船 [6] - 除航运业务外 公司还运营一家造船厂 [6]
扩建上海港!中国挑战美国造船业封锁
金投网· 2025-07-21 14:32
上海打造世界级造船中心 - 上海致力于发展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和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船型,目标成为全球造船中心 [1] - 长兴岛船厂将扩建,重点生产高科技船舶,预计LNG运输船和双燃料集装箱船占比达80% [1] - 长兴岛产业集群计划三年内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人民币(1671亿美元),定位为"全球技术突破中心" [2] 中国造船业全球地位 - 2024年中国船厂获得全球70%新订单,总订单量达4645万补偿总吨位 [2] - 受美国限制政策影响,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订单份额从75%降至56%,韩国份额从14%升至30% [2] - 行业转向高端特种船(如破冰船)并开拓东南亚、非洲新兴市场应对订单下滑 [2] 长兴岛造船基地实力 - 长兴岛去年工业总产值超800亿元,已生产"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和7800辆容量汽车运输船等先进船舶 [3] - 基地计划到2027年研发超10种高科技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吸引至少三家国际顶尖机构 [2] - 扩建后将增强中国在高科技船舶领域的领先能力,突破外部限制 [3]
日本造船复活的条件(上)联合开发新一代船
日经中文网· 2025-06-06 15:55
日本造船业现状 - 日本造船业当前面临旺盛需求,船坞排期已排到3年之后,船价保持在高位 [1] - 船价指数从2020年低点上涨1.5倍,2024年达到189.2(以1988年1月为100) [5] - 日本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达到约3.7年的工作量 [5]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造船新订单份额:中国占69%,韩国占15%,日本仅占7% [5] - 中韩企业在LNG运输船领域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订单韩国56艘,中国37艘,日本自2016年以来几乎没有订单 [7] - 中韩企业在技术实力方面不断提升,日本企业存在感持续降低 [1][5] 企业业绩表现 - Japan Marine United(JMU)2024财年净利润达199亿日元,同比增长5.4倍,创历史新高 [5] - 三井E&S净利润达390亿日元,同比增长1.6倍 [5] 日本企业的应对策略 - 推进"全日本(All Japan)"体制,包括氨燃料船燃料箱通用化等举措 [7] - 日本国土交通省对16家公司约1200亿日元的零排放船投资提供补贴 [7] - 成立MILES联盟开发液化二氧化碳船,成员包括今治造船、三菱重工等7家公司 [8] 未来挑战与机遇 - 日本企业面临3年后船坞空置期的竞争挑战 [5] - LNG运输船租金处于最低价位,未来新船供应潮持续,销售前景不明朗 [9] - 中国船舶集团已率先完成液化二氧化碳船并交付使用,日本企业面临紧迫竞争 [9] 行业活动与政策影响 - Bari-Ship 2025海事展吸引24国380家企业参展,创历史新高 [3] - 日本政府与美国进行第3轮关税谈判,需应对特朗普政府造船业复兴方针 [3]
商船三井LNG船订购从中国转向韩国
日经中文网· 2025-05-26 15:51
商船三井的LNG船订单策略调整 - 公司暂停向中国造船企业新订LNG运输船 转向韩国企业下单 因中美对立背景下增加中国船舶保有量被视为经营风险 [1] - 已向中国订购的6艘船不解除合同 但新商业谈判将暂时观望 [1] - 计划到2028年度将LNG船保有量从107艘增至140艘 增幅30% [1] 全球LNG船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造船市场全球份额超50% LNG船订单量仅次于韩国 [2] - 日本企业因人手不足等问题过去10年新订单中断 中国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快速扩张 [2] - 韩国企业成为日本公司替代选择 因日本造船厂产能紧张难以接单 [1][3] 美国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将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舶收取入港手续费 政策半年后实施 [3] - 该政策可能推高LNG运输成本 影响日本能源政策 因日本10% LNG进口依赖美国(2024年634万吨) [3] - 日本企业参与美国多个LNG项目 包括路易斯安那州"卡梅伦"和德克萨斯州"自由港"项目 [3] LNG行业发展趋势 - LNG作为船舶和发电燃料需求持续扩大 其温室气体排放比石油少20%-30% [3] - 商船三井当前LNG船队规模全球第一(107艘) 远超第二的日本邮船(89艘) [1]
美国造船业要借力日韩挽回对华败局
日经中文网· 2025-04-29 10:57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造船业低迷,与中国建造能力差距大,为解决军事力量被超越的安全隐忧和复兴国内制造业,寻求日本和韩国在造船方面提供协助 [2][5] 美国造船业现状 - 曾是世界最强,1944年二战期间顶峰时有140万个工作岗位,战后随日本造船业崛起而衰退,2000年代后一直低迷 [4] - 目前建造能力预计仅为中国的1/200,企业在成本竞争中输给日韩和中国,钢铁业衰退也是重要因素 [5] 美国寻求合作原因及计划 - 造船能力差距成安全保障漏洞,特朗普提出“重振美国制造业”,需与有造船优势的同盟国合作 [2] - 海军部长费兰希望日本提供协助,访日前提出日美合作建造军民两用船方案,还计划鼓励日本企业投资美国西海岸造船厂 [2][4][5] 日本造船企业情况 - 三菱重工、日本造船联合涉足水上舰艇领域,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从事潜艇业务 [5] - 日本企业以每年约2艘速度向海上自卫队交付“MOGAMI型(最上级)”护卫舰,FFM有12艘建造计划,6艘已服役,雷达等也由日本企业负责 [5][7] - 日本在使用锂电池的潜艇等方面拥有世界顶级技术,优势在于自主造船能力 [7] 韩国造船企业情况 - 韩国是仅次于中国的造船大国,可制造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附加值高的船舶,认为造船业在与美国关税谈判中是有效牌 [9] - HD现代重工业4月8日宣布与美国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造船技术领域合作,期待进入美国军舰市场并获最新建造技术 [9] - 韩华海洋2024年收购美国费城造船厂,建立维修和保养军舰体制,日本业界认为可能为出口舰艇,韩国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更灵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