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化气(LPG)
icon
搜索文档
需求疲软、高库存难解 预计LPG市场下跌态势仍将延续
新华财经· 2025-08-18 14:53
价格走势 - 8月国内民用气月均价4359元/吨 醚后碳四月均价4533元/吨 较上月同期进一步回落[1] - 预计8月民用气月均价格4380元/吨 运行区间4330-4450元/吨 醚后碳四4530元/吨 运行区间4450-4560元/吨[6] - 9月市场在供需结构调整及成本端变化下 仍存在下跌可能[7] 民用气市场 - 8月CP价格下调叠加国际原油走弱形成利空 进口码头降价出货冲击市场 夏季需求低迷加剧下行压力[3] - 部分炼厂因供应量偏少有意护市 减缓市场跌势[3] - 民用需求处于传统淡季 高温天气抑制居民用气 "瓶改管"等政策导致燃烧需求逐年萎缩[4] 醚后碳四市场 - 国际原油下跌对下游油品构成利空 但烷基化装置开工负荷率上升带动需求增加[3] - 部分炼厂停工检修导致内部调拨量增长 形成市场支撑[3] - 暑期需求提振有限 新产能释放施压 价格预计先涨后弱[6] 丙烷市场 - 市场均价小幅回落 山东部分企业检修及缩减外放量导致国产资源供应收紧[3] - 进口资源集中到港使供应保持偏宽松状态 需求端下游存在阶段性补货[3] - 化工领域需求小幅增长 为市场提供支撑[3] 供应状况 - 截至8月7日当周液化石油气平均商品量53845吨/日 环比微增0.05% 平均产量81048吨/日[4] - 监测周期内主港码头VLGC到港量71.9万吨 码头到港量及入库量较前期下降[4] - 上半年液化气进口总量1766.81万吨 同比增长1.49% 进口增量主要源于深加工需求[6] 需求状况 - 民用气需求处于传统淡季 燃烧需求呈现逐年萎缩趋势[4] - PDH装置开工率上涨对丙烷需求形成支撑 MTBE装置带动丁烷异构及脱氢装置推动丁烷消费[4] - 6月下旬至7月烯烃深加工表现疲软 烷基化装置消耗量减少2.58万吨 异构化装置减少2.08万吨[5] 库存状况 - 截至7月29日LPG炼厂月末库容率32.18% 较上月末上升1.04个百分点[5] - 截至7月24日主港平均库容率55.50% 较上月末升高3.71个百分点[6] - 炼厂库存延续累库态势 港口库存波动加大面临累库压力[6] 后市展望 - 短期高库存难缓解 "金九"旺季或仅使平衡差小幅缩窄[6] - 8月国际原油价格预计先涨后跌 波动重心下移[6] - 化工消耗成为影响进口量及库存关键因素 高库存对行情形成拖累[6]
中东地缘对LPG影响
2025-06-24 23:3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原油及液化石油气(LPG)市场,包括原油、LPG、碳三(丙烷)、碳四(丁烷)及相关衍生品如汽油、烷基化油、MTBE等[1][3][8] * 公司提及沙特阿美(沙特CP定价发布者)、宁波大榭和镇海炼化等炼厂[9][13][18] 核心观点与论据 **原油市场走势** * 中东地缘政治局势缓和导致地缘政治溢价消退,布伦特原油价格从最高79.4美元/桶回落至66.5~67美元/桶,预计难以重回80美元/桶高位,呈现震荡走弱趋势[1][2][4] * OPEC持续增产,连续三个月每日增产41.1万桶,预计7月初进一步达成增产协议,供应端压力增加[1][4] * 需求端受中美贸易谈判不确定性影响,美国对中国进口关税90天窗口期将于8月12日到期,尚未明确是否延长[4][15] * 特朗普压低油价的言论对市场影响显著,其意外表态常引发市场波动[1][5] **LPG市场与原油联动** * LPG市场与原油价格联动显著,受贸易战和地缘政治缓和影响,价格呈现走弱趋势,未来可能维持疲软状态[1][6][7] * 油价通过碳四价格传导影响LPG市场:原油价格影响汽油价格,进而影响调油料(烷基化和MTBE),这些调油料的上游原料是碳四,最终影响LPG价格[1][8][16] * 近期原油及其衍生品波动加剧,市场更关注由原油到成品油再到醚后碳四的链条变化,而非单纯关注海外CP丙烷期货[1][10] **LPG期货市场表现** * LPG期货价格更多跟随原油价格,而非丙烷需求[3][17] * 碳四在LPG期货市场中的重要性增加,因其可作为交割品,且可能持续成为最便宜可交割品,在定价中起重要作用[3][9][24] * LPG期货近期大幅下跌,7月、8月和9月合约均已跌停,8月合约约为4,250元,整体无止跌企稳迹象,可能继续向前一轮低点靠拢[11][14] * 内外价差逐渐走弱,主要因油价走弱带动LPG期货价格下跌,而海外PDH开工率约70%对碳三CP价格形成支撑[3][20] **供应与库存变化** * 战争期间液化气供应增量来自宁波大榭和镇海炼化等炼厂投产,伴生气(碳三碳四混合物)显著增加供应量,限制价格涨幅[12][13] * 5月13日1%关税生效前到港量较多,之后明显回落,尤其是美国货到港量更低,目前以中东货源为主[22] * 最近几周平均每周到港量约50万吨,低于去年每周65万吨,港口库存从5月13日的320万吨降至270万~280万吨[22] **需求分析** * 居民燃烧需求逐年减弱,主要因天然气管道替代效应及经济不景气导致餐饮行业需求下降[23] * 工业需求中,碳三(丙烷)的PDH需求预计与去年持平或略有增长,但整体不乐观,因乙烷裂解经济性强于丙烷裂解[23] * 碳四下游主要用于MTBE生产及汽油调油料,装置经济性与油价密切相关,近期利润较好时山东地区MTBE开工率单周上浮6~7%,但大方向上因国内成品油过剩、新能源汽车替代等因素,碳四需求偏弱[24] **贸易与运费影响** * 中国进口结构变化导致对中东货源需求增加,2024年中国进口LPG约3,600万吨,其中1,800万吨来自美国,1/3(约1,188万吨)来自伊朗[11][18] * 中东地缘政治局势不稳导致从中东到远东的运费上涨15~20美元,目前85~86美元/吨,处于历史中间位[21] * 贸易战后中国进口商减少从美国进口LPG,每周仅一两船约10万吨,主要依赖中东货源[21] 其他重要内容 * 华东地区民用碳四价格一度跌至4,200元/吨,比民用气低很多,近期醚后碳四报价约为4,750元/吨,仅比宁波民用气高100元[8][11] * 仓单数量超过1万张,处于历史高位[8] * 国内PDH产能为2,400万吨,今年有部分装置投产但面临经济性挑战[23] * 霍尔木兹海峡外停靠25~30艘液化气船,若局势缓和可能进入港口装载货物,使贸易流恢复正常[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