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闪送

搜索文档
县城没有即时零售
36氪· 2025-07-17 20:34
即时零售下沉市场现状 - 一二线城市即时零售竞争激烈,但下沉市场渗透率极低,全国1866个县占国土面积90%、人口52.5%,即时零售渗透率远低于一线城市[3][5] - 下沉市场消费者对即时零售认知不足,00后和95后受访者表示"没听过"、"无感",消费习惯仍以线下为主,注重性价比和人情消费[3][6][8] - 县域即时零售供给端匮乏,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在下沉市场商家覆盖率低,部分县城配送范围仅覆盖20km外的少数商家[5][6] 下沉市场消费行为差异 - 县域消费者对生鲜、餐饮等品类坚持线下购买,认为"肉眼检验新鲜度"和"社交属性"不可替代,平台配送费和高溢价是主要阻力[9][10] -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用户因工作繁忙、区域面积大,高频使用美团闪购、盒马等即时零售平台,而县城用户线上生活日用品消费率极低[7][20] - 春节期间县域即时零售出现短期爆发,茶饮、火锅等品类外卖量同比增2倍以上,但节后消费迅速回落,反映需求依赖返乡人群而非本地居民[19][21] 平台下沉战略与挑战 - 美团2024年三季度财报明确将县域经济列为重点,闪购业务在下沉市场订单量同比增长54%,便利店闪电仓开设1866家,但未披露具体区域分布[17][19] - 平台型即时零售在下沉市场面临商户入驻意愿低的问题,餐饮商家因线下生意饱和、平台抽佣等因素拒绝上线,仅新式茶饮加盟商参与度较高[12][13][15] - 社区团购在部分县域通过"今日下单次日达"模式跑通,但即时零售要求的30分钟履约难以复制,因中小商户缺乏供应链和库存管理能力[12][22][23] 行业生态与商业模式 - 即时零售主要分为平台型(美团闪购、京东秒送)、自营型(盒马、叮咚买菜)、商超O2O(永辉、大润发)和垂类平台(叮当快药),但除社区团购外均难以下沉[10][11] - 县域零售仍由区域性大型商超主导,线上化尝试成本高且效益存疑,独立商超更倾向观望而非大规模投入即时零售[12][16] - 平台在下沉市场依赖大额补贴(如家电、酒水品类),但长期可持续性存疑,县域消费核心仍是极致性价比而非时效[22][23]
外卖大战再掀高潮:“免费奶茶”热搜第一 有商家周六爆单10倍 骑手凌晨送货忙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3 11:25
外卖平台竞争动态 - 美团在7月12日率先发动大规模促销活动,发放大量免费饮品券和食品券,覆盖沪上阿姨、蜜雪冰城、瑞幸咖啡等主流品牌[1] - 美团12日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5亿单,超过上周六同期的1.2亿单[2] - 淘宝闪送和饿了么计划在7月13日发起反击,上周六曾宣布订单数超过8000万单[3] - 京东近期在外卖市场表现低调,存在感较弱[5] 商家运营情况 - 沪上阿姨某门店12日出单量超2000单,远超平时周末的200单左右[2] - 蜜雪冰城某门店12日出单超800单,上周同期为400单,平时周末仅100多单[5] - 茶百道某门店12日出单超600单,塔斯汀汉堡出单超1000单,均远超以往周末[5] - 商家与平台共同承担促销成本,利润较薄但可获得更多流量扶持[2] 骑手收入变化 - 美团骑手7月周末日收入增长111%,超过40万众包骑手日收入逾500元[5] - 部分骑手单日收入超过800元[5] - 尽管部分商品免费,平台给骑手的配送费未减少[5] 行业分析师观点 - 互联网分析师认为美团、淘宝闪购、京东秒送三大平台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形成三赢局面[6] - 即时零售成为新战场,头部平台竞争激进补贴下利润端或将受影响[7] - 尽管外卖业务数据创新高,资本市场仍担忧利润,4月以来港股阿里巴巴跌16.61%、美团跌22.98%、京东跌2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