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运营权

搜索文档
长江和记称邀内地企业加入巴拿马运河港口交易
日经中文网· 2025-07-28 16:07
交易背景与进展 - 长江和记实业宣布延长巴拿马运河周边2个港口出售交易的谈判时间,并透露拟邀请中国内地投资者加入买方财团[1] - 3月与美国贝莱德集团等投资者联盟达成初步协议,以228亿美元出售全球43个港口(含巴拿马2个港口)的实际运营权[1] - 截至7月28日,145天独家磋商期已届满,但公司仍在与财团成员讨论交易细节[1] 地缘政治博弈 - 特朗普政府将长江和记实业视为中国企业,指责"中国控制巴拿马运河",对港口出售表示欢迎但反对中国资本介入[2] - 中国政府对向美国出售港口显示警惕,香港媒体批评长江和记实业"缺乏爱国情怀",交易审查压力增大[2] - 美国众议院特别委员会明确反对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参与港口运营,称其威胁美巴两国安全[2] 中国企业参与动向 - 彭博社报道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正就参与交易磋商,但长江和记实业未公布具体候选企业名单[1][2] - 邀请中国内地策略投资者被解读为缓解中国政府担忧的谈判战术,但可能加剧美国反对立场[1][2] - 香港学者认为中国企业参与无法实质性推动交易,反而可能导致谈判长期化及方案重构[3] 交易潜在影响 - 交易涉及欧洲、中东、非洲等全球43个港口运营权,中国企业参与或引发特朗普政府对其他地区的连锁警惕[3] - 美国智库CSIS指出中国已参与中南美37个港口项目,从融资到运营存在不同层级的介入[2] - 行业专家预测谈判需根本性重构方案,因中美立场对立使交易复杂性远超商业范畴[3]
巴拿马港口案新进展:中国在关税战中对美国提要求,中企要入股
搜狐财经· 2025-07-18 14:10
巴拿马港口交易背景 - 香港长和集团计划将旗下43个海外港口资产(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 [5] - 中国政府要求国企中远海运(COSCO)必须入股该交易,否则将采取措施阻止 [1][5] - 巴拿马运河承担全球6%海运贸易量,其中中国商船货运量占比达21% [5] 交易的战略意义 - 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科隆港和巴尔博亚港)拥有至2047年的特许经营权,是控制运河物流的关键节点 [5] - 美国财团收购意图被解读为"以商业手段强化对战略航道的控制" [7] - 中国约22.7%进出口货物依赖巴拿马运河,担忧美国控制后可能对中国商船实施隐性限制 [9] 中方的战略布局 - 中远海运目前在拉美已布局秘鲁钱凯港等关键节点,入股巴拿马港口可形成"东西合围"物流网络 [7] - 中远海运全球运营39个港口375个泊位,入股将强化中国在拉美物流节点 [12] - 秘鲁钱凯港建成后使海运时间缩短10天,物流成本降低20%以上,巴拿马港口加入将进一步优化中拉贸易路线 [15] 交易各方博弈 - 长和集团作为香港上市公司,其出售决策本属商业行为,但涉及战略要地触发中美地缘政治博弈 [9] - 巴拿马政府审计部门质疑长和集团续约港口合同时存在违规,可能要求重新招标运营权 [19] - 中国通过反垄断调查等手段迫使长和集团表态"交易必须合规",为中远入股争取谈判空间 [19] 潜在影响 - 中远入股将打破美国对巴拿马运河潜在控制,确保"一带一路"物流通道安全 [21] - 整合长和全球港口网络(覆盖23国43个码头)可构建横跨太平洋、大西洋的运输体系 [21] - 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与地中海航运公司(MSC)在欧洲、东南亚港口展开合作 [21] - 巴西、秘鲁推进的"两洋铁路"项目若与中远港口网络结合,可能改变全球贸易格局 [23]
关于“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一事的5个认识:变卖码头无异于向对手递刀
搜狐财经· 2025-03-29 17:27
文章核心观点 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一事引发广泛关注,相关报道指出该交易不符合商业逻辑、涉及重大国家利益,是短视行为,会使中国航运贸易受制于美,长和应从国家利益角度慎重处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依法审查 [2][3][8] 分组1:交易情况 - 3月4日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公告拟向美国贝莱德牵头财团出售旗下和记港口集团80%资产,涉及23个国家43个港口及配套物流网络,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 [2] 分组2:交易不合理性 - 长和港口交易不符合商业逻辑,未采用全球招标价高者得方式,贝莱德出价仅为相关港口EBITDA约13倍,远低于国外近期港口交易估值 [3] 分组3:交易影响 - 港口运营是关键基础设施,此次交易涉及重大国家利益,和黄港口海外码头大多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无视国家利益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 [4] - 企业在美国胁迫下出卖港口运营权是短视行为,会助长霸权主义气焰,带来更多矛盾冲突 [5] - 巴拿马运河被“美国化”“政治化”后,美国会用于政治目的,贝莱德可能配合打压中国,使中国航运贸易受限,海外发展利益被蚕食 [6] 分组4:启示与监管 - 长和作为香港特区企业应从国家利益、民族大义角度慎重处理交易,香港企业做决定要兼顾商业与国家利益,可学习华为和抖音等企业 [7][8] - 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称将依法审查该交易,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2][8]
李嘉诚一次性抛售43个港口,为什么要卖给贝莱德集团?
创业邦· 2025-03-06 18:05
文章核心观点 李嘉诚一次性抛售43个港口给贝莱德集团是资产大撤退,虽运营权还有22年,但因美国压力、高价诱惑、难有接盘方及关税战影响,选择高位套现获利退出,且海外港口在其手中只有商业价值无战略价值 [1][2][3][4][5][7] 分组1:抛售港口情况 - 李嘉诚将43个港口全部打包卖给美帝第一资本集团贝莱德集团 [1] 分组2:抛售港口原因 - 特朗普要夺回巴拿马控制权,巴拿马政府对抗不了美国,可能收回李嘉诚运营权 [2] - 贝莱德集团出资22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657亿),现金收入超180亿美元,高价套现狂揽1378亿,交易稳赚不赔 [3] - 港口太贵一般公司买不起,买得起的也不敢接盘,怕被美国施压驱逐损失惨重 [4] - 特朗普上台打关税战,逆全球化损害全球贸易,港口生意依赖贸易全球化,提前甩卖可高位套现 [4] 分组3:港口价值分析 - 港口所有权属当地,李嘉诚只是承租运营方“二房东”,无控制权,海外港口无战略价值只有商业价值 [5][7] - 贝莱德集团买走运营权结合美军保护可拿下巴拿马运河控制权,这才有战略价值 [6] 分组4:港口原有情况 - 李嘉诚1997年拿下巴拿马运河“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两个港口运营权,每年赚140亿,2021年续约至2047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