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
搜索文档
 长和集团对抗审查,3连警告都没停手!红颜再度出手,想扳回一城
 搜狐财经· 2025-10-23 19:35
 李嘉诚出售港口资产交易 - 长和集团计划将旗下43个重要港口的经营权出售给由美国财团和意大利财团组成的买方 [7][9] - 交易标的包括能够控制巴拿马运河的几个关键港口 巴拿马运河是全球重要的贸易枢纽和中国进入美洲市场的重要通道 [7] - 交易结构采取拆解方式 将港口资产分为两部分分别出售给美国和意大利财团 以试图规避国家审查 [9]   交易的战略影响与市场反应 - 该交易被认为可能对中国的航运事业和战略布局构成重大威胁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批评 [7] - 市场观点认为该举动在当前中美贸易战背景下 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并被视为"出卖国家利益" [4][7] - 交易动机被解读为李嘉诚看中贸易战中的商业机会或向美国"示好" 个人商业利益高于国家战略利益 [8]   监管审查与公司应对 - 国家监管部门已介入并对交易进行调查 并已三次发出明确警告 强调不得规避反垄断审查 [4][12] - 长和集团并未停止交易 而是继续推进计划 试图通过"打太极"方式应对监管 [12] - 公司通过关键人物周凯旋进行公关应对 但采取的公益捐赠策略未能有效扭转公众看法 [14][16]   公司整体战略动向 - 长和集团近期动作包括大规模的资产重组 尤其是电信业务的拆分 显示其正在为全球经济变化做准备 [20] - 公司战略被解读为通过将资产转移至其他地区 为可能的贸易风险做准备 [20] - 从纯粹的商业角度看 港口出售交易为长和集团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18]
 巴铁送美稀土藏深意!美盯8万亿矿产开发,中国核心技术要把牢
 搜狐财经· 2025-10-20 13:44
回顾过去,中国曾大力援助坦桑尼亚,尤其是在上世纪70年代,帮助建成了坦赞铁路。那时中国投入了 巨额资金和大量人力,许多人在当地牺牲,两国关系一度被称为"全天候友好"。然而,随着坦桑尼亚开 始在矿产开发和港口建设等领域引入欧洲和土耳其的企业,中国企业的合作条件逐渐变得更加苛刻。例 如,在某铜矿项目中,原本倾向于中国企业的合作,最后因为欧洲企业承诺更高的投资回报而改变。坦 桑尼亚并不是"忘恩负义",而是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最近,美国白宫发生了一件引人关注的事情:巴基斯坦陆军元帅阿西姆·穆尼尔向美国总统特朗普送去 了一批稀土矿物样品。这看似不大的一件事,却透露出许多深层次的信息。要知道,巴基斯坦拥有价值 约8万亿美元的矿产和黄金资源,而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向巴基斯坦的矿产行业投资,甚至包括巴里克黄 金项目在内的合作选项。 美国与其盟友虽然不缺稀土矿石,但缺乏完善的稀土产业链和提纯工艺。巴基斯坦陆军元帅为特朗普带 来稀土矿石的举动,显然引发了一些猜测。有声音担心,巴基斯坦的军工技术是否会通过军方流入美 国,这样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毕竟,一旦核心技术外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常有人说"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这话 ...
 普京:恢复与美国的全面关系符合俄罗斯国家利益
 央视新闻· 2025-10-03 00:39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当地时间10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智库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第22届年会上发表讲话。 普京表示,恢复与美国的全面关系符合俄罗斯国家利益。本届美国政府直言不讳地表明自身利益,有时 甚至显得直来直往,但至少摒弃了虚伪——他们始终将本国利益置于首位,这是理性的选择。俄罗斯同 样保留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行动的权利。 ...
 李在明警告:若按美国要求投资3500亿美元,会重现97年金融危机
 搜狐财经· 2025-09-23 13:52
 中美关系对韩国经济的影响 - 韩国国内出现反华浪潮 李在明强调与中国保持合作对韩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3] - 美韩关税谈判中美国出尔反尔 要求重新谈判3500亿美元投资协议[3] - 李在明坚持执行原协议 反对美国单方面变更条款的做法[3]   美韩投资协议分歧 - 投资方式存在争议 韩国主张通过金融机构担保等间接方式 美国要求直接现金注资[6] - 投资领域方向对立 韩国希望聚焦本国优势产业如造船和半导体 美国要求完全掌控投资方向[7] - 利润分配比例悬殊 美国要求成本回收前五五分成 回收后美国取90%韩国仅得10%[7]   韩国经济风险与立场 - 李在明警告接受美方条件可能导致韩国重蹈1997年金融危机覆辙[7] - 韩国外汇储备约4100亿美元 经济规模与日本不同 无法照搬5500亿美元投资条款[7] - 李在明坚持成本回收后韩国至少获得30%收益 维护国家经济利益[7]   谈判僵局与潜在后果 - 美韩谈判陷入拉锯战 已持续半年之久[11] - 若接受美方条件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并面临弹劾风险[9] - 若拒绝美方要求将遭受美国30-50%高关税报复[11]
 泰国总理阿努廷:暂无计划重开泰柬边境口岸
 中国新闻网· 2025-09-14 08:54
 边境政策 - 泰国政府暂无重开泰柬边境口岸的计划 一切以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为首要考量[1] - 开放边境需确保无武装对峙或冲突风险 未来将推动边境排雷与撤除武装工作[1] - 涉及领土问题不存在让步空间 威胁人民安全的事项不被允许[1]   政府行动 - 总理表示将通过谈判、军事部署与灵活施策相结合的方式追求和平[1] - 总理强调会亲自到一线倾听民意 延续其担任卫生部长、内政部长期间的工作风格[1]
 果然一点面子都不给,特朗普等来了一个坏消息,印度做出的决定,让美国人着急又无奈
 搜狐财经· 2025-09-01 10:43
 美印关税与能源贸易博弈 - 美国对印度加征25%关税 涉及纺织服装 珠宝首饰 虾类 地毯 家具等支柱产业 直接压缩利润空间并威胁数十万就业岗位[3] - 印度未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计划9月进口量比8月增加10%至20% 相当于日均增购15万至30万桶[1] - 印度能源进口来源国从27个扩展至40个 战略储备可维持74天 炼油厂具备消化多种原油的能力[3]   印度能源进口结构与经济考量 - 俄罗斯石油满足印度约40%的石油需求 日均进口量达150万桶 占全球供应量的1.5%[5] - 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炼油厂产能受损 俄罗斯降价促销 9月乌拉尔原油较布伦特原油每桶折扣扩大至2-3美元 较8月1.5美元折扣进一步增加[3] - 印度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占比46% 同时增加从美国 加拿大 哥伦比亚等多元渠道进口 2025年前4个月自美进口原油631万吨(同比增长66.7%)占总进口量7%[5]   印度战略应对与产业影响 - 印度政府通过减免原材料进口关税 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 优先保护国内农民和小企业利益应对关税冲击[3] - 外交层面明确以国家利益为核心 能源采购决策不受外部压力影响[7] - 高关税导致印度出口产业面临市场份额缩水和供应链断裂风险 但政府未调整能源战略[3][7]
 不顾美国关税威胁,印度决定:将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凤凰网· 2025-08-21 15:13
 俄罗斯石油供应计划   - 俄罗斯驻新德里大使馆官员表示将继续向印度供应石油,尽管美国发出警告 [1]   - 俄罗斯驻印度大使馆公使Roman Babushkin确认印度的石油进口量将保持不变 [2]   - 印度驻俄罗斯大使Vinay Kumar强调新德里将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以维护国家利益 [2]     印度石油进口数据   - 俄罗斯石油占印度进口总量的35%,而俄乌冲突前仅为0.2% [1]   - 俄罗斯对印度买家给予5%至7%的折扣,并提供特殊供应机制 [3]     美印贸易冲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总关税水平达50%,8月27日生效 [1]   - 印度外交部批评美国决定"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将采取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1]     俄印能源合作扩展   - 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丹尼斯·曼图罗夫表示可向印度供应液化天然气,并期待扩大核能合作 [2]   - 俄罗斯继续向印度运送原油、石油产品、动力煤和炼焦煤 [2]     印度能源安全立场   - 印度政府强调购买俄罗斯石油关乎国家安全、经济与能源利益,特别是14亿人的能源需求 [2]   - 印度将基于经济利益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不会因美国压力更换供应商 [2][3]
 美国放了印度鸽子?加征50%高关税后,印度又迎来一“不好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8-18 13:08
 印度面临的双重关税打击   - 印度被美国加征25%关税后,又因购买俄罗斯能源被追加25%关税,总关税高达50% [1]   - 印度农业和钢铝产业等关键领域面临巨大压力,政府难以妥协 [3]   - 印度原计划在8月与美国贸易代表团谈判,但谈判破裂且代表团取消访问 [3][8]     印度经济与产业的脆弱性   - 印度人口庞大但消费能力较弱,无法为美国提供足够支持 [11]   - 印度制造业能力远不如中国,无法取代中国产业链地位 [11]   - 印度通过转口俄罗斯能源赚取利润,影响美国页岩油销售 [11]     印度外交策略的调整   - 印度在被美国"抛弃"后转向与中国靠近,计划参加"上合组织峰会" [11]   - 中国外交部长三年来首次访问印度,显示双边关系改善 [11]   - 印度两个月前因中巴军事合作与中国关系紧张,但态度迅速转变 [13]     印度未来的战略方向   - 印度需摆脱对美国依赖,转向"向东看"战略,集中精力发展本土产业 [16]   - 印度应利用"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组织"平台弥补与美国合作损失 [19]   - 印度对中国的依赖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因美国态度变化而再次转向 [19]     国际博弈中的印度地位   - 美国对印度的强硬态度反映印度在国际博弈中的实力不足 [21]   - 印度的脆弱性成为美国持续施压的根本原因 [21]
 美国警告中国别买俄罗斯石油,中国如何应对?
 搜狐财经· 2025-08-03 15:49
 国际石油贸易与地缘政治   - 美国警告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威胁加征关税 [3]   - 欧盟同样对中国发出警告要求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 [3]   -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拒绝外部干涉石油贸易决策 [3]     中国石油战略布局   - 中国需基于国家利益自主决定石油进口来源包括俄罗斯 [3]   - 石油进口战略需兼顾需求安全与地缘政治风险 [3]   - 大宗商品进口需多元化布局以应对欧美潜在制裁 [3]     中美欧三方博弈   - 欧美试图通过长臂管辖削弱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 [3]   - 中国认为欧美行为属于霸权行径需强硬应对 [3]   - 中美在能源领域的对抗被视为长期战略较量 [3]     供应链安全措施   - 中国需强化石油矿石粮食等关键物资的进口韧性 [3]   - 提前制定预案防范欧美贸易讹诈风险 [3]
 贝森特当面警告,拟对华最高征税500%!俄罗斯石油,真的不能再买了?
 搜狐财经· 2025-07-31 11:14
 中美经贸谈判与关税政策 - 美国财长警告中国若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将面临500%惩罚性关税 [1][4] - 美方与欧盟日本达成的贸易协议关税仅为15% 形成明显双标逻辑 [1] - 美国依据《2024年俄罗斯能源制裁强化法案》对购买俄油国家征收高额关税 [4]   能源贸易与市场动态 - 中国每日进口约200万桶俄罗斯石油 [4] - 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量几乎归零 同期俄油进口量增加35% [4] - 中俄能源贸易启动第三方中转方案保障供给稳定性 [6]   地缘政治与战略博弈 - 美国战略目标包括切断中俄能源纽带并推动中国购买美国能源 [4] - 中俄合作推进本币结算逐步脱离美元体系 [6] - 德国工商大会明确表示不会跟随美国对中国的制裁 [8]   产业与经济影响 - 美国汽车行业警告高关税可能导致裁员潮 [6] - 共和党内部分歧包括担忧500%关税使沃尔玛货架缺货 [6] - 军工集团对稀土供应可能断供表示担忧 [6]   科技与芯片竞争 - 美国试图通过控制芯片出口抑制中国技术发展 [8] - 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