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种功能玻璃
icon
搜索文档
探寻玻璃产业系统性重构阶段的转型之路
期货日报· 2025-10-09 07:40
政策导向与行业转型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推动玻璃行业从“单一控产”迈向“多维优化”的系统性重构阶段 [1] - 政策治理逻辑重构,核心从“去产量”转向“去低值”,明确“严禁新增平板玻璃产能,新建项目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并综合运用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标准划清红线 [2] - 政策目标为“总量严控、结构优化”,鼓励骨干企业联合社会资本设立绿色低碳转型基金,对光伏玻璃等新兴领域从“项目管控”转向“规划引导”,核心目标是提升行业整体盈利水平 [2] 细分领域现状与挑战 - 浮法玻璃受房地产市场下行拖累,需求持续萎缩,2025年1—8月全国平板玻璃产量为6.48亿重量箱,同比下降4.5%,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7%导致玻璃需求减少6%~8% [3][8] - 光伏玻璃投资过热导致新增产能过剩,2025年前三季度新点火8条大线,日熔量净增5000吨,但行业毛利率仅5%~8%,自2024年起全行业陷入亏损 [3][8] - 电子玻璃高端产能短缺,折叠屏、车载显示推动超薄玻璃(UTG)需求年增30%,但高端自给率仅60%,三成市场被日美欧企业占据,UTG日熔量仅800吨 [3][9] 产能与能效标准 - 依据《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800吨/日以上产线能耗基准为12千克标准煤/重量箱,500~800吨/日产线能耗基准为13.5千克标准煤/重量箱 [4] - 截至2020年年底,仍有8%的平板玻璃产能(折合日熔量1.6万吨)低于能效基准,这部分产能将成为未来淘汰重点 [4] - 浮法玻璃中15%的煤制气与15%的石油焦燃料正逐步被天然气替代,但清洁能源改造可能引发企业成本上升与短期供应波动 [4] 供需关系与市场压力 - 行业在产日熔量从2024年高点17.62万吨降至当前16.13万吨,供应端对市场的压力有限,但需求端疲软制约显著,终端采购与刚需消耗受限加剧供需错配 [5] - 玻璃产业存在“结构失衡”与“供给错配”,表现为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市场集中度低、同质化竞争激烈,以及产业链上游原料受制约、下游深加工环节发展滞后 [6] - 产品销售半径受限,国内外市场联动不足,难以通过外部需求缓解内部过剩压力,产业链整体抗风险能力薄弱 [6] 高端领域发展与资本流向 - 2025年玻璃行业新增产能明显向高技术、高增长预期的细分领域倾斜,光伏玻璃、新能源与高端特种玻璃、节能建筑玻璃成为三大高端赛道 [7] - 光伏玻璃受益于全球及中国“双碳”战略,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达596GW(其中国内为215G~255GW) [7][8] - 普通浮法玻璃领域已无净增产能,国家“产能置换”政策要求新建产线必须先淘汰同等甚至更多的落后产能 [7] 企业转型实践与路径 - 传统玻璃企业巨头加速跨界布局,旗滨集团2025年一季度营收34.84亿元,净利润4.7亿元,在光伏玻璃领域拓展初见成效 [11] - 企业转型路径包括技术上推广一窑多线技术以降低能耗,产品上聚焦超白玻璃、TCO光伏背板等高端品类(毛利率25%~40%),布局上向华南地区、东南亚转移 [11] - 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在高端产能占比、清洁能源比率、风险管理覆盖率上,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与期货工具运用展现出更强抗风险能力 [14] 期货市场的作用与创新 - 玻璃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引导企业收缩产量,套期保值帮助企业在价格反弹窗口期锁定利润,参与套期保值的企业亏损面较未参与企业低23个百分点 [12][13] - “交割库+银行”模式下的标准仓单质押融资利率较传统贷款低120BP,为企业技改提供了低成本资金 [12] - 针对高端玻璃产品差异,企业可通过“生产成本与关联产品利润套保”间接保障运营,例如卖出玻璃期货、买入纯碱期货以锁定“玻璃—纯碱”生产利润 [13] 行业未来展望与结构预测 - 预计浮法玻璃占比将从65%降至55%,光伏、电子等高端品类占比将升至30%,华北产能占比下降8个百分点,华南、西南及东南亚成为新增长极 [13] - 超薄玻璃、TCO导电玻璃等五大高端品类将成为利润主体,头部企业吨利润有望稳定在较高水平 [13] - 行业必须构建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为支柱的新型发展范式,绿色化是未来竞争的“入场券”,需推进“煤改气”并探索氢能燃烧等低碳技术 [18][19]
戈碧迦(835438):半导体布局已见成效,特种玻璃亟待启航
东吴证券· 2025-08-24 16:54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半导体布局已见成效,特种玻璃业务亟待启航[1] - 光学玻璃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7.19%,毛利率提升4.63个百分点至23.74%[7] - 特种功能玻璃毛利率出现较大下滑,纳米微晶玻璃出货量同比下降[7] - 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和对外投资加强半导体产业链布局,已取得技术突破并通过部分知名半导体厂商验证[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73.80%,估值有望大幅下降[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631.33百万元(同比增长11.50%),2026年832.19百万元(同比增长31.81%),2027年1,204.23百万元(同比增长44.71%)[1][7]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74.13百万元(同比增长5.52%),2026年127.19百万元(同比增长71.58%),2027年233.14百万元(同比增长83.30%)[1][7] - 预计2025年EPS 0.51元/股,2026年0.88元/股,2027年1.61元/股[1][7]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 87.80倍,2026年51.17倍,2027年27.92倍[1][7] 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下降22.06%),归母净利润1239万元(同比下降74.13%)[7] - 光学玻璃产品营收2.06亿元(同比增长17.19%),毛利率23.74%[7] - 研发费用2384万元,累计取得77项专利(40项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7] 战略布局 - 设立全资子公司戈碧迦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元人民币[7] - 对熠铎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股权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加强半导体产业链合作[7] - 低介电常数玻璃纤维产品研发取得进展,开始筹建生产线[7]
北证50创新高,拆解8月内北交所翻倍股成长和业绩的密码
新京报· 2025-08-22 15:33
北证50指数表现 - 北证50指数于2025年8月19日盘中最高触及1637.50点,首次突破1600点整数关口 [1] - 截至2025年8月19日,北证50指数在8月内累计涨幅达12.21% [1] 个股涨幅表现 - 北交所上市公司戈碧迦(835438.BJ)8月内涨幅达152.00%,位列A股市场涨幅榜第二 [1][2] - 北交所上市公司海能技术(430476.BJ)8月内涨幅达100.11%,位列A股市场涨幅榜第六 [1][2] - A股市场8月涨幅前十个股包括赛诺医疗(194.39%)、申联生物(117.82%)、华胜天成(108.33%)等 [2] 海能技术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36亿元,同比增长34.87% [3] - 归母净利润547.15万元,同比增长139.03%,实现扭亏为盈 [3] - 毛利率达75.45%,科学仪器-有机元素分析系列产品营收0.46亿元,占总收入超30% [3][5] - 产品线包括科学仪器-样品处理系列(营收2687.68万元,同比增43.34%)、色谱光谱系列(营收2949.99万元,同比增61.71%)等 [5] - 为齐鲁制药、哈药集团等药企提供仪器产品与服务 [5] 海能技术战略布局 - 布局开发基于国产"鸿蒙系统"的仪器操控系统,2025年6月已在TANK系列部分型号测试 [6] - 计划年内完成该型号国产软件系统上线,后续推广至其他产品 [6] - 股价于8月19日创历史新高46.98元,成交额11.22亿元 [7] - 8月13日至15日股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44.17% [9] 戈碧迦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光学玻璃及特种功能玻璃研发制造,产品应用于安防监控、消费电子、车载镜头等领域 [10] - 2024年总营收5.66亿元,光学玻璃产品占比66% [10] - 特种功能玻璃产品收入同比下降67.63% [10][11] - 纳米微晶玻璃产品用于抗跌耐摔手机盖板,消费电子领域为重点发展方向 [10][12] 戈碧迦客户与市场 - 前十大客户为比亚迪集团、上海汽车集团等终端企业的供应商 [11] - 特种功能玻璃产品客户包括某手机品牌(因保密未披露名称)及医疗机构 [11] - 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1.24亿元,同比下降33.37%;归母净利润878.24万元,同比下降73.21% [12] 行业与市场动态 - 戈碧迦所属"材料—容器与包装—金属与玻璃容器"行业近一年涨幅居前,多只个股涨幅超50% [13] - 8月1日至6日股东秭归紫昕集团减持280万股(占总股本1.94%),减持金额6095.34万元 [13] - 8月15日至18日戈碧迦股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44.5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