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化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电镐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规模、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趋势研判:电镐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3亿元,国产品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7 09:31
电镐行业定义及分类 - 电镐是建筑、装饰、矿山、道路等行业常见的开凿设备,以串励电机为动力,利用活塞吸排气带动撞锤产生冲击力 [2] - 按动力源可分为有线电镐和无绳电镐,按功率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按技术原理分为气动、电磁、液压电镐,按层级分为工业级、专业级、消费级 [3] - 安全标准需符合GB3883.1-2008和GB3883.7-2012 [2] 电镐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电镐产量952万台(同比增182万台),产值62.2亿元(增12.1亿元),市场规模65.9亿元(增12.3亿元) [5] - 2024年中国电镐产量674万台(增133万台),产值37.8亿元(增7.8亿元),市场规模11.5亿元(增2亿元) [7] - 2025年全球产量预计1103万台,中国产量预计770万台 [5][7] 电镐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金属材料(钢材、铝合金、铜)、塑料、电池材料及电机、冲击机构等核心零部件 [9] - 中游为研发制造,下游应用于建筑工程、家装、矿山开采、应急救援等领域 [9] - 高端技术由国际品牌主导,国内产业链完整但需突破 [9] 电镐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博世、喜利得、史丹利百得、牧田)占据高端市场,博世全球份额约13% [13][14] - 国内品牌(东成、恒友、聚杰等)主攻专业级和通用级市场,东成在越南/墨西哥建研发中心加速国际化 [13] - 锐奇股份、巨星科技等上市公司产品覆盖电镐及相关电动工具 [14] 电镐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创新,锂电化、智能化、服务化为三大核心方向 [15] - 国产品牌技术突破推动市场格局重构,逐步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13]
增超800%!空调在东北,卖爆了!
第一财经· 2025-07-11 09:51
东北等地学校空调采购需求激增 - 哈尔滨工程大学拟斥资1849.85万元采购7000多台空调,单价约1800元/台(1P/1.5P一级能效)[1][4] - 黑龙江省线下空调销售额两周同比分别增长817.68%和438%,吉林省增长128.76%和788.4%[1] - 京东数据显示东北地区空调成交额同比增长超7倍,黑龙江、吉林、辽宁进入成交TOP 10[3] 空调企业销售与应对措施 - 美的空调在黑龙江和吉林销量同比增长近4倍,调派超150组跨区域工程师支援安装[4] - 海信空调中标西安高校11000套、临沂高校2500套等项目,东北销量同比增长500%以上[4] - 海尔空调表示武汉、长沙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教育系统采购需求显著增长[4] 校园空调市场驱动因素 - 东北等地高温打破30年纪录(如哈尔滨36℃),学生暑期留校比例增加[3][5] - 东北学校空调覆盖率低(广东、上海超80%),政府将空调纳入改造范围[5] - 成都等地政策要求新建学校空调设施与建筑"三同步",高校将空调作为招生亮点[5] 校园空调采购新趋势 - 采购价格上限下调,部分省份对一级能效设备提供30%补贴[8] - 强制要求国标一级能效、绿色认证,宿舍需具备远程集中控制功能[8][9] - 维保年限提升至6-10年,要求24小时响应及旧机环保拆解服务[9] 行业挑战与未来展望 - 招标周期短导致工期压缩,部分项目因预算脱节废标[9] - 教育领域被视为重要增量场景,预计节能低碳、智能技术将成为采购门槛[10] - 招标中价格竞争激烈,腰部品牌可能通过低价中标高能效产品[10]
徐工“巨无霸”远征全球
新华日报· 2025-05-23 07:23
公司动态 - 第七届徐工国际客户节盛大开幕,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余名客商参与,创历届最高纪录 [1] - 16台"巨无霸"起重机发往乌兹别克斯坦、沙特、荷兰、巴西等多个国家,产品包括全地面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和履带起重机等 [1] - 公司拥有起臂安全控制等10余项核心技术,产品代表行业世界领先水平,如超起风电最大臂长206米的履带起重机 [1] - 公司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德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全球研发中心和50多家海外子公司 [2] - 公司连续5年营业规模超千亿元,国际化收入占比超过46% [2] - 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唯一连续6年入围"世界品牌500强"的企业 [2] 行业趋势 - 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规模超1500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20%以上 [3] - 集群自主可控率超91%,国际化收入占比42% [3] - 今年前4月,徐州工程机械行业重点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幅近18% [3] - 行业正加速迈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和自主化 [3] - 行业探索"新能源+工程机械""人工智能+工程机械""制造服务+工程机械"等发展路径 [3] - 力争全年集群规模增长5%以上,国际化收入占比超过45% [3]
徐工机械(000425) - 2025年5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9 17:50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916.60 亿元,归母净利润 59.76 亿元、同比增长 12.2%,扣非净利润 57.62 亿元,同比增长 28.14%,毛利率 22.55%、提升 1.75 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 6.53%、同比提升 0.89 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57.2 亿元、同比增长 60.18%,资产负债率下降 2.07 个百分点 [2] - 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68.15 亿元、同比增长 10.92%,归母净利润 20.22 亿元、同比增长 26.37%,扣非净利润 20.07 亿元,同比增长 36.88%,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8.26 亿元,同比增长 257.23% [4] - 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海外超过 24%,国内 20.5% [10] 互动交流情况 语音互动交流 - 2024 年度在美收入不足公司营业收入的 1%,国际化收入占比 46%,预计出口市场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4] - 以智改数转网联“一号工程”为核心,加大企业数字化、生产智能化转型力度,强化全球化产能布局等 [4] - 营销网络覆盖全球 190 余个国家和地区,预计海外市场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出口收入能保持较好增长 [4][5] - 通过稳价格、降成本、调整产品等结构提升毛利率,预期 2025 年及未来保持每年增长 [5] - 矿业机械国内第一、世界前五,将整合产业板块,成为全球露天矿山装备主流竞争者 [6] - 未来三年(2025 - 2027 年度),每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含股份回购注销)不低于当年实现可供分配利润的 40% [6] - 认为行业内销已现复苏迹象,国内行业将逐步迎来上行周期 [6] 文字互动交流 - 工程机械行业成熟度较高、局部区域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呈现强者恒强态势 [7] - 2025 年 4 月 26 日董事会审议通过拟以自有资金回购不低于 3 亿元公司股票用于注销,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自通过之日起不超十二个月完成回购 [7][8] - 行业将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全球化特点 [8] - 预计 2025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 10% [8] - 起重机械等多种产品市占率居全球前列,挖掘机位居全球第六、国内第二,装载机跃居国内第一、新能源装载机全球第一 [8] - 建立外汇风险管理系统,完善制度,提升外汇管理效能对冲汇率风险 [9] - 竞争力体现在产业结构均衡、技术创新等六个方面 [9] -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80 元(含税),现金分红约 21.27 元,同时开展不低于 3 亿元股份回购并注销 [10] - 认为工程机械是朝阳产业,国内基础坚实,国际和高端市场规模可观 [10] - 2020 年 6 月成立农机公司,目前已实现 28 款主销机型批量生产和销售,近几年收入均实现翻倍增长 [10] - 2024 年电动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长 141% [10]
陆川:聚势开新篇 转型拓新局 实干创新绩——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工程机械产业新力量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5-16 11:01
行业周期与市场趋势 - 工程机械行业预计2025年进入上行周期,国内市场周期性向好,8~10年为一个完整周期,2021年下半年进入下行周期后目前面临新一轮上行[4] - 挖掘机、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等主要设备使用寿命约8年,2025年将迎来集中替换周期[4] - 出口市场持续高增长,形成产品出口、海外建厂、跨国并购和全球协同研发"四位一体"的国际化模式,有效对冲国内市场下行风险[4] - 新能源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装载机新能源渗透率从2021年不足1%增至2025年预计突破30%[7] - 行业结构转型显著,挖掘机下游地产占比从峰值40%降至20%,市政及农村需求占比提升至40%[7] 政策驱动因素 - 2024年9月以来国家密集出台稳增长政策,专项债与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投向"两重两新"项目(交通、能源、水利、城市更新)[5] - 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推进将释放更多基建项目资金空间,形成从财政改善到设备增量的传导链条[5] - 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投资增长、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国际经贸合作,强化制造强国战略[6] 行业转型升级方向 - 行业加速推进"五化"转型:高端化(超级工程驱动大型设备需求)、智能化(AI/物联网技术应用)、绿色化(双碳目标下新能源设备占比提升)、服务化(全生命周期竞争)、国际化(高质量出海)[9][10] - 技术升级推动市场重构,智能化、自动化、远程化产品成为主流,新能源设备渗透率三年增长30倍[7][9] - 国际化发展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全球化跃升,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全球供应链能力[10][14] 全球竞争格局 -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已跃升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完成从欧美主导机械化、日本精益化到中国规模化的产业转移[11] - 行业需突破关键零部件"有而不优"现状,加强高端零部件核心技术攻关以提升供应链韧性[14] 行业发展倡议 - 共建高质量发展生态,破解"内卷式"竞争,加强行业协同交流[13] - 加速攻关核心技术,构筑产业链安全能力,实现从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输出的转变[14]
大连重工(002204) - 002204大连重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21:42
公司业务情况 - 物料搬运板块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约56.1%,因前期个别单项产品毛利率较高,2024年相关产品毛利率下降5.3个百分点,目前订单充足 [2][3] - 新能源设备板块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约35.4%,因行业竞争激烈,毛利率同比下降4.3%,2025年订单充足,产能预计提升 [4] - 冶金设备板块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0.7%,毛利率提升0.53个百分点,后续将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深挖降本空间 [4][5] - 核心零部件板块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3.6%,船用曲轴毛利率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后续将提升产品质量和产能 [5][6] - 工程总包板块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29.6%,毛利率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将坚持国际化战略拓展市场 [6] 在手订单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订货51.4亿元,同比增长11.02%,新能源设备和港口机械需求稳定,冶金、焦化需求不足 [6] - 物料搬运板块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订货同比下降22% [7] - 新能源设备板块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订货同比增长17.4% [7] - 冶金设备板块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订货下降6.8%,2025年1月中国粗钢产量8190万吨,同比减少5.6% [7] 风电相关情况 - 2024年生产铸件21万吨,2025年计划生产铸件同比增长20%以上,后续产能逐步释放 [8] - 2025年一季度风电齿轮箱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显著,预计2025年风电装机布局加速,出产风电齿轮箱将提升 [8] 排产和出货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排产和出货依据年初计划稳步推进,同比增长10%左右 [8] 深海科技产品情况 - 具备大型船用曲轴和单点系泊等产品供货能力,2024年出产曲轴187段,无单点系泊系统出货 [8] - 掌握国际高端船用曲轴生产技术,产品范围覆盖多种型号,累计出产曲轴1300余支 [9] - 承接多个单点系泊系统总包制造,承担多项专项研究课题,自主设计研发关键核心配套设备,部分完成样机制造与实验验证并获船级社认证 [9] 降本增效和企业改革情况 降本增效进展 - 壮大经营规模,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客户”“经营市场”转变,国际化订货加速增长 [9] - 锚定客户需求,推进集成供应链变革和精益管理变革,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精品项目 [10] - 强化创新引领,聚焦“五化”战略,建立精准研发投入机制,实现核心技术突破、申请专利和新增标准 [10] - 加快转型升级,推进数智化转型变革,实现智能制造场景应用,目标分子公司达到相关标准 [11] - 坚持“两效”优先,深化降本增效机制和目标成本管理,压减非增值支出 [11] 企业改革和未来展望 - 推进“质量上上”三年行动、精益管理专项行动、集成供应链变革、IPD集成产品研发变革、数智化转型变革和组织变革 [12][13][14] - 未来将落实国家战略规划,围绕“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客户、核心竞争力”,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 [14] 其他情况 - 海外市场产品利润水平较高,因用户对产品标准要求更高,设计、生产周期更长 [14] -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海域使用权和软件 [14] - 下游客户分布在冶金、港口等领域,不同产品发货到确认收入时间周期不同,2024年前五大客户订货占比23%,集中在能源、港口和矿山行业 [14][16] - 高管薪酬结构包含年度薪酬和中长期激励,年度薪酬与员工平均工资挂钩,绩效年薪与公司和个人业绩挂钩,中长期激励暂未实施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