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猎鹰重型
icon
搜索文档
“火神”首秀告捷,专家:美政府有了打破SpaceX垄断地位的新选择
环球时报· 2025-08-14 06:32
火箭发射与任务 - 火神火箭于美国东部时间12日20时56分成功发射 将两颗军用卫星送入距离地球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1] - 火箭第一级在升空约3分半钟后完成分离 随后上面级发动机点火 剩余飞行因军事保密需要未公开[1] - 此次发射是火神火箭获得美国国家安全太空发射认证后的首次飞行 标志着正式转向使用完全由美国制造的发动机提供动力的国产火箭运送国家安全有效载荷[2] 火箭技术与设计 - 火神火箭采用可重复使用设计 芯一级直径5.4米 配备两台蓝色起源公司研制的BE-4液氧甲烷发动机[3] - 芯二级为半人马座上面级 配备两台洛克达因公司研制的RL10C(X)氢氧发动机 可选用不同数量助推器满足任务需求[3] - 火箭设计特别适合将重型军用有效载荷发射到常规火箭难以到达的轨道 上面级有足够能量将更大质量载荷精准送入高地球轨道[5] 市场竞争格局 - 当前只有联合发射联盟和SpaceX获得美国国家安全太空发射认证 SpaceX凭借猎鹰9号和猎鹰重型火箭主导世界发射市场 今年已发射97枚猎鹰9号[4] - 火神火箭研制进度落后于SpaceX 首飞时间推迟5年 2024年1月完成首飞 8月12日为第三次发射[4] - 联合发射联盟计划2025年完成9次发射 2026年完成20至25次发射 年底达到平均每月2枚的发射密度[6] 政府与国防应用 - 火神火箭将取代德尔塔-4和阿特拉斯-5运载火箭 此前联合发射联盟承担美国政府和军方70%以上航天发射任务[3] - 火箭投入使用对美国政府摆脱对SpaceX依赖至关重要 自德尔塔-4火箭2024年4月退役后 SpaceX保持独家垄断地位[6] - 此次发射携带两颗卫星 包括完全机密的美国国防载荷和导航技术验证卫星NTS-3 后者是美国近50年来首颗实验性导航卫星[7] 技术验证与创新 - NTS-3由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资助 旨在推动天基定位、导航和授时技术发展 为更强大、更具弹性的卫星导航架构奠定基础[7] - 卫星包括天基试验飞行器、地面指挥控制系统和敏捷软件定义用户接收机三部分 可通过数字信号发生器在轨重新编程以广播新信号[7] - 将测试Chimera信号认证协议为民用用户提供防GPS欺骗保护 多个原子钟和计时源可实现自动时钟错误检测和纠正[7]
白宫可以嘴硬,但发射架从不说谎
观察者网· 2025-07-23 09:02
SpaceX市场主导地位 - SpaceX在美国航天发射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控制着国家安全发射和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 成为NASA和美军不可或缺的供应商[1][5] - 公司2023年实现全年近百次发射 占据全球发射市场超过一半份额 2024年和2025年发射节奏继续攀升[5] - 在美国国家安全太空发射NSSL第2阶段任务中 SpaceX承担近四成发射任务[5] 技术优势与成本控制 - 通过猎鹰9和猎鹰重型火箭的复用技术 将发射成本降至传统价格的几分之一[5] - 具备稳定可靠的回收技术 快速再利用能力和高频次发射能力 是全球唯一能同时击穿价格可靠性和发射节奏的航天公司[5] - 星舰项目若成功将进一步压低单位公斤发射成本 可能全面颠覆重型发射市场[5] 竞争对手现状 - 联合发射联盟ULA依赖政府输血维持 新一代火神火箭出现助推器事故且成本无法与猎鹰9竞争[11] - 蓝色起源新格伦火箭2025年初首飞回收失败 可靠性亟待验证 至少还需两三年时间才能承担复杂任务[12][13] - 其他新兴公司如火箭实验室中子火箭刚进入试验阶段 萤火虫航天和塞拉太空均无重型发射能力[13] 政府依赖与战略风险 - 美国政府意识到对SpaceX过度依赖的战略风险 NSSL第3阶段试图通过双轨制鼓励新厂商参与但收效甚微[15] - 白宫和五角大楼必须依赖SpaceX维持发射节奏和预算平衡 许多军事和航天计划没有SpaceX将陷入停滞[15][18] - SpaceX拥有极高议价能力 可随时将发射价格抬至政府痛苦但不得不接受的水平[7][17] 行业格局影响 - SpaceX的高频低价能力形成极强规模效应 发射越多成本越低 迫使ULA和蓝色起源等竞争者边缘化[7] - 美国政府推进小卫星低轨组网计划进一步推高发射需求 而只有SpaceX能保证发射频次和可靠性[7] - 传统航天工业成本居高不下效率低下 SpaceX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改变行业游戏规则[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