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鹰9号

搜索文档
首日涨超34%!美股2025年最强太空新股上市,美国历史上第一家把探测器稳定送上月球的民营公司
美股IPO· 2025-08-08 09:10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Firefly Aerospace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发行1930万股 定价45美元 募资8 68亿美元 高于原计划 认购订单是原计划发行量的10倍 [2] - 上市首日收盘价60 35美元 涨幅34 11% 市值达84 82亿美元 [3] - 此次上市为早期股东带来丰厚回报 联合创始人兼CTO Tom Markusic持股价值5 57亿美元 早期投资机构Astera Institute持股价值5 89亿美元 投资回报超10倍 [9]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原名Firefly Space Systems 2017年因资金断裂破产 后被乌克兰企业家Max Polyakov收购重启 2022年Polyakov因美国政府压力退出持股 [3] - 专注于月球着陆器 运载火箭等太空技术 核心产品包括Alpha小型火箭 正在开发更大型Eclipse火箭以挑战SpaceX 同时推进"Elytra"卫星产品线 向航天综合服务平台转型 [4][5] - 2024年3月完成里程碑任务 "蓝幽灵"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软着陆 成为唯一实现稳定着陆的私营月球探测器 [4] 财务与订单情况 - 截至3月底季度财报显示 净亏损从5280万美元扩大至6010万美元 但营收从830万美元增至5590万美元 同比激增6倍 [9] - 未完成订单总额达11亿美元 近期获得NASA 1 77亿美元登月任务资助 [4][9] - 与洛克希德马丁 L3Harris等国防承包商合作 诺斯罗普格鲁曼注资5000万美元 [9] 行业趋势与竞争环境 - 航天科技领域资本热度攀升 SpaceX 蓝色起源等明星企业带动行业关注 [8] - 2024年多家航天企业相继上市 包括Voyager Technologies Karman Holdings等 [9] - 美股IPO市场逐步回暖 Figma CoreWeave Circle等科技企业完成重磅IPO [10] 管理层与战略方向 - CEO Jason Kim主导公司向市场化 商业化冲刺 通过期权预计获得8100万美元收益 [9] - 公司计划将IPO资金用于加速Alpha火箭发射频率 并强调市场对发射与在轨服务的需求远大于供给 [4][6]
“钢铁侠”马斯克的SpaceX到底值多少钱?
搜狐财经· 2025-07-10 09:56
公司估值与融资 - SpaceX当前估值约4000亿美元 较2024年底增长500亿美元 [1] - 采用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模式 成为全球商业航天企业标杆 [1] 火箭制造与发射 - 猎鹰9号单次发射费用降至5000万美元 复用次数达29次创纪录 [1] - 猎鹰9号单位发射价格0.87万元/kg 比中国长征二号D低224% [2][6] - 中国可回收火箭技术成熟后 预计成本将比猎鹰9低36%-49% [2] - 星舰完成六次试飞 第五次实现助推器回收 第六次成功降落预定海域 [6] 卫星平台与星座建设 - 星链已部署超过7900颗卫星 构建全球最大低轨互联网星座 [7] - 星链V2 Mini卫星容量达96Gbps 重量比初代减轻22% [8] - 中国千帆星座累计发射90颗卫星 2025年计划发射648颗 [7] - 星链验证激光链路技术 数据传输延迟降低40% [9] 终端设备与商业应用 - 推出2kg超轻Starlink Mini终端 适用于极端环境 [10] - 全球7.5万艘商船安装海事终端 航空领域实现100Mbps以上机载网速 [10] - 农业领域与约翰迪尔合作 赋能自动驾驶拖拉机实现精准管理 [10] 全球化布局 - 获准与T-Mobile合作提供卫星直连手机服务 覆盖140多个国家 [11] - 印度市场预计覆盖6亿无网络人口 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11] - 全球用户突破600万 2024年净增长270万用户 [11] 中国卫星互联网发展 - 产业链分散缺乏协同效应 整体效率较低 [13] - 火箭复用等关键技术仍面临挑战 商业化落地速度慢 [13] - 建议推动上下游整合 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13][14] - 挖掘本土应用场景 如智慧城市 灾害预警 偏远地区覆盖 [14]
卫星互联网行业运载火箭深度报告(二):火箭总运力提升拐点已至,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进展
民生证券· 2025-06-26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中国商业火箭真正拐点,发射工位数量及效率提升,25、26年是新一代可回收火箭首飞验证大年,未来重载火箭研发稳步推进,低轨通信星座部署为商业火箭行业带来巨大市场需求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一代商业火箭将密集首飞,我国正处于火箭总运力大幅提升前夕 - 政策推动火箭产业商业化发展,“国家队”推进旗下商业火箭公司成立,民营火箭发射次数占比提升,但目前大型星座仍由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因民营火箭运力与可靠性无法满足卫星载荷要求 [1][8][20] - 2025年是我国空间发射能力提升的拐点,发射工位数量及效率提升,在建、规划发射工位将形成“沿海 + 内陆”互补发射网络;25、26年是民营及国家队可回收火箭首飞验证大年,若试飞成果积极,27 - 28年商业火箭发射次数将提升、成本大幅降低,重载火箭研发也在稳步进行 [2][23][33] 他山之石:SpaceX猎鹰九号领跑全球火箭发射,星舰试飞紧锣密鼓 - 可回收复用火箭突破后,SpaceX发射次数激增,2024年其发射次数占美国发射总数的87.34%、全球发射数量的52.47%,猎鹰火箭单位发射价格降低,成本降至1500 - 3000美元/公斤区间 [40][41] - 星舰致力于实现完全可回收,通过“筷子夹火箭”捕获回收降低成本,试飞验证了快速发射、迭代技术路线可行性,目前正在验证V2版本及有效载荷部署,目标成本为每公斤10 - 100美元 [47][48] 我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巡礼 - 蓝箭航天是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朱雀三号计划2025年下半年首飞,目标降低发射成本 [61] - 东方空间实行“引力”三步走战略,引力一号2024年首飞,引力二号预计2025年首飞,引力三号预计2027年首飞 [67] - 天兵科技是商业航天领域领先企业,天龙二号2023年首飞,天龙三号预计2025年试飞,性能对标猎鹰9号 [76][78] - 星河动力是国内首家掌握500km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能力和成功开展商业组网卫星发射的私营航天公司,智神星一号计划2025年8月底首飞,谷神星二号计划2025年上半年首飞 [80][82] - 深蓝航天主打“星云”系列可回收复用火箭,“星云 - 1”预计2025年完成发射 - 回收任务 [84] - 星际荣耀是商业运载火箭领先企业,双曲线一号2019年首飞,双曲线二号2023年实现国内首次可复用火箭的复用飞行,双曲线三号计划2025年底首飞、2026年实现复用飞行 [87][89] 投资建议 - 行业投资建议:低轨通信星座部署为商业火箭行业带来巨大市场需求,2025年卫星互联网产业进展确定性强,建议关注信科移动、震有科技、上海瀚讯、海格通信、九丰能源、斯瑞新材、高华科技、超捷股份 [3][93] - 信科移动:从事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制定等业务,背靠中国信科,在卫星互联网领域保持标准制定领先优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9亿元、1.08亿元、2.54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94][95] - 震有科技:业务涵盖公网和专网通信领域,在卫星核心网领域有独特优势,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4亿元、1.48亿元、2.35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96][97] - 上海瀚讯:是军用宽带移动通信系统设备供应商,是千帆星座通信分系统供应商,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1.89亿元、3.06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99][101] - 海格通信:是无线通信和北斗导航领域龙头,前瞻布局多个创新领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4亿元、8.33亿元、9.95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104][107] - 超捷股份:长期致力于紧固件等产品研发销售,2022年收购成都新月进军航空航天机加工领域,2024年商业航天业务实现盈利,后续单枚火箭结构件价值量有望提升 [108][109] - 九丰能源:是清洁能源综合服务提供商,签约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特燃特气配套项目,2025年液氢产品实现独家配套供应,积极开展二期项目准备工作 [111] - 高华科技:研发生产传感器及传感网络系统,产品应用于航天、轨道交通、冶金等领域,2024年航天市场稳定增长,开拓商业航天领域客户 [116][117] - 斯瑞新材:致力于高端应用领域产品研发销售,建设“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零件、组件产业化项目”,为商业航天行业服务,产品有多个客户 [118]
中国商业航天迎技术+规模双拐点,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近1周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首位
新浪财经· 2025-06-05 11:09
行业指数表现 - 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CN5082)下跌0.31%,成分股涨跌互现,上海瀚讯领涨3.45%,广联航空领跌2.30% [1]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下跌0.49%,报价1.01元,盘中换手4.44%,成交898.75万元 [1] 商业航天技术进展 - 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首次飞行回收试验成功,多款商业火箭(朱雀三号、双曲线三号、天龙三号)计划2025年首飞 [1] - 中国加速建设商业火箭发射场,海南文昌规划4个,酒泉新增4处,海东海阳新增液体火箭发射工位 [1] - 全球商业航天聚焦可回收火箭和低轨星座组网,中国处于"技术突破"和"规模爆发"双重拐点 [2] 航空航天ETF数据 - 近1周规模增长400.82万元,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前1/3 [2] - 成立以来周盈利百分比100.00%,最大回撤0.51%,回撤修复天数1天 [2] - 管理费率0.50%,托管费率0.10%,为可比基金最低,跟踪误差0.362%,精度最高 [2] 指数成分股结构 - 国证航天航空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51%,包括光启技术(1.13%)、航发动力(0.91%)等 [3] - 权重股当日表现分化,中航沈飞涨0.38%,中国卫星涨0.47%,光启技术跌1.18% [5]
SpaceX将超车NASA! “钢铁侠”重回商业航天正轨
第一财经· 2025-06-04 22:28
SpaceX营收与增长 - SpaceX今年营收预计达到155亿美元(约1114亿元人民币),相比2022年的46亿美元增长两倍多 [1] - 预计明年商业航天收入将超过NASA整体预算11亿美元 [1] - 星链业务今年收入预计从78亿美元增长至123亿美元,占SpaceX总收入近80% [11] - 公司估值达3500亿美元,马斯克否认最新4800亿美元估值的说法 [11] 星舰项目进展 - 星舰每次发射成本目前为1亿美元,目标降至1000万美元 [4] - 计划2026年有50%机会向火星发射星舰并搭载机器人 [5] - 2028年开始在火星建造基地,2033年目标发射500个星舰着陆器 [1][5] - 星舰尚未完成完整成功发射任务,今年已遭遇3次试飞失败 [6] 发射能力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完成134次发射(132次猎鹰9号+2次重型猎鹰),创下纪录 [4] - 今年计划发射170次,平均每两天一次,已完成62次商业发射 [4] - 五年前年发射仅25次,现在平均每两到三天一次发射 [5] - 已成为NASA核心供应商,累计获得超过150亿美元合同 [6] 生产与基础设施 - 计划每年生产1000艘星际飞船,平均每天3艘 [2] - 正在建设超大组装厂房,可能成为世界最大建筑之一 [2] - 第三代超重型火箭及星舰计划年底发射,2026年实现轨道加油演示 [5] 竞争对手动态 - 蓝色起源"新格伦号"火箭完成首次试飞,一级火箭回收失败 [9] - 蓝色起源计划部署3200颗卫星建设"柯伊伯计划"宽带网络 [9] - SpaceX星链已部署约6000颗卫星,最终目标4.2万颗 [10] 行业趋势 -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今年突破2.5万亿元 [8] - 中国多款新型商业火箭将在2025年迎来首发 [7] - SpaceX通过快速迭代和容忍失败的开发模式取得成功 [7]
马斯克结束政府“临时工”后,宣布几件大事
36氪· 2025-05-30 20:37
政府任期结束 - 埃隆·马斯克作为特别政府雇员的130天临时服务协议于5月30日结束 [2] - 马斯克感谢特朗普给予减少政府浪费性支出的机会 [1] - 未来仍将担任Doge顾问 主要精力回归企业运营 [2] SpaceX业务进展 - 马斯克频繁发布星际文明相关内容 占比很高 [3] - 重点提及猎鹰9号重复使用技术和火星发射计划 [3] - 星舰完成第九次试飞 验证重型火箭技术 影响2026年火星任务可行性 [14] - 计划在2026年地球-火星接近窗口期派遣首支火星舰队 [14] - 放出星舰内部工作人员工作画面 [11] - 讨论宇宙文明消亡可能性 引用宇宙138亿年 地球45亿年等数据 [5][6][7][8][9] 特斯拉自动驾驶 - 宣布自动驾驶Model Y下月可实现工厂到客户家的自动交付 [15] - 若实现将是全球首次自主交付 [15] - 特斯拉股价自4月底开始回暖 [16] Starlink产品更新 - 推出40美元的Starlink Router Mini 扩大WiFi覆盖范围 [18][19] - 无需变更现有套餐 已在美国和部分欧洲市场推出 [19][20] 整体战略方向 - 商业帝国战略围绕"AI贯穿工业与消费场景"架构 [26] - 通过X平台 特斯拉 Starlink SpaceX等场景实现AI应用 [26] - 人工智能可能通过脑机接口与人类协同工作 [26]
对标Starlink!亚马逊(AMZN.US)发射首批Kuiper互联网卫星
智通财经网· 2025-04-29 16:08
项目概述 - 亚马逊首批27颗Kuiper宽带互联网卫星成功发射 标志着与SpaceX旗下Starlink的竞争正式开始 [1] - Project Kuiper计划于2019年推出 总投资100亿美元 目标发射3236颗卫星 为全球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提供宽带互联网服务 [1] - 该项目定位为农村地区的网络解决方案 填补偏远地区网络空白 [1] 项目进展与规划 - 首批卫星发射推迟一年多 原计划2024年初完成 现面临2026年中期部署1618颗卫星的联邦通信委员会最后期限 [2] - 公司预计2024年内开始向客户提供服务 初步覆盖地球北部和南部地区 后续向赤道扩展 [2][3] - 2023年发射两颗原型卫星并测试成功 2024年脱离轨道 [3] 市场竞争格局 - SpaceX凭借Starlink业务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已发射8000多颗卫星 覆盖125个国家 拥有超过500万用户 [3] - SpaceX每周至少执行一次Starlink发射任务 每次携带约24颗卫星 快速扩展网络带宽并更新卫星 [3] - 亚马逊高管认为Kuiper将结合公司消费产品经验和云计算业务 形成对Starlink的竞争优势 [2] 技术设备与基础设施 - 公司2023年发布Kuiper消费者终端 包括LP唱片大小天线和Kindle大小小型终端 预计以每台400美元以下价格量产数千万台 [3] - 2022年从ULA、Arianespace和Blue Origin预订83次火箭发射 创行业最大发射交易记录 [4] - 联合发射联盟(ULA)计划2024年再执行五次Kuiper发射任务 [2] 行业影响与高管观点 - 项目被视为亚马逊最大赌注之一 将与Starlink及全球电信运营商AT&T、T-Mobile直接竞争 [1] - 执行主席杰夫·贝佐斯表示对Kuiper竞争力充满信心 认为市场空间足够容纳多个成功企业 [3] - SpaceX的快速发展已颠覆全球卫星通信市场 并吸引军事和情报机构合作 [3]
星舰成功发射,SpaceX 如何打败 NASA 的旧体系
晚点LatePost· 2024-06-07 20:03
星舰第四次发射成功 - 星舰第四次发射成功进入轨道并重返大气层 按计划落入印度洋海域 验证了回收能力 [3][5] - 星舰高40层楼 加注燃料后重5000吨 推力与载荷规划超过土星五号 是可重复使用的新火箭 [5] - SpaceX在发射前去掉了两片隔热瓦 减少一片隔热瓦厚度 测试不同情况下的隔热性能 [5][7] SpaceX与NASA的对比 - NASA投入180亿美元开发SLS火箭 仅2022年发射低配版本 延期26次 已花费238亿美元 [4][7] - SpaceX自研星舰花费50多亿美元 NASA过去20多年给SpaceX总计135亿美元 主要用于发射任务而非研发补贴 [7] - SpaceX猎鹰9号重复发射10次单次成本2000万美元 仅为一次性发射的42% 重复100次可降至1600万美元 [10] SpaceX的成本控制方法 - 采用不锈钢替代碳纤维 每公斤成本从130美元降至4美元 单艘星舰节省超400万美元 [14][15] - 与特斯拉联合采购不锈钢 减少隔热罩 不喷漆减轻重量 焊接痕迹可见 [17] - 建立火箭生产流水线 制造时间从8个月缩短至1个月 目标将每公斤物资运输成本降至200美元 [28][30] 技术创新与迭代 - 星舰搭载33台猛禽二代发动机 推力达RS-25水平 单台成本百万美元 年产能365台 [18][26] - 通过AI模型模拟发动机状态 1年内推出二代发动机 减重400公斤 推力提升24% [24] - 采用计算机集群控制多发动机 借鉴互联网行业方法论 单台故障不影响整体任务 [20] 商业航天行业影响 - 全球太空公司过去十年获近3000亿美元投资 是NASA同期预算1.5倍 推动行业创新 [36] - 微型卫星公司开发重量不足1斤的卫星 降低部署成本 形成新型通讯网络 [36] - 航空发动机、军用无人机、可控核聚变等领域涌现创业公司 采用新技术颠覆传统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