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舰(Starship)
icon
搜索文档
马斯克旗下SpaceX获许可,佛罗里达州发射次数或超此前两倍!要为商业客户、美国国防部发射任务,还要发射星链卫星
格隆汇· 2025-09-04 09:27
监管批准与发射能力提升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完成环境评估 批准SpaceX将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的猎鹰9号火箭年度发射次数从50次增加到最多120次[2] - 评估报告结论为"经缓解后无重大影响" 认定调整不会对人类环境质量产生重大影响[2] - 同时批准新建着陆区 每年最多容纳34次助推器着陆 将提升助推器回收效率[2] 发射业务发展现状 - 猎鹰9号火箭发射频次大幅提升 从2022年每年60次增至2024年132次[3] - 公司发射任务清单饱满 包括商业客户 美国国防部发射任务及星链互联网卫星发射[4] - 新增发射能力将缓解任务瓶颈 专用着陆区启用可能缩短助推器周转时间[4] 环境保护措施 - 保护措施包括新建设施需获取额外环境许可 使用不干扰海龟的夜间照明设备[2] - 施工前需对佛罗里达灌丛鸦和东部靛蓝蛇种群数量进行调查以确保野生动物保护[2] - 评估认定工业废水流入附近水域可能性极低 特别关注发射台注水降温系统排放问题[3] 未来扩张计划 - 此次许可是SpaceX多场地提升发射频率大计划的一部分[4] - 公司计划从加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每年进行多达100次猎鹰系列火箭发射[4] - 监管机构正在评估增加星舰火箭发射次数的提案 该火箭专为月球和火星任务设计[5]
SpaceX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首次完成卫星模型部署
金十数据· 2025-08-27 11:51
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 - 星舰在第十次试飞中成功飞入太空并顺利返回地球 助推器在墨西哥湾模拟软着陆 上级飞船飞至印度洋 [2][3] - 上级飞船释放八枚新一代星链互联网卫星的假模型 成功测试类似糖果机的释放装置 [3] - 飞船隔热盾在重返大气层时更有效地保持结构完整 尽管尾翼部分被烧穿且尾部结构发生爆炸 仍保持完美控制并按预期溅落 [4][5] - 助推器的33台发动机中有一台提前关闭 但其他发动机进行补偿 任务得以继续 [4] - 任务结束时飞船先转为垂直姿态模拟着陆 随后倒入印度洋并发生爆炸 这在SpaceX飞行规划的预期之中 [5] 星舰技术特点与行业影响 - 星舰是迄今建造的最大最强大的火箭 高度接近122米 由上级飞船和装有33台发动机的超级重型助推器组成 [3][5] - 该火箭设计为完全可重复使用 两个级段都会返回发射场并由巨型机械臂接住 [5] - 若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愿景 星舰或将彻底改变航天产业 使更大更重的有效载荷以更低成本发射入轨 [5] - SpaceX奉行打破再修复的开发理念 与NASA和传统航天公司试飞前力求预见所有工程问题的做法不同 这带来更多失败但能更快更高效 [5] 项目进度与时间表 - 星舰项目比原计划落后约六个月 如果能在六周左右再进行一次试飞 就能开始追赶进度 [7] - 公司希望在明年展示两艘星舰在轨推进剂转移的能力 这是飞往更远目的地如月球和火星的关键技术 [7] - 马斯克曾称SpaceX将在2026年发射首批无人星舰前往火星 近期仍称这是目标但信心有所下降 [7] - NASA的阿耳忒弥斯三号任务计划在2027年底使用星舰作为登月舱 但随着研发进度延迟 该任务几乎肯定要推迟到2028年或更晚 [7] 竞争格局与行业动态 - NASA的登月计划不断延后 中国则在稳步推进 目标是在2030年前让中国航天员登月 本月中国已成功测试一款月球着陆器 [8] - 即便有此次成功试飞 中国在NASA之前抵达月球的几率超过五成 [8] - 项目进度取决于SpaceX发射星舰的频率 如果大约能做到六周一次 就能让项目回到进度表上 但若间隔拖到两三个月 将严重拖慢阿耳忒弥斯三号的进展 [8]
地面系统出现问题,“星舰”取消第十次试飞
观察者网· 2025-08-25 08:51
发射计划与故障 - 星舰第十次试飞任务在发射前30分钟因地面系统故障暂停 [1] - 原定发射前的开发进展直播已被取消 [2] - 类似地面系统故障可能在几天内解决 [2] 星舰系统与技术路线 - 星舰为完全可复用重型运载火箭系统 由超重型运载火箭和星舰飞船组成 [2] - 系统设计运载能力超百吨载荷 [2] - 计划取代猎鹰9号 猎鹰重型火箭及龙飞船执行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任务 [2] 测试进展与行业观点 - 2023年星舰已出现数次事故 包括飞行途中解体及点火测试爆炸 [4] - 部分业内人士质疑技术路线可行性 [4] - 另有观点认为事故频发与激进测试和改进同步进行的开发路径相关 [4] 战略定位 - 星舰是公司月球和火星航天计划的核心载具 [2]
马斯克:8月份将再次举行星舰(Starship)发射活动。
快讯· 2025-07-29 05:18
星舰发射计划 - 马斯克宣布8月份将再次举行星舰发射活动 [1]
30万亿美元帝国!马斯克描绘特斯拉“终局”:核心是人形机器人、是AI,而非汽车
华尔街见闻· 2025-07-28 13:43
特斯拉的长期愿景 - 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提出特斯拉的终极估值可能达到25万亿至30万亿美元,这一数字是当前市值的20到30倍,核心驱动力为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技术而非传统汽车业务[1][5] - 擎天柱机器人(Optimus)被定位为公司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产品,潜在市场需求高达200亿至500亿台,若实现年产10亿台且单台成本降至3000美元,年收入可达30万亿美元[11][34] - 自动驾驶业务(Robotaxi)将采用混合运营模式,部分车辆由公司直接拥有,部分由车主共享加入,类似于Uber与Airbnb的结合体[16][31] 技术协同与核心能力 - 人形机器人将复用公司现有自动驾驶AI计算机和电池技术,体现算力、能源与制造领域的协同效应[8][64] - AI技术被形容为"超音速海啸",旗下xAI公司正推进120亿美元债务融资用于采购芯片和建设数据中心以支持Grok等AI模型的训练[14][46] - 能源业务成为关键增长点,2024年储能部署预计达31.4 GWh,营收约101亿美元,同比增长67%,毛利率超过26%[15] 生态系统布局 - 星际飞船(Starship)项目致力于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轨道运输系统,目标是将每次发射成本降至低于猎鹰1号火箭的水平,最终实现多行星文明[22][23] - Neuralink短期目标为解决瘫痪、失明等医疗问题,长期愿景是实现人机共生与"概念性心灵感应",可能提供某种形式的永生[49][50][53] - X平台正发展为"万能应用",将整合支付功能(X Money)和完全加密的通信系统(X Chat),同时通过Grok实现信息真实性验证[67][72] 市场影响与产业变革 - 人形机器人初期将应用于高价值场景,如24小时医疗护理和危险环境作业,其变革性被认为将超越全自动驾驶技术[36][37] - 自动驾驶出租车将推出专用双座车型Cyber cab,与现有Model 3/Y形成产品矩阵满足不同乘员需求[17][29] - AI与机器人技术可能将经济规模扩大10倍以上,消除物质匮乏的同时带来"人类如何寻找生命意义"的哲学挑战[42][79]
马斯克豪掷20亿!SpaceX首次输血xAI,AI军备竞赛再升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14 10:34
从AI训练到星链支持 今年早些时候,马斯克将xAI与X(前身为Twitter)合并,打造出一家融合社交媒体平台与AI研究实验室的 实体。这一举措扩大了xAI旗下聊天机器人Grok的分发潜力,合并后新公司的估值达1130亿美元。 在上周发布xAI的最新版Grok模型后,马斯克称其为"全球最智能的AI",这一评价源于基准测试机构 Artificial Analysis给出的优异成绩。 尽管备受关注,Grok的用户增长仍难敌ChatGPT等竞争对手,且近期因在X平台生成带有种族主义和攻 击性的内容而遭到批评。对此,xAI已致歉并表示已采取措施解决该问题。 目前,Grok已在马斯克旗下其他公司投入使用,例如在SpaceX中,它为星链(Starlink)卫星互联网服务的 客户支持功能提供技术支持。报道称,据知情投资者透露,马斯克团队预计两家公司将开展进一步合 作。 展望未来,马斯克表示计划将Grok整合到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中,进一步扩大xAI在其商业帝 国中的应用范围。 智通财经APP获悉,外媒周六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埃隆·马斯克旗下火箭公司SpaceX(SPACE)将向其人 工智能公司xAI投资20亿美 ...
7月9日早餐 | 科创板或迎首家具身智能企业;中报预告密集披露
选股宝· 2025-07-09 08:08
海外市场动态 - 美股主要指数涨跌不一,道指跌0.37%、纳指微涨0.03%、标普500跌0.07% [1] - 科技股分化:特斯拉反弹1.32%、英伟达涨1.12%创新高,Meta和苹果涨0.32%,微软跌0.22%、谷歌A跌1.37% [1] - 特朗普政策冲击:拟收紧清洁能源税收致SunRun跌超11%,威胁对铜征50%关税、药品200%关税,纽铜近月合约创1968年来最大涨幅 [2] 科技与创新 - Meta投资35亿美元与EssilorLuxottica合作推进AI眼镜战略 [3] - SpaceX估值达4000亿美元,反映星链业务增长及星舰火箭进展 [4][11] - Hugging Face开源3B参数顶级模型,支持双模式推理和128K上下文 [5] - 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合作开发太空领域先进计算技术 [11][19] 行业与政策 - 电竞世界杯2025年利雅得开幕,总奖金池超7000万美元 [6] - 德国警告欧盟准备对不公平贸易采取报复措施 [7] - 国务院推进AI大模型在政务服务应用,工信部征集燃料电池汽车安全标准意见 [9] - 七部门发文建设普惠托育体系,目标地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16] 公司业绩与交易 - 台积电Q2先进制程订单饱满,但新台币升值或影响盈利 [8] - 水泥行业复苏:福建水泥扭亏为盈净利2067万元,塔牌集团净利预增80%-100% [15][17] - 华工科技高速光模块需求激增,上半年净利预增42.43%-52.03% [17] - 圣农发展净利预增732.89%-830.88%,C端零售渠道高速增长 [18] 资本市场热点 - 卫星互联网:SpaceX估值事件带动中科曙光合作,德邦证券提出"算力卫星"新赛道 [11] - 无人驾驶:申通快递与菜鸟合作投运2000台无人车,物流无人车理论年市场规模2071亿元 [12] - 低空经济:2025国际博览会预计吸引5万人次,30省市政策支持,产业链多环节受益 [14] - 历史新高股:欣灵电气(智能电网)涨20.01%,逸豪新材(铜箔)涨19.99% [20] 资产与交易动态 - 市值解禁:林泰新材解禁比例22.08%、乔锋智能11.25% [22] - 并购与订单:上纬新材控股权拟被智元机器人收购,继峰股份获13亿元座椅总成项目 [19]
没和解!特朗普仍考虑取消马斯克的政府合同,利益切割容易吗?
第一财经· 2025-06-07 10:35
特朗普与马斯克关系恶化 - 特朗普表示无意主动联系马斯克,并考虑取消其政府合同,强调需评估"巨额补贴"的公平性 [1] - 特朗普称节省预算的最简单方式是终止马斯克的政府补贴和合同,质疑拜登未采取行动 [3] - 白宫澄清特朗普尚未采取实质行动,当前优先推进经济议程而非与马斯克缠斗 [3] SpaceX与Starlink的政府依赖 - SpaceX自2000年以来从美国国防部和NASA获得超过220亿美元的未公开合同 [1] - NASA修改SpaceX合同,将星舰纳入发射服务体系,BEAD计划或使Starlink份额从40亿美元增至200亿美元 [3] - FAA取消与Verizon的24亿美元协议,将空中交通管制升级合同转给Starlink [3] SpaceX的市场与技术优势 - SpaceX的"猎鹰9"火箭承担去年美国84%的卫星发射任务,可重复使用技术成为美军和情报机构首选 [4] - Starlink拥有逾7000颗在轨卫星,占美国在轨运营卫星总数的65% [4] - 若切断合作,美国军事卫星发射将积压,NRO情报卫星项目可能停摆 [5] NASA对SpaceX的依赖 - 自2011年航天飞机停运后,波音"星际客机"屡次跳票,NASA仅依赖SpaceX龙飞船往返国际空间站 [5] - 两名宇航员因波音飞船故障滞留空间站数月,最终依赖SpaceX龙飞船返航 [5] - 失去SpaceX可能使美国退出国际空间站计划,强行接管或引发激烈反应 [5] 竞争对手现状 - ULA的Vulcan火箭去年首次发射,蓝色起源的"新格伦"火箭今年1月首射,但成本更高且缺乏长期成功记录 [6] 马斯克的政治影响力 - 马斯克去年通过超级PAC为特朗普捐款2.77亿美元,成为共和党最大单一捐赠者之一 [7] - 马斯克发起民调试探组建"美国党",80%参与者赞成,并威胁挑战支持"大而美法案"的共和党人 [7] - 马斯克称"MAGA联盟"需在他与特朗普间二选一,强调自己未来40年将持续存在 [7] 政治支持效果争议 - 马斯克超级PAC去年投入1920万美元支持共和党众议院选举,但资助的18个关键选区仅赢得10席 [8] - 马斯克在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选举投入近2500万美元未扭转保守派败局 [9] - 特朗普团队抱怨马斯克未兑现承诺的1亿美元政治资金 [9] - 马斯克表示计划削减政治支出,称"看不到理由"继续投入资金 [10]
SpaceX将超车NASA!
第一财经· 2025-06-05 08:09
SpaceX营收与增长 - SpaceX今年营收预计达到155亿美元(约111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46亿美元增长两倍多 [1] - 预计明年商业航天收入将超过NASA整体预算11亿美元 [1] - 卫星互联网服务星链(Starlink)今年收入预计从78亿美元增长至123亿美元,占SpaceX总收入近80% [13] - 截至去年底公司估值达3500亿美元,近期传闻估值升至4800亿美元但被马斯克否认 [13] 星舰项目进展 - 星舰项目是SpaceX主要投入方向,每次发射成本目前1亿美元,目标降至1000万美元 [5] - 计划2026年实现轨道加油演示,2026年有50%概率发射火星任务 [6] - 目标2028年开始建造火星基地,2033年发射500个着陆器开采资源 [6] - 已完成9次试飞但均未完全成功,最近一次以火箭失控旋转告终 [9] 发射业务规模 - 2024年完成134次发射创纪录(132次猎鹰9号+2次重型猎鹰) [5] - 2025年计划发射170次,平均每两天一次,目前已完成62次 [5] - 五年前年发射仅25次,现在每两到三天一次发射 [6] - 猎鹰火箭可重复使用性使发射成本显著降低 [5] 竞争对手动态 - 蓝色起源"新格伦号"火箭完成首次试飞但一级回收失败 [12] - 蓝色起源计划部署3200颗卫星建设"柯伊伯计划"宽带网络 [12] - SpaceX星链已部署约6000颗卫星,最终目标4.2万颗 [13] 中国商业航天 - 2025年多款新型商业火箭将首发 [10] - 预计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今年突破2.5万亿元 [10] - 行业进入"技术突破"和"规模爆发"双重拐点 [10] 产能与设施 - 计划每年生产1000艘星际飞船(日均3艘) [2] - 将建造世界最大建筑之一作为飞船组装厂房 [2]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要求对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Flight 9展开发射事故调查。(此前的)调查仅仅侧重于星舰(Starship)载具损失问题。
快讯· 2025-05-30 23:14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对SpaceX的调查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要求对SpaceX的Flight 9展开发射事故调查 [1] - 此前调查仅侧重于星舰载具损失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