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玉露香梨
icon
搜索文档
稻谷黄、果飘香 “良种良技”与“合作社+农户”模式绘就秋日好“丰”光
央视网· 2025-09-15 18:25
央视网消息:眼下,位于四川崇州的32万亩水稻进入收割季,多台收割机联合作业,切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借助"良种良技",今 年,崇州市水稻亩产最高达到了700公斤,比去年提升了大约5%。 在位于四川崇州的天府粮仓现代农业产业园,有五台收割机正在联合作业。据了解,每一台收割机每天作业面积大约60亩,是传统人工作 业的数十倍,每一台收割机在收割水稻的同时也会将秸秆进行粉碎还田,这片稻田接下来将为小麦或油菜的种植做好准备。 据统计,今年,崇州市水稻种植面积约32万亩,预计总产量接近18万吨,整个收割时间将持续到9月底。 山西:秋风送爽果飘香 玉露香梨迎丰收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这段时间,山西多地的玉露香梨迎来丰收季,沉甸甸的果实缀满枝头。 在临汾市汾西县团柏乡,黄土高原上阶梯式的梨园错落有致,林间的果农们动作娴熟又轻柔,摘下成熟的玉露香梨后,立刻细心套上保护 袋,装入包装箱。 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王伶俐称:"我们在收割机上安装了北斗导航,收割机在田间行走的轨迹可以通过我们的手机看得非 常清楚。如果收割机有割得不干净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及时发现并进行补割。在手机上能够查看到田间农作物长势的情况,现在是颜色变 ...
(乡村行·看振兴)小梨果变身“金果果” 山西高平花式激活“梨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0:47
(乡村行·看振兴)小梨果变身"金果果" 山西高平花式激活"梨经济" 中新网晋城9月12日电 题:小梨果变身"金果果" 山西高平花式激活"梨经济" 作者 杨佩佩 毕宵妹 李思思 "宝子们,现在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边梨的品相是非常好的,又大又圆,接下来就由我们现场来给大家 切一下玉露香梨……"直播镜头前,山西晋城高平市南城街街道瓦窑头村的年轻干部正在田间地头热情 地向网友展示梨果。 近年来,南城街街道立足资源禀赋,以特优产业为抓手,通过科学培育、技术指导,推动玉露香梨产业 提质增效。眼下,南城街街道西部2200亩玉露香梨进入集中采摘期,硕果缀满枝头,香气漫过田间,开 启了"甜蜜"金秋。 山西晋城高平市南城街街道瓦窑头村的年轻干部正在田间地头热情地向网友展示梨果。 李晨鹏 摄 瓦窑头村村委会主任助理王惠利说:"我们把直播间搬到果园里,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 玉露香梨的品质,通过线上直播,扩大销售量。" 在线上扩销的同时,瓦窑头村还着眼"长效供应",对村内1000余平方米的冷库改造升级,此前,冷库仅 能单层存放,改造后6个冷藏室均实现二层加固,储果能力大幅提升。瓦窑头村村委会副主任袁建红介 绍,改造提升后,储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特色西梅硕果盈枝 村民种出“梅”好生活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11:18
中新网长治9月2日电 题:山西襄垣:特色西梅硕果盈枝 村民种出"梅"好生活 作者 杨佩佩 贾媛 初秋时节,山西长治襄垣县古韩镇八里庄村绿色庄园采摘园内,紫红色西梅三个一簇、五个一团地挂满 枝头。园子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村民采摘、分拣、过秤、打包,每一个环节都透着丰收的喜悦。 山西长治襄垣县古韩镇八里庄村绿色庄园采摘园内,紫红色西梅三个一簇、五个一团地挂满枝头。 米鑫 摄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特色西梅硕果盈枝 村民种出"梅"好生活 八里庄村多为旱地且昼夜温差大,旱地让西梅根系扎得深,充分吸收地下的营养;昼夜温差大则能锁住 糖分,白天积累的糖分晚上不会流失。这种环境正好契合西梅"耐旱喜温差"的特性,因此结出的西梅个 大味甜、果形周正、颜色艳丽,成了采摘园的"明星产品"。 双手提着满满3袋西梅的王佳荣,和记者分享她的"寻味之旅"。"这里的西梅口感非常好,果肉饱满。更 重要的是,它营养价值高。我每次都是专门从潞城过来买,每次都买一堆,这次又是满载而归。" 西梅个大味甜、果形周正、颜色艳丽,成了采摘园的"明星产品"。 米鑫 摄 8月西梅缀满枝、9月香梨压弯梢、10月苹果红又甜,采摘园连着三个月果香不断,不仅丰富 ...
网红城市不再出现,可能因为大家都忙着造机器人
虎嗅APP· 2025-08-22 18:29
文旅需求变化 - 旅游需求从"美食+奇观"的单一爆款模式转向更个性化、更具文化内核的深度体验 [6] - 2025年旅游经济主要发展指标有望全面创下历史新高 [5] - 一季度全国国内出游人次和消费持续增长 春节和五一假期创下新纪录 [5] 政府角色转变 - 文旅部门从积极参与转向克制 不再高调站台或争奇斗艳 [7][8][9] - 政府协调和参与是城市从默默无闻到网红城市跨越的关键因素 [8] - 菏泽未接住"郭有才"带来的流量 表示不会在菏泽南站举办文娱活动 [9] 地产经济转型背景 - 地产经济模式因房价下跌和绿色经济崛起而不可持续 [13][14][15] - 土地财政曾是地方重要收入来源 通过城投公司举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10][11][12] - 绿色经济崛起导致工业用地更难卖出 需经过生态环境考察或购买碳汇 [15] 文旅作为过渡产业 - 文旅在地产经济退潮和产业结构重组时承担过渡作用 [16] - 2023-2024年各地文旅部门积极推广 与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建立联系 [16] - 旧产业模式困难 引进高新企业需要资金、人才、产业链配套 [16] 文旅成功要素 - 文旅成功需要交通方便、物资充足、地区认同感高且能充分动员的居民 [19] - 淄博因烧烤出圈 背后是老工业城市的组织能力和物资供应能力 [19] - 隰县因缺乏接待能力而陷入困境 后调整主打农特产玉露香梨以延长产业链 [19] 资源分配转向 - 政府资源从"遍地开花"转向"重点突破" 优先投入新质生产力 [22][24] - 2024年VC/PE市场投向电子信息领域的资金是消费与文娱传媒领域总和的8.3倍 [23] - 政府引导基金必须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3] 发展模式冲突 - 网红城市考验运营思维 新质生产力回归投资思维 地方政府难以同时驾驭 [25][26] - 各地如火如荼开展高科技产业园建设 如武汉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园、无锡人形机器人产业园等 [26][27][28][29][30] - 文旅从"主角"降为"配角" 成为财政承压下的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32] 城市发展选择 - 城市需审慎评估财政健康状况后再选择发展道路 [31] - 现金流紧张、债务高企的城市难以承受AI产业资本重负 [31] - 缺乏硬科技资源的农业县或拥有独特禀赋的文化城市可能继续押注文旅 [32]
网红城市不再出现,可能因为大家都忙着造机器人
虎嗅· 2025-08-22 09:13
文旅需求变化 - 旅游需求从流量导向和单一爆款模式转向更个性化及更具文化内核的深度体验 [4] -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增长 2025年旅游经济主要发展指标有望全面创历史新高 [3] - 苏超联赛成功将地域认同感转化为线下消费热潮 体现新需求趋势 [2][4] 政府角色与策略调整 - 文旅部门积极参与协调 通过免费开放景点和公交等措施提升游客体验 [5][6] - 政府行为趋于克制 不再高调站台或承接流量 如菏泽南站停止文娱活动 [7][8][9] - 网红城市打造需要强大组织能力 包括交通便利性 物资供应和居民动员力 [36][37] 宏观经济与产业转型背景 - 地产经济模式不可持续 土地财政依赖减弱 地方政府资源转向新赛道 [12][21][41] - 绿色经济崛起导致工业用地需求下降 传统产业面临碳汇等新挑战 [23][24][25] - 新质生产力成为战略重点 政府引导基金集中投向硬科技领域 [42][44] 资本与资源分配转移 - 政府创投基金明确要求投早 投小 投长期和投硬科技 [42] - 2024年VC/PE市场投向电子信息领域资金总额是大消费与文娱传媒领域总和的8.3倍 [42] - 资本从文旅等消费领域抽离 系统性地涌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硬科技战场 [43][47] 文旅产业定位变化 - 文旅从主角降为配角 成为服务于整体经济升级的融合组件 [44][52] - 文旅产业本质是现金流业务 但缺乏资本重投入特性 难以承接持续流量 [39][52] - 农业县或文化城市可能继续押注文旅 但难以再现全国现象级奇迹 [52][53][54] 地方发展模式选择 - 地方政府需评估财政健康状况 债务高企城市难以承受AI产业长期投入 [51] - 发展模式从遍地开花转向重点突破 资源分配呈现零和博弈特征 [41][46] - 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热潮兴起 如武汉光谷10万平方米园区和南京30亿元引导基金 [47][50]
(乡村行·看振兴)硕果满枝梨飘香 山西高平打造“梨”想生活
中国新闻网· 2025-08-12 15:44
中新网晋城8月11日电 题:硕果满枝梨飘香 山西高平打造"梨"想生活 作者 杨佩佩 李金莎 李娜 立秋时节,在山西晋城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的梨园,金灿灿的皇冠梨挂满枝头,游客们穿梭在梨树间, 一边品尝脆甜的梨果,一边体验采摘的乐趣,尽享田园丰收喜悦。 "我家住在附近,听说这里的皇冠梨熟了,特意过来采摘。"游客陈爱梅说,这里的皇冠梨皮薄、肉脆、 水分足,准备多采摘一些,带给家人和朋友们。 在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的梨园,金灿灿的皇冠梨挂满枝头。邢宇琛 摄 成片的梨树郁郁葱葱。邢宇琛 摄 连日来,高平市陈区镇开化寺鑫森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丹霞红梨同样迎来采收期,村民们抢抓时机,忙 着采摘、分拣、装箱,抢"鲜"供应市场。 "我们每天六点多就来梨园采摘了,这个品种的梨皮薄多汁,摘的时候得轻拿轻放,还得保留果柄,这 样保鲜期会更长。装箱时,我们还要逐个检查,有虫眼或者裂口的都会剔除,保证品质。"村民姬艳花 一边采摘,一边分享采摘技巧。 该合作社共流转土地300余亩,主要种植晚秋黄梨,以及1000余棵丹霞红梨、2000余棵玉露香梨,并利 用条块地套种皇冠梨、核桃、苹果及时令蔬菜,构建起"多元种植、错峰上市"的产业格局,让土地效益 ...
山西8个品种入选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核心观点 - 农业农村部发布《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年)》 山西农业大学8个品种入选 涵盖7种作物类型 包括5个骨干型品种 2个成长型品种 1个苗头型品种 [1] - 目录新增11种作物 总数达21种 推介优良品种326个 聚焦粮食 油脂 蔬菜 水果及战略农产品保障 [1] 品种入选情况 - 山西农业大学入选8个品种:长6990 瑞普909 品豆22 晋薯16号 长农47号 晋糯3号 晋早5564 玉露香梨 [1] - 品种覆盖7类作物:小麦 玉米 大豆 马铃薯 谷子 高粱 梨 [1] - 品种结构包括5个骨干型品种 2个成长型品种 1个苗头型品种 [1] 目录范围扩展 - 作物种类从2023年10种扩充至21种 新增甘薯 谷子 高粱 黄瓜 西瓜 甜瓜 苹果 梨 桃 甘蔗 茶树等11种作物 [1] - 推介优良品种总数达326个 [1] - 目录聚焦粮袋子 油瓶子 菜篮子 果盘子及重要战略农产品 [1] 政策背景 - 2025年是种业振兴"五年见成效"关键时期 [1] - 农业农村部组织编制推广目录以加快种业振兴进程 [1]
为老百姓办更多实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南留南村产业发展 - 驻村第一书记尤变清通过引进玉露香梨、樱桃、白水杏等新品种发展果树种植产业,并改良土壤确保果树健康生长 [3] - 2021年千亩果园开始挂果,但销路受限,村民在县城销售困难,剩余50%未售出 [3] - 通过直播、短视频和农展会拓宽销路,1500箱白水杏在农展会上售罄,并举办首届采摘节吸引游客 [4][5] 产业链延伸与抗风险措施 - 2025年春季霜冻导致果树减产80%,推动产业链延伸以增强抗风险能力 [5] - 村集体流转6亩土地试点田园综合体项目,发展有机蔬菜、林下养殖和采摘露营经济,项目即将投入运营 [5] - 黄寨镇推动规模化经营,为6个行政村提供冷鲜储藏、统一包装和农产品加工服务,村民每亩地增收3000多元 [6] 组织与协作模式 - 尤变清创新"田间党课"和"果园主题党日",强化村党支部作用,推动村民协作 [3] - 成立销售小组,驻村工作队负责展会销售,党员和种植大户提供后方保障,村民参与运输工作 [5] - 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计划运行村经济合作社以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6]
“虫口夺果”显身手 绿色技术护“甜”园
科技日报· 2025-06-11 16:18
水果科技小院技术创新 - 水果科技小院展出苹果、梨、苹果脆片等特色有机产品,苹果脆片保留天然风味得益于虫害防控技术突破[1] - 虫害防控技术减少污染、改善水果品质,成为果农致富实用科技[1] - 水果科技小院位于北纬36度黄金果品产出带,依托蒲县被子垣生态有机果园,由中国农业大学刘小侠教授创建[1] - 研究团队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摸索适合蒲县水果生产的绿色模式,不用化学农药[1] 绿色综合治理技术成果 - 研究团队发现茸喙丽金龟是主要害虫,采用诱虫灯诱捕、人工捕捉、生物制剂等绿色技术综合治理[2] - 团队发现未腐熟有机肥是金龟子泛滥原因,建议果农腐熟粪肥并均匀施用[2][3] - 三年攻关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虫果率降至5%以内,果实糖度与贮藏性显著提升[3] - 推广蚯蚓改良土壤、发酵酵素叶面肥技术,提升土壤有机质,优化果品糖度与口感[3] - "蒲香红"苹果与"玉露香"梨在全国水果口感大赛中斩获金奖[3] 农技服务与推广成效 - 研究生向果农宣传病虫害识别技巧和绿色综合治理技术,提供"零门槛、零费用、零距离"服务[4] - 采用"行间生草、生物天敌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管理模式,实现"零化肥、零农药"[4] - 栽植120余个新品种,构建"人、草、树、果、虫、鸟"和谐共生的生态体系[4] - 绿色技术已在蒲县大面积示范推广,带动300余户果农增收,亩均年增收近2000元[4] 未来发展前景 - "虫害可控、果园增值、农民增收"的良性模式有望走出黄土高原,惠及更多果园[5] - 乡村振兴需要青年人才用科技赋能,服务农民增收[5]
山西临汾再添“金名片”两个产品获地理标志产品认定
地理标志产品认定与扩容 - 山西省临汾市"隆化小米"和"吉县苹果"新获地理标志产品认定 使该市地理标志矩阵扩容至"2﹢3﹢27"新格局(2个地理标志产品、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 [1] - 隆化小米产自太岳山南麓红黏土带 具有"金黄透亮、米油浓稠"特质 富含蛋白质、18种氨基酸及维生素A/C 微量元素含量显著高于普通产品 [1] - 吉县苹果凭借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的独特地形条件(光照足、昼夜温差大)形成"果面光滑、香脆甜爽"品质 成为欧盟保护的10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之一 并获中国首个苹果类"零碳负碳"农产品证书 [1] 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现状 - 吉县已建成1 6万公顷标准化苹果园 年产值突破12亿元 带动4 2万名果农增收 [1] - 临汾市通过"地理标志﹢"模式推动隰县玉露香梨年销量达3 8万吨 并实现溢价率提升 [2] - 当地建立18道品控体系 覆盖从土壤检测到包装溯源的全流程 同时发布《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2] 产业培育与未来规划 - 临汾市市场监管局构建"三维培育体系" 已梳理戎子酿酒技艺等14项传统工艺 [2] - 计划实施"地标兴农"战略 建设地理标志产业园区 推动玉露香梨、戎子葡萄酒等形成产业集群 [2] - 将探索"地理标志﹢文旅"新模式 开发研学路线 并培育"山西精品"公用品牌 目标2025年进一步提升地理标志产品产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