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香梨

搜索文档
这届985毕业生直播带货一把好手!50余款产品热销全网供不应求
量子位· 2025-07-11 12:00
科技小院项目成果与模式 - 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通过拼多多直播带货50余款农产品,累计吸引3000万观众围观并热销[1][5] - 科技小院项目由张福锁院士2009年首创,已扩展至1800多个,覆盖全国乡村,采用"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服务模式[7][8] - 三亚榴莲科技小院创新使用鱼蛋白肥料加速榴莲生长,首批2000吨国产树上熟榴莲将于7月底上市[9][10][12] 农产品技术创新案例 - 北京通州蔬菜科技小院通过新品种选育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育出冰淇淋萝卜,使村集体收入增长4倍[15][16] - 云南古生村科技小院毕业生创业将油菜亩产值从1000元提升至5000元,并建立数商兴农科技小院解决销售问题[21][22][24] - 拼多多支持河北曲周"绿色吨半粮"项目,目标实现亩产1.5吨粮食、化肥效率50kg/kg、增产30%及减排30-50%[25] 拼多多的生态化助农战略 - 平台搭建科技小院专区并举办三届全国大赛,累计带动1500名农学研究生参与[26][27] - 捐赠1亿元设立农大研究基金,开设"多多课堂"培训1200万新农人数字化技能[30][31] - 联合FAO举办国际数字农业训练营,覆盖8国18名农业创业者,推动技术跨国输出[32][33][34] 产业闭环与政策支持 - 形成"科研-产业-市场"直接闭环,科技小院承担技术试验田、人才孵化器、模式示范窗三重角色[19][20] - 项目连续两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乡村振兴关键抓手[24][28] - 拼多多从销售平台升级为全链条生态构建者,覆盖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市场渠道全环节[28][29][31]
为老百姓办更多实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南留南村产业发展 - 驻村第一书记尤变清通过引进玉露香梨、樱桃、白水杏等新品种发展果树种植产业,并改良土壤确保果树健康生长 [3] - 2021年千亩果园开始挂果,但销路受限,村民在县城销售困难,剩余50%未售出 [3] - 通过直播、短视频和农展会拓宽销路,1500箱白水杏在农展会上售罄,并举办首届采摘节吸引游客 [4][5] 产业链延伸与抗风险措施 - 2025年春季霜冻导致果树减产80%,推动产业链延伸以增强抗风险能力 [5] - 村集体流转6亩土地试点田园综合体项目,发展有机蔬菜、林下养殖和采摘露营经济,项目即将投入运营 [5] - 黄寨镇推动规模化经营,为6个行政村提供冷鲜储藏、统一包装和农产品加工服务,村民每亩地增收3000多元 [6] 组织与协作模式 - 尤变清创新"田间党课"和"果园主题党日",强化村党支部作用,推动村民协作 [3] - 成立销售小组,驻村工作队负责展会销售,党员和种植大户提供后方保障,村民参与运输工作 [5] - 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计划运行村经济合作社以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6]
“虫口夺果”显身手 绿色技术护“甜”园
科技日报· 2025-06-11 16:18
水果科技小院技术创新 - 水果科技小院展出苹果、梨、苹果脆片等特色有机产品,苹果脆片保留天然风味得益于虫害防控技术突破[1] - 虫害防控技术减少污染、改善水果品质,成为果农致富实用科技[1] - 水果科技小院位于北纬36度黄金果品产出带,依托蒲县被子垣生态有机果园,由中国农业大学刘小侠教授创建[1] - 研究团队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摸索适合蒲县水果生产的绿色模式,不用化学农药[1] 绿色综合治理技术成果 - 研究团队发现茸喙丽金龟是主要害虫,采用诱虫灯诱捕、人工捕捉、生物制剂等绿色技术综合治理[2] - 团队发现未腐熟有机肥是金龟子泛滥原因,建议果农腐熟粪肥并均匀施用[2][3] - 三年攻关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虫果率降至5%以内,果实糖度与贮藏性显著提升[3] - 推广蚯蚓改良土壤、发酵酵素叶面肥技术,提升土壤有机质,优化果品糖度与口感[3] - "蒲香红"苹果与"玉露香"梨在全国水果口感大赛中斩获金奖[3] 农技服务与推广成效 - 研究生向果农宣传病虫害识别技巧和绿色综合治理技术,提供"零门槛、零费用、零距离"服务[4] - 采用"行间生草、生物天敌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管理模式,实现"零化肥、零农药"[4] - 栽植120余个新品种,构建"人、草、树、果、虫、鸟"和谐共生的生态体系[4] - 绿色技术已在蒲县大面积示范推广,带动300余户果农增收,亩均年增收近2000元[4] 未来发展前景 - "虫害可控、果园增值、农民增收"的良性模式有望走出黄土高原,惠及更多果园[5] - 乡村振兴需要青年人才用科技赋能,服务农民增收[5]
山西临汾再添“金名片”两个产品获地理标志产品认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3 06:22
地理标志产品认定与扩容 - 山西省临汾市"隆化小米"和"吉县苹果"新获地理标志产品认定 使该市地理标志矩阵扩容至"2﹢3﹢27"新格局(2个地理标志产品、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 [1] - 隆化小米产自太岳山南麓红黏土带 具有"金黄透亮、米油浓稠"特质 富含蛋白质、18种氨基酸及维生素A/C 微量元素含量显著高于普通产品 [1] - 吉县苹果凭借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的独特地形条件(光照足、昼夜温差大)形成"果面光滑、香脆甜爽"品质 成为欧盟保护的10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之一 并获中国首个苹果类"零碳负碳"农产品证书 [1] 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现状 - 吉县已建成1 6万公顷标准化苹果园 年产值突破12亿元 带动4 2万名果农增收 [1] - 临汾市通过"地理标志﹢"模式推动隰县玉露香梨年销量达3 8万吨 并实现溢价率提升 [2] - 当地建立18道品控体系 覆盖从土壤检测到包装溯源的全流程 同时发布《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2] 产业培育与未来规划 - 临汾市市场监管局构建"三维培育体系" 已梳理戎子酿酒技艺等14项传统工艺 [2] - 计划实施"地标兴农"战略 建设地理标志产业园区 推动玉露香梨、戎子葡萄酒等形成产业集群 [2] - 将探索"地理标志﹢文旅"新模式 开发研学路线 并培育"山西精品"公用品牌 目标2025年进一步提升地理标志产品产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