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小院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百变人参、温泉养鱼、手机种瓜——吉林农业尽显科技范儿
新华社· 2025-07-16 22:30
人参产业升级 - 吉林博大农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近350款人参深加工产品,包括人参冻干片、人参酒、人参蜜片、红参烟酰胺蓝莓汁饮品、红参金箔香皂等,年加工鲜参约1000吨 [1] - 公司与省内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拥有5项制参发明专利,生产流程实现全自动化分选、清洗、风淋处理 [1] - 人参产品通过国内精品商超、电商平台及天猫国际、京东国际等渠道出海,全产业链产值向千亿级迈进 [3] 智能农业应用 - 吉林卓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植物工厂"模式种植水果番茄和黄瓜,根部扎于椰糠营养袋,枝条攀爬高度达三四米 [3] - 公司利用循环温泉水养殖柳根鱼、西伯利亚鲟等高价值水产品,同步发展农文旅观光和温泉康养业务 [5][7] - 科技赋能实现标准化生产,水产养殖周期短、产量高,吸引城市消费者参与钓鱼等体验活动 [7] 智慧农业创新 - 长春市九台区马鞍山村智慧大棚采用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微信小程序远程调控温度、湿度、补光及水肥灌溉,寒地双层纳米膜技术保障冬季种植 [8] - "博洋九号"甜瓜采用吊种技术,糖度均匀且不受天气影响,年种植茬数从1茬增至3茬,亩产从3500-5000斤提升至1.5万斤,头茬售价达30元/斤 [8][10] - 吉林省科技小院总数达168家,覆盖全部县域,近三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12亿元 [10]
这届985毕业生直播带货一把好手!50余款产品热销全网供不应求
量子位· 2025-07-11 12:00
科技小院项目成果与模式 - 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通过拼多多直播带货50余款农产品,累计吸引3000万观众围观并热销[1][5] - 科技小院项目由张福锁院士2009年首创,已扩展至1800多个,覆盖全国乡村,采用"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服务模式[7][8] - 三亚榴莲科技小院创新使用鱼蛋白肥料加速榴莲生长,首批2000吨国产树上熟榴莲将于7月底上市[9][10][12] 农产品技术创新案例 - 北京通州蔬菜科技小院通过新品种选育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育出冰淇淋萝卜,使村集体收入增长4倍[15][16] - 云南古生村科技小院毕业生创业将油菜亩产值从1000元提升至5000元,并建立数商兴农科技小院解决销售问题[21][22][24] - 拼多多支持河北曲周"绿色吨半粮"项目,目标实现亩产1.5吨粮食、化肥效率50kg/kg、增产30%及减排30-50%[25] 拼多多的生态化助农战略 - 平台搭建科技小院专区并举办三届全国大赛,累计带动1500名农学研究生参与[26][27] - 捐赠1亿元设立农大研究基金,开设"多多课堂"培训1200万新农人数字化技能[30][31] - 联合FAO举办国际数字农业训练营,覆盖8国18名农业创业者,推动技术跨国输出[32][33][34] 产业闭环与政策支持 - 形成"科研-产业-市场"直接闭环,科技小院承担技术试验田、人才孵化器、模式示范窗三重角色[19][20] - 项目连续两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乡村振兴关键抓手[24][28] - 拼多多从销售平台升级为全链条生态构建者,覆盖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市场渠道全环节[28][29][31]
麦收第一线丨麦田里的科技接力赛
齐鲁晚报· 2025-06-15 16:34
农业科技创新 - 中国农业大学在齐河县焦庙镇设立科技小院,开展"田间实验室"项目,重点研究抗干热风、晚熟的小麦新品种 [1] - 科技小院示范田采用"良种+良方"模式,有效应对土传病害问题,提高作物产量 [1] - 试验田计划在夏播玉米时尝试密植技术,目标种植密度从传统4500-4600株/亩提升至6000-7000株/亩,并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 [3]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试验田部署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温湿度等数据,用于病虫害预警 [3] - 科技小院与北京企业合作开发"AI田医生"系统,通过图像识别为农户提供精准的作物管理建议,避免农药滥用 [3] - 数据分析和AI技术正逐步构建农业"智慧大脑",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3] 政产学研协同模式 - 焦庙镇政府为科技小院提供政策支持,帮助对接本地专业合作社,搭建试验田和推广渠道 [4] - 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高校输送青年人才,形成多方协作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4] - 科技小院作为"孵化器",为当地引入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思路,推动乡村振兴 [4] 农业生产实践 - 焦庙镇是国家"吨半粮"产能建设核心区,科技小院项目直接服务于粮食产能提升 [1] - 科技小院师生全程参与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在实践中验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1] - 通过设置对照田区,用实际产量对比说服农户接受新技术 [3]
海南已建成136家科技小院
海南日报· 2025-05-30 08:47
科技小院发展现状 - 海南已授牌建立136家科技小院 其中国家级83家 省级53家 [2] - 科技小院作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载体 在海南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2] - 科技小院建设以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 紧扣农民生产问题设置科研选题 [2] 科技小院成果案例 - 昌江鲜食大豆科技小院采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 试验田亩产达1860斤 较传统种植增产560斤 增幅43% [2] - 东方农村电商科技小院培育本土电商主播30余人 打造"东方味美"区域公共品牌 实现农产品溢价15%以上 [2] - 临高菠萝科技小院推动"临高凤梨"进入百果园、盒马鲜生等高端市场 售价反超进口产品 [2] - 乐东火龙果科技小院研发"测土施肥"一体化方案 使亩产提升10% 每亩肥料成本降低15% [3] 科技小院人才培养 - 海南科技小院入驻导师团队超220人 入驻研究生超250人 [3] - 入驻研究生每年有120天以上活跃在农业科学传播一线 [3] - 多名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乡镇农技员和企业技术骨干 [3] 未来发展计划 - 将持续支持科技小院建设 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 [4] - 围绕南繁种业、深远海养殖、热带水果等重点产业打造科技小院集群 [4] - 创新"小院+"融合模式 拓宽人才培养覆盖面、科技创新领域和服务功能 [4]
河北曲周:科技小院忙“三夏”
人民网· 2025-05-26 23:23
农业科技实践 - 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设立科技小院,研究生深入田间进行小麦长势观察和试验工作 [2][4][6][8][10][12][14][16] - 科技小院模式自2009年启动,旨在通过一线实践解决农业农村实际问题 [2][4][6][8][10][12][14][16] 人才培养与农业现代化 - 科技小院通过派驻研究生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2][4][6][8][10][12][14][16] - 学生活动包括麦粒样本收集、植株高度测量、土壤取样等具体科研任务 [8][14][16] 区域农业现状 - 华北平原当前小麦生长状况良好,呈现丰收在即的景象 [2][4][6][8][10][12][14][16] - 科技小院覆盖曲周县多个地点(如刘庄、傅庄),形成多点联动的科研网络 [2][4][6][8][12][14][16]
山东商河:“科技小院”助力特色产业富农增效
新华网· 2025-05-23 15:14
农业科技赋能 - 白桥镇大蒜种植面积7万多亩 年产蒜薹5万吨 大蒜10万吨 [1] - 通过"科技小院"的施肥方案 每亩大蒜增产200多斤 亩均产量达3000斤 [1] - 试验田采用"土壤改良+精准施肥+智能灌溉"集成模式 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8个百分点 土壤板结率下降26% [1] - 团队测定20余项土壤指标 为不同地块定制施肥方案 实现"一田一策"精准管理 [2] - 在科技赋能下 白桥镇全链条氮磷利用率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农业面源污染降低10%以上 [2] 产业经济效益 - 大蒜种植亩均纯收入达3500多元 [1] - 科技改良使白桥大蒜含硫小分子化合物含量更高 抗菌消炎作用更显著 [3] - 济南商玉宝食品公司年加工大蒜1.5万吨 去年出口额5000多万元 [3] - 白桥镇大蒜产业年产值超10亿元 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 [3] - 带动8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 [3] 人才与技术转化 - 商河县建设9处"科技小院" 吸引10多位教授和20余名研究生 [1] - 推动6项科技成果在商河落地转化 [1] - 组建521名科技顾问团队 服务群众1万余人次 服务企业1000余家 [2] - "科技小院"模式破解科研与生产"两张皮"难题 为乡村培养本土人才 [2]
在北京西瓜大棚拍短视频,巴西农村发展部长记录中国经验
新京报· 2025-05-15 13:42
中巴农业合作进展 - 巴西农村发展与家庭农业部部长保罗·特谢拉考察中国农业大学及北京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关注中国小农户现代化经验 [1] - 特谢拉表示中国抗击饥饿与贫困的经验值得巴西借鉴,中国做法可为巴西500万小农户提供参考 [1] - 特谢拉拍摄短视频记录中国合作社经验,计划通过社交媒体向巴西农民推广 [1][5] 科技小院合作成果 - 中国农业大学与巴西合作建设两家科技小院,打造多主体创新平台促进巴西家庭农业发展 [2] - 科技小院模式有效提升巴西农业产量并帮助农民增收,特谢拉称其"为巴西农民带来新希望" [2] - 双方计划新增农业机械、畜牧学等领域合作办学,共建家庭农业机械化人工智能化联合实验室 [2] 农机合作需求 - 巴西小农户机械化水平较低且地域分布不均,南部多东北部少 [3] - 巴西政府已制定关税等激励政策引进中国农机,现有许多巴西农户使用中国农机产品 [3] - 特谢拉希望更多中国小型农机进入巴西,并学习中国农业生产数字化经验 [3] 合作社运营模式 - 北京顺义农机服务合作社有365个成员,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 [4] - 昌平合作社采用全自动立体种植模式,配备巡检机器人、水肥一体灌溉设备等 [4] - 合作社联合运营模式可覆盖1400家农户,形成生产、销售、文旅、工业化等分工合作 [6] 未来合作方向 - 特谢拉希望在中巴农业合作框架下加强合作社经验交流 [6] - 两国农产品贸易额有望进一步增长,中国是巴西农产品最大进口国 [3] - 合作不仅惠及巴西农业,对拉美国家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3]
全国157家培养单位已设立科技小院1800余个
科技日报· 2025-05-11 09:10
科技小院发展现状 - 全国157家培养单位已设立科技小院1800余个,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 - 在坦桑尼亚、巴西等11个国家建设国际科技小院14个 [1] - 自2009年成立首家科技小院以来,曲周县在高产高效技术采用、粮食总产量、农民增收等方面显著提升,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1] - 邯郸市累计设立42家科技小院,实现20个县(市、区)全覆盖,研发推广250多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1] 科技小院运营模式 - 采用"2+X"试验模式,"2"为优化改进方案和传统生产方案,"X"为专项攻关特定生产问题 [2] - 每个小院需调研30个农户,跟踪监测50个地块,组织百亩示范方,师生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 [2] - 已发展出"3+X""4+X"多元试验模式 [3] 科技小院成果案例 - 曲周县4名研究生在千亩土地上开展小麦—玉米绿色种植试验,实现中低产盐碱地千亩示范方"绿色吨半粮"突破 [3] - 试验成果包括增产40%以上,增效40%,减排46%,节水30%,每亩地平均增收795元 [3]
中国之声一线调研丨数商兴农科技小院织密全国科技小院协作网 优质农产品如何在田野“种得好”、在电商“卖得俏”?
央广网· 2025-04-29 10:20
科技小院发展现状 - 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1] - 2024年、2025年科技小院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1] - 科技小院间互通共享不足,与产业、市场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规模化应用难 [1] 数商兴农科技小院创新模式 - 全国首个聚焦"数字商业+新农人培养"的科技小院在云南大理古生村揭牌 [1] - 由高校、政府和电商平台联合建设,旨在织密全国科技小院协作网 [1] - 通过协作网"打捞"全国1800余个科技小院的优质农产品,进行统筹和产销对接 [1] 电商平台与科技小院协作 - 通过协作网严选优质农产品,如四川峨边笋用竹科技小院的冷笋和广西北海海岸带生态农业科技小院的虾干在电商平台直播间迅速售罄 [2] - 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透露,数商兴农科技小院近期上线了100余个SKU,覆盖全国20余个科技小院的优质农产品 [4] - 电商平台直接采购科技小院产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消费者能以合理价格购买高品质农产品 [4] 科技小院对农业生产的提升 - 古生村科技小院在南庄推广鲜食玉米种植技术,单根重量从300-400克提升至500克以上,价格从几毛钱提升至近5元 [10] - 科技小院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水平,减少肥料和农药用量,同时解决销售问题 [7] - 通过市场刺激农户采用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实现环境友好和经济效益双赢 [7] 未来农业模式展望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提出未来农业模式:80%土地用于粮食生产,20%土地用于高品质农产品 [11] - 科技小院通过"产学研用商"结合,推动绿色种植和精准产销对接 [11] - 优质农产品形成良性供需循环,满足消费者对特色和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11]
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
经济日报· 2025-04-20 06:08
科技小院模式发展现状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科技小院是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1] - 科技小院连接高等学府与田间地头,通过"四零"科技服务(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提升农民能力,培养新时代乡村人才[2] - 截至2024年,全国已建成科技小院1800多个,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2700余名专家和1万余名研究生入驻,覆盖31个省(区、市)[3] 科技小院运营模式与成效 - 形成高校—科研院所—学生—农资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户多元合作平台,每年1万多名研究生和2000多名专家开展科研实践[3] - 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产业竞争力,与大型企业合作帮助农民实现从"种得好"到"卖得好"[3] - 推广绿色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校地合作加强农村党建与干部培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2] 科技小院发展阶段与升级方向 - 从1.0版参与式科技创新服务模式逐步升级至4.0版集群引领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协同创新模式[5] - 当前处于数量快速扩张的初级发展阶段,需解决发展不平衡、管理机制不健全、经费保障不足、数据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4] - 未来需加强顶层设计,聚焦产业"卡脖子"难题攻关,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并在农业国际合作中输出"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