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

搜索文档
泛亚微透拟高位定增募不超6.99亿元 上周四股价创史高
中国经济网· 2025-08-27 16:49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85.088万元人民币 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 6G通讯用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 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1] - 发行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 每股面值1.00元 采用全部向特定对象发行方式实施[1] - 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符合监管条件的特定投资者 最终发行对象及价格将在取得交易所审核通过及证监会注册后根据询价结果确定[1] 股权结构 - 发行数量按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 且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 即不超过2730万股[2] - 控股股东张云直接持股27.87% 与一致行动人邹东伟(3.42%)李建革(1.05%)合计控制公司32.34%股权[3] - 按发行上限2730万股计算 完成后总股本增至11830万股 张云持股比例降至21.44% 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降至24.88% 控制权不发生变更[3] 历史融资表现 - 2020年科创板IPO发行1750万股 发行价16.28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2.85亿元 净额2.38亿元 较原计划3.05亿元少6727万元[4] - 原计划募集资金投向包括消费电子用高耐水压透声ePTFE改性膜项目(6300万元) SiO2气凝胶与ePTFE膜复合材料项目(1.12亿元) 研发中心建设(4980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8000万元)[4] - IPO发行费用4736.97万元 其中保荐机构东方投行获承销保荐费2564.10万元[4] 市场表现与分配 - 2025年8月24日股价盘中触及72.14元/股 创近三年历史新高[4] - IPO战略配售中 保荐机构关联方东证创新获配87.5万股(1424.50万元) 员工资管计划获配175万股(2849万元) 限售期均为24个月[5] - 2025年5月30日公告每10股转增3股并派息1元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6日[5]
泛亚微透:拟向特定对象增发募资不超过约6.99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7:45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30%即2730万股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 - 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9亿元 募集资金将用于四个项目: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拟投入1.19亿元 6G通讯用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拟投入2.16亿元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1.54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投入2.09亿元 [1] - 公司当前市值62亿元 收盘价67.6元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占比99.9% [1] 行业市场动态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2] - 宠物智能设备领域创新活跃 出现具备"打电话"功能的宠物智能手机产品 [2] - 宠物行业上市公司股价普遍上涨 反映资本市场对该赛道的高度认可 [2]
泛亚微透: 泛亚微透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
证券之星· 2025-08-26 17:21
发行方案概要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7,300,000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30% [3][17][20]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规定的特定投资者,包括基金、券商、QFII等机构投资者 [1][17][18]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8][19]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850.88万元 [21][24] 募集资金用途 - 拟投入21,288.15万元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其中募集资金投入11,935.40万元 [30] - 拟投入26,018.11万元用于6G通讯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其中募集资金投入21,574.55万元 [31] - 拟投入20,429.18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其中募集资金投入15,440.93万元 [39][43] - 拟使用20,9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43] 业务背景与战略 - 公司CMD产品2022-2024年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00% [2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渗透率达44.3% [8] - 公司采取"产品多元、市场利基"战略,拓展汽车外其他应用领域 [15] - 高端FCCL市场被美国杜邦和日本松下垄断,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10][32] 技术优势与研发 - 已获得CMD相关授权专利35项,包括11项中国发明专利和6项国际PCT专利 [28] - 在FCCL领域拥有7项授权专利,包括2项中国发明专利 [33] - 实验室获CNAS国家认可资质,具备国际水准检测能力 [38][42] - 与浙江大学、常州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 [37] 市场前景 - 汽车电气化、智能化趋势推动CMD产品在车灯、电池包、ECU等领域应用 [9][12] - 5G/6G通信、航天航空、AI等领域对高频高速FPC需求激增 [10][31]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将新材料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11][35] 财务影响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例达63.91% [16][44] - 本次发行将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财务结构 [16][44] - 发行后总股本将增加至118,300,000股,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降至21.44% [23] 实施进展 - CMD项目尚在办理备案和环评手续 [30] - FCCL项目尚在办理备案和环评手续 [31] - 研发中心项目尚在办理备案和环评手续(如需) [43]
泛亚微透: 泛亚微透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7:21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850.88万元 将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用于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若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拟投入总额 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筹资金解决 [1] - 在募集资金到位前 公司可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 [1] CMD产品扩产项目 - 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1,935.40万元 通过升级生产车间、建设洁净房并引入自动化设备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1] - 2022-2024年CMD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00% 现有产能已成为发展制约因素 [2] - 产品已应用于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理想、蔚来等汽车品牌 并进入法雷奥、海拉等车灯厂商供应链 [4] - 公司拥有CMD相关授权专利35项 包括中国发明专利11项和国际PCT专利6项 [4] - 项目将减少对人工生产的依赖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3] 6G通讯FCCL产业化项目 - 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21,574.55万元 生产高频高速低介电损耗挠性覆铜板 [6] - 产品具有低介电常数(Dk)、低介电损耗角正切值(Df)等特性 适用于5G/6G通信、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6] - 当前高端FCCL市场被杜邦、松下等国外企业垄断 项目旨在实现国产替代 [7] - 公司已获得FCCL相关授权专利7项 包括中国发明专利2项 [8][11] - 产品采用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 通过无胶粘结技术实现卷对卷生产 [6][7]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 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5,440.93万元 用于购置研发大楼、先进设备和引进研发人员 [13] - 将开展低介电损耗高柔性扁平电缆线束无尘组件技术、船用ePTFE软垫片密封技术等课题研究 [13][14] - 公司拥有CNAS认可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配备高精度检测设备 [12][16] - 当前研发场地面积不足 设备陈旧影响研发效率 [14] 补充流动资金 - 拟使用募集资金20,9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以降低负债水平并优化财务结构 [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例达63.91% [18] - 补充流动资金将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18] 政策与行业环境 - 国家出台《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 [9][10] - 汽车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 出口爆发式增长 为CMD产品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5] - 《覆铜板"十四五"发展重点及产业技术线路图》提出要突破高性能FCCL国产化 [11] 技术储备与实施基础 - 公司在ePTFE膜、气凝胶、CMD及FCCL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积累 [15] - 与浙江大学、常州大学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 [11][17] - 持有IATF16949、ISO9001等管理体系认证 生产体系覆盖全链条 [12] - 研发团队深耕ePTFE膜和气凝胶领域 具备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 [17]
泛亚微透(688386.SH):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99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8-26 16:37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850.88万元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 [1] - 资金将投入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 [1] - 部分资金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 - 部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