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D产品
搜索文档
泛亚微透20251104
2025-11-05 09:29
行业与公司 * 泛亚微透公司 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业务涉及汽车零部件 新材料 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1][2][3] * 行业涉及汽车 尤其是车灯及自动驾驶传感器 航空航天 5G/6G通信 医疗器械等[6][12][17][21] 核心财务表现与业务贡献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5亿元 同比增长42% 净利润9,000万元 同比增长36 17%[3] * PDF1微透产品营收1 27亿元 毛利率77% 同比增长23 4%[2][3] * CMD与气体管理业务营收11 05亿元 毛利率超60% 同比增长6 68%[2][7] * 气凝胶业务营收5,440万元 同比增长25 8% 毛利率略有下滑[2][7] * 线束和电缆业务营收7,580 2万元 增速超2000% 其中车规级线束营收1,780万元 航空航天电缆营收5,600多万元 整体毛利率提升显著[2][7] * 传统三大件业务营收1 02亿元 同比增幅近10% 平均毛利率提升至16 75%[5][8] * 子公司林天达自2025年7月1日起并表 1-9月营收6,541万元 净利润1,135万元 预计全年贡献营收约1亿元[2][6] 毛利率与费用分析 * 整体毛利率下降主要受车规级线束业务拖累 该业务尚未达到盈亏平衡点[7][8] * 预计车规级线束业务在2026年上半年达到盈亏平衡点 改善整体毛利水平[2][8] * 研发投入占比约5%-6% 因平台性特质及跨业态项目增多 研发投入增加[9] * 员工总数从300多人增至700人左右 管理费用显著增加[9] 核心产品进展与市场拓展 * 二代CMD为主动控制系统 可精确控制湿度和露点 已完成与H公司实验验证 将成为其所有车型标配[4][12][13] * 二代CMD解决方案成本约35元 低于H公司前挡玻璃导电条成本80元[4][14] * 截至2025年10月底 CMD在手订单预期达622万只 预计2026年订单量超3,000万只[11] * 公司与华域视觉和星宇车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未来项目优先选用CMD整体解决方案[2][11] * FCCL已完成材料级到线路板级别的四个批次认证 已投建第一条量产线[4][17] * FCCL潜在首批订单量约1至1 5亿元 计划在3至4个月内复制新生产线[18] * 第二代CMD产品价格在35至40元之间 FCCL产品价格因规格不同在320元 平方米至5,000元 平方米不等[19]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公司现有产能约2,000万个 预计未来可达5,000万个[4][16] * 新的木头项目接近完工 无人化车间预计本月底投入运营[4][15] * 一代CMD老厂房中2 3设备已24小时运行以应对旺季需求[15] 新业务布局与未来增长点 * 公司提交定增申请 推进CMD扩产项目和FCCL项目[10] * 2026年收入目标12亿元以上 增量来源包括传统业务 增加1亿至1 5亿元 车规级线束业务 增加1 5亿至2亿元 母排业务 增加1亿至1 5亿元[4][20] * 医疗器械领域对标美国戈尔公司 布局人造血管 动脉支架等体外体内植入产品 并注册泛亚安检专注于一次性注射笔[21][22] * 脑机接口领域 向能士达提供电子皮肤材料 已进行两次送样[23] * 具身智能领域 与中国电信AI团队合作为第二代人形机器人提供成套线束 连接器及线缆 预计明年3月提供样品[23] * 高频高速电缆绕包膜将成为未来三年增长较快业务之一[26] * 气凝胶在军工领域舰船和飞机方向接单顺畅 一旦航空起量将对营收产生积极影响[24] 战略规划 * 公司有外延扩张目标 每三年至少完成一到两个并购项目[25][27] * 计划通过价格策略扩大市场份额[27]
江海奔流,“苏”写新篇——从“苏超”现象探寻江苏高质量发展动能
中国证券报· 2025-10-15 08:03
宏观经济实力 - 江苏省以全国1%的陆域面积,承载了6%的人口,创造了10%以上的经济总量,GDP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二 [1] - 2024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增量为全国第一 [3] - 全省制造业增加值达4.66万亿元,约占全国制造业增加值的14% [3] 工业与制造业规模 - 2024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比全国增速高1个百分点 [3] - 制造业覆盖31个大类、191个中类、500多个小类,是全国制造业门类最齐全的省份之一 [7] - 累计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5.6万余个,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0.1%,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9.1% [9] 产业结构与新兴产业 - 2024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1.8% [3]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在2024年首次突破50%达50.7%,并于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51.8% [3] - 未来产业核心企业总数超3100家,营收规模超7500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3] 产业集群与区域协同 - 累计培育1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全国第一,并实现全省13个设区市全覆盖 [5] - 盐城、常州、宿迁、淮安四市构建起完整度超90%的光伏产业链,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4] - 苏南与苏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值缩小到1.8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缩小到1.80,区域发展均衡 [5] 企业案例与产业升级 - 蜂巢能源今年1-7月装机总量同比增长97.1%,增速居全球第一,总量跻身全球前十 [7] -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677亿元,具备1600万吨年加工原油能力,为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 [7] - 南钢通过联合华为研发“元冶·钢铁大模型”,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并有效压降综合成本 [9]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诚迈科技近二十年专注于基础软件,从引入安卓系统到参与鸿蒙生态,致力于国产信创 [14] - 吉贝尔药业历经十余年投入,抗抑郁新药即将完成III期临床试验,抗肿瘤新药正在开展IIa期临床试验 [14] - 泛亚微透的CMD产品投向市场后历时7年达到8000万元年营收规模,现已被越来越多主机厂和车灯厂采纳 [10] 资本市场与金融支持 - 江苏省为全国上市公司数量第三、北交所与科创板公司数量第一的省份 [16] - 2024年6月启动总规模500亿元的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截至2024年8月已组建三批共41只产业专项基金,总规模达1069亿元 [17] - 基金集群已投资93个项目,其中英诺赛科、正力新能成功上市 [17] 出海与内销战略 - 森萱医药2024年上半年实现出口收入超8000万元,同比增长13.3% [15] - 海伦哲2024年上半年新签海外订单3000万元,大幅超去年全年总额 [15] - 天工国际以外贸销售为主(占比超六成),正以高端精密刀具为突破口加快布局国内数百亿元市场 [16]
江海奔流,“苏”写新篇——从“苏超”现象解码江苏高质量发展底气
中国证券报· 2025-10-15 08:03
文章核心观点 - 江苏省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均衡协调的发展模式,展示了实体经济根深叶茂、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的强劲势头 [1] - 江苏经济的“强”体现在坚实的经济底盘与向新结构、鲜明的区域特色与协同共进、齐全的产业门类与完备链条三大方面 [4][8][11] - 江苏发展的内生动力源于传统产业的智改数转、民营企业的创新韧劲以及政府的精准赋能 [13][15][17] - 江苏实践的启示在于注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出海与内销并举、以及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 [20][21][23] 经济规模与结构 - 2024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增量全国第一,制造业增加值4.66万亿元,占全国约14% [4] - 2024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比全国增速高1个百分点 [4] - 2024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0.7%,并于上半年升至51.8% [6] - 江苏未来产业核心企业总数超3100家,营收规模超7500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6] 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 - 江苏已累计培育1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全国第一,并实现全省13个设区市全覆盖 [10] - 苏南与苏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值缩小到1.8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缩小到1.80,区域发展均衡 [10] - 盐城、常州、宿迁、淮安四市构建了完整度超90%的光伏产业链,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9] - 苏州在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科技仪器三个领域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 [9] 产业基础与供应链 - 江苏制造业覆盖31个大类、191个中类、500多个小类,是全国制造业门类最齐全的省份之一 [12] - 江苏正着力构建“1650”产业体系,即发展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 [13] - 蜂巢能源案例显示,其在常州金坛方圆9公里内可采购绝大部分上游材料,极大降低运输成本并增强供应链稳定性 [11] 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 - 江苏自2022年起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累计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5.6万余个 [14] - 全省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0.1%,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9.1%,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十年居全国第一 [14] - 近三年来,全省累计实施单个项目投入超500万元的老旧设备更新改造重点项目超过2000个 [14] - 民营企业如泛亚微透的CMD产品投向市场后历时7年做到8000万元年营收规模,展现创新韧劲 [15] 政府规划与产业生态 - 无锡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超600家,产值达2512亿元,构建起从设计、制造、封测到材料设备的全链产业集群 [17] - 政府对产业的规划注重因势利导,立足各城市资源禀赋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并组织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 [18] - 2023年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并审议《江苏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草案)》 [16] 企业战略与市场拓展 - 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例如森萱医药上半年出口收入超8000万元,同比增长13.3%,海伦哲新签海外订单3000万元 [21] - 部分企业从商品出海迈向产能出海,如澳弘电子在泰国投建生产基地,沪光股份在欧洲设工程中心和工厂 [22] - 外向型企业如天工国际(外贸销售占比超六成)正以高端精密刀具为突破口加快布局国内市场 [22] 金融支持与资本市场 - 江苏是全国上市公司数量第三、北交所与科创板公司数量第一的省份,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 [23] - 2024年6月总规模500亿元的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启动,已组建三批共41只产业专项基金,总规模1069亿元 [23] - 该基金集群累计投资93个项目,其中英诺赛科、正力新能成功上市 [23]
泛亚微透拟定增募6.99亿扩产 业绩双增手握250项授权专利
长江商报· 2025-08-28 07:47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合格投资者发行股份不超过273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9亿元,发行价不低于发行期首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80% [2]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拟投向4个项目:CMD智能制造技改扩产(1.19亿元)、6G通信用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2.16亿元)、研发中心建设(1.54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2.09亿元) [2][3] 产能扩张 - CMD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通过引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和检测设备,降低对人工依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 CMD产品销售收入保持高速增长,2022-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1%,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从2022年5.69%快速提升至2024年16.13% [2] - 6G通讯FCCL项目将打破国外企业对高端FCCL的垄断,加速国产替代,延伸公司PTFE/ePTFE膜材应用场景至高端电子基材领域 [3]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从2.78亿元增至5.15亿元,增幅85.25%,净利润从5527万元升至9916万元,增幅79.41% [1][4]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4亿元,同比增长25.65%,净利润5443万元,同比增长27.57%,扣非净利润5369万元,同比增长27.29% [1][4] - 2025年上半年四大业务均实现增长:ePTFE微透产品(1.02亿元,+41.7%)、CMD及气体管理产品(6851.44万元,+9.66%)、气凝胶产品(3143.48万元,+5.47%)、高性能线束产品(845.53万元,+892.98%) [5] 研发投入 - 2020-2025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达1.15亿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142.79万元,同比增长2.30%,占总营收比例4.02% [1][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已获授权专利250项,其中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185项,大部分属于公司核心技术体系 [1][6] - 持续研发推动技术成果落地,新产品开发丰富产品应用领域 [5][6] 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微观多孔材料领域重要企业,主营ePTFE微透膜及气凝胶等微观多孔材料研发与制造 [4] - 在汽车领域积累大量优质客户,CMD产品已在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红旗、五菱、理想、蔚来、小米等知名汽车厂商应用 [5] - 配套车灯厂包括法雷奥、海拉、马瑞利、华域视觉、星宇等知名厂商 [5] 行业机遇 - 汽车电气化、智能化趋势快速发展,相关产品在户外储能、安防、消费电子、光伏等领域渗透率提升,市场对CMD产品需求持续增加 [3] - 公司积极拓展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持续推进进口替代,各类产品销量均有所增长 [5]
泛亚微透拟高位定增募不超6.99亿元 上周四股价创史高
中国经济网· 2025-08-27 16:49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85.088万元人民币 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 6G通讯用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 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1] - 发行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 每股面值1.00元 采用全部向特定对象发行方式实施[1] - 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符合监管条件的特定投资者 最终发行对象及价格将在取得交易所审核通过及证监会注册后根据询价结果确定[1] 股权结构 - 发行数量按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 且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 即不超过2730万股[2] - 控股股东张云直接持股27.87% 与一致行动人邹东伟(3.42%)李建革(1.05%)合计控制公司32.34%股权[3] - 按发行上限2730万股计算 完成后总股本增至11830万股 张云持股比例降至21.44% 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降至24.88% 控制权不发生变更[3] 历史融资表现 - 2020年科创板IPO发行1750万股 发行价16.28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2.85亿元 净额2.38亿元 较原计划3.05亿元少6727万元[4] - 原计划募集资金投向包括消费电子用高耐水压透声ePTFE改性膜项目(6300万元) SiO2气凝胶与ePTFE膜复合材料项目(1.12亿元) 研发中心建设(4980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8000万元)[4] - IPO发行费用4736.97万元 其中保荐机构东方投行获承销保荐费2564.10万元[4] 市场表现与分配 - 2025年8月24日股价盘中触及72.14元/股 创近三年历史新高[4] - IPO战略配售中 保荐机构关联方东证创新获配87.5万股(1424.50万元) 员工资管计划获配175万股(2849万元) 限售期均为24个月[5] - 2025年5月30日公告每10股转增3股并派息1元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6日[5]
泛亚微透:拟向特定对象增发募资不超过约6.99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7:45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30%即2730万股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 - 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9亿元 募集资金将用于四个项目: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拟投入1.19亿元 6G通讯用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拟投入2.16亿元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1.54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投入2.09亿元 [1] - 公司当前市值62亿元 收盘价67.6元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占比99.9% [1] 行业市场动态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2] - 宠物智能设备领域创新活跃 出现具备"打电话"功能的宠物智能手机产品 [2] - 宠物行业上市公司股价普遍上涨 反映资本市场对该赛道的高度认可 [2]
泛亚微透: 泛亚微透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7:21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850.88万元 将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用于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若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拟投入总额 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筹资金解决 [1] - 在募集资金到位前 公司可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 [1] CMD产品扩产项目 - 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1,935.40万元 通过升级生产车间、建设洁净房并引入自动化设备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1] - 2022-2024年CMD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00% 现有产能已成为发展制约因素 [2] - 产品已应用于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理想、蔚来等汽车品牌 并进入法雷奥、海拉等车灯厂商供应链 [4] - 公司拥有CMD相关授权专利35项 包括中国发明专利11项和国际PCT专利6项 [4] - 项目将减少对人工生产的依赖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3] 6G通讯FCCL产业化项目 - 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21,574.55万元 生产高频高速低介电损耗挠性覆铜板 [6] - 产品具有低介电常数(Dk)、低介电损耗角正切值(Df)等特性 适用于5G/6G通信、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6] - 当前高端FCCL市场被杜邦、松下等国外企业垄断 项目旨在实现国产替代 [7] - 公司已获得FCCL相关授权专利7项 包括中国发明专利2项 [8][11] - 产品采用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 通过无胶粘结技术实现卷对卷生产 [6][7]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 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5,440.93万元 用于购置研发大楼、先进设备和引进研发人员 [13] - 将开展低介电损耗高柔性扁平电缆线束无尘组件技术、船用ePTFE软垫片密封技术等课题研究 [13][14] - 公司拥有CNAS认可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配备高精度检测设备 [12][16] - 当前研发场地面积不足 设备陈旧影响研发效率 [14] 补充流动资金 - 拟使用募集资金20,9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以降低负债水平并优化财务结构 [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例达63.91% [18] - 补充流动资金将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18] 政策与行业环境 - 国家出台《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 [9][10] - 汽车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 出口爆发式增长 为CMD产品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5] - 《覆铜板"十四五"发展重点及产业技术线路图》提出要突破高性能FCCL国产化 [11] 技术储备与实施基础 - 公司在ePTFE膜、气凝胶、CMD及FCCL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积累 [15] - 与浙江大学、常州大学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 [11][17] - 持有IATF16949、ISO9001等管理体系认证 生产体系覆盖全链条 [12] - 研发团队深耕ePTFE膜和气凝胶领域 具备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 [17]
泛亚微透: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99亿元 用于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6:41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6.99亿元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业务方向 - 公司布局6G通讯材料领域 [1] - 公司推进电子元器件制造技术升级 [1]
泛亚微透: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9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16:37
公司融资计划 - 拟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6.99亿元 [1]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730万股 [1] 资金用途分配 - 募集资金净额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 [1] - 用于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 [1] - 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泛亚微透(688386.SH):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99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8-26 16:37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850.88万元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 [1] - 资金将投入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 [1] - 部分资金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 - 部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