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MD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泛亚微透拟定增募6.99亿扩产 业绩双增手握250项授权专利
长江商报· 2025-08-28 07:47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合格投资者发行股份不超过273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9亿元,发行价不低于发行期首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80% [2]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拟投向4个项目:CMD智能制造技改扩产(1.19亿元)、6G通信用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2.16亿元)、研发中心建设(1.54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2.09亿元) [2][3] 产能扩张 - CMD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通过引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和检测设备,降低对人工依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 CMD产品销售收入保持高速增长,2022-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1%,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从2022年5.69%快速提升至2024年16.13% [2] - 6G通讯FCCL项目将打破国外企业对高端FCCL的垄断,加速国产替代,延伸公司PTFE/ePTFE膜材应用场景至高端电子基材领域 [3]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从2.78亿元增至5.15亿元,增幅85.25%,净利润从5527万元升至9916万元,增幅79.41% [1][4]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4亿元,同比增长25.65%,净利润5443万元,同比增长27.57%,扣非净利润5369万元,同比增长27.29% [1][4] - 2025年上半年四大业务均实现增长:ePTFE微透产品(1.02亿元,+41.7%)、CMD及气体管理产品(6851.44万元,+9.66%)、气凝胶产品(3143.48万元,+5.47%)、高性能线束产品(845.53万元,+892.98%) [5] 研发投入 - 2020-2025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达1.15亿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142.79万元,同比增长2.30%,占总营收比例4.02% [1][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已获授权专利250项,其中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185项,大部分属于公司核心技术体系 [1][6] - 持续研发推动技术成果落地,新产品开发丰富产品应用领域 [5][6] 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微观多孔材料领域重要企业,主营ePTFE微透膜及气凝胶等微观多孔材料研发与制造 [4] - 在汽车领域积累大量优质客户,CMD产品已在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红旗、五菱、理想、蔚来、小米等知名汽车厂商应用 [5] - 配套车灯厂包括法雷奥、海拉、马瑞利、华域视觉、星宇等知名厂商 [5] 行业机遇 - 汽车电气化、智能化趋势快速发展,相关产品在户外储能、安防、消费电子、光伏等领域渗透率提升,市场对CMD产品需求持续增加 [3] - 公司积极拓展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持续推进进口替代,各类产品销量均有所增长 [5]
泛亚微透拟高位定增募不超6.99亿元 上周四股价创史高
中国经济网· 2025-08-27 16:49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85.088万元人民币 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 6G通讯用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 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1] - 发行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 每股面值1.00元 采用全部向特定对象发行方式实施[1] - 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符合监管条件的特定投资者 最终发行对象及价格将在取得交易所审核通过及证监会注册后根据询价结果确定[1] 股权结构 - 发行数量按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 且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 即不超过2730万股[2] - 控股股东张云直接持股27.87% 与一致行动人邹东伟(3.42%)李建革(1.05%)合计控制公司32.34%股权[3] - 按发行上限2730万股计算 完成后总股本增至11830万股 张云持股比例降至21.44% 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降至24.88% 控制权不发生变更[3] 历史融资表现 - 2020年科创板IPO发行1750万股 发行价16.28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2.85亿元 净额2.38亿元 较原计划3.05亿元少6727万元[4] - 原计划募集资金投向包括消费电子用高耐水压透声ePTFE改性膜项目(6300万元) SiO2气凝胶与ePTFE膜复合材料项目(1.12亿元) 研发中心建设(4980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8000万元)[4] - IPO发行费用4736.97万元 其中保荐机构东方投行获承销保荐费2564.10万元[4] 市场表现与分配 - 2025年8月24日股价盘中触及72.14元/股 创近三年历史新高[4] - IPO战略配售中 保荐机构关联方东证创新获配87.5万股(1424.50万元) 员工资管计划获配175万股(2849万元) 限售期均为24个月[5] - 2025年5月30日公告每10股转增3股并派息1元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6日[5]
泛亚微透:拟向特定对象增发募资不超过约6.99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7:45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30%即2730万股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 - 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9亿元 募集资金将用于四个项目: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拟投入1.19亿元 6G通讯用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拟投入2.16亿元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1.54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投入2.09亿元 [1] - 公司当前市值62亿元 收盘价67.6元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占比99.9% [1] 行业市场动态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2] - 宠物智能设备领域创新活跃 出现具备"打电话"功能的宠物智能手机产品 [2] - 宠物行业上市公司股价普遍上涨 反映资本市场对该赛道的高度认可 [2]
泛亚微透: 泛亚微透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7:21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850.88万元 将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用于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若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拟投入总额 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筹资金解决 [1] - 在募集资金到位前 公司可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 [1] CMD产品扩产项目 - 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1,935.40万元 通过升级生产车间、建设洁净房并引入自动化设备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1] - 2022-2024年CMD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00% 现有产能已成为发展制约因素 [2] - 产品已应用于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理想、蔚来等汽车品牌 并进入法雷奥、海拉等车灯厂商供应链 [4] - 公司拥有CMD相关授权专利35项 包括中国发明专利11项和国际PCT专利6项 [4] - 项目将减少对人工生产的依赖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3] 6G通讯FCCL产业化项目 - 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21,574.55万元 生产高频高速低介电损耗挠性覆铜板 [6] - 产品具有低介电常数(Dk)、低介电损耗角正切值(Df)等特性 适用于5G/6G通信、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6] - 当前高端FCCL市场被杜邦、松下等国外企业垄断 项目旨在实现国产替代 [7] - 公司已获得FCCL相关授权专利7项 包括中国发明专利2项 [8][11] - 产品采用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 通过无胶粘结技术实现卷对卷生产 [6][7]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 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5,440.93万元 用于购置研发大楼、先进设备和引进研发人员 [13] - 将开展低介电损耗高柔性扁平电缆线束无尘组件技术、船用ePTFE软垫片密封技术等课题研究 [13][14] - 公司拥有CNAS认可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配备高精度检测设备 [12][16] - 当前研发场地面积不足 设备陈旧影响研发效率 [14] 补充流动资金 - 拟使用募集资金20,9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以降低负债水平并优化财务结构 [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例达63.91% [18] - 补充流动资金将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18] 政策与行业环境 - 国家出台《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 [9][10] - 汽车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 出口爆发式增长 为CMD产品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5] - 《覆铜板"十四五"发展重点及产业技术线路图》提出要突破高性能FCCL国产化 [11] 技术储备与实施基础 - 公司在ePTFE膜、气凝胶、CMD及FCCL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积累 [15] - 与浙江大学、常州大学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 [11][17] - 持有IATF16949、ISO9001等管理体系认证 生产体系覆盖全链条 [12] - 研发团队深耕ePTFE膜和气凝胶领域 具备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 [17]
泛亚微透: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99亿元 用于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6:41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6.99亿元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业务方向 - 公司布局6G通讯材料领域 [1] - 公司推进电子元器件制造技术升级 [1]
泛亚微透: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9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16:37
公司融资计划 - 拟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6.99亿元 [1]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730万股 [1] 资金用途分配 - 募集资金净额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 [1] - 用于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 [1] - 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泛亚微透(688386.SH):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99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8-26 16:37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850.88万元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 [1] - 资金将投入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 [1] - 部分资金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 - 部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泛亚微透:e-PTFE膜隐形冠军,深耕利基市场盈利能力强-20250505
天风证券· 2025-05-05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基础化工/塑料,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当前价格54.8元,目标价格63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稀缺掌握高端e - PTFE膜以及气凝胶核心技术的材料企业,发展对标美国戈尔,以汽车领域为基本盘,拓展新能源、军工等高成长赛道,处于业绩释放期(25Q1归母净利润2408万,yoy + 43%),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 - 预计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46、1.93、2.5亿元,对应PE26、20、15倍,给予25年3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63元/股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泛亚微透:掌握e - PTFE膜核心技术,专注长尾市场 - 公司创建于1995年,是专注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应用于汽车、包装等领域,发展分四个阶段,上市后拓展气凝胶领域,形成ePTFE + 气凝胶核心路线 [12][13][14] - 2018 - 2024年营收整体稳定增长,净利润受疫情等因素波动,2023年因汽车领域和气凝胶增长归母净利润逐步恢复 [20] - 研发人员占比持续增加,2024年接近20%,核心技术靠自主研发,掌握e - PTFE膜拉伸工艺,多数生产设备自主设计或改造,应用需定制化开发,客户粘性强 [24] - 主营业务收入源于ePTFE微透膜产品和传统三大件,在汽车领域与众多知名企业合作,CMD有较大上升空间,24年CMD市占率约6.9% [28][30] ePTFE微透产品为公司核心业务 - ePTFE微透产品核心材料是ePTFE膜,有防水透气功能,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主要竞争对手为国外企业 [33] - 营收从20年8000多万增长至23年1.2亿元,毛利率虽逐年下滑但保持在70%高水平,传统三大件产品毛利率持续下滑,23年营收规模1.4亿元,毛利率10.7% [34] 第二增长曲线:CMD及气体管理产品 - CMD产品销售收入持续增长,2021 - 2023年增长超6.5倍,24年维持高增速,已导入汽车领域,户外储能等领域处于前期导入阶段 [38] - 市占率有提升空间,募资扩产项目投入2亿元,建设期2年,满产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2.88亿元,年均税后利润6291万元 [41] 气凝胶:内生外延发展 - 2018年研制出SiO₂气凝胶及复合材料,通过首发上市和收购拓展应用领域,气凝胶毡营业收入从21年1580万元攀升至23年4444万元,23年毛利率达51.5% [42] - 2023年大音希声计划投资1.9亿元建设项目,24年上半年达可使用状态,未来业绩贡献可期 [43] 特种膜:TRT达到进口替代水平 - 特种膜包括ePTFE屏蔽膜等,TRT电缆膜性能卓越,2021年通过新产品鉴定,实现国产自主可控,可进口替代 [46] - 参股公司凌天达项目一期预计26年上半年投产,总投资约10.17亿元,全面投产后产值可达10亿元 [4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5 - 27年营收规模分别为7.4、9.5、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1.93、2.5亿元 [48] - 选取沃顿科技等三家膜材料公司作为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5年3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63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1]
欲加速产线“智造”升级 泛亚微透拟简易程序定向增发
证券日报· 2025-04-09 01:15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以简易程序定增募资约1.1亿元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 [1] - 项目投资总额2.09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约1.1亿元 [1] - 资金将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包括建设洁净房和引入智能化生产检测设备 [1] 业务发展情况 - CMD及气体管理产品板块已成为公司新增长曲线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ePTFE微透产品CMD及气体管理产品SiO2气凝胶等 [2] - 2021年至2023年CMD产品销售收入增长超过650%占比从2.12%提升至12.36% [3] 产品技术优势 - CMD产品基于ePTFE膜及干燥剂技术创新实现材料100%国产化 [3] - 产品通过红外吸湿剂和阀结构设计解决车灯雾气问题降低制造成本 [3] - 融合红外热量控制与ePTFE膜防护技术提升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 [3] 市场前景 - 汽车电气化智能化趋势推动CMD产品需求持续扩大 [3] - 产品应用领域延伸至户外储能安防消费电子光伏等行业 [4]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25.39%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17.93% [4] 战略规划 - 募资项目将优化公司收入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4] - 简易程序定增可快速满足资金需求提高周转效率 [2] - 公司可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募资规模保持战略灵活性 [2]
泛亚微透(688386) - 泛亚微透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论证分析报告(修订稿)
2025-03-03 16:45
业绩数据 - 2021 - 2023年CMD产品销售收入增长超6.5倍,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从2.12%提至12.36%[12][19][46]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0205.17万元,扣非后为9284.99万元[40] - 2025年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较2024年均下降10%[43] - 2024年末总股本7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7415.68万股[42] - 基本每股收益为1.46元/股,稀释每股收益为1.46元/股,扣非后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1.33元/股[43] 发行股票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13680万元用于CMD产品技改扩产项目[5] - 发行定价基准日为2025年2月21日,价格32.91元/股[27][28] - 发行对象为共青城豫章贰号等10家机构及个人,最终不超35名[23][25] - 发行方式为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30] - 拟发行股份不超发行前总股本30%,补流和偿债比例不超总额30%[35] - 假设2025年4月底完成发行,募资13680万元,发行4156791股[40] 未来展望 - 假设2025年净利润三种情况:较2024年增长10%、不变、下降10%[40] 新产品和新技术 - CMD产品能调节微小封闭空间气体湿度和压力,提升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14] 策略与承诺 - 股权融资适合长期发展战略,可保持稳定资本结构[21] - 公司承诺履行填补回报措施,违规愿担责[55] - 本次发行股票具备必要性与可行性,符合法规和全体股东利益[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