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头枕执行器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双林股份接待国盛证券等48家机构 机器人丝杠产能规划明确 前三季度扣非净利增45.57%
新浪证券· 2025-10-26 22:30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公司于2025年10月26日通过线上方式接待了48家机构的特定对象调研及电话会议 [1][2] - 参与机构涵盖国盛证券、华鑫汽车、中金汽车、嘉合基金、平安基金等多个领域 [1][2] -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核心管理层参与交流 [1][2] 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55亿元,同比增长19.12%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2亿元,同比增长9.77%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57%,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3] 机器人丝杠业务客户拓展 - 已与国内两家头部新势力车企达成合作,为其人形机器人项目开发直线关节模组,完成多轮送样及小批量交付 [5] - 正与多家国内机器人厂家及灵巧手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和样件交付 [5] - 2025年8月成功获取一家国外丝杠头部企业的滚柱丝杠与滚珠丝杠小批量订单并完成交付 [5] - 与国外头部企业的合作正向战略层面推进,对方已对公司开展多轮验厂 [5] 机器人丝杠产能规划 - 滚柱丝杠规划年产能100万套,2025年内将建成10万套年产线 [6] - 滚珠丝杠预计2026年2月建成10万套年产能,将推进4万套年标准模块产能落地 [6] - 线性关节模组一期规划12万套年产能,预计2025年底达产,2026年完成50万套年产能建设 [6] 技术与成本优势 - 子公司科之鑫研发的新一代磨床设备将于2025年11月进入量产,加工效率达30分钟/件,精度满足C3级以上要求 [7] - 第二代机床将于2025年底推出,内螺纹磨削无需预车螺纹槽,30分钟内完成加工,最高精度达C0级 [7] - 通过收购科之鑫实现关键磨床设备自产,大幅降低丝杠生产成本,产品定价将远低于当前国际市场水平 [7] 其他业务进展与展望 - 公司已于2025年9月24日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申请,尚待监管机构批准 [8] - 四季度汽车主业排产具备环比三季度增长的潜力,多个新项目将在下半年及后续贡献产值 [8] - 轮毂轴承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9.78亿元,同比增长6%,毛利率为19.9% [8] - 泰国工厂5条高端轮毂轴承生产线实现本地化生产,全系产品获美国海关原产地认证 [8] - 公司对达成全年净利润目标具备充足信心 [8]
双林股份(300100) - 300100双林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6
2025-10-26 22:06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38.55亿元,同比增长19.12% [3]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亿元,同比增长9.77% [3] - 实现扣非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增长45.57% [3] - 三季度营业收入环比二季度增长7.4%,毛利环比增长23.7%,毛利率单季度环比提升3个百分点 [17][18] - 新能源电驱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达83.5% [23] 机器人丝杠业务进展 - 已与国内两家头部新势力车企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直线关节模组,进行多轮送样及小批量交付 [4][8] - 与一家国外丝杠头部企业合作,获取滚珠丝杠与滚柱丝杠小批量订单,并开展多轮验厂 [4][8][10] - 与多家国内机器人厂家及灵巧手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和样件交付 [4][8] - 丝杠相关产品截至三季度末以打样订单和小批量订单为主 [19] 产能规划与建设 - 滚柱丝杠规划年产能100万套,年内建成10万套/年产线 [5] - 滚珠丝杠规划年产能40万套,2026年2月建成10万套/年产能 [5] - 线性关节模组规划年产能50万套,一期12万套/年产能预计2025年底达产 [5] - 首期10万产能将于年内完成建设,具备快速形成100万产能的能力 [20] - 2026年考虑在海外(包括泰国)投资建厂 [20] 生产技术优势 - 子公司科之鑫新一代磨床设备2025年11月量产,加工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螺母效率达30分钟/件,精度满足C3级以上 [6] - 科之鑫全新第二代机床将于2025年底推出,内螺纹磨削30分钟内完成,最高精度达C0级 [20] - 自制关键磨床设备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具备显著成本优势 [11] 具身智能产品矩阵 - 产品矩阵包括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线性关节模组、旋转关节模组、灵巧手部件及轴向磁通电机等 [7] - 轴向磁通电机预计2026年底开发完成并达到批量应用条件,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及机器人 [23] 轮毂轴承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轮毂轴承业务收入9.78亿元,同比增长6%,毛利率19.9% [16] - 泰国工厂5条高端轮毂轴承生产线已实现本地化生产,全系产品获美国海关原产地认证 [16] - 泰国工厂已完成为某国产新能源头部车企配套产线建设,预计第四季度实现本地供应 [1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已于2025年9月24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文件 [13][14] - 四季度汽车主业排产具备环比增长潜力,新项目如电动头枕执行器、EHB车用滚珠丝杠将贡献产值 [15] - 公司股权激励目标设定具备挑战性但可达成,主营业务多点突破提供支撑 [23]
双林股份:2024年报点评主业强劲复苏,人形机器人业务蓄势待发-20250429
华创证券· 2025-04-29 12: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双林股份凭借传统业务复苏与新兴业务爆发,已从“困境反转”迈向“成长加速”阶段 短期看,新能源车配套业务仍为业绩基石;中长期看,丝杠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极,叠加低空经济布局,公司估值中枢有望上修,实现业务突破和长期发展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40,076.92万股,已上市流通股38,706.29万股,总市值266.31亿元,流通市值257.20亿元,资产负债率54.55%,每股净资产7.02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73.84/9.81元 [4] 财务数据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9.10亿、55.78亿、65.52亿、78.7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6%、13.6%、17.5%、20.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7亿、5.34亿、6.17亿、7.6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4.5%、7.4%、15.7%、24.3%;每股盈利分别为1.24、1.33、1.54、1.91元;市盈率分别为62、58、50、40倍;市净率分别为11.6、9.9、8.5、7.2倍 [3] 业务分析 - 汽车零部件业务巩固优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核心产品座椅水平驱动器配套主流车企,创新产品获新势力车企青睐;子公司产能突破,覆盖新能源客户并斩获新项目;新能源电驱系统批量应用,800V高压平台研发突破;通过剥离亏损业务和海外产能布局,优化成本结构,期间费用率下降,经营现金流改善 [7] - 人形机器人丝杠业务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战略性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替代;2024年底建成1.2万套试制产线并送样;收购无锡科之鑫,打通产业链上游关键设备环节,降低量产成本,打破海外垄断 [7] - 深度国产替代 + 全球化布局加速 抓住国产替代机遇,轮毂轴承产品覆盖头部车企;加速全球化布局,2024年在泰国、新加坡设立子公司,巩固供应链响应速度和成本优势 [7]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方面,2024 - 2027年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有相应变化,负债合计分别为36.28亿、40.74亿、46.71亿、54.56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26.43亿、30.97亿、36.29亿、42.98亿元 [8] - 利润表方面,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等项目有相应变化,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97亿、5.34亿、6.17亿、7.67亿元 [8] - 现金流量表方面,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融资活动现金流有相应变化 [8] - 主要财务比率方面,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2024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8]
双林股份(300100):2024年报点评:主业强劲复苏,人形机器人业务蓄势待发
华创证券· 2025-04-29 10: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双林股份凭借传统业务复苏与新兴业务爆发,已从“困境反转”迈向“成长加速”阶段 短期看,新能源车配套业务仍为业绩基石;中长期看,丝杠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极,叠加低空经济布局,公司估值中枢有望上修,实现业务突破和长期发展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40,076.92万股,已上市流通股38,706.29万股,总市值266.31亿元,流通市值257.20亿元,资产负债率54.55%,每股净资产7.02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73.84/9.81元 [4] 财务数据 - 2024 - 2027年预测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9.10亿、55.78亿、65.52亿、78.7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6%、13.6%、17.5%、20.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7亿、5.34亿、6.17亿、7.6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4.5%、7.4%、15.7%、24.3%;每股盈利分别为1.24、1.33、1.54、1.91元;市盈率分别为62、58、50、40倍;市净率分别为11.6、9.9、8.5、7.2倍 [3] 业务分析 - 汽车零部件业务巩固优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核心产品座椅水平驱动器配套主流车企,创新产品获新势力车企青睐;子公司产能突破,覆盖新能源客户并斩获新项目;新能源电驱系统批量应用,800V高压平台研发突破;通过剥离亏损业务和海外产能布局,优化成本结构,期间费用率下降,经营现金流改善 [7] - 人形机器人丝杠业务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战略性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替代;2024年底建成1.2万套试制产线并送样;收购无锡科之鑫,打通产业链上游关键设备环节,实现精密磨削技术自主可控,降低量产成本,打破海外垄断 [7] - 深度国产替代 + 全球化布局加速 政策推动行业智能化重构和需求刺激,抓住国产替代机遇,轮毂轴承产品覆盖头部车企;2024年在泰国、新加坡设立子公司,巩固供应链响应速度和成本优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