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丝杠
icon
搜索文档
建材行业点评:中国巨石VS恒立液压 AI电子布VS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08-30 08:52
公司扩产动态 - 中材科技全资子公司泰山玻纤在山东泰安投资17.51亿元建设年产2400万米超低损耗低介电纤维布项目(预计主要为Q布)[1] - 泰山玻纤在山东济宁投资18.06亿元建设年产3500万米低介电纤维布项目[1] - 中国巨石低介电产品开发正在有序推进中 超薄、极薄电子布产品正在研发和推广中[1] 技术突破与市场地位 - 中材科技25H1特种纤维布实现销售895万米 产品覆盖低介电一代、低介电二代、低膨胀布及超低损耗低介电布全品类[2] - 低膨胀布打破国外垄断 成为国内唯一、全球第二家规模化生产lowcte产品的供应商[2] - 超低损耗低介电布(Q布)率先完成行业头部CCL厂商认证 实现产业化供应[2] 行业特征分析 - AI电子布行业呈现高增长、高壁垒特征 可能走向高集中度[4] - 风电纱市场具有三高特征:高增长(15年国内容量增长15倍)、高壁垒、高集中度(CR3约90%)[3] - 中国巨石在风电纱领域份额约37% 泰山玻纤约29% 重庆国际约25%[3] 龙头企业发展策略 - 中国巨石通过单线窑炉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浸润剂自给率/叶腊石自供)建立完全成本领先优势[1] - 龙头企业进军高增速大市场(如特种玻纤/机器人丝杠)开拓重要增长曲线[2] - 电子精密行业对误差容忍度低 对保供能力要求高 材料虽在终端成本占比有限但能放大供应链影响[4]
中国巨石vs恒立液压,AI电子布vs机器人
国金证券· 2025-08-29 17:1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4][6][7][8][9][10] 核心观点 - AI应用场景高景气带动特种玻纤需求增长 布种持续迭代 [2][7] - AI电子布行业具备高增长和高壁垒特征 可能走向高集中度 [4][10] -中材科技在AI电子布领域处于大满贯地位 中国巨石产品有望重新定价 [4][10] 产能扩张与产品开发 - 中材科技子公司泰山玻纤在山东泰安投资17.51亿元建设年产2400万米超低损耗低介电纤维布项目 [1][6] - 泰山玻纤在山东济宁投资18.06亿元建设年产3500万米低介电纤维布项目 [1][6] - 中国巨石低介电产品开发正在有序推进中 超薄极薄电子布产品正在研发和推广 [1][6] 市场表现与技术突破 - 中材科技25H1特种纤维布实现销售895万米 覆盖低介电一代二代低膨胀布及超低损耗低介电布全品类产品 [2][7] - 低膨胀布打破国外垄断 成为国内唯一全球第二家规模化生产供应商 [2][7] - 超低损耗低介电布率先完成行业头部CCL厂商认证 实现产业化供应 [2][7] 行业特征分析 - 风电纱市场呈现高增长高壁垒高集中度三高特征 [4][9] - 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80GW 全球117GW 较2008年国内5GW增长15倍 [4][9] - 风电纱行业前三大企业占据约90%市场份额 中国巨石37% 泰山玻纤29% 重庆国际25% [4][9] 龙头企业战略布局 - 中国巨石进军特种玻纤与恒立液压进军机器人丝杠具有相似性 都是龙头企业开拓高增长市场 [3][8] - 特种玻纤和机器人丝杠远期市场空间足够大 能够容纳多家龙头企业 [3][8] - 中国巨石在7628电子布领域依靠单线窑炉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 完全成本明显领先行业 [1][6] 投资建议 - 继续看好AI电子布行业 推荐中材科技和中国巨石 关注菲利华国际复材再升科技 [10] - 电子精密行业对误差容忍度低 对保供能力要求高 材料虽在终端成本占比有限但能放大供应链影响 [4][10]
机器人丝杠观点更新:扩容与收敛,确定性应用趋势下的投资机会
2025-08-20 22:49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机器人丝杠领域,涉及行星滚柱丝杠、滚珠丝杠等核心部件[1] - 核心公司包括浙江荣泰、福达股份、龙泰股份、双灵股份、五洲新春等[8][9] - 国内布局企业涵盖深圳腾展机密、北方机械、震裕科技等收购标的[10] --- 核心技术与产品迭代 **技术特性** - 行星滚柱丝杠承载能力达滚珠丝杠的3-6倍,传动效率90%,导程比1:20可放大扭矩18倍[1][5] - 内螺纹加工为核心难点:干涉膜(主流但长径比受限)、弯杆模(长径比优但速度慢)[1][6] **工艺突破** - 多线磨工艺可缩短加工时间,9月或有新品推出[6] - 冷墩/冷挤压工艺实现C5精度,C3精度仍需磨削[6][12] - 新坐标冷轧/冷锻工艺有望产出高精度丝杠[11][12] --- 市场趋势与竞争格局 **扩容方向** - 标的扩容:气凌、轴承等同源工艺公司持续入局[2] - 品类扩容:从身体关节延伸至小臂、手部,覆盖滚珠/滚柱多型号[2] **质量收敛** - 产品向高负载、高精度迭代(如微米级位移控制)[1][3] **短期趋势** - 1-2年内行业聚焦设备/工艺竞争,先发企业享溢价红利[7] - 人形机器人放量后将考验一致性及成本管控能力[7] - 汽车四缸需求激增,部分企业计划1.5年内投产10万根/年产能[7] --- 投资标的与布局 **一线标的** - 浙江荣泰:北美客户合作深入,首部产品批量交付在即[8][9] - 福达股份:主业稳定,四缸/百线品类拓展积极[8][9] - 龙泰股份:汽车零部件增长稳健,北美测试顺利[9] **其他潜力企业** - 双灵股份:收购科之欣实现上游延展,绑定国内主机厂[9] - 五洲新春:轴承领域小批量交付海外订单[9] - 小市值公司:纽泰格、正裕工业短期或有产品下线[11] --- 产业链动态 **收购与投资** - 北方机械或与国内TON合作,震裕科技年底前交付海外小批量订单[10] - 港拓展总成对接国内本体厂,下萨精密近期有重大变化[10] **设备进展** - 四杠磨床或获TON厂商认可,江苏华辰装备等公司有望获订单[12] --- 风险与挑战 - 高精度C3级丝杠依赖磨削工艺,技术门槛较高[6] - 人形机器人放量后供应链一致性面临考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