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器件
搜索文档
歌尔股份(002241):3Q25业绩增速提升,估值较低
群益证券· 2025-10-27 15:08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歌尔股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8] - 报告给出的目标价为40元 [2]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报告认为歌尔股份3Q25业绩增速提升,当前估值较低 [8] - 3Q25公司营收为305.6亿元,同比增长4.4% [11] - 3Q25扣非后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增长19.9%,增速较1H25加快 [8][1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81.1亿元,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10.3%,每股收益0.75元 [11] - 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3.2%,较上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 [11]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AI眼镜行业处于技术突破与商业化爆发的关键转折点,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8] - 1Q25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达149万台,同比增长82%,预计全年突破1450万台,增长超过4成 [11] - Meta、小米等巨头已推出或即将推出多款AI眼镜产品,性能持续提升有望进一步激发下游需求 [11] - 歌尔股份作为声光电领域科技创新企业,在头戴式设备领域经验与技术积累丰富,将长期受益于AI设备需求增长 [8][1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34.2亿元、43.0亿元、54.9亿元,年增长率分别为28.41%、25.70%、27.63% [10]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7元、1.22元、1.55元 [10]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4.42倍、27.38倍、21.45倍,报告认为估值具备吸引力 [8][10] 公司基本信息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公司A股股价为33.28元,总市值约为1042.23亿元 [3] - 公司12个月股价最高/最低分别为40.68元/16.99元 [3] - 近一个月、三个月、一年股价涨幅分别为1.4%、41.2%、42.6% [3] - 公司产品组合中,电声器件占比58.4%,电子配件占比41.6% [4]
2025年中国电声器件行业产业链、发展历程、发展现状、重点企业以及发展趋势研判: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发展,电声器件需求持续增加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2 09:10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电声器件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305.30亿元增长至2024年456.39亿元 [1][9] - 行业增长主要受消费电子、汽车工业、智能家居等下游应用领域需求持续增加驱动 [1][9] - 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推动消费电子市场保持快速增长 [1][9] 下游应用领域分布 - 消费电子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62%,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 [12] - 汽车电子领域占比18%,车载音响、语音交互系统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9][12] - 其他应用领域(智能家居、医疗、教育、工业)合计占比20% [12] 手机出货量与需求联动 - 2024年中国手机出货量达3.14亿部,同比增长8.7% [14] - 每部手机需配备听筒和至少一个扬声器,出货量增长直接带动电声器件需求增加 [14] - 智能手机作为多媒体娱乐设备,对扬声器音质和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14] 行业重点企业竞争格局 - 瑞声科技和歌尔股份处于行业前列,专注于高端声学解决方案和VR/AR声学组件 [16] - 瑞声科技2024年声学产品营业收入82.14亿元,较2023年74.99亿元有所增长 [17] - 歌尔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1009.54亿元,同比增长2.41% [18] - 国光电器深耕传统音响和汽车音响,上声电子专注汽车声学系统 [16] - 江苏远宇电子以耳机产品为主,奋达科技覆盖消费电子电声器件 [16] 技术发展趋势 - 电声器件向小型化与集成化发展,满足消费电子产品轻薄化需求 [21] - 智能化与自适应功能成为趋势,包括智能降噪、环境感知和语音识别技术 [22][23] - 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发展推动行业创新,上下游企业合作开发新技术 [24]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50-80年代行业基础薄弱,依赖进口并初步建立生产体系 [6] -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改革开放推动规模扩张与技术升级 [6] - 21世纪10年代至今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注重高端市场和国际竞争 [6][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涵盖磁性材料、振膜材料、线材及音圈等原材料与零部件 [4] - 中游聚焦电声器件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包括扬声器、麦克风、耳机等产品 [4] - 下游连接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等终端应用行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