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金产品
搜索文档
深圳水贝“黄金平替”热销!金价狂飙下的消费变局
搜狐财经· 2025-09-18 18:20
黄金市场消费趋势变化 - 黄金价格显著上涨,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年内累计涨幅近40%至3642.63美元/盎司,深圳水贝市场实时金价从772元/克涨至842元/克的历史高位[4][5] - 高金价促使消费者转向"黄金平替"产品,如铂金、金包银等材料,其价格仅为黄金的几分之一且具备一定回收价值[5] - 消费主力群体从具备经济实力的中年女性转向95后年轻人群,新客群中约80%为25-35岁的职场新人,更注重产品设计感和社交属性[5] "痛金"及小克重产品兴起 - 小克重"痛金"(黄金饰品与动漫、游戏等二次元IP联名)等情绪消费现象流行,产品采用一口价定价而非按克重计价,商家利润相对更高[6] - 二次元IP元素延伸至低克重制品如金箔手机贴,定价在10-15元不等,部分热门款式供不应求[1][6] - 销售模式从按克计价转为按件计价,导致单件产品毛利率下降15%,但客流量实现3倍增长[7] 产业价值链重构与创新 - 黄金产业价值链发生转移,定价权由品牌和渠道主导逐步向供应链效率、设计创新和可持续模式倾斜[11] - 水贝市场推出新业态如"黄金+科技"AR试戴服务,并凭借完整产业链和快速反应能力成为"平替革命"孵化中心[11] - 环保价值凸显,金、银回收时可折现约九成,循环经济模式已初步构建[11] 市场规范与挑战 - 市场存在仿大牌产品知识产权争议、商标诉讼及鉴定证书造假纠纷,复合材质如"金包银"缺乏明确标识规范[12] - 银价年内上涨28%,持续挤压"平替"产品利润空间[12] - 行业正通过试点区块链溯源系统、制定地区标准及《理性购金指南》等措施应对挑战,意图将"水贝标准"推向全国[12]
年内涨幅近40%!在全国最大黄金集散地,年轻人涌向黄金“平替”
第一财经· 2025-09-14 21:21
黄金价格变动 -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报3642.63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近40%,自8月20日以来快速上涨近10% [2] - 水贝黄金价格从782元/克涨至837元/克,每克上涨55元 [2][4] - 国际金价持续走高带动国内终端市场同步迅速拉升 [2] 消费市场转向 - 黄金每克价格暴涨55元导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传统金柜客流稀疏 [1][4] - 购金客户产生观望心态,成交量下降,店铺业绩较前年下滑约50% [4] - 纯黄金市场竞争激烈,部分金店转向金包银业务 [4] 平替产品兴起 - 铂金、金包银等材质因价格亲民吸引年轻顾客,金包银价格不到黄金的十分之一 [1][4] - 金包银店铺进店量翻了好几倍,产品具备回收价值,回收时金、银价格均约为市价的九折 [1][4] - 铂金售价约为337元/克,回收价在270元/克左右,首饰设计更符合年轻人审美 [7] 新兴消费现象 - 小克重"痛金"(黄金饰品与动漫、游戏等二次元IP联名)和大牌仿款悄然流行 [8][14] - "痛金"一般不按克重定价,商家利润相对更高,通过线上直播或引入产品提升溢价空间 [10] - 大牌仿款销售方式更为隐蔽,十家店铺中有超过半数能够提供梵克雅宝等仿款商品 [14] 产品特征与销售 - 金包银产品标明金、银重量和总重,并附有鉴定证书,但检测难度较高需通过破坏性方式 [5] - 低总价黄金产品不断涌现,如10元一片的小金片、价格不到400元的转运首饰、30元一个的黄金手机贴 [12] - Labubu金箔产品重量低至3毫克,价格仅10元,当日已经销售超过15张 [12] 消费群体变化 - 年轻消费者金饰拥有率较高,18至24岁消费者的金饰拥有率高达62%,显著高于2019年的37% [14] - 年轻人购金不仅看重保值,也追求情感价值,小克重"痛金"和大牌仿款需求旺盛 [15] - 黄金珠宝首饰在非婚嫁场景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15] 行业动态与风险 - 部分优秀企业凭借工艺设计和营销实现业绩快速增长,但不少企业门店拓展放缓甚至闭店 [15]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及地缘政治风险提升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金价或将继续被推高 [15] - "痛金"和仿款产品多数涉及IP或版权问题,罗湖区开展专项执法打击侵权产品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