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包银饰品
icon
搜索文档
金包银商家称包装可印周大福logo,暗藏缺金风险
36氪· 2025-10-22 19:28
行业背景 - 2025年以来国际金价飙升,带动国内黄金饰品价格水涨船高 [1] - 金包银产品作为黄金的"平替"选择,因性价比优势受到消费者关注 [1] 产品定义与市场情况 - 金包银产品是在白银表面包裹一层薄薄黄金,使其外观与足金饰品相似 [1] - 以北京千九福商铺为例,一款总重33.07克的马蹄镯,金重0.96克,银重32.11克,报价为3219元 [1] 市场风险与问题 - 黑猫投诉平台上与金包银相关的投诉多达3000条 [1] - 投诉主要聚焦于产品"缺金"、"掉色"和"虚假宣传"等问题 [1] - 部分消费者为图省钱,购买金包银饰品并冒充黄金赠与他人 [1] 市场乱象 - 有金包银工厂直营店销售员展示印有"周大福"字样的包装盒 [1] - 线上金包银商家表示可以应要求将包装盒印上周大福logo [1]
金价“狂飙”后“金包银”更吃香,有门店一天10几组客人光顾
搜狐财经· 2025-10-22 16:41
行业趋势:黄金价格高企催生替代需求 - 黄金价格震荡上升,金包银饰品作为足金饰品的平价替代品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1] - 金包银赛道自2023年底开始发展,并在2024年黄金价格持续上升阶段进入快速发展期[7][11] - 金包银产品外观与足金饰品无区别,但价格不足足金饰品的十分之一,性价比高[9][13] 消费者行为分析 - 消费者群体广泛,包括准备结婚的年轻人、中年人及老年人[7] - 部分消费者选择在高位出售持有的黄金(例如回收价达930元/克),再用少量资金(如2000元)购买金包银饰品以满足装饰需求[3][5] - 存在消费者出售大量黄金(如180多克)后购买金包银产品,计划未来在金价回落时购入投资金条,将装饰与投资需求分离[13] - 年轻消费者认为饰品黄金保值性不如投资金条,且款式选择少,更倾向于为结婚购买平价替代品[15] 市场表现与商业模式 - 金包银饰品在节假日销售表现强劲,日营业额可达3至4万元,日接待顾客超十组[11] - 商家最初从事黄金回收业务,发现金包银产品潜力后拓展该业务,模式为回收黄金同时销售金包银饰品[9] - 产品采用特殊电解工艺,外表为纯金内部为银,消费者未来可根据吊牌标注的金银克重进行回收[13]
金价暴涨后打金店客流增加:有新人结婚用“金包银”当平替省下5万,有人用旧金翻新款式
搜狐财经· 2025-10-18 10:25
黄金价格高涨对婚庆首饰市场的影响 - 国内多家珠宝品牌足金首饰价格已超过1200元/克,受国际金价持续上涨影响 [1] - 品牌金店成品金饰单价通常比当日大盘金价高出约200元/克,加上工费后综合差价可达每克200至500元 [14] - 有消费者在7月观察到金价为700多元/克,随后价格一路攀升 [4] 消费者行为模式的转变 - 高金价迫使许多准备结婚的年轻人调整购置“三金”或“五金”的计划,转向“平替”、“打金”或旧金翻新 [1] - 有消费者选择用“金包银”饰品替代纯金“三金”,例如用总重60余克的金包银饰品花费1万多元,替代同等重量需至少6万元的纯金饰品 [6] - 约六成打金店顾客会带来家中闲置的旧金饰进行翻新打造,若克重不足再适量补金 [15] - 部分顾客在看到金价高涨后,选择将旧金在打金店当场变现而非翻新 [15][18] 打金店行业的市场反应与业务增长 - 国庆后传统珠宝店客流明显减少,但打金店生意未受影响,有经营者表示订单量增加了两成 [1][10] - 打金店每日加工量约800克,顾客常需排队现场等待,约90%的顾客会现场观看制作过程以建立信任 [10][18] - 打金店工费为每克15至45元,若使用自有金料成本更低,相比品牌金店购买可显著节省成本,例如打一个50克金镯至少可省1万元 [14] - 有经营者于今年五月专门开设“金包银”加工店,以满足对高性价比婚庆饰品的需求,该店每日可加工200-300克 [20] “金包银”作为低成本替代品的兴起 - “金包银”饰品以白银为胚外层包裹黄金,成本远低于纯金饰品,例如一只30克的金包银手镯总价约2000元,而同等纯金手镯市场价超过3万元,成本相差十余倍 [20] - 该业务主要服务月薪几千元、难以承担纯金饰品的年轻人,使其能以较低成本获得仪式感并应对传统习俗 [21] - 制作过程公开透明,师傅会现场称重银胚和包金后的成品,确保黄金克数真实可查 [6]
金价狂飙!深圳水贝商家忙转型
证券时报· 2025-10-11 16:33
行业消费趋势 - 黄金市场出现“小而美”消费趋势,年轻群体更倾向选择3克以下的低克重金饰 [3] - 高金价抑制黄金首饰消费,但低克重、设计感强、附加值高的首饰产品依然受到青睐 [7] - 年轻消费者掀起更务实的“消费变革”,通过选择“平替”获得情绪价值 [7] 公司经营策略 - 商家通过开设专门柜台和轻量化设计降低购买门槛,顺应市场变化 [1][3] - 传统金店开始布局“轻金实验室”专柜,主推“可叠戴”的极简风格金饰 [3] - 对于低克重金饰,许多商家从按克计价模式转向品牌金饰的按件计价模式 [3] 产品与销售表现 - 低克重金饰客流量和销售量实现翻倍增长,尽管单件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 [3] - 一款定价68元的金珠戒指在周末一天之内能卖出近50个,品牌金饰店同款售价超过120元 [6] - 超低克重黄金贴纸迅速流行,克重在0.01克到0.2克之间,价格从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7] 行业价值链演变 - 新消费主义浪潮正倒逼水贝乃至整个深圳珠宝产业链重构 [7] -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出现更多轻量化、时尚化的产品形态 [7] - 黄金产业的价值链正在发生转移 [7]
金价狂飙!深圳水贝商家忙转型
证券时报· 2025-10-11 16:23
黄金消费趋势变化 - 黄金市场出现"小而美"的消费趋势,年轻群体更倾向选择3克以下的低克重金饰 [3] - 高金价抑制了黄金首饰消费,但低克重、设计感强、附加值高的首饰产品依然受到青睐 [7] - 今年以来,"低克重金饰"的热潮持续升温,从黄金贴纸到金包银饰品再到可DIY的低克重金饰迅速走红 [6] 商家策略调整 - 商家通过轻量化设计降低购买门槛,越来越多专门售卖低克重金饰的柜台出现 [3] - 传统金店开始布局'轻金实验室'专柜,主推'可叠戴'的极简风格金饰 [3] - 对于低克重金饰,许多水贝的商家采用品牌金饰的按件计价模式,虽然单件产品毛利率下降,但客流量和销售量实现翻倍增长 [3] - 商家计划新开柜台专门出售低克重的吊坠和金珠等饰品以应对高金价 [1] 具体产品与销售表现 - 一款用红绳和金珠制作的戒指定价68元,品牌金饰店同款售价超过120元,类似戒指一天之内能卖出近50个 [6] - 超低克重黄金贴纸每张贴纸的黄金克重在0.01克到0.2克之间,价格从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6] - 金珠很轻且价格不高,几乎不受金价变动影响 [6] 行业影响与价值链变化 - 年轻人掀起更务实的"消费变革",通过选择"平替"获得情绪价值,新消费主义浪潮倒逼水贝乃至整个深圳珠宝产业链重构 [7] -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出现更多轻量化、时尚化的产品形态,黄金产业的价值链正在发生转移 [7] - 低克重、设计感强、附加值高的产品使得商家盈利情况较好 [7]
3900美元,金价再突破!黄金周深圳“旅游+淘金”火了
搜狐财经· 2025-10-06 10:40
金价表现 - 现货黄金价格于10月6日一度逼近3920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纪录,当日现货黄金报3905.27美元/盎司,涨幅0.50% [1][4] - 国际金价从年初约2650美元/盎司一路攀升至10月6日,累计涨幅超过48% [19] - 国内品牌金饰价格随之创新高,截至10月4日,周生生足金饰品每克1136元,周大福1129元、老凤祥1131元、周六福1084元、周大生1129元 [4] 消费市场趋势 - 黄金消费呈现“小克重”、“轻量化”趋势,部分商户小克重黄金销售占比达60%,消费主力为20、30岁的年轻人 [7] - 高金价下催生“旅游+淘金”新消费模式,国庆期间深圳水贝市场吸引来自北京、上海、内蒙古、山东、广西等地游客专程到访 [4][6] - “金包银”饰品(镀金银首饰)因价格优势在市场走俏,为消费者提供外观类似纯金但更便宜的选择 [11] 市场销售情况 - 国庆假期深圳水贝黄金市场销售热度不减,现场人流如炽,不少消费者拖着行李箱前来“淘金” [1][4][6] - 部分商户国庆单日客流较平日激增150%,销售额达到日常的2-3倍 [7] - 小克重黄金产品成为爆款,例如10元一件、100元11件的足金手机贴片 [11] 行业服务与保障 - 市场提供“一条龙的便捷售后保障”,消费者可在“国检中心”进行产品检测,报告当天即检即出,等待约半小时 [15] - 部分商家提供自家品牌饰品的回收业务,以应对消费者对黄金成色的担忧 [11] 机构观点与行业前景 - 机构对黄金后续走势看好,高盛、花旗等机构已将2026年金价预期上调至4000-4500美元,花旗银行上调金价三个月目标至每盎司4000美元 [20] - 业内分析认为黄金股仍具配置价值,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预计将使黄金继续获市场青睐 [20] - 珠宝消费偏好发生显著变化,消费者在预算有限下仍追求设计的时尚感,各大黄金珠宝企业已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 [18]
年内涨幅近40%!年轻人涌向黄金“平替”
金十数据· 2025-09-15 09:21
黄金价格走势 -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报3642.63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近40%,自8月20日以来快速上涨近10% [4] - 国际金价走高带动国内终端市场,深圳水贝实时金价从8月22日的782元/克涨至9月12日的837元/克,每克上涨55元 [4] 传统黄金消费市场变化 - 金价高企导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传统金柜前客流稀疏,成交量下降 [3][6] - 有黄金店铺店主透露,今年店铺业绩较前年下滑约50%,但租金、电费和人工等成本依然高企 [6] - 金价快速上涨抑制了黄金珠宝的消费需求,不少黄金珠宝企业门店拓展放缓甚至出现闭店 [18] “平替黄金”产品兴起 - 铂金、金包银等“平替黄金”材质因价格亲民吸引年轻顾客,相关店铺客流量翻了好几倍 [3] - 金包银产品外观和真金几乎一样,价格却不到黄金的十分之一,具备一定回收价值,回收时金、银价格均约为市价的九折 [3][7] - 铂金首饰售价约为337元/克,回收价在270元/克左右,设计更符合年轻人审美且有稳定回收市场 [9] “痛金”与情绪消费现象 - “痛金”指黄金饰品与动漫、游戏等二次元IP联名的新兴消费品,在年轻群体中受欢迎 [10] - 市场流行一口价的小克重“痛金”产品,如10元的小金片、不到400元的转运首饰、30元的黄金手机贴,商家以此提升溢价空间和利润 [12][14] - 一款重量仅3毫克的Labubu金箔产品售价10元,单日销售超过15张,小克重产品需求旺盛 [14][17] 大牌仿款流行趋势 - 水贝黄金市场上,老铺黄金、梵克雅宝的标志性产品仿款受到青睐,十家店铺中有超过半数能够提供此类商品 [16] - 仿款销售方式隐蔽,一般不公开展示,需顾客主动询问,产品重量从9克至20克不等 [16] 黄金消费群体结构变化 -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18至24岁消费者的金饰拥有率从2019年的37%显著增长至2025年的62% [16] - 年轻人购金不仅看重保值,也追求情感价值,推动小克重“痛金”和非婚嫁场景消费渗透率提升 [17][18]
年内涨幅近40%!年轻人涌向黄金“平替”
第一财经· 2025-09-14 22:59
黄金价格走势 -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报3642.63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近40%,自8月20日以来快速上涨近10%[3] - 国内终端市场同步上涨,水贝实时金价从8月22日的782元/克涨至9月12日的837元/克,每克上涨55元[4] 传统黄金消费市场变化 - 金价高企导致购金客户观望心态浓厚,店铺人流量增加但成交量下降,部分店铺业绩较前年下滑约50%[5] - 传统金柜前客流稀疏,与"平替"产品区域人气攀升形成对比[3] 黄金平替产品兴起 - 金包银产品外观与真金几乎一样,价格不到黄金的十分之一,店铺进店量翻了好几倍[3] - 金包银具备一定回收价值,回收时金、银价格均约为市价的九折,但检测难度较高需通过破坏性方式完成全面检测[5] - 铂金首饰售价约为337元/克,回收价在270元/克左右,设计更符合年轻人审美且有稳定回收市场[8] 小克重黄金情绪消费现象 - "痛金"产品与动漫、游戏等二次元IP联名,在年轻群体中较受欢迎,一般不按克重定价以提升溢价空间[9][11] - 小克重、低总价产品不断涌现,如10元小金片、不到400元的转运首饰、30元的黄金手机贴等[14] - 部分IP金粒饰品涵盖泡泡玛特、三丽鸥旗下形象,每粒定价799元或899元,Labubu金箔重量低至3毫克价格10元当日销售超15张[14] 大牌仿款销售情况 - 老铺黄金、梵克雅宝标志性产品受到青睐,十家店铺中有超过半数能提供此类商品,销售方式更为隐蔽[17] - 梵克雅宝仿款重量从9克至20克,选购有母贝的款需增加300多元附加费[18] 黄金消费群体结构变化 - 18至24岁消费者金饰拥有率从2019年的37%显著增长至2025年的62%[18] - 年轻人购金不仅看重保值,也追求情感价值,推动小克重"痛金"和大牌仿款需求旺盛[18] 行业发展趋势 - 金价快速上涨抑制黄金珠宝消费需求,部分企业门店拓展放缓甚至闭店,但仍有企业通过工艺设计和营销实现业绩快速增长[19]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提升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吸引力,新兴经济体持续购入黄金或继续推高金价[19] - 随着工艺提升和"悦己"消费观念深入,黄金珠宝在非婚嫁场景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19]
年内涨幅近40%!在全国最大黄金集散地,年轻人涌向黄金“平替”
第一财经· 2025-09-14 21:21
黄金价格变动 -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报3642.63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近40%,自8月20日以来快速上涨近10% [2] - 水贝黄金价格从782元/克涨至837元/克,每克上涨55元 [2][4] - 国际金价持续走高带动国内终端市场同步迅速拉升 [2] 消费市场转向 - 黄金每克价格暴涨55元导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传统金柜客流稀疏 [1][4] - 购金客户产生观望心态,成交量下降,店铺业绩较前年下滑约50% [4] - 纯黄金市场竞争激烈,部分金店转向金包银业务 [4] 平替产品兴起 - 铂金、金包银等材质因价格亲民吸引年轻顾客,金包银价格不到黄金的十分之一 [1][4] - 金包银店铺进店量翻了好几倍,产品具备回收价值,回收时金、银价格均约为市价的九折 [1][4] - 铂金售价约为337元/克,回收价在270元/克左右,首饰设计更符合年轻人审美 [7] 新兴消费现象 - 小克重"痛金"(黄金饰品与动漫、游戏等二次元IP联名)和大牌仿款悄然流行 [8][14] - "痛金"一般不按克重定价,商家利润相对更高,通过线上直播或引入产品提升溢价空间 [10] - 大牌仿款销售方式更为隐蔽,十家店铺中有超过半数能够提供梵克雅宝等仿款商品 [14] 产品特征与销售 - 金包银产品标明金、银重量和总重,并附有鉴定证书,但检测难度较高需通过破坏性方式 [5] - 低总价黄金产品不断涌现,如10元一片的小金片、价格不到400元的转运首饰、30元一个的黄金手机贴 [12] - Labubu金箔产品重量低至3毫克,价格仅10元,当日已经销售超过15张 [12] 消费群体变化 - 年轻消费者金饰拥有率较高,18至24岁消费者的金饰拥有率高达62%,显著高于2019年的37% [14] - 年轻人购金不仅看重保值,也追求情感价值,小克重"痛金"和大牌仿款需求旺盛 [15] - 黄金珠宝首饰在非婚嫁场景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15] 行业动态与风险 - 部分优秀企业凭借工艺设计和营销实现业绩快速增长,但不少企业门店拓展放缓甚至闭店 [15]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及地缘政治风险提升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金价或将继续被推高 [15] - "痛金"和仿款产品多数涉及IP或版权问题,罗湖区开展专项执法打击侵权产品 [16]
年轻人爆买金包银,要面子也要务实
36氪· 2025-07-07 12:50
行业趋势 - 金价飙升背景下金包银成为年轻人高性价比平替选择 金价已超1000元/克 足金五金套装需6万元 而金包银仅需五六千元[2][4] - 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6.85%至134.531吨 反映消费行为转变[6] - 金包银行业呈现内卷态势 加工费从30元/克被压至28-29元/克 部分商家通过减少包金含量维持价格竞争[9][10] 商业模式 - 典型门店月营收约30万元 毛利率10%-20% 客单价集中在2000-3000元 批发订单可达10万元级[9] - 线上转化率约20% 但618等大促期间平台流量会倾斜至其他品类[9] - 批量定制纪念品为高单价业务 单笔可达几十万元 最贵单品为五万元的金包银项链(含20多克包金)[9] 产品特性 - 金包银饰品价格约为纯金的1/10 如20多克手镯仅需一两千元 外形可高度复刻经典款式[4] - 采用厚包金工艺 含金量2-20克不等 加工周期1-5天 支持客户现场监督制作流程[10][11] - 存在漏银/磨损缺陷 但头部商家承诺免费处理 漏银率低于0.1%[13] 消费者画像 - 主要客群为婚庆需求者(替代传统五金)和消费降级人群 后者会变卖真金改戴金包银维持体面[2][6] - 购买动机集中于情绪价值创造 非投资目的 回收价差约35%(如2000元手镯回收价1300元)[13] 头部企业案例 - 邵老师打金品牌年营收超亿元 金包银业务占比10% 年增速达数百万 布局12家线下店[1][7] - 采用全渠道营销(小红书/抖音等) 产品毛利10% 手工费20-30元/克 拒绝虚标含金量[7][9] - 行业缺乏品牌效应 建议消费者选择有实体店且提供回收承诺的商家[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