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
搜索文档
梁木强:南药匠心点“木”成金,一方“良方”强农兴村丨粤匠担当 兴农之道④
南方农村报· 2025-11-21 14:05
公司业务与模式 - 公司业务集研发、育苗、种植、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瞄准紧缺名贵药材开发 [19] - 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展优质南药品种推广种植,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统一定价收购 [9][53] - 建立5000多平方米产地初加工中心,具备清洗、切分、提取、浓缩等全功能 [52][54] - 与广药集团、华润三九、中恒集团梧州制药等知名药企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实行订单式种植,产品商品化率达到100% [55][56] 科技创新与研发实力 - 公司组培实验室年生产优质种苗能力达1500万株 [4] - 研发团队包括6名高级职称专家、22名相关专业大学生和60多名资深技术人员 [22] - 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省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紧密合作 [23] - 已获得18项国家发明专利,新申请6项,获得授权商标5个 [24] - 承担了20项国家和地方科技攻关项目 [25] - 已臻选100个紧缺药材品种进行开发与储备,成功育成32个综合性状显著提升的新品种 [26][27] - 建立组织培养、智能磁电场复合诱导等综合繁育新体系,实现种苗标准化、工厂化生产 [28][29] 生产规模与产业带动 - 公司示范区核心面积2900亩,带动周边180户农户实施同类型产品生产 [36] - 辐射范围扩展到肇庆市四会、怀集等地620户农户,以及清远、揭阳等省内地区和贵州、福建等省外地区1387户种植户 [37][38] - 建立康德南药种植合作社联合社,协助各乡镇散户成立22家合作社,吸收社员7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超千人,引领农户种植南药超3000人 [31][32][33] - 合作农户人均年收入从2021年1.8万元/亩增长到2023年2.5万元/亩,增幅达39% [42] - 公司被认定为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示范区建立带动900多户农户生产,新增技术专员、田间管理员等多个就业岗位 [43][44] 行业贡献与技术推广 - 公司参与制定德庆县何首乌、巴戟天、玉桂、广佛手地方团体标准,承担广东省何首乌等南药示范区标准制定并获通过 [46][47] - 运用磁电场复合诱导技术成功解决两面针种苗繁育难题,合作建立德庆县首个两面针GAP示范基地 [48] - (广东德庆小叶)何首乌规范化栽培技术荣获2021年广东省主推技术,公司被评为“广东南药种植标准化示范单位” [50][51] - 组织免费技术培训班120多场次,受训人员达1.8万多人次 [58][62][64] - 联系银行为种植户和困难群众担保贷款200多万,赊销农资300多万元 [66]
中药饮片质量问题频出,11项国家炮制规范草案细化质量标准
新京报· 2025-06-19 22:19
国家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更新 - 国家药典委公示11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草案 涉及半边莲 紫苏叶 北沙参等11个品种 明确炮制 性状 贮藏标准 [1][2] - 甘肃省药监局发布沉香曲等4个地方炮制规范 涵盖炮制 性状 鉴别等10项指标 自发布日起实施 [2] - 半边莲草案示例:规定炮制需去除杂质 切段干燥 性状描述包括根茎颜色 叶片形态等细节 贮藏要求干燥环境 [2] 中药饮片质量抽检问题频发 - 山西省2025年第1期抽检6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涉及骨碎补 白芍等 涉事企业包括国药健康亳州药业等知名厂商 [3] - 山西省第2期抽检10批次不合格 款冬花 钩藤等存在性状 含量测定问题 涉及安徽纳百川 四川自强等企业 [3] - 江西省2025年4期抽检中18批产品不合格 11批为中药饮片 白芷 马勃等存在性状 灰分 水分等指标不达标 [4] - 安徽省百萃金方药业因生产劣药炒酸枣仁被罚没311万元 此前因郁李仁 筋骨草等劣药问题累计罚款73万元 [4] 中药饮片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 客观原因:中药材属农副产品 存在同科不同种混淆 经营者专业能力不足导致源头混乱 [6] - 主观原因:部分商家为利益增重染色 如藏柴胡冒充北柴胡 红花添加矿物油增重 [6] - 储存与种植问题:部分药材储存过久挥发油下降 标准化种植基地不足 农户自由种植难统一 [6] - 检测能力提升:药监部门飞检频次增加 社会对劣药容忍度降低 实际合格率逐年提高 [6]
“小透明”出大彩!四川江油趟出改革强村新路
中国发展网· 2025-06-06 23:51
集体经济模式创新 - 白沙村通过"集体发起、集体合作、集体管理、集体收益"新机制重构农村经济体系,实现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10万元跃升至2024年117.26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5% [1][2] - 采用"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模式整合3000亩耕地,村民每亩保底分红500元,2024年土地收益达540元/亩(同比+8%),农业社会化服务收益32万元 [3][4] - 建立"1+3"经营架构(联合社+土地/农机/劳务合作社),通过"资源入股、三钱增收"模式使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2万元 [3][4] 产业升级与品牌建设 - 构建3000亩优质粮油基地,2024年稻米产值超900万元,延伸产业链建设年产能2000吨的加工生产线,取得SC认证 [5][6] - 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普通大米价格从1.3元/斤升至4-8元/斤,"富锌"大米达30元/斤,松香丝苗品种溢价达普通大米2倍 [1][6] - 打造"白沙裕农"综合品牌覆盖大米/菜油/石斛,通过"文创+文旅+营销"策略,2023年以来文旅项目接待学生3.5万人,创收40余万元 [6][8] 三产融合发展战略 - 上游品种分层:2700亩传统品种年产值700万元,300亩优质品种对标五常大米,高端品种提供定制化种植 [7] - 中游品质管控:实现100%机械化/智能化管理,建立网格化品质监督体系(200亩/网格) [7] - 下游业态创新:融合稻粮/蚕桑/中医药文化发展"园区+景区",采用"联合社+专业化公司"销售模式拓展社区团购/电商直播渠道 [8] 科技与组织赋能 - 成立"科技小院"引入7名农技专家,2024年试种高溢价新品种推动粮食总产突破1500吨 [6] - 创新"党组织+合作社"机制形成"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共富格局,获评四川省宜业宜居和美乡村建设典型案例 [2][6] - 战旗镇计划以白沙村为核心推广"白沙模式",构建一核多级的集体经济发展格局 [8]
广西东兰县:锚定10亿目标 中草药产业“绿叶”变“金叶”
中国经济网· 2025-05-01 08:03
中医药种植模式创新 - 通过组培育苗和仿野生种植技术,岩黄连亩产从30公斤提升至200公斤,带动全县累计种植面积超5000亩 [3] - 采用药粮套种模式实现"一地多收",11月播种岩黄连,4月采收后种植水稻 [3] - 复合立体种植模式包括林药套种、果药复种、粮药间种,显著提升效益:岩黄连每亩鲜品500公斤产值2.5万元(半年周期),山乌龟每亩5000公斤产值5万元(三年周期),肿节风每亩2000公斤产值6500元(年收) [3] 产业链发展与经济效益 - 全县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达17.18万亩,年产量超6500吨,建成18个各级示范基地(7个自治区级、5个市级、6个县级) [7] - 龙头企业广西河丰药业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2024年产值达4亿元,完成3000亩示范基地种植 [8] - 村民通过土地租金、药材采摘和粮食种植实现年增收1万多元 [5] 政府政策与产业规划 - 成立全区首个县级中医药发展中心,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以上完善配套设施 [8] - 实施"生态种植+精深加工+文旅康养"三位一体战略,引进生物医药企业建设中草药产业园 [7] - 2025年计划新增种植4万亩,目标产值突破10亿元,打造5个2000亩以上示范基地 [10] 文旅康养融合创新 - 开发200多道药膳和7款养生茶,实现产值超1000万元 [9] - 推出"岩黄连康养谷""石斛养生民宿"等IP,2025年Q1中医药康养旅游占比超45%,接待游客86.71万人次,消费总额9.4亿元 [10] - 创新中药奶茶产品如"美容美白奶茶"(黄精+芡实)、"安神助眠奶茶"(酸枣仁+麦冬) [9] 区域资源与生态优势 - 东兰县森林覆盖率84.35%,土壤富硒,拥有768种中药材,被誉为"天然药库" [7] - 重点发展岩黄连、铁皮石斛等道地药材,申报区域公用品牌与地理标志商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