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药饮片
icon
搜索文档
A股三次退货后转战港交所 IPO“钉子户”新荷花曾被举报虚增收入
搜狐财经· 2025-11-03 18:12
上市历程与股权结构 - 公司第四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上市之路已跨越14年,期间经历三次A股IPO尝试失败(包括一次过会后撤回)[1][2][3] - 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创始人家族合计控制65.2%的股权,呈现明显家族企业特征[4] 行业地位与市场格局 - 按2023年中药饮片产品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市场排名第2位,且是前五大市场参与者中增长最快的,2022年至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27%[6] - 中药饮片行业竞争激烈且集中度极低,2023年行业前五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合计仅为2.7%,公司作为行业第二大企业,市场份额为0.4%[6] - 公司客户结构多元,2025年上半年来自医院及医疗机构、医疗贸易公司、药店及制药公司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0%、32%、14.6%和13.4%[6]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49亿元,但2024年在营收增长9.06%的情况下,净利润同比下滑14.24%至8911万元[7][8] - 公司毛利率持续下滑,总毛利率从2022年的21.1%下降至2024年的17.1%,其中毒性饮片毛利率从29.7%降至19.1%,普通饮片毛利率从19.6%降至16.7%[9][10] - 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涨幅远超产品售价调整幅度,例如麦冬价格在特定期间内增长138%,但产品售价仅上涨64.2%[10]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出现短暂回升,毛利率回升至19.9%,净利润同比增长19.93%[14] 运营效率与现金流 - 公司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从2022年的86.8%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9.4%[16] - 应收账款呈现增长态势,从2022年末的4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5.6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155天增至164天[18] - 存货规模从2022年末的1.62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2.29亿元,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出现46.7万元的净流出[18] 募资计划与战略 - 本次赴港IPO募集资金拟用于扩大中药饮片产能、升级数字化智能生产系统、拓展海外销售渠道等[15] - 募资扩产计划面临质疑,因公司在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情况下仍计划推进产能建设[16][17] 历史争议与公司治理 - 公司历史上曾因被举报虚增收入而主动撤回上市申请,举报内容指其存在虚假交易[19][20][21] - 公司供应链存在供应商与客户重叠的情况,例如客户C同时是五大供应商之一,客户A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公司五大供应商之一[21][22] 产品质量与客户关系 - 公司多次被检出不合格产品,包括2017年的板蓝根、2019年的紫苏子(炒)以及2024年的4批次红花[24] - 客户留存率呈现波动下行趋势,从2022年的86.5%连续下滑至2024年的63.6%,累计降幅超过20个百分点[25]
IPO雷达|跑14年IPO马拉松!新荷花产能利用率下滑仍募资扩产,曾被举报虚增收入
新浪财经· 2025-10-28 23:12
上市历程与公司概况 -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17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更新了截至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3][4] - 公司上市之路波折,曾于2012年过会创业板后因被举报虚增收入而撤回申请,2021年再次主动终止创业板上市进程,2025年4月首次港交所递表也因招股书失效而止步[3][4] - 公司成立于2001年,在中药饮片行业已有24年经验,主要生产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饮片,包括约760种普通饮片和10种毒性饮片[4][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药饮片行业高度分散,2023年中国拥有生产许可证的中药饮片公司总数达2334家[8] - 以2024年销售收入计算,前五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合计仅为2.7%,公司为第二大生产商,市场份额为0.4%,收入为12亿元人民币[8][9] - 行业第一名为公司A,市场份额1.3%,收入40亿元人民币[9]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营收增速显著放缓,2024年营收12.49亿元,同比增长9.06%,较2023年46.79%的增速下降37.7个百分点[11] - 盈利能力持续下滑,毛利率从2022年的21%降至2024年的17.05%,净利率从2022年的9.92%降至2024年的7.13%[11][1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4.25%至0.89亿元,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93%至0.51亿元[11] 成本与定价压力 - 毛利率下滑核心原因是原材料成本涨幅远超产品售价增幅,例如麦冬价格从2022年9月的65元/公斤涨至2023年12月的155元/公斤,涨幅138%,但产品售价仅上涨64.2%[14][15] - 对医院客户的毒性饮片采用固定采购定价机制,售价无法及时随成本调整,普通饮片对药店、经销商的售价调整也未完全匹配成本涨幅[15] - 2023年高价购入的原材料在2024年初的生产中持续产生成本压力,同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呈上升趋势,进一步侵蚀净利润[15] 股权结构与融资情况 - 公司股权结构呈现家族高度控盘特征,创始人江云及其子江尔成合计控制65.24%股权,机构投资者参与度低,个人投资者多达30余人[17][19][20] - 外部融资困难,成立以来仅完成一轮外部融资,融资频次显著低于同行,且投资机构国药君柏已于2024年12月获利1653万元后退出[17][20] - 2025年1月多名个人投资者也选择退出,公司为回购股权共花费9373.8万元,导致有息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1.62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2.1亿元[23] 偿债能力与现金流 - 公司短期偿债压力显性化,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36亿元加金融资产合计1.65亿元,而短期借款达1.62亿元[24][25] - 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增加,2025年上半年为369.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55.5万元增长44%,加重利润侵蚀[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稳定性不足,2024年出现46.7万元净流出,主要因应收账款从2022年末的4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5.6亿元,周转天数从155天增至164天[26][27] 运营效率与募资用途 - 公司存货规模从2022年末的1.62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2.29亿元,占用较多资金[27] - 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86.8%降至2024年的83.9%,但在现有产能未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募资计划仍包含产能升级与扩张[28][29] - 公司供应链存在客户与供应商重叠情况,客户C既是五大供应商之一也是重要客户,客户A的全资子公司(供应商B)也是五大供应商之一,暗藏关联交易风险[30]
新荷花再递表港交所:14年厚积薄发,营收稳健增长 毛利率回升显韧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4:01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约7.80亿元增长至2024年12.49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6.34亿元,同比增长5.82% [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26亿元,同比增长27.02%,毛利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16.57%提升至19.89% [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0.51亿元,同比增长19.90%,净利率由7.14%升至8.09% [2]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7543万元,反映经营活动的持续性与资金运作稳健 [3] 运营与产能 - 公司产量从2022年约5887吨增至2024年8576吨,增长超过40% [4] - 公司生产人员数量同比增长近一倍,体现企业稳步扩张态势 [4] - 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化生产体系建设,提升自动化水平与生产效率 [4][6] - 公司在数字化管理与质量追溯系统建设方面持续投入,推动产能扩张与效率提升同步进行 [6] 质量管理与行业地位 - 公司持续完善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新版GMP标准,建立系统化质量追溯机制 [7] - 公司在过去的上市申报过程中未受到任何行政处罚,展现出稳健经营的基本面 [8] - 公司在智能制造、数字化标准体系及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布局,有望在行业新周期中保持持续发展动能 [9] - 随着中药饮片行业进入高质量竞争阶段,公司在技术、规模与治理等方面的积累支撑其领先地位 [10] 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 - 公司实际控制人家族合计持股比例约65.2%,稳定的股权结构有助于提升决策效率和长期战略执行力 [9] - 公司选择递表港交所,香港资本市场在医疗健康与中医药企业国际化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8] - 公司通过长期准备和完善治理财务体系,以成熟稳健的姿态迈向资本市场 [8]
14年IPO长跑未上市,新荷花“举报门”后能圆梦吗?
上市历程与挑战 - 公司自2011年首次尝试上市以来,历经14年,共进行五次上市尝试,包括三次A股递表和两次港交所递表,上市之路仍存不确定性[3][5] - 前三次A股IPO失败原因包括遭遇供应商实名举报销售数据造假、财务口径不一,以及地方药监部门抽检中部分产品被点名质量不合格[7] - 2020年重启IPO时,深交所问询中重提举报门旧事,并对关联方交易、现金流波动等提出质疑,公司最终主动撤回申请[8] 财务表现与运营状况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7.8亿元连续增长至2024年的12.49亿元,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中药饮片市场排名第2,市场份额约0.4%[10] - 2024年净利润为8912.2万元,同比下滑14.4%,毛利率下滑至17.1%,经营性现金流由2023年净流入7485.3万元转为净流出4.67万元[1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高达5.58亿元,占营收比例44.7%,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为30.4%,客户集中度较高[11] 行业竞争与市场地位 - 中药饮片市场高度分散,前五大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仅2.7%,行业内有超过2300家企业,竞争激烈、集中度极低[10][15] - 公司拥有GMP认证车间,并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地设有市场渠道,在标准化中药饮片领域具先发优势[4][10] - 行业内普遍存在原料溯源、炮制工艺、质量批次不稳定等问题,国家药监局对饮片企业执行更严格的批签与追溯制度,使中小厂商合规成本上升[16]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创始人江云直接持有公司31.5%股份,并通过控制国嘉投资间接持股15.6%,合计掌控47.1%股权[13] - 儿子江尔成持股18.1%并任执行董事兼研发副总监,与其他家族成员协同持股,共同控制企业超70%,实现绝对控制[13] 业务布局与战略规划 - 公司主营业务是中药饮片的研发、炮制与销售,产品已从早期肝胆药物扩展到标准化中药饮片,主打道地药材饮片,并开发线上平台金方云、金色荷花[14] - 港交所上市融资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大中药饮片产能、升级数字化智能生产系统、技术开发及产品创新,并在越南及马来西亚建立海外销售渠道[16]
新荷花十四年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增收不增利 产量数据波动 股权多次转让
搜狐财经· 2025-10-23 09:51
公司上市历程 - 公司曾于2011年过会深交所创业板但后被举报虚增收入并撤回申请,2020年再度冲击创业板并于2021年4月主动撤回,最终于今年转道港交所再度递表 [1][5] - 监管要求公司补充说明前期A股申报及撤回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对本次发行上市产生不利影响的事项 [5] - 公司港股上市由广发证券(香港)和农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49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6.34亿元,但利润从2022年的7739.5万元波动至2024年的8911.2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5123.6万元,呈现增收不增利困境 [2] - 毛利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21.1%降至2024年的17.1%,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19.9% [4] - 经营现金流在2024年净流出46.7万元,2025年上半年转为净流入7543万元 [2] - 贸易应收款及票据持续增长,从2022年的4.07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5.66亿元,周转天数从155天增至164天 [2] 运营与生产数据 - 公司产量数据波动较大,2022年为5887吨,2024年迅速增至8576吨,两年增长超2500吨 [6] - 作为对比,2019年产量高峰时为3824.87吨,而2010年版本招股书显示2008年至2010年产量从4909.56吨增至6712.55吨 [5][6] - 员工总数持续扩张,从2010年底的207人增至2024年底的616人,其中生产人员从85人增至336人 [6] 股权结构与变动 - 公司创始人江云直接持股31.5%,通过国嘉控制持股15.6%,其子江尔成持股18.1%,父子合计控股65.2%,实控人家族持股比例较2020年的54.95%有所提升 [7] - 上市前夕发生多次股权转让,2024年12月及2025年1月公司回购投资者国药君柏持有的559.07万股股份,回购价格约为每股11.9元,该投资者2019年认购价为每股8.9元 [7] - 2025年3月,持股1.5%的广发信德以1994.1万元将其全部股份转让给股权投资机构上海吉达健 [8] 行业竞争与产品质量 - 公司为中国最大中药饮片产品供应商之一,是行业前五大厂商中增长最快的企业 [2] - 毛利率下降部分原因在于向医疗贸易公司及药店销售占比增加,这些客户利润率较低,同时受到市场竞争加剧及主要品种原材料成本影响 [4] - 公司面临产品质量挑战,2017年部分批次板蓝根产品不合格,2019年生产的紫苏子(炒)质量不符合规定,2024年10月4批次红花不符合规定 [4]
上市:成长性企业的“新思考” ——从新荷花14年IPO长跑,看未上市企业的生存焦虑
搜狐财经· 2025-10-22 09:51
2025年10月,四川新荷花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已是它十四年来第四次冲击资本市场。从中药饮片龙头到屡战屡 退的"IPO长跑者",新荷花从A股转向港股,从过会后撤回再到申请失效、重新递表,几乎走遍了拟上市企业可能经历的 所有曲折。 对于"新荷花"我想很多人是不熟悉的,虽然你可能用过他们的产品。好吧,我再说仔细一点,你是不是去过中医院,最后 医生给你开一堆中药,然后问你要不要代煎。问题就出现了,你要是选择代煎还是不知道"新荷花"是谁,如果选择拿回 家,然后药房会给你一大包中药塑料包,这塑料包就是定量的中药,然后回到家你就按医生开的量,取出需要的塑料 包,拆封煎熬就行了。 这省去了药房每一个都需要称重,然后给你每个再包一个大纸袋,浪费时间。而这一个个塑料包,有次我回家自己煎熬 的时候,发现很多都是新荷花的字样,后来查询才知道这是一家给中医院供给定量中草药饮片的企业,所以我记住它 了。 作为一名关注企业IPO多年的九晨,今天就以它为例,说一说许多未上市成长企业的共同命运:在上市的门槛前不断尝 试,始终绷紧神经不敢松懈,生怕一次失误就前功尽弃——这种如影随形的不安全感,恰恰揭示了上市对这类企业的根 本意义。 | ...
四川新荷花再闯关,上市马拉松能否圆梦;恒瑞医药ADC药物挑战HER2阳性乳腺癌经典方案|掘金创新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8:31
医药行业指数表现 - 10月13日至10月17日,医药生物指数下跌3.71%,跑输上证指数1.76个百分点,已连续四周跑输上证指数 [4] - 创新药指数周内下跌0.85%,也已连续四周下跌 [4] - 恒生医疗保健业指数周内下跌3.57%,同比下跌幅度收窄,但下行趋势明显 [4] - 港股创新药ETF周内下跌5.92%,创6月20日后最大单周跌幅 [4] 公司IPO动向 -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表 [5] - 四川新荷花为今年二度递表,是创始人江云家族的第五次上市征程 [5] - 公司核心业务涵盖毒性饮片与普通饮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矩阵包含约770个类型 [5] - 创始人江云通过直接持股31.5%和控制国嘉投资间接持股15.6%,合计掌控47.1%股权,为绝对控股股东 [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7.8亿元增至12.49亿元,但2023年营收同比增幅超过46%,2024年则骤降至9% [6] 临床试验动向 - 10月13日至10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共披露84条临床试验登记信息,其中29条为处于临床试验II期及以上的创新药新登记临床试验信息 [6] - 临床试验主要覆盖肿瘤领域,涉及公司包括康恩贝、艾迪药业、恒瑞医药、天境生物等多家企业 [7][8] - 试验适应证广泛,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类风湿关节炎、HIV-1感染、急性心力衰竭、带状疱疹等多种疾病 [7][8] 中国药企ESMO大会表现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上,中国学者主导的研究入选“重磅突破摘要”数量创历史新高,共23项研究跻身LBA行列,其中3项入选最高学术等级的“主席论坛” [9] - 康方生物的抗PD-1/VEGF双抗依沃西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注册性Ⅲ期临床研究成果在主席论坛上作口头报告 [9] - 科伦博泰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有两项临床Ⅲ期研究入选口头报告,其中OptiTROP-Lung04研究在主席论坛上作报告,该研究显示其针对二线EGFR突变型NSCLC人群实现PFS与OS双重获益 [10] - 芦康沙妥珠单抗二线及以上治疗HR+/HER2-乳腺癌的III期研究及博度曲妥珠单抗III期研究均入选LBA并作口头报告 [11] 恒瑞医药ADC药物进展 - 恒瑞医药ADC SHR-A1811一项III期临床研究获公示,旨在评估其单药对比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初治早期或局部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目标入组650人 [12] - SHR-A1811是恒瑞医药首款商业化的ADC产品,通过单抗靶向HER2受体,将细胞毒性药物精准递送至癌细胞 [12] - I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确认的ORR高达76.9%,6个月PFS率达到88.6% [13] - 瑞康曲妥珠单抗已有9项适应证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13] 创新药审评审批效率提升 - 北京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临床试验审批时限从60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 [14] - 目前14个项目纳入试点,最快18个工作日获批,1周启动临床试验 [14] - 今年上半年,30家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单位立项的临床试验中,总体立项前置率34.8%,立项、伦理并联审查率23.5% [14] - 推动境外已上市药品获批前商业规模批次产品进口销售,北京口岸已进口商业规模批次27个品规,通关货值约50亿元 [14]
一周港股IPO:遇见小面、拉卡拉等9家递表;赛力斯、小马智行等5家通过聆讯
财经网· 2025-10-20 18:52
港股市场活动概览 - 上周(10月13日至10月19日)共有9家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同期有5家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1] - 有4家公司处于招股阶段 [1] - 有2只新股完成上市 [1] 新递表公司 - 行业领先企业 - 瀚天天成是全球最大的碳化硅外延供应商,2024年市场份额超过30%,服务于全球前5大功率器件巨头中的4家 [2] - 白山云控股是中国第二大独立边缘云服务供应商,市场份额约2.0%,在60个国家和地区的290多个城市部署1500多个全球边缘节点 [5] - 拉卡拉是亚洲领先的数字支付提供商,2024年总支付额超过4.0万亿元,在独立数字支付服务提供者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9.4% [10] - 新荷花是中国第二大中药饮片产品供应商,市场份额0.4%,前五大市场参与者合共持有2.7%的市场份额 [12] 新递表公司 - 财务表现 - 遇见小面营收从2022年的4.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54亿元,同期利润从亏损3597万元转为盈利6070万元 [4] - 首创证券2022年至2024年收入从25.19亿元增长至35.88亿元,净利润从5.55亿元增长至9.85亿元 [7] - 南京擎天在中国跨境企业智能财税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1.7%,2024年收入为1.71亿元 [9] - 千里科技专注于“AI+Mobility”解决方案,但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录得亏损3.29亿元和1.16亿元 [8] 通过聆讯公司 - 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 - 赛力斯是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2024年收入达1451.14亿元,利润为47.40亿元 [13] - 小马智行是国内唯一在“北上广深”开展全无人Robotaxi收费运营的企业,自动驾驶路测里程超5500万公里 [15] - 文远知行是L4级自动驾驶全球先行者,在11个国家的30多个城市部署产品,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为21.8% [18] - 均胜电子是中国第二大和全球第四大智能座舱域控系统提供商,2024年收入为558.64亿元 [16][17] 通过聆讯公司 - 科技与软件 - 明略科技是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2024年收入为13.81亿元 [14] 招股中公司 - 云迹科技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录得5677倍超额认购,涉资约1891亿港元,已于10月16日上市 [19] - 聚水潭引入13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1.30亿美元的发售股份 [20] - 广和通引入10名基石投资者,按发售价可购买的总金额约12.53亿港元 [21] 新上市公司表现 - 轩竹生物-B于10月15日上市,当日收盘价26.3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26.72% [22] - 云迹于10月16日上市,当日收盘价120.5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26.05% [23][24]
四川新荷花再次递表港交所 系62岁创始人携家族的第五次上市尝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7:17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国内中药饮片行业头部企业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 深耕行业24年 [1] - 核心业务涵盖毒性饮片与普通饮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产品矩阵包含770个类型 [1] - 中药饮片产品远销越南、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 并覆盖全国中医院、连锁药店等核心渠道 [1] - 按2024年营收计算 公司以0.4%的市场份额位列全国中药饮片市场第二 [1] 股权结构与管理层 - 创始人江云通过直接持股31.5%和控制国嘉投资间接持股15.6% 合计掌控47.1%股权 为绝对控股股东 [2] - 公司呈现典型家族控股特征 江云之子江尔成任执行董事兼研发副总监 多名家族成员参与管理 [2] - 创始人江云拥有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硕士学位 深耕医药及中药领域近40年 [2] 上市历程 - 公司上市征程跨越14年 此次为第五次冲击上市 也是今年4月首次递表失效后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1][4] - 2011年3月首次冲击深交所创业板 后于2012年8月自愿撤回上市申请 [3] - 2020年第二次尝试创业板IPO 于2021年4月主动撤回申请 2023年启动主板上市辅导后于2024年4月自愿终止 [3]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营收从7.8亿元增至12.49亿元 三年累计增长60.1% [4] - 营收增速明显下滑 2023年同比增幅超过46% 2024年骤降至9% [4] -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利润分别为7739万元、1.04亿元和8911万元 2024年利润出现下降 [5] - 2024年利润下降主要原因为原材料成本以及管理费用增加 [5]
新荷花递表港交所:中国最大中药饮片供应商之一 业绩增长亮眼
证券日报网· 2025-10-20 14:15
公司上市进程 -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17日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A1申请,启动赴港上市进程 [1] 市场地位与增长 - 按2023年中药饮片产品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二 [2] - 在行业前五大企业中,公司是增长最快的参与者之一,2022年至2024年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到约27% [2] - 公司形成“巩固核心、拓展新兴”的“双支柱”战略布局 [2] 业务模式与市场覆盖 - 在B端市场,公司为超过1,000家医院、专业医疗机构及大型连锁药店提供产品与服务 [2] - 依托“金方草堂”与“金方云”两大数字化平台,精准服务全国超86,000家中医诊所与门诊部 [2] - “金方草堂”平台注册用户已接近6,000家 [2] - 在C端市场,公司打造多元化中医药产品体系,推动产品向日常健康消费场景延伸 [2] - 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布局,通过中草药补剂出口及海外本地化运营,拓展东南亚等高潜力市场 [2] 生产制造与质量管控 - 公司建立从原料到终端的垂直一体化体系,实现全流程可追溯与质量可控 [3] - 依托GAP认证种植基地、自动化生产线及数字化追溯系统,确保产品纯净性与一致性 [3] - 旗下CNAS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获得美国及欧洲多国认可,全面符合国际监管标准 [3] - 公司获评“2024年度成都市数字化车间”及“四川省2025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 [3] - 公司是四川省唯一一家获评先进级智能工厂的中药饮片企业 [3] 行业标准化与技术创新 - 公司是国内首批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中药饮片企业 [4] - 公司率先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中药质量控制领域,其自主研发的DNA条形码鉴别技术已被《中国药典》及《英国药典》收录 [4] - 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31项中药饮片国家加工标准及7项中药材规范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6.34亿元,同比增长约5.8%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约人民币5,124万元,同比增长约19.9% [4] - 若扣除上市费用约人民币1,362万元的一次性影响,公司经调整利润约为人民币6,486万元 [4] - 公司实现了经营利润的稳健增长与健康的现金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