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眼线笔
icon
搜索文档
国货美妆市占率已达55%,上海如何打造全球化妆品品牌高地
第一财经· 2025-07-02 20:16
中国化妆品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TOP50化妆品品牌总零售规模为2334.76亿元,占全国化妆品市场总零售额(10738.22亿元)的21.74% [1] - 国产品牌数量在TOP50中占比最多(22个),但零售额仅占TOP50总额的39.98%,低于全行业国产品牌55%的占比 [1] - 中国化妆品企业平均销售规模(41.16亿元)低于美国(56.19亿元)和法国(52.2亿元)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连续两年超万亿元,2024年达10738.22亿元,同比增长2.8% [3] - 2025年一季度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1149亿元,同比增长3.2% [3] - 五大电商平台2025年上半年化妆品零售额1528.85亿元,同比增长14.68% [3] 品牌发展格局 - 2024年交易额1亿元以上品牌达819个,新增73个,其中50亿元以上品牌从7个增至9个 [4] - TOP10企业零售总额2191.29亿元,占全行业20.41%,第11-50名企业平均份额不足0.36% [4] - 行业呈现"蚂蚁雄兵"格局,缺乏规模效应和品牌矩阵 [5] 上海化妆品产业 - 上海口岸1-5月化妆品进出口总值253.2亿元,占全国35.6% [7] - 东方美谷集聚上海37%化妆品企业,贡献40%销售额,产业规模近千亿元 [8] - 上海1-5月化妆品零售额562.46亿元,同比增长3.0% [8] 政策与创新 - 海关推出11条支持措施,预计为企业节省1/3成品抽样量,放行时间缩短90%以上 [7][8] - 2024年新增化妆品备案产品达201.2万个,国产特殊化妆品备案数从2020年13984个增至32791个 [4] - 东方美谷已联合输出60余种特色原料,推动行业与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跨界融合 [9][10] 发展趋势 - 行业正从低质量竞争转向科技含量高的美丽大健康产业 [4] - 需要从流量模式转向品牌模式,培育高端品牌 [6] - 加强研发创新和文化传承是国产品牌崛起关键 [9]
全国首个化妆品产业贸易便利化措施落地上海
新华财经· 2025-06-30 21:52
(0) tion in the first from the may STIC 0 100 175 75 品 # 0 9 the Com a al 4 上海海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处处长王震宇表示,全国首个化妆品产业贸易便利化措施落地上海奉贤,在于以奉贤"东方美谷"为代表的上海化妆品产业链具备规 模性、创新性和国际性。通过在奉贤"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相关贸易便利化措施有望加快形成政策供给闭环,为下一步全国范围的复制推广积累实践经 验。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化妆品进出口口岸。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上海口岸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进出口总值达253.2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全国同类商 品进出口总值的35.6%。 来自上海市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上海是全国化妆品消费和生产"龙头"城市之一。今年前5个月,上海市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达562.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 长3%。奉贤区"东方美谷"集聚了上海超过三分之一的化妆品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145.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7%。 上海创元化妆品有限公司是奉贤"东方美谷"一家专门从事化妆品国际代工的企业,每年出口的眉笔、眼线笔、口红等商品的数量多达6亿支。公司合规与公 共事务 ...
好特卖扩品“调改”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16 08:23
以下文章来源于灵兽 ,作者十里 灵兽 . 图片来源:小红书@Yuna漫游中 专注零售,聚焦消费。商业改变世界。你们负责改变世界,我们带你们改造商业。灵兽,零售消费行业 头部新媒体平台,为商业原创报道而生。投稿及合作:lingshouke@126.com 好特卖能否在追逐多元化的同时,守住其赖以生存的"低价"优势,将直接决定其未来的走向。 好特卖扩品 好特卖也开始"调改"了。 《灵兽》在北京大望路的好特卖门店内看到,对比其早期以百货、零食为主的"软折扣"形象,如今的好 特卖门店中,美妆产品开始有更大的占比。走进门店,原价159元的润百颜面膜被标到35.9元,奇士美 眼线笔只要19.9元,隔壁同款产品却卖98元。欧莱雅眼霜更是从280元直降到95元。 图片来源:公众号@灵兽 数据同样说明一切。2020年到2024年,美妆日化产品在好特卖SKU占比从10%涨到14%,营收占比 也从11%提升到15%。表面看,美妆业务似乎成了好特卖的新引擎。 但在这背后,好特卖的选品逻辑却耐人寻味。 在门店内看到,与零食一样,临期美妆产品确实存在,绝大部分商品有效期都超过一年,甚至有不少是 当年新品。 但这些低价美妆几乎都不是市场上 ...
好特卖扩品“调改”
36氪· 2025-05-15 10:36
好特卖扩品战略 - 公司调整门店商品结构,美妆产品占比提升,润百颜面膜从159元降至35.9元,奇士美眼线笔从98元降至19.9元,欧莱雅眼霜从280元降至95元[1] - 2020年至2024年,美妆日化SKU占比从10%增至14%,营收占比从11%提升至15%[3] - 公司引入二次元周边产品,如5元立牌、9元吧唧、19元手办,测试《排球少年》和《原神》等IP周边销售[6] - 2024年探索服装领域,南京开设万平"好特卖超级仓",销售阿迪达斯、耐克、香奈儿等品牌[8] - 国际化步伐加速,2023年9月进入香港市场并开设4家门店,计划2025年进军日本[8] 美妆业务特点 - 美妆产品多为非热门爆款,如可复美面膜仅上架妆字号产品,薇诺娜缺货特护霜等明星款[3] - 产品多为品牌方冷门款或渠道特供款,部分为品牌更换包装后的旧包装产品[3][4] - 社交平台反馈显示部分美妆产品存在色号难看、接近临期、体验不佳等问题[6] 战略转型动因 - 临期特卖模式面临货源不稳定性和规模瓶颈,优质大牌临期货源稀缺[9] - 品牌方库存管理能力提升及多元化清库存渠道兴起分流货源[9] - 品类单一局限复购率,食品饮料等快消品单价低且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低[11] - 外部竞争加剧,传统折扣渠道、社区零食折扣店及线上平台价格战激烈[11] - 临期标签护城河丧失,折扣概念成为市场红海[13] 转型战略考量 - 扩大目标客群至追求高性价比的年轻消费群体[13] - 提升盈利能力,部分新品类毛利空间高于传统临期食品[13] - 摆脱对不稳定临期货源的依赖,建立可持续供应链[13] 转型挑战 - 供应链复杂度提升,美妆需品牌授权,二次元需IP合作,服装需季节性管理[14] - 品牌定位面临稀释风险,商品结构庞杂可能导致核心价值模糊化[16] - 运营管理复杂度增加,需专业化策略应对选品、陈列、库存等环节[16] - 快速扩品带来库存风险和资金压力,可能影响现金流周转[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