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
icon
搜索文档
“超级显微镜”解决卡脖子难题
经济日报· 2025-10-10 06:40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回忆中国散裂中子源从无到有、在众多"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大显身手的历程,陈和生感慨不已,"在 当前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形势下,国内对大科学装置的需求非常强烈,我们要千方百计加快推动大科学 装置的建设和应用"。 改革开放前沿地广东,产业发展是强项,原始创新能力一度非常薄弱。20年前,中国第一台、全球第四 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选址东莞。为了让这台大装置早日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科技发展,陈和生带 领团队在这里扎下根。"从工程进度到工程质量,建设中遇到了许多拦路虎。"陈和生举例说,由于缺乏 在南方地下水丰富的地方修筑隧道的经验,工程一度因隧道渗水而返工,但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如期完 工。 前不久,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在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完成国内首 例复发鼻咽癌患者的治疗。这一抗癌新手段源于被誉为"超级显微镜"的中国散裂中子源。"这是散裂中 子源技术转化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工程总指挥陈和生告诉记 者,"我们的目标是普惠医疗,让地市一级的医院都有能力运行这种设备。" "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已在去年初启动建设。待到2 ...
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实现“九连冠”
深圳商报· 2025-09-28 14:43
区域创新能力排名 - 广东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一,实现九连冠,江苏、北京、浙江、上海分别位列第二至第五位 [1] - 广东在企业创新、创新环境两个一级指标上排名全国第一,创新绩效和知识创造排名第二,知识获取指标下降一位至全国第四 [1] 研发投入与科技指标 - 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投入突破51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6%,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 [1] 企业创新表现 - 广东企业创新指标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综合指标排第2位,设计能力综合指标排第1位,技术提升能力综合指标排第1位,新产品销售收入综合指标排第3位 [2] - 7.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构成广东创新主力军,在设计能力、技术提升能力等核心维度排名全国首位 [2]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成果转化 - 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45家(广东26家、港澳19家),包括散裂中子源、中微子实验装置、合成生物研究设施等 [2] - 大科学装置带动产业升级,例如散裂中子源孵化的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已进入临床研究,合成生物设施周边汇聚众多研发企业,形成“科研-技术-产业”转化路径 [2] 基础研究投入与原创成果 - 广东实施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将三分之一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 [3] - 涌现出首个国产移动操作系统原生鸿蒙、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等引领性原创成果,“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 [3]
浙江湖州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07
科技创新与人才集聚 - 浙江省湖州市西塞科学谷已累计引进科创项目40多个,集聚青年人才2500余人,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创新资源集聚平台 [1] - 科学谷吸引了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单位,以重点实验室和应用型科学装置为载体,集基础应用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科技创新赋能于一体 [1] - 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即将进入临床试验,可实现在细胞水平上精准杀灭肿瘤 [1] 产业发展与区域协作 -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州动力制造基地生产火箭发动机,在嘉兴港区完成整箭总装,两地密切分工协作打造空天产业链条 [2] - 湖州通过平台建设和生态集聚,为企业快速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企业与当地产业发展匹配度很高 [2] 人才政策与城市发展 - 湖州近3年落地青年创业项目320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近10万个 [2] - 湖州迭代实施人才新政,解决青年关心的"关键小事",包括吴兴区成立青年人才学院、南浔区设专属服务窗口、长兴县通过恳谈会解决近百个青年问题 [2] - 湖州打造低成本创业之城、高品质生活之城,实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2][3]
未来产业潮涌浙江湖州 691亿项目锚定长三角增长极
中国新闻网· 2025-05-11 09:50
城市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 - 湖州未来大会集中签约106个项目,总投资6912亿元,涵盖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制造业 [1] - 2025年一季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12个(同比+55个),3亿元以上项目144个(同比+3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4个(同比+5个) [1] - 蓝箭航天在湖州动力制造基地完成天鹊系列发动机第100台下线,标志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动力系统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1] 科技创新与研发成果 - 西安交通大学-湖州中子科学实验室自主研发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预计2024年年中进入人体临床试验,实现浙江省大型三类医疗器械零突破 [3] - 西塞科学谷引进25个科研团队,2024年新增浙大湖州研究院无人系统实验室等6个创新项目,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浙江省第3) [3] - 湖州建立15家人才科创飞地,吸引203家企业入驻,培育37家落地产业化,如惠智康智能科技从上海飞地迁入南浔产业化 [4][5] 数字经济与产业生态 - 千寻位置时空智能技术日均处理超100亿条数据,服务全球5亿台智能终端,应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农业、灾害预警等领域 [2] - 近3年湖州落地青创项目320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近10万个,形成"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双城生态 [2] 营商环境与企业服务 - 南太湖新区协助辛子精工机械建设物流码头,预计9月动工,年降低片区企业物流成本超千万元 [6] - 设立民营企业家节、每周政企恳谈会等机制,吸引国家级人才吴豫生博士团队及30余名海归博士落户 [6] - 青年博士刘展团队在南太湖新区支持下获5000万元订单,印证"来湖州即有资金、住房、合作伙伴"的创业环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