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和氮化镓器件

搜索文档
华源晨会精粹20250903-20250903
华源证券· 2025-09-03 21:59
核心观点 - 产业债投资策略建议关注新增发债主体因流动性和市场认知分歧带来的超额利差机会 尤其聚焦景气度较好行业如社会服务业以及城投子公司发行的信用风险可控债项 [2][10] - 海外市场在降息预期摇摆和关税裁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 黄金和VIX等避险资产受看好 铀行业龙头通过减产控价强化定价权 加密资产ETF净流入但价格回调 [12][14][16] - Robotaxi在高购买力市场如北美存在支付意愿溢价 定位高端需求 而国内更侧重To-B解决方案如RoboTruck的商业化落地 技术路线呈现乘用车与Robotaxi收敛趋势 [18][19] - 多家公司中报业绩表现分化 海鸥股份营收增长19.99% 马应龙治痔产品稳健增长 招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5.7% 华润微MOSFET在汽车电子和AI服务器领域拓展 吉冈精密受益新能源车轻量化需求 [25][38][44][55][59][60] 固定收益 - 2024年新增产业债发行主体133家 2025年1月1日至8月26日新增191家 主体集中于区县级和地市级国企 过半数评级AA+ 山东、江苏、广东、浙江等经济大省集中 [8] - 新增产业主体所发债券规模前五行业为综合337亿元、建筑装饰265亿元、社会服务176亿元、非银金融119亿元、房地产95亿元 [9] - 社会服务业受益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持续回升 旅游业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9] 海外/教育研究 - 铀行业龙头Cameco下调2025年产量指引至1400万-1500万磅U3O8 明显低于此前1800万磅预期 头部企业主动调节供给节奏强化定价权 [12] - 本周加密核心资产现货ETF除周五外均为净流入 累计净流入4.41亿美元 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达3.75万亿美元 较上周3.97万亿美元有所下降 [14] - 30年国债收益率上升体现投资人对长久期风险定价 弱势美元指数助推贵金属上涨 黄金接近新高 [16] 汽车 - Waymo在北美较Uber/Lyft有较高溢价 用户核心关注安全性 价格敏感度较低 中东、欧洲、北美等高购买力市场Robotaxi定位高端需求 海外市场盈利空间可能更大 [19] - 以FSD V13为代表的乘用车智驾最高水平与Waymo存在数量级差距 重点关注特斯拉9月后V14版本体验与去安全员运营表现 [19] - RoboTruck、RoboVan、RoboBus、Robosweeper等To-B解决方案迎合企业主降本需求 在国内可能是商业化速度更快方向 [19] 市场数据 - 创业板指年初至今涨40.72% 北证50涨52.12% 上证指数跌1.16% 中证1000跌1.46% [3] 公司业绩与业务 - 海鸥股份2025H1营收7.75亿元同比增19.99% 归母净利润3488.11万元同比增25.31% Q2营收5.13亿元同比增35.98% 毛利率27.40%同比升2.01个百分点 [25][26] - 马应龙2025H1营收19.49亿元同比增1.11% 归母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10.04% 治痔药品营收同比增超7% 大健康业务拥有200余个产品 [38][39][40] - 招商港口2025H1营收84.68亿元同比增6.19% 归母净利润26.27亿元同比增3.13% 集装箱吞吐量10120.7万TEU同比增5.7% 内地港口集装箱吞吐量7918.9万TEU同比增6.2% [43][44] - 华润微2025H1营收52.18亿元同比增9.62% 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20.85% Q2营收28.63亿元同比增8.28% MOSFET产品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AI服务器领域销售规模拓展 [54][55] - 吉冈精密2025H1营收3.35亿元同比增38% 归母净利润3230万元同比增23% 汽车零部件营收1.89亿元同比增32% 电子电器零部件营收9314万元同比增41% [57][59] 行业与市场动态 - 2025年1-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 同比增41.4%和40.3% 市占率提升至44.3% [60] - 公司通过收购帝柯布局欧洲 墨西哥子公司提升产能配套北美需求 以T客户为核心并拓展问界等新能源车企 [59][61] - 公司IGBT产品在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销售占比超70% 车规产品批量供应动力总成、热管理、OBC等领域龙头客户 [55]
华润微(688396):25Q2稼动率保持高位,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华源证券· 2025-09-03 07:4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华润微具备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能力 各产品线共同发力成长[5][6] 核心观点 - 2025Q2稼动率保持高位 经营业绩持续增长 半导体市场温和复苏 公司积极扩大产出 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 同时采取各项降本增效举措[6] - 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多领域共同推进 MOSFET产品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AI服务器等领域销售规模持续拓展 IGBT产品在工业控制(含光伏)、汽车电子销售占比超过70%[6] - 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和氮化镓器件销售收入同比实现高速增长 多款车规级SiC MOS和模块已出样 并在行业头部客户测试认证与量产导入[6] - 制造与服务业务先进技术平台继续发展 0.11μm ULL e-Flash、0.15μm DB BCD等多个技术平台进入风险量产 封装业务产能利用率环比增长4% 同比增长27%[6] 财务数据 - 2025H1实现营收52.18亿元 同比增长9.62% 归母净利润3.39亿元 同比增长20.85%[6] - 2025Q2实现营收28.63亿元 同比增长8.28% 环比增长21.61% 归母净利润2.56亿元 同比增长3.42% 环比增长207.12%[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9亿元、12.05亿元、16.50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25.80%、25.63%、36.91%[5][6]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72倍、58倍、42倍[5][6] 业务结构 - 2025H1产品与方案业务营收28.36亿元 其中泛新能源领域(车类及新能源)占比44% 消费电子领域占比38% 工业设备占比9% 通信设备占比9%[6] - 2025H1制造与服务业务营收22.39亿元 其中晶圆制造分部营收14.70亿元 封装测试分部营收7.03亿元 配套及总部分部营收0.67亿元[6] - 掩模业务2025H1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 公司加快90nm客户验证 已具备55nm研发能力[6] 市场表现 - 当前收盘价52.33元 流通市值694.696亿元 总市值694.696亿元[3] - 资产负债率16.58% 每股净资产17.10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