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管

搜索文档
美程科技启动上市辅导 专注电子陶瓷产业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21:13
公司概况 - 湖南省美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程科技")于7月8日在湖南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1] - 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230亩,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先进陶瓷制造企业 [1] - 公司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等称号,被湖南省工信厅认定为湖南省先进陶瓷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 [1]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主要从事氧化铝陶瓷、氧化锆陶瓷、滑石瓷及其它非氧化物陶瓷的研发与应用 [1] - 主导产品包括新能源系列陶瓷、温控器系列陶瓷、传感器系列陶瓷、磁控管系列陶瓷、无铅压电陶瓷 [1] - 自主研发的基于干压成型工艺制备复杂结构高性能电子陶瓷关键技术通过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 - 公司已授权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105项,软件著作权16项 [2] 客户与市场 - 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森萨塔、美的、格兰仕等知名企业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通信互联、城市轻轨、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1] - 公司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应用领域先进陶瓷零部件的开创者之一,实现了进口替代和产品出口 [1] 融资与股东 - 公司今年4月完成新一轮超亿元融资,由湖南省国有资本投资机构兴湘资本领投,与湖南省战新基金、湘江国投联合投资 [2]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电子陶瓷基地产业化项目扩建、研发投入及市场拓展 [2] - 控股股东为方豪杰,直接持有公司65.32%股份 [3] 发展战略 - 公司将持续深耕材料科技创新,助力中国高端制造转型升级 [2] - 兴湘资本认为公司在新能源应用、智能家居、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技术迭代能力,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国光电气(688776):混合堆链主企业 深度受益于可控核聚变加速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5-27 16:3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37亿元(-28.01%),归母净利润0.47亿元(-47.93%)[1] - 25Q1营收1.05亿元(同比-34.07%,环比+27.45%),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92.65%,环比-43.74%)[1] - 全年销售毛利率33.20%(+3.19pcts),净利率8.77%(-3.35pcts),期间费用率17.79%(+4.44pcts)[1] - 销售费用率3.06%(+0.74pct),管理费用率10.80%(+2.71pct),研发费用率6.82%(+1.58pct)[1] 微波器件业务 - 2024年微波器件业务毛利率下降1.51%,营业收入减少5.3%[2] - 25Q1归母净利润仅212万元(同比-92.65%)[2] - 订单延迟交付因客户试验论证延期,固态功率放大器等产品价格下降[2] - 新产品量产、卫星需求增长及高毛利国际业务将推动业务恢复[2] 核工业业务 - 2024年核工业设备收入同比减少45.43%,毛利率增加4.4%[3] - ITER项目技术变更导致合同延迟,国内项目如HL-3、Z箍缩混合堆订单滞后[3] - 已为EAST、HL系列装置配套关键部件,参与BEST等项目研发[3] - BEST项目启动和先觉聚能科技成立预示订单将改善[3] 战略布局 - 联合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成立先觉聚能科技(持股7.5%)[4] - 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实验室聚焦固态微波器件技术迭代[4] - 拓展霍尔电推力器核心部件、弹炮应用等新业务[4] - 推进核电资质认证和特殊气体制备系统市场份额[4][5] 股权激励 - 2024年授予10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0.92%),行权价39.76元/股[6] - 首次授予90.5万股,激励对象63人(占员工总数6.47%)[6] - 业绩考核目标: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达1.6/2.3/3.2亿元[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32/1.94/2.71亿元[7] - 对应EPS为1.22/1.79/2.50元[7] - 对应PE为92.56/63.12/45.12倍[7]
国光电气:2024年报点评:下游项目合同签订延迟,今年有望恢复-20250427
东吴证券· 2025-04-27 16: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下游项目延迟致业绩承压但现金流净额表现好,未来有望恢复,维持“买入”评级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28.01%;归母净利润4705.10万元,同比-47.93% [1] 业绩情况 - 2024年业绩下滑,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均下降,主因国际ITER总部技术要求更改及国家磁约束可控核聚变项目节点延期致订单延迟下发,核工业设备及部件收入下降 [7] 现金流与研发投入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16亿元,同比增长36.79%;研发投入占比达6.82%,较上年提升1.58个百分点 [7] 技术成果 - 2024年微波器件方面行波管、磁控管等产品性能提升,空间行波管等产品在卫星通信领域应用拓展顺利;核工业领域为ITER项目配套的关键部件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 [7] 未来发展规划 - 围绕微波器件和核工业两大核心领域拓展,微波器件业务提升产品性能、拓展市场份额,核工业领域推进研发、加强合作,同时布局民用产品市场 [7]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1.56亿元,前值1.28/1.67亿元,新增2027年预期2.09亿元,对应PE分别为70/55/41倍 [7] 财务预测 - 给出2024A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数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