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

搜索文档
争光股份:以离子交换树脂助力半导体产业,突破“卡脖子”技术,迈向国际一流
全景网· 2025-06-27 16:22
超纯水在半导体制造中的重要性 - 超纯水是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支撑环节,决定水质稳定性的"最后一公里"输送 [1] - 半导体产业向高端化、自主化加速迈进,超纯水处理技术需求提升 [1] 争光股份的核心业务与技术能力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规模化生产企业,产品覆盖20多个系列400多种型号 [1] -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超纯水处理、工业水处理、食品及饮用水、核工业、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广泛领域 [1] - 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具有高效吸附、解析效果好、适用范围广、再生简便等技术特点 [1] - 在电子级超纯化水领域有几十年应用经验,半导体技术要求提升推动电子级树脂质量升级 [2] 产能与项目建设 - 计划建设高质量的电子级树脂及抛光树脂生产线,目标出水标准18.2兆欧、TOC≤5PPb [2] - 结合汉杰特精处理车间及荆门项目扩大产能 [2] 行业应用拓展与市场需求 - 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应用从传统火电、石化拓展至高端工业水、核工业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 [2] - "一带一路"合作发展和新兴国家产业升级带来市场需求增长 [2] - 消费升级和卫生健康需求推动产品在稀有金属提取、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应用 [2] 研发与专利成果 - 截至2024年底拥有22项专利(14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 [3] - 承担三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涉及核级、食品级树脂等高端领域 [3] 公司战略规划 - 聚焦高毛利率领域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并加强市场布局 [3] - 重点突破生命科学、半导体、稀贵金属分离、核电核级树脂等高端领域 [3] - 目标成为国际一流制造商,解决高端树脂进口依赖的"卡脖子"问题 [3]
争光股份(301092) - 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2 22:13
项目建设与业务布局 - 荆门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项目预计2025年底开始调试试生产,2026年4月底前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公司还将推进汉杰特高质量产品升级和宁波技术研发中心建设 [2][5] - 公司将加强市场布局,拓宽市场领域,在生命科学、半导体、稀贵金属分离提取、核电核级树脂等领域实现突破 [3][5] 行业与公司业绩 - 随着国家高质量发展及下游产业精细化程度提升,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应用领域宽广且需求量持续增加 [3]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183.90万元,同比上涨8.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99.55万元,同比下降5.3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770.55万元,同比下降5.72% [4] 公司应对策略 - 应对国际竞争对手,公司将保持产品质量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加大高毛利率领域产品生产销售,加强市场布局 [3] - 加征关税对产品国产替代有积极促进作用,有助于自主品牌加速推广 [5]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以成为“国际一流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制造商”为目标,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等原则,围绕“技术创新,品牌营销”发展战略,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 产品相关情况 - 公司产品覆盖20多个系列400多种型号,应用于工业水处理等多个领域,除国内市场外,还销往德国、瑞士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22项专利,包括14项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承担三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10] 其他方面情况 - 保荐机构将持续监督公司对募集资金使用的检查和监督 [9]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德国BRITA、日本三菱化学等众多上市公司与国内外大型企业 [10][11] - 公司高度重视ESG建设与发展,2024年度参加慈善活动,未来将继续关注社会公益慈善活动 [12]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投资者保持紧密联系,确保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及时性 [13][14]
【争光股份(301092.SZ)】离子交换树脂龙头企业,新产能投产在即,国产替代主力军——首次覆盖报告(赵乃迪/蔡嘉豪/周家诺)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14 21:54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 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 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 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深耕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三十载,技术攻坚引领行业发展 公司成立于1996年,近三十年深耕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领域,形成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全方位布局。 公司现有控股子公司6个,主要生产基地3个。目前,公司已稳居国内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行业一线地位,主导 或参与起草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并作为中国膜工业协会离子交换树脂分会高级副会长单位,持续引领行业技 术升级。此外,公司作为国际水质协会(WQA)成员单位,技术实力与品牌影响力获国际权威认可。依托国产 替代趋势及高端领域产能扩张战略,公司正加速推进成为全球吸附分离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 公司目前拥有年产19750吨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2300吨大孔吸附树脂以及15000吨食品级精处理 ...
争光股份:首次覆盖报告:离子交换树脂龙头企业,新产能投产在即,国产替代主力军-20250514
光大证券· 2025-05-14 1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8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深耕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领域近三十年,技术实力强,是国内行业一线企业,有望成为全球吸附分离材料领域领军企业 [1][16] - 荆门项目投产在即,新产能释放将提升公司市场地位,为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2][24] - 公司在电子、核工业等领域竞争优势显著,有望持续推进国产替代,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3][70]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实现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8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领军企业,产能扩张彰显竞争优势 - 深耕行业三十年,技术引领发展:公司1996年成立,形成研产销一体布局,有6个控股子公司和3个主要生产基地,主导或参与起草多项标准,是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和国际水质协会成员,正迈向全球领军企业 [1][16] - 多元化产品矩阵,助力国产替代:产品体系完整,应用领域广泛,远销多国,荆门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产能释放将扩大竞争优势,已在多领域实现进口替代 [23][24][26] - 业绩整体稳健增长,产品结构稳定:过去十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9%和18%,2024年受原材料价格影响利润下滑,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是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工业水处理与食品及饮用水领域占比高,毛利率较高,注重研发投入 [28][30][36] 离子交换树脂下游应用领域快速发展,国产替代未来可期 - 应用领域广泛,行业空间广阔:离子交换树脂可用于多领域,有多种分类,中国是全球最大生产国,市场竞争分三个梯队,跨国企业占高端市场,国产阵营竞争力增强 [41][46][49] - 新兴领域需求增长,国产替代可期:新兴领域对新型吸附分离树脂需求大,树脂在湿法冶金、生物医药、电子、核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国内龙头企业产品高端化,进口替代空间大 [51][52][55] - 杜邦反垄断调查,超纯水领域替代空间广:中国对杜邦开展反垄断调查,有望推动离子交换树脂国产替代,超纯水处理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下游应用于高端市场,超纯水需求增长,公司有望布局超纯水设备业务 [62][64][66] 公司竞争优势显著,有望在电子、核工业等领域持续推进国产替代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规模化生产企业,产品替代部分进口产品,客户众多,获多项荣誉,掌握中高端树脂生产技术,是核电领域准入企业和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 [67] - 电子级抛光树脂市场增长快,公司产品系列丰富,推进半导体等领域国产替代 [70][71] - 全球核级树脂市场规模将增长,公司竞争优势显著,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新研发产品提升性能 [7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关键假设及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总产量分别为3.70、5.65、7.16万吨,销售均价1.67万元/吨,毛利率分别为32%、35%、37%,其他业务营收和毛利率与2024年一致,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6.18、9.44、11.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1.96、2.65亿元 [78][79][82] - 相对估值:选取蓝晓科技等4家可比公司,2025年可比公司平均PE为24倍,争光股份约为34倍,但2026年PEG约0.3倍,远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0.8倍 [83][84][85] - 估值结论:公司有望多领域发展,推进国产替代,新产能投产后业绩有望高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6]
拓展应用边界加速国产替代 争光股份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8.67%
全景网· 2025-04-29 13:3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8.67% [1] - 湿法冶金、生物医药、核工业行业产品营收同比分别增长70.33%、49.37%、45.88% [1] - 资产总额22.10亿元,同比增长8.38%,净资产18.86亿元,同比增长3.66%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474.26万元 [1] - 工业水处理、食品及饮用水行业销售收入分别达1.70亿元、1.7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9.69%、30.65% [2] 业务发展 - 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应用边界从传统火电、石化延伸至高端工业水、食品饮用水、核工业、电子信息等新兴领域 [2] - 产能利用率达113.48%,进一步夯实主营领域根基 [2] - 2024年内销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8.20%,外销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10.17% [3] - 成功实现关键产品国产替代,打破美国陶氏化学、德国朗盛、日本三菱化学等跨国企业垄断 [4] - 已服务超一万家国内外客户,包括德国BRITA、日本三菱化学、三花智控、中国石化等 [4]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2979.8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21%,拥有研发人员84人,占比21.31% [5] - 采用"自主研发+合作开发"模式,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5] - 完成酸法吸镓树脂、18兆低TOC抛光树脂、EDI树脂国产化替代等项目 [5] - 拥有2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4项,承担三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5] - 与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共建联合研发中心 [6] 行业地位与荣誉 - 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6] - 国内同行业首家获得核电领域准入资格的企业 [6] - 主持或参与制定18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 [7] - 拥有2项国内商标与2项国际注册商标,"争光牌离子交换树脂"为浙江名牌产品 [7]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宁波争光厂区自动化升级项目与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已竣工 [7] - "年处理15,000吨食品级树脂生产线及智能化仓库技术改造"项目于2023年底完成 [7] - "年产2,300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改造项目"于2022年底完成 [7] - 2025年将推进荆门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项目、汉杰特高质量产品升级项目等 [7] 未来展望 - 锚定"国际一流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制造商"目标 [8] - 持续深耕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双轮驱动 [8] - 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人才引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