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碱

搜索文档
市值蒸发1600亿!暴跌84%,没落巨头靠一针痛风药,再冲IPO
搜狐财经· 2025-07-12 07:53
公司现状与挑战 - 公司股价从峰值500元暴跌84% 市值从2000亿元蒸发1600亿元 2024年净利润腰斩43% [1] - 核心产品生长激素收入占比仍高达87% 但利润已腰斩 面临医保集采价格从千元降至300元的冲击 [3][9] - 新生儿数量连年下滑叠加家长支付能力减弱 导致生长激素黄金赛道触顶 [9] 研发与国际化战略 - 近三年研发投入超60亿元 2024年研发费用率飙升至20% 金赛药业员工新增2518人主要为研发团队 [3] - 启动H股IPO筹备 利用港股允许未盈利药企上市政策缓解资金压力 [3] - 金赛药业海外收入猛增454% 阿尔及利亚等新兴市场成为国际化关键增量 [3] 核心新产品金蓓欣 - 1类新药金蓓欣获批 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直接靶向IL-1β炎症因子 [6] - 临床数据显示:注射6小时快速镇痛 72小时效果媲美激素 单针12周复发风险降90% 24周抑制率87% [6] - 定价2000元/针(诺华原研药2000美元) 年治疗费约4000元 面临医保准入和渠道建设挑战 [7] - 国内竞争对手三生国健SSGJ-613预计落后1年 卫材中国多替雷诺即将入局 [7] 多元化尝试与教训 - 带状疱疹疫苗2023年营收18.2亿元(增速70%) 2024年骤降至12.3亿元 净利润腰斩53% [8] - 减毒活疫苗技术路线保护率不及竞品重组蛋白疫苗 适用人群更窄导致市场份额丢失 [8] - 研发管线覆盖24款临床阶段产品 涉及肿瘤/辅助生殖/罕见病等九大领域 [10] 未来增长方向 - 长效生长激素占比从18%提升至35% 联合GLP-1减肥药拓展成人增肌减脂市场 [10] - 甲状腺眼病抗体药物即将报产 双靶点ADC药物计划年内提交临床申请 [10] - 辅助生殖领域布局长效促卵泡激素水剂 瞄准千亿生殖市场规模 [10]
痛风为何没有像糖尿病一样诞生爆款药?
虎嗅· 2025-04-14 09:03
疾病机制与患者规模 - 痛风病理核心在于嘌呤代谢网络失衡 当血尿酸浓度持续超过6.8mg/dL时 尿酸盐结晶会引发无菌性炎症[6] - 全球高尿酸及痛风患者达9.3亿人 中国高尿酸人群1.77亿 痛风患者1466万 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6] - 约20%-30%痛风患者伴有肾脏病变 心梗风险高23% 脑梗风险高19% 患病超5年者30%出现关节变形[8] 治疗药物现状与缺陷 - 现有痛风药物分为四类:急性期抗炎止痛药(秋水仙碱等)、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非布司他等)、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雷西纳德等)、尿酸酶类药物(Krystexxa等)[11][12][14] - 别嘌醇超敏反应综合征发生率达0.4% 致死率20%-30% 非布司他存在心血管死亡风险 均被FDA添加黑框警告[11][12] - 苯溴马隆因肝毒性在欧盟撤市 雷西纳德因急性肾衰竭问题于2019年退市 尿酸酶类药物存在免疫原性副作用[12][14] 市场规模与研发困境 - 2024年全球痛风药物市场规模仅33亿美元 远低于糖尿病药物近千亿美元规模[18] - 美国仅约三分之一痛风患者接受降尿酸治疗 超50%患者在血尿酸达标后6个月内自行停药[15][16] - 药企优先研发减肥药(覆盖糖尿病/心血管/痛风三大市场)而非单一痛风药物 导致研发资源分配不足[17][19] 行业研发动态 - 国内药企恒瑞医药SHR4640、璎黎药业YL-90148、一品红AR882、三生国健SSGJ-613等产品处于III期临床或申报上市阶段[19] - 痛风药物需同时干预嘌呤代谢/尿酸生成排泄/炎症反应等多重通路 研发复杂度高[7] - 现有药物难以平衡尿酸调控与氧化还原平衡 易引发严重副作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