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矿山动力产品

搜索文档
“中国动力心”突围 矿山动力行业加快自主可控攻坚
证券日报· 2025-05-22 23:4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矿山动力设备被称为矿山装备"心脏",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长期被国际品牌垄断 [1] - 矿山动力设备需承受-45℃至45℃极端温差、高海拔、高粉尘、高强度振动,保持每天22小时以上重载作业,90%以上出勤率,服役周期达15-30年 [1] - 矿用设备工作循环处于峰值负荷状态,对动力系统热管理、材料强度、控制精度要求远超常规运输设备 [2] 国内企业技术突破 - 潍柴动力2005年推出首台矿用宽体自卸车发动机,10年内实现主流整机品牌配套,市场保有量超10万台 [2] - 2017年潍柴动力与法国博杜安协同开发M系列第一代矿山动力产品,打破大吨位矿山设备发动机国外垄断 [3] - 第二代矿山动力产品具备5000米高原适应能力,综合油耗比竞品降低5%,2万小时大修周期,-45℃至45℃稳定运行,燃料兼容柴油、天然气、甲醇 [3] - 第一代产品在海外矿区完成24000小时实测,第二代进行51项可靠性提升 [3] 产业链协同与国产化进展 - 北方股份攻克矿用重型卡车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电驱动系统技术,300吨级矿用卡车国产化项目通过验收 [5] - 徐工集团交付百台无人电动矿卡至华能伊敏露天煤矿,助力破解大型矿山装备部件进口依赖 [5] - 华丰动力推进发动机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兼容大马力柴油与天然气发动机生产 [6] - 烟台石川密封科技突破金属涂胶板技术,性能达国际同类水平,应用于矿山动力装备提升耐磨防腐性能 [6] 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 - 国家七部门要求加快新型矿用无人驾驶车辆等核心装备研发应用 [8] - 潍柴动力配套推出矿山服务解决方案,依托5000余家服务站组建专家团队驻矿,解决配件响应慢、维修费用贵等痛点 [9] - 徐工集团以纯电无人矿卡为起点,向无人挖掘机、钻机、装载机延伸,打造全场景零碳无人矿山解决方案 [9] - 自然资源部等七部门联合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快矿业绿色低碳转型 [9]
潍柴新品发布 加速核心部件国产化进程
中国环境报· 2025-05-14 14:37
技术突破与产品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第二代矿山动力产品,涵盖M系列大缸径矿用产品和H/T系列动力总成,填补国内大吨位矿用设备发动机技术空白,性能指标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1] - M系列产品涵盖M25、M33、M55三大平台10个系列,排量覆盖19.6L-87.5L,功率覆盖522kW-2800kW,适配55吨-400吨刚性矿卡等设备,具备5000米高原适应能力,综合油耗低5%,大修周期达20000小时 [5] - H/T系列包括WP14T、WP15H和WP17T三款机型,基于53.09%高热效率发动机平台开发,综合油耗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0%以上,外围及维保零部件通用化率100% [6] 新能源技术布局 - 推出WP17T甲醇发动机、WP16NG燃气发动机和WP14T柴油发动机等增程专用发动机产品,其中WP17T甲醇发动机研发历时10年,累计投入1.2亿元,申报专利120多项 [9] - 布局传统柴油动力、混动矿卡动力、甲醇发动机、燃气动力纯电动力、氢内燃机等多元能源动力,为工程机械行业提供绿色解决方案 [13] 技术发展历程 - 2005年推出首台配套宽体自卸车的WD618发动机,2016年自主研发的WP13G530马力发动机市场保有量超过10万台 [11] - 2017年通过与法国博杜安公司产业协同,开发出第一代M系列高端高速大缸径发动机,打破大吨位矿用设备发动机国外技术垄断 [13] 服务体系创新 - 揭牌矿山服务基地,依托5000余个服务站组建专业化矿山专家团队,提供24小时技术支持和12小时应急响应 [15][17] - 全球建立90余个中心库,备件储备价值达30亿元,设立专属前置库和配件包,实现100%精准覆盖率 [17] - 推出行业最长"三包"期、最优大修性价比及"三免政策",包括免费培训、技术支持和配件投放 [17]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标志着我国在矿山动力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式发展,构建完整矿山动力自主创新体系 [1] - 产品发布被视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化的关键一步,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提供装备支撑 [1] - 技术突破是近80年内燃机研发制造经验积累的结果,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升级路径 [11]